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婚恋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婚恋,小说,新世纪,悲剧,话本,女性,保卫战。
婚恋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东[1](2019)在《邵丽小说的婚恋叙事主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作伊始,邵丽就非常关注都市男女的婚恋情感,虽然后来在此方面的探索有所减弱,但一直未曾中断。从主题上来看,邵丽的婚恋叙事小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对不同婚恋观念的展示和呈现;对女性婚恋复杂性和困境的揭示与表现;对女性情感心理的细腻描摹。这些叙事作品,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的生存状况,能够启发和引导读者去反思和追索爱的真谛。(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洪树华[2](2019)在《宋代白话小说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作品分布及其创作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人白话小说大多散佚,据现存资料,获悉宋代话本小说涉及超现实婚恋遇合的作品有17篇。这些作品具有一些明显的创作特点:基本上是对前人文言作品中的故事加工改造;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表达,适应市民阶层的阅读需要;结构安排上以诗歌穿插作品。(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代晓芳,王地娟[3](2019)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书写——傅爱毛小说中女性生存境况及婚恋世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傅爱毛的笔下有很多女性形象,她们中有的率真勇敢,有的任性妄为,有的含蓄隐忍,有的敢爱敢恨,每一个女性都不一样,但每一个人都不会逆来顺受,她们不屈服于命运,不向苦难低头,而是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从傅爱毛小说作品中女性的生存境况和婚恋世界入手,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书写。(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大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王沛[4](2019)在《论张洁小说中渗透的婚恋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张洁婚恋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婚恋观进行论述,作者认为,张洁婚恋小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理想和浪漫阶段、怀疑和失望阶段、厌恶和憎恨阶段、豁达和平和阶段。不同时期张洁婚恋观念迥异,详细梳理其变化,如同一个女子的成长经历,从单纯的充满幻想的少女,经历恋爱的苦闷和忧思,进入婚姻现实生活的考验,成为一位经历婚姻的女人,在争吵背叛痛苦之后,对爱情婚姻失望至极,由对爱情婚姻的憧憬向往转向愤恨,从而批判爱情愤恨爱情对爱情绝望。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看淡所有悲欢离合,走上豁达平和之境。(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张文婷[5](2019)在《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都市婚恋小说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现象,具有相当复杂的文学、社会与文化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新世纪以来,更是蔚为大观,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类型小说(文学)。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婚恋小说也源源不断地提出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两性关系的范畴,还更多地涉及社会伦理道德、当代人的生存思考、社会文化表征、文学格局的变动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也为婚恋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话题资源。因此,对此类小说不能仅仅停留于现象的批评,还应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与文学史的视野予以进一步分析。本文从现象到生产、接受消费,再到文化表征,试图对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重点分析在新世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此类作品与以往婚恋书写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婚姻问题的多元化、人们婚恋观的变化、人性欲望的膨胀及其带来的新的婚姻、家庭和两性问题。第二部分则从“生产”的角度探讨了新世纪以来都市婚恋小说的状况。其一,这类小说的出版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的类型文学生产,一方面作为整个文学生产链的接受者的读者首先对这类作品有着内在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生产者的出版商和作家敏锐地捕捉了这种需求,从而“有计划”地进行此类作品的创作和出版,在作品投入市场后,经由多种传媒手段的推动,这些作品吸引更多受众,也引起更为广泛的影响。其二,从作家创作和文本叙事模式来看,新世纪都市婚恋小说也逐渐形成了较为趋同的叙事模式,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结构叁个方面,从而形成了较为典型的“类型化”生产。最后一个部分分析了新世纪都市婚恋小说的社会文化表征和文学史意义。从社会文化层面上看,新世纪都市婚恋小说揭示了当代都市人作为“社会人”和“家庭人”两种角色时分别遭遇的生存和情感困境。从文学史视野中看,它所形成的生产模式和叙事模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世纪文学新的特征,即文学类型化。作为以往“规范”中的通俗文学,都市婚恋小说对传统文学格局(如精英文化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并影响了既往文学分类的“雅/俗”标准。(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邓娟,马帅[6](2019)在《张爱玲小说的婚恋悲剧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四十年代的一位传奇人物。从她成名开始就已备受关注,在海内外掀起了一场"张爱玲热",她也未曾想到自己的名字会在以后令整个华语文学界震惊。其作品主要以家庭婚恋为主线,叙述了一个个牵牵绊绊的爱情悲剧,但在这些爱情悲剧里无法找到健康正常的爱,情爱在传统的束缚下扭曲,在物欲的枷锁中迷失。本文将以家庭婚恋关系为视角,审视其作品中的各种婚恋现象,对婚恋模式进行整体的观照并探究其根源,从而关注作者笔下女性的悲剧人生命运。从这一角度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研究,有助于对张爱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05期)
