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疲劳,损伤,裂纹,高温,作用,断口,寿命。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丽娜,刘佳[1](2017)在《快堆高温钠管道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CEFR(中国实验快堆)中运行的管道承受着反复的热载荷和机械载荷,存在高温蠕变—疲劳损伤问题。介绍了多种材料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之后依据ASME规范的双线性累积损伤法,以CEFR的一段管道为例,计算了该管道的蠕变—疲劳损伤。通过计算,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为示范快堆的管道系统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7年22期)
荆洪阳,唐梦茹,赵雷,徐连勇[2](2017)在《P92钢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630℃下,对P92钢进行应力控制下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实验,研究P92钢高温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行为,并结合断口形貌分析蠕变-疲劳裂纹扩展的机理以及a-N曲线的转折点含义。结果表明:P92钢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断裂属于