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类似结构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斜带石斑鱼,NOD1蛋白,NOD2蛋白,病原类似物
类似结构域论文文献综述
侯庆华,丁旭,卢丹琪[1](2017)在《斜带石斑鱼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及亮氨酸重复序列受体对病原类似物的识别——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domain,NOD)1及2基因的表达载体pEGFP-Nod1和pEGFP-Nod2,与报告基因质粒pNFκB-Luc及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HEK293T细胞,以脂多糖(LPS)、肽聚糖(PGN)、胞壁酰二肽(MDP)、及二氨基庚二酸(DAP)为细菌类似物代表,以多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多聚尿苷酸(PolyU)、多聚脱氧腺苷酸-脱氧胸腺苷酸[Poly(da:dt)]为病毒类似物代表,研究病原类似物刺激后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程度。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Nod2基因可通过NF-κB信号途径识别多种病原成分;Nod1基因可识别DAP,对其他配体呈抑制作用或未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斜带石斑鱼Nod1及Nod2基因可不同程度地通过NF-κB信号途径识别病原成分。(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尹洲,陈建华[2](2010)在《百里香醌及其结构类似物抑制人Polo样激酶Polo-box结构域的作用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归纳了百里香醌等针对人Polo样激酶的Polo-box结构域的现有抑制剂的结构类似性以及推测的作用模式;分析了迈克尔加成作为抑制机理的可能性;探讨了百里香醌的近似天然化合物的结构差异与功能的联系并提出了可能的非共价结合机理,从而为针对该靶点的合理药物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上旬刊)》期刊2010年08期)
B.M.V.S.,Basnayake[3](2009)在《果蝇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类似蛋白和MA3蛋白结构域异构酶在拟南芥细胞死亡中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通过精确调控细胞死亡从而在各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组织平衡保持和逆境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植物中,PCD的作用早已得到确认,而且最近研究证明一些蛋白参与PCD的调控。但是,植物中PCD的分子和遗传机制很大程度上不是很清楚。在我的博士论文研究中,通过基因组数据库搜索,我鉴定了拟南芥中两个与果蝇细胞凋亡抑制子相似的新蛋白AtDAL1和AtDAL2,并利用T-DNA插入突变体对AtDAL1和AtDAL2在病菌和腐马霉素诱导的PCD中的作用进行了功能分析。同时,我还研究了一类MA3结构域蛋白异构酶与PCD的关系。DIAP1是果蝇的一个细胞凋亡抑制子,不仅调控细胞死亡,而且也参与细胞分化、蛋白翻转和细胞循环进程等过程的信号传导调控。以DIAP1蛋白序列进行数据库搜索,鉴定到两个类似蛋白,并命名为DAL1和DAL2(DIAP1类似蛋白1和2)。DAL1和DAL2蛋白与DIAP1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C-末端含有一个典型的RING结构域。RT-PCR分析表明,在接种Pseudomonas syrinage pv.tomato(Pst)DC3000毒性和无毒菌株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中DAL1和DAL2基因表达上调;而且PCD诱导因子腐马霉素FB1处理后也诱导了DAL1和DAL2的表达。为了研究DAL1和DAL2在PCD中的作用,筛选获得了DAL1和DAL2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分别命名为dal1-1、dal1-2、dal2-1和dal2-2。RT-PCR分析证明,在T-DNA插入突变体植株中不能检测到DAL1和DAL2基因的转录本,证明筛选获得的dal1-1、dal1-2、dal2-1和dal2-2分别是DAL1和DAL2基因的敲除突变体。接种Pst DC3000毒性菌株后,dal1和dal2突变体植株的病害表型与野生型植株相似,表明DAL1和DAL2基因丧失功能后并不改变对毒性病菌的病害表型。当接种无毒菌株Pst DC3000-AvrRpm1时,dal1和dal2突变体植株上病害表型明显比野生型植株要严重得多。Pst DC3000毒性和无毒菌株时都能诱导PR-1基因的表达,但是,dal1和dal2突变体植株中PR-1基因表达水平与野生型植株没有显着差别。