导读:本文包含了窄脉冲激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窄脉冲,激光雷达,自动增益控制,跨阻放大器
窄脉冲激光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兴,赵野,杨洁[1](2019)在《应用于窄脉冲激光雷达的新型AGC跨阻放大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窄脉冲激光雷达信号宽度窄、扫描周期长和动态范围大等特点,基于标准0.18μm CMOS工艺,提出了一款新型自动增益控制(Auto-Gain-Control,AGC)跨阻放大器。该电路采用由单级跨阻型峰值检测电路和离散转模拟(Discrete to Continuous,DTC)模块组成的数模混合AGC结构,可以实现快速自动增益控制,提高输入动态范围,且不需要片外电容。仿真结果表明,当光电二极管寄生电容为2 pF时,电路跨阻增益最大为89.25 dBΩ,对应-3 dB带宽为1.06 GHz,输入动态范围为1μA~1mA(60 dB),功耗为32.4 mW,适用于窄脉冲激光雷达。(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23期)
张天宇,贾方秀[2](2019)在《基于PSD窄脉冲激光信号检测放大电路噪声分析及参数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的窄脉冲激光信号检测放大电路,根据其电路组成建立相应等效噪声模型。通过分析信号增益、噪声增益与电路各元器件参数以及频率之间的关系,得到该检测放大电路输入窄脉冲信号与输入噪声的动态响应输出。在此基础上求得使系统不发生震荡的运算放大器单位增益带宽计算公式,并通过研究系统信噪比与频率的关系给出使电路信噪比最大时的最优带宽求解方法。最终,通过具体算例给出电路参数一般性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得到,小结电容PSD有助于提高电路信噪比。(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连亚霄[3](2018)在《电光调Q电源参数对窄脉冲激光输出参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光调Q技术在产生窄脉冲高峰值功率激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为了研究电光调Q电源对激光输出的影响方面,本文通过分析电光调Q晶体的电光效应,分析电光晶体作为Q开关与透过率的关系,进而得到晶体透过率与谐振腔损耗的关系,从而得出损耗中包含时间项的四能级系统激光速率方程,并以数值分析中离散化思想求解激光速率方程,模拟仿真了激光峰值光子数、激光输出脉宽与电光调Q电源参数的关系。设计完成了参数可变的电光调Q电源,搭建了电光调Q光学谐振腔,完成了电光调Q电源参数变化对激光输出影响的光学实验。分别研究了退压时间变化、电光晶压变化、台阶式退压对激光输出参数的影响,验证了谐振腔长变化对激光输出能量、激光输出脉宽的影响。实现了电光调Q电源以台阶退压方式工作,将单次调Q能量分3次均匀输出得到短脉冲间隔脉冲组,子脉冲频率1MHz~10MHz,子脉冲能量>23mJ,单脉宽<37ns,子脉冲峰值功率接近1MW,光-光转换效率22.5%,激光器可在主频1Hz~20Hz稳定工作。(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欢[4](2016)在《基于高速采样的窄脉冲激光探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窄脉冲激光探测技术通过使用具有低发散性的激光脉冲光束来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探测。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飞行时间可获得距离信息。脉冲激光探测具有可通过单次测量获得距离信息和可测量动态目标距离信息的优势,并且脉冲激光峰值功率较高,在没有合作目标的情况下,可测量更远距离。因此,脉冲激光探测在军事、工业、民用、工程和交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窄脉冲激光探测为研究背景,对基于高速采样的脉冲回波时刻鉴别处理算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激光发射、大气中传播、目标对激光反射特性、回波信号的激光探测器接收以及后续回波脉冲鉴别处理算法进行理论模型分析,建立了激光脉冲探测算法仿真分析软件系统。通过仿真分析,提出了匹配滤波与恒比鉴别混合鉴别新算法。其次,完成了基于AD9467的高速采样硬件电路设计,独立绘制了以FPGA为主控芯片、AD9467高速采样的PCB电路板卡。应用Verilog HDL硬件语言,实现了激光脉冲的发射、高速采样芯片的功能控制以及匹配滤波与恒比鉴别混合鉴别新算法。最后,对探测系统进行试验测试并完成了测试结果分析与算法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混合算法设计能够在12.5kHz激光重复频率条件下,实现了对采样数据的高速处理与传输,且距离探测精度达到0.3m;算法对比分析表明叁种算法实际处理数据结果中,混合鉴别算法表现最佳,且算法对比结果与理论仿真分析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1-01)
