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敏, 刘剑南, 姚永伟, 褚宏亮, 张耀娟[1]2004年在《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纯化重组细菌Pw鄄1/pRSETB/BL21的表达产物肺吸虫重组抗原,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分步洗涤及透析对细菌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进一步做快速液相层析纯化,比较前后两法的纯化效果。初步纯化产物经氧化/还原型谷胱苷肽复性后即为重组蛋白抗原(以下简称重组抗原)。用该重组抗原,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囊虫和包虫病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与卫氏肺吸虫粗抗原做比较。结果经分步洗涤及透析纯化后的重组抗原纯度已较高,快速液相层析进一步纯化效果不明显。以初步纯化后经复性的重组抗原进行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为91.07%,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粗抗原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虽为100%,但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血吸虫病11.43%,肝吸虫病4.84%,囊虫病3.22%,包虫病5.88%,正常人为2.5%。结论研究制备的重组抗原应用于肺吸虫病的免疫诊断特异性较高。
刘剑南[2]2003年在《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表达并纯化含有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原组织蛋白酶L基因(Pw1)的重组细菌Pw-1/pRSETB/BL21,用纯化产物以ELISA检测肺吸虫病患者、其它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应用前景。方法 通过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以卫氏肺吸虫成虫抗原免疫兔、正常兔、感染犬和正常犬、肺吸虫病患者和血吸虫病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做Western blot检测比较,以分步洗涤和透析等方法对表达产物包涵体进行纯化,纯化产物经氧化/还原型谷胱苷肽复性后即为重组蛋白抗原。用该重组蛋白抗原,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囊虫和包虫病人以及正常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与卫氏肺吸虫粗抗原做比较。结果 重组菌的沉淀于约32ku处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该条带只被卫氏肺吸虫成虫抗原免疫兔、感染犬和卫氏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经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32Ku包板做ELISA检测。结果显示,粗抗原特异性较差,其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血吸虫病11.43%,华支睾吸虫病4.84%,囊虫病3.22%,包虫病5.88%,正常人亦有6.67%的假阳性反应;而本研究所制备的重组蛋白抗原与上述患者及 南京医科大学颀士学位论文正常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抗原应用于肺吸虫病的免疫诊断特异性较高。
胡杨红, 詹学[3]2017年在《肺吸虫病的诊治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肺吸虫病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由肺吸虫感染引起。在中国流行的主要是斯氏、卫氏肺吸虫,南方地区流行的是斯氏肺吸虫。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临床上易误诊,可致严重并发症,故及早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
胡杨红[4]2017年在《儿童肺吸虫病1174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肺吸虫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为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1174例肺吸虫病患者,并且统计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儿童肺吸虫病以男性为主。82.00%的儿童发病年龄在3-10岁之间。72.06%的患儿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以生食溪蟹或饮用溪水最常见。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胸肺型(34.41%)最为常见,其次为混合型(33.65%)、脑型(13.54%)、皮肤型(13.03%)、腹型(2.13%)。肺吸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多样,85.65%的胸片、97.91%的胸部CT异常。仅2.54%活组织检查见虫体或虫卵,但74.91%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有68.73%的儿童在院外被误诊。总共1164例患者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大部分患者治愈或好转带药出院,2例患儿死亡。结论:肺吸虫病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诊断时应当充分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后应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后好,少数可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参考文献:
[1]. 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J]. 侯敏, 刘剑南, 姚永伟, 褚宏亮, 张耀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 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刘剑南. 南京医科大学. 2003
[3]. 肺吸虫病的诊治进展[J]. 胡杨红, 詹学.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
[4]. 儿童肺吸虫病1174例临床分析[D]. 胡杨红. 重庆医科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