田英[7](2019)在《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走进新世纪已近二十载,无论是作家的创作姿态还是读者的阅读期待都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单从新世纪乡土小说来说,在中国百年乡土文学史中,再没有哪个时代比新世纪更关注农民的婚恋状况、情感倾向。任何时代的道德伦理变迁与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密不可分。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乡土社会又会产生怎样的婚恋伦理呢?乡土小说作家给出了答案:欲望化。从新世纪以来的多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欲望化”的婚恋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当下乡土小说中农民婚恋观的主要形态。因此,借助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这一媒介能够更深层次地把握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的动态和传达出的时代情感,更深刻地体会在消费文化为主导的转型时期,城乡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空间、价值立场和道德观念对农民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本文以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为研究对象,从四个维度来对其进行论述:生成语境、文本表现、艺术特征、书写得失,全文亦按照该逻辑线索进行架构,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欲望化书写叁个主要论述对象的概念内涵及各自的理论基础,简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扼要地陈述本论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价值等内容。第一章则是在社会学和文学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基础上,以具体的文学文本分析为前提,探讨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欲望化书写的成因。具体来说,首先是在对中国现代以来的婚恋观进行简单的梳理之后,总结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欲望化”书写的特征;其次是从社会现实环境、作家主体原因、文化传媒对文学的影响叁个方向来分析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婚恋观欲望化的成因;最后对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表现进行了多维总结,为后续论述打牢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在对大量乡土小说文本进行分析概括之后,从中提炼出新世纪乡土小说欲望化书写的具体表现及其思想内涵,总结概括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的农村婚姻市场化、权力与婚姻的联结、两性关系与经济实力、义利观对贞节观的置换等思想内涵,这也是文章的主体论述部分。第叁章仍旧是立足于文本之上,对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婚恋观的欲望化的艺术特征进行概括。大致归纳出新世纪乡土小说作品中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的解构宏大社会话语、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建构、抒情的衰变与欲望化书写的增强的特征。最后一章从文学文本研究回归社会现实,联结文学历史发展流变、结合社会现状及当下文学创作实践,在横向纵向多维对比之后对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的现实指导意义、得失优劣进行辩证性解读,并将作家的社会责任与乡土社会婚恋伦理道德的颓势相结合,进行文学性反思,探究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话书写的文学史价值与社会指导意义。总之,本文试以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为“窗口”,洞悉新世纪乡土文本中传达出的时代情感,并实现在时代变迁中把握乡土小说的特征和目的,并通过对新世纪乡土作家笔下农民群体的婚恋观念及其欲望化发展的趋势和动因的考察,探究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念的新变及其所蕴籍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新刚[8](2019)在《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情爱婚恋伦理观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分子的爱情婚恋是中国文学所属意的题材,一直被作家所热衷书写。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民众的婚恋伦理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清高的知识分子也未能免俗,创作主体及时感知、捕捉并表现了知识分子婚恋观的嬗变。首先,知识分子婚恋与被称为"世俗之神"的金钱发生着深度的关联、婚/恋的分离甚至对立成为新世纪情爱婚恋叙事的重要模式之一。知识分子不得不面对婚恋过程中逐渐显露的残酷真实:感情让位于物质、繁复而浪漫的诗意被丰裕厚实的物质所驱逐,金钱婚姻的影子显现在小说文本之中。其次,交通的便捷等客观现实条件的具备与作为人的情感的内在推动,共同促成了新世纪之初知识分子题材情爱婚恋小说中对越界的冲动与冒险的愉悦之叙事主题的书写。(本文来源于《百家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王成一[9](2018)在《丁香空结雨中愁——代士晓婚恋小说浅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旧爱新欢恍如梦——代士晓婚恋小说的情感场域代士晓以母爱与童心关照世界,又以教育家思维来塑造甚至评判世界。因此他的作品总是含着教师和儿童的真诚来烛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婚姻恋爱主题。虽然所有婚恋作品几乎一样,反复纠葛着出轨、背叛、旧恋、离婚的话题,在一场场颠簸之后,演绎荒芜空幻的下场,却总是包含着一种单纯明净,包含着对正常人格正常情感的期待与塑造。其一,爱的疲惫、沉没与荒凉(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8年12期)
何斓[10](2018)在《唐传奇婚恋类小说中悲剧的主要造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传奇题材丰富,是唐代士人举子有意为小说,其中婚恋小说中多以悲剧为主,本文从唐代婚姻模式以门阀为限制、强烈的官宦观念、塑造女性身份低微、作者士人举子身份导致复杂创作动机心理等四个方面剖析唐传奇的婚恋悲剧的主要造因。(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29期)
婚恋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人白话小说大多散佚,据现存资料,获悉宋代话本小说涉及超现实婚恋遇合的作品有17篇。这些作品具有一些明显的创作特点:基本上是对前人文言作品中的故事加工改造;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表达,适应市民阶层的阅读需要;结构安排上以诗歌穿插作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婚恋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张旭东.邵丽小说的婚恋叙事主题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
[2].洪树华.宋代白话小说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作品分布及其创作特点[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代晓芳,王地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书写——傅爱毛小说中女性生存境况及婚恋世界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
[4].王沛.论张洁小说中渗透的婚恋观[J].传播力研究.2019
[5].张文婷.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6].邓娟,马帅.张爱玲小说的婚恋悲剧及其当代意义[J].文学教育(上).2019
[7].田英.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D].辽宁大学.2019
[8].杨新刚.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情爱婚恋伦理观的嬗变[J].百家评论.2019
[9].王成一.丁香空结雨中愁——代士晓婚恋小说浅论[J].散文百家.2018
[10].何斓.唐传奇婚恋类小说中悲剧的主要造因[J].长江丛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