于红岩[5](2015)在《窄脉冲激光的收发与幅度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秒级窄脉冲激光因其脉冲宽度极短、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快、拥有极低的占空比,同时纳秒窄脉冲还具有普通激光具有的单色性良好、响应速度快、适合远距离探测等特点。其技术优势决定了其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范围,在一些军事领域例如激光制导、脉冲激光雷达,和一些民用领域如激光测距等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纳秒窄脉冲信号的的收发与测量系统中因脉冲宽度极短、信号的上升沿快等技术特性同时决定了窄脉冲信号的接收与测量系统需要具有较高的ADC采样速率和芯片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脉冲信号的宽度在纳秒量级是制约这些因素的关键问题,如何不使用超高速ADC采集芯片的前提下实现对纳秒脉冲信号的数据采集与测量一直是纳秒窄脉冲激光应用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纳秒级窄脉冲激光信号的技术特点,设计出纳秒级窄脉冲信号激光信号的收发与测量系统。根据窄脉冲激光的技术特性,首先设计了窄脉冲激光的发射系统,针对发射系统的技术细节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试验,利用电容的充电放电的过程产生纳秒窄脉冲激光信号,实现了纳秒级窄脉冲激光发射系统的设计。同时根据发射系统产生的纳秒窄脉冲激光信号的特点,设计出与纳秒窄脉冲激光发射系统相匹配的接收与测量系统,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部分。其中硬件设计中提出了对纳秒窄脉冲信号进行脉冲信号的拓宽处理,将纳秒级的窄脉冲信号通过脉冲拓宽电路拓宽至微秒级,这样的处理可极大的降低窄脉冲信号对后级ADC采样速度的要求,不仅降低了系统的成本而且电路的复杂性也进一步的降低。将窄脉冲信号进行拓宽处理后送至TMS320F28335DSP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通过程序的编写找出窄脉冲信号的峰值的大小和峰值的位置信息。最后对示波器采集的窄脉冲信号各个位置的脉冲波形图进行分析,总结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系统的改进意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于红岩,荣宪伟,张伟光[6](2015)在《一种窄脉冲激光的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秒级窄脉冲的信号的处理一般由高速的处理器如DSP,该系统的接收电路通过对纳秒窄脉冲信号进行拓宽处理,将接收到的纳秒脉冲信号拓宽为微秒脉冲信号,降低纳秒激光脉冲对处理器ADC速率的要求,实现较低带宽处理器处理纳秒窄脉冲激光信号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杨凯强[7](2014)在《窄脉冲激光探测与测距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窄脉冲近程激光测距系统的研究得到了重点关注。它在汽车、火车防碰撞安全系统、秘密区域门禁报警系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具有庞大的应用市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论文基于窄脉冲激光探测理论设计出一套窄脉冲激光测距仪。本文首先研究了窄脉冲激光探测原理,在分析了窄脉冲激光探测方式、系统噪声、信号特性基础之上,设计出窄脉冲激光测距仪方案。该系统激光脉冲宽度是300ns,有效探测距离5m。硬件系统以FPGA和MCU作为控制核心、TDC-GP2作为计时芯片、LCD1602作为显示单元的主体框架。并对激光发射电路、回波接收电路、电源电路、显示电路的设计、芯片选型、电路说明进行详细的叙述。对一些关键测试点用示波器进行测试并予以图片说明,对FPGA信号处理模块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窄脉冲激光测距系统进行了大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指标,该系统可应用在门禁系统、汽车防撞系统上,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期刊2014-04-29)
罗龙刚[8](2014)在《目标窄脉冲激光散射与距离多普勒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激光距离多普勒成像技术可以获得目标的微运动信息,是目标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激光雷达目标识别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脉冲波束散射理论和多普勒效应研究了运动目标激光多普勒成像问题。1.结合激光雷达散射截面及目标表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介绍了几种常用BRDF模型,基于柱坐标系的凸回转体激光雷达散射截面解析计算方法,数值分析了球和椭球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随散射角的变化关系。2.依据粗糙物体激光脉冲波散射理论,推导了二维粗糙面的脉冲波束散射和粗糙面散射双频互相干函数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双频互相干函数在不同相关长度及均方根高度时随入射频差和散射角的变化,计算粗糙球的散射函数随激光入射角和散射频差的变化。3.推导了运动目标的激光雷达回波功率方程表达式,又推导了粗糙面平动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与平动速度、入射波长的关系表达式。分析了平动多普勒频移与观察平面偏离目标的位移和运动速度成正比,与波长和观察点到目标中心距离成反比。4.分析了运动粗糙物体的激光多普勒散射特性,推导了多普勒频移的表达式,建立了转动凸回转体后向功率谱分析模型,仿真计算了圆锥、圆柱、球及锥球组合体目标的后向散射功率谱。分析了转动圆锥,球类目标的激光距离多普勒谱随脉冲的变化。仿真了钝头锥的激光距离多普勒像,并模拟了其各帧距离多普勒像。(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田二明[9](2013)在《窄脉冲激光光谱与入射方向被动探测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窄脉冲激光光谱与入射方向探测是激光告警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实时、准确的探测来袭激光光谱和入射方向等信息,是激光告警的前提和难题。