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徐震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徐震

烟台高新区福山园管委会山东省烟台市264000

摘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中的基础工程及重点工程,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应用,对确保建筑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浇筑技术,运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本文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极为重要,为了向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提供更好的保证,在具体施工环节的应用上,必须要科学地选择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并对其予以有效的落实,这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提高,甚至是整个房屋建筑质量及其安全的保证都有较高的价值,必须得到房屋建筑施工广泛与科学的应用。

1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的因素

1.1水对混凝土浇注质量的影响

对于混凝土而言水是最重要的,没有水,混凝土就不会存在。在混凝土施工的不同环节可以使用的水也不一样。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饮用水,却不可以利用工业废水与沼泽水。海水有时也可以用在混凝土中使用。

1.2骨料对浇注质量的影响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骨料选择首先要保证质量,如江砂或者河砂。浇注时可以考虑中粗砂。在泵送环节则可以考虑中砂。并且在保证合适的比例。

1.3水泥对浇注质量的影响

作为混凝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非常广泛。而水泥的种类也有许多,通常将其分为三类,建筑通用,建筑专用,特种性水泥。因此在进行搅拌时要了解各种水泥的用途及各自的特点。通用水泥通常应用于土建工程。在浇注时要以施工方案为主,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水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用料,同时也可以避免浪费。某些水泥在存储过程中会出现结块现象。只要将其分离后,施工可以继续使用。

1.4掺和料对浇注质量的影响

掺和料通常使用的都是粉煤灰,混凝土在拌制时,粉煤灰的掺和量要小于总体的四分之一。而在预应力混凝土操作过程中控制要求要更加的严格。为了促进其流动性,可以在其中加入适当的外加剂,通过降低水热化,从而推迟热峰出现的时间。

2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2.1做好各项技术及标准检查

一般而言,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予以详细的说明,严格的控制间距、振捣时间、剪力墙混凝土标号、梁柱以及梁板等事项;在建筑施工中,要对工程施工区域的天气情况予以掌握,与工程实际要求相结合,将浇筑施工中所需的防雨防暑物资准备工作做好,从而使得混凝土浇筑质量水平得以提高;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还应该对控制模板、保护层以及钢筋等设备的尺寸规格予以认真检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来严格控制其偏差值;除此之外,还要对模板接缝处的支撑稳定性与密合度进行仔细检查,并对模板与钢筋进行预检,唯有所有指标都达标之后才可以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

2.2混凝土搅拌

通常而言,不同搭配比例的混凝土其性质也有所不同,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结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需要对水泥、骨料与有关添加剂的计量标准与投放顺序予以严格的限制,并且要有充分的时间开展混凝土搅拌工作。在日常混凝土搅拌时,要对天气状况予以充分的了解,若在阴雨天进行搅拌,空气中的含水量必然会对搅拌器中的含水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唯有适当的增多含水量的监测次数,对含水量及时的进行调整,才能确保混凝土搅拌工作的有效执行。除此之外,在开展混凝土搅拌施工时,要对外加剂的添加比例予以明确的要求,一般添加外加剂时误差要控制在5%以内,不然可能会对混凝土整体结构造成影响。此外,在混凝土搅拌时,一定要确保搅拌均匀,与混凝土材料充分的融合,从而降低由于局部搅拌不均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2.3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搅拌工作完成后,要将混凝土输送到房屋建筑施工地点,然后再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一般而言,经常使用托泵或者移动泵来进行混凝土运输,这种运输方式较为直接,也可以把均匀的混凝土直接的送至工程施工场所。在混凝土运输前,首先要对运输工具进行全面的检查,切实确保移动泵或托泵能够有效运转,进而可以正常开展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泵机的质量,从而有效避免在运输中出现问题,若发现问题还可及时的予以修理,从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在混凝土输送前,一定要用清水来湿润与清洗,从而确保水泥灌注流入管道中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3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3.1全面分层

全面分层主要是指在混凝土浇筑时,按照结构进行分层进行,逐层浇筑完成工作。全面分层适用于混凝土施工结构平面适中,且在进行浇筑施工操作时,一般从结构的短边开始,然后沿着长边方向进行,特别时期需要从中间向两端开始,或者从两端向中间聚拢开始亦可。

3.2分段分层

一般来讲,全面分层适用于一些工程量较小、浇筑强度较低的一些混凝土施工。对于一些浇筑强度较大的食工,当现场搅拌机和运输机设备满足不了施工强度要求时,即可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方案。分层浇筑一般是将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浇筑一定距离和面积后再移至第二层,以此类推逐层浇筑。因此分层浇筑方案适用于一些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太大,且浇筑面积中等的混凝土浇筑结构施工。

3.3余面分层

余面分层主要适用于混凝土浇筑结构的长度是浇筑厚度三倍以上的建筑工程项目。(1)余面分层浇筑主要适用于浇筑时一次将混凝土浇筑到顶,为保证浇筑质量,混凝土振捣施工由底向上逐渐开始。余面分层浇筑易受降温和收缩引起浇筑结构产生裂缝。任何降温差包含水化热引起的温差和收缩当量,又都可以分解为均匀降温差和非均匀降温差两类。均匀降温差是造成浇筑结构发生贯穿性裂缝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对浇筑结构产生外约束力;而非均匀降温差主要产生内约束力,是造成浇注结构产生表面裂缝的主要原因。在一定情况下,要想防止浇筑结构出现这两种裂缝,必须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增大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减小和避免裂缝产生。(2)为有效减小和避免浇筑结构出现裂缝的不良情况,提高浇筑结构的抗裂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添加剂选择,一般选择添加剂的有粉煤灰、地热硅酸盐以及具有缓凝作用的缓凝剂和减水剂等;②用水量控制,这里所说的用水量主要是指水泥的用量和混凝土搅拌时的用水量;③用隔热材料防护,隔热材料主要在外界气温较高时使用,主要指一些简易的遮阳装置或一些草包等;④混凝土拌制,拌制过程中不宜使用温水之类,一般为防止浇筑结构出现裂缝等不良情况,采用的拌制水为低温水和冰水;

3.4振捣的要求

①混凝土自吊斗口自由下落的高度控制,一般不得超过2m,超出3m必须采取措施;②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一般来讲浇筑层的高度是由浇筑结构以及钢筋的疏密程度决定的,一般将浇筑层的高度设为振捣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当然最终的高度不得超过0.5m;③混凝土振捣过程要注意振捣频率和振捣点控制,一般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要振实,插点要均匀;④移动间距控制,一般为30cm~40cm;⑤两层之间避免接缝产生,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⑥控制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

总之,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体系的一部分,是重要施工环节,对于提升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和保障施工进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这一环节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崔鸿飞,苏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9)

[2]杨达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4)

标签:;  ;  ;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徐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