接种Pst DC3000无毒菌株后,在dal1和dal2突变体植株中观察到明显的超氧阴离子积累和细胞死亡。FB1注射后,与野生型植株相比,dal1-1、dal1-2、dal2-1和dal2-2植株表现出加速细胞死亡,并有高水平的活性氧积累、自发荧光和胼胝质沉积。dal1和dal2突变体植株对早疫病(Alternaria brassicicola)表现出增加感病性,但不改变对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抗性水平。但是,在酵母中过量表达DAL1和DAL2基因后,并不能抑制由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死亡。上述研究结果表明,DAL1和DAL2是拟南芥PCD的新的抑制子。在动物系统中,拓扑异构酶基因的异常表达通常与细胞凋亡有关,如拓扑异构酶与凋亡性细胞死亡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我从拟南芥中鉴定到一个含有MA3结构域的拓扑异构酶亚群,命名为TOP1、TOP2、TOP3和TOP4。RT-PCR分析表明,接种Pst DC3000毒性和无毒菌株后拟南芥植株中TOP1和TOP2基因表达上调。为了研究这类MA3结构域拓扑异构酶基因的功能,筛选并鉴定获得TOP1、TOP2、TOP3和TOP4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分别为top1、top2、top3和top4;RT-PCR分析证明这些T-DNA插入突变体植株中检测不到其基因表达转录本。接种Pst DC3000毒性菌株后top突变体的病害水平植株比野生型植株要低,但是接种Pst DC3000无毒菌株后top突变体植株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病害症状。接种坏死性真菌后,top3突变体植株的病害表型与野生型相似,top4突变体植株的病害表型下降,而top1和top2突变体植株则表现出更加严重的病害表型。接种Pst DC3000无毒菌株后,top1、top2和top3突变体植株叶片的维管束和非维管束组织中观察到明显的自发性荧光和胼胝质沉积,而野生型植株叶片中只限于维管束中。top1和top2突变体植株对脱落酸表现出显着的敏感性,根伸长收到明显抑制。上述结果表明,这类MA3结构域蛋白拓扑异构酶可能参与PCD以及病菌和非生物逆境反应。(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09-01)
张志刚,巩燕,何新建,王玉军,孙仲序[4](2003)在《烟草乙烯受体类似物NTHK2全长基因的克隆及其激酶结构域生化特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5’-RAGE方法克隆到烟草NTHK2的全长cDNA。其全长cDNA共有3216 bp,其中5’非编码区为509bp,3’非编码区为427 bp,编码区为2280 bp,编码产物为760个氨基酸。NTHK2氨基酸序列与植物中的许多杂合型的两组分乙烯受体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具有推测的组氨酸激酶结构域和接受域;但是,在激酶结构域中没有保守的组氨酸,而是被一个天冬氨酸残基所替代。为了研究其生化特性,在酵母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激酶结构域。体外激酶分析表明,当有Mg2+存在的情况下NTHK2能够自我磷酸化。进一步的研究应阐明NTHK2在植物体内是否能够作为乙烯受体,参与乙烯的信号传导过程。(本文来源于《Acta Botanica Sinica》期刊2003年01期)
类似结构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归纳了百里香醌等针对人Polo样激酶的Polo-box结构域的现有抑制剂的结构类似性以及推测的作用模式;分析了迈克尔加成作为抑制机理的可能性;探讨了百里香醌的近似天然化合物的结构差异与功能的联系并提出了可能的非共价结合机理,从而为针对该靶点的合理药物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类似结构域论文参考文献
[1].侯庆华,丁旭,卢丹琪.斜带石斑鱼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及亮氨酸重复序列受体对病原类似物的识别——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途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7
[2].尹洲,陈建华.百里香醌及其结构类似物抑制人Polo样激酶Polo-box结构域的作用机理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
[3].B.M.V.S.,Basnayake.果蝇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类似蛋白和MA3蛋白结构域异构酶在拟南芥细胞死亡中的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09
[4].张志刚,巩燕,何新建,王玉军,孙仲序.烟草乙烯受体类似物NTHK2全长基因的克隆及其激酶结构域生化特性(英文)[J].ActaBotanicaSinica.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