本文在分析现有脉冲激光探测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激光告警技术中的若干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窄脉冲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及其探测技术发展的技术上,提出一种大视场、高光谱分辨率的脉冲激光入射方向和光谱探测系统模型。该模型综合运用了光纤传感、光电探测和静态傅里叶变换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可实现对入射窄脉冲激光相关参数的快速获取;2、建立了精确分割空间视场的大视场光学接收头模型,该模型将叁角窗口和梯形窗口配合使用,实现了对视场空间的精确分割,克服了圆型窗口重迭视场不均匀,甚至出现视场盲区的缺点。理论分析了窗口大小、形状,接收器位置、窗口材料、窗口透镜等因素对视场的影响。开发了原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现了使用6个叁角形窗口和6个梯形窗口,将方位角范围360°,俯仰角90°均匀分割成36个视场空间,分辨率达30°。3、研究了锥形透镜光纤视场原理,建立了其视场分析理论模型,分析了光纤锥角与光纤视场之间的关系,以及透镜大小和焦距与光纤视场之间的关系,理论表明使用数值孔径为0.22的双石英光纤,锥角为116°时,单根光纤视场达到最大也为116°。将锥形透镜光纤技术引入到多窗口大视场激光告警接收机中,定做了几种以增大光纤视场为目的的锥形透镜光纤,实验结果表明单根光纤视场实际达到110°,有效增大了光纤视场,满足了该项研究的需求;4、建立了激光信号传输、光电转换、信号放大及噪声分析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大气质量、光电探测器件性能及信号处理电路对探测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设计了实验系统,信号接收光学系统、光电转换及放大处理电路,从实验上验证了所建立理论模型的正确性;5、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静态傅里叶变换干涉具,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各项性能指标。以该干涉具为核心设计了快速傅里叶变换光谱探测实验系统,对几种半导体激光器输出激光进行了测试,并与日本生产的Q8344A型光谱仪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可以正确测试激光器输出激光。针对所设计的静态傅里叶变换干涉具形成的干涉图,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重复利用的光谱分辨率增强理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3-05-29)
李枭,顾国华[10](2013)在《基于功率晶体管窄脉冲激光驱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的高功率、窄脉冲是提高激光引信系统精度,提高引信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小体积的高频、高功率、窄脉冲激光发射,采用大功率晶体管正反馈设计出晶闸管开关应用于高频脉冲激光测距窄脉冲激光发射电路,用钳位二极管抑制激光器反向击穿。通过对RLC充放电回路、晶体管开关电路、晶闸管器件的分析,设计SCR电路,分析放电回路的叁个步骤,运用pspice仿真程序对驱动电路进行了参数仿真。制作了印刷电路板,得到峰值电流12 A,脉宽8 ns的脉冲电流。(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3年05期)
窄脉冲激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的窄脉冲激光信号检测放大电路,根据其电路组成建立相应等效噪声模型。通过分析信号增益、噪声增益与电路各元器件参数以及频率之间的关系,得到该检测放大电路输入窄脉冲信号与输入噪声的动态响应输出。在此基础上求得使系统不发生震荡的运算放大器单位增益带宽计算公式,并通过研究系统信噪比与频率的关系给出使电路信噪比最大时的最优带宽求解方法。最终,通过具体算例给出电路参数一般性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得到,小结电容PSD有助于提高电路信噪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窄脉冲激光论文参考文献
[1].周永兴,赵野,杨洁.应用于窄脉冲激光雷达的新型AGC跨阻放大器[J].电子设计工程.2019
[2].张天宇,贾方秀.基于PSD窄脉冲激光信号检测放大电路噪声分析及参数匹配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
[3].连亚霄.电光调Q电源参数对窄脉冲激光输出参数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4].李欢.基于高速采样的窄脉冲激光探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
[5].于红岩.窄脉冲激光的收发与幅度测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6].于红岩,荣宪伟,张伟光.一种窄脉冲激光的测量方法[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
[7].杨凯强.窄脉冲激光探测与测距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
[8].罗龙刚.目标窄脉冲激光散射与距离多普勒成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9].田二明.窄脉冲激光光谱与入射方向被动探测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3
[10].李枭,顾国华.基于功率晶体管窄脉冲激光驱动设计[J].激光与红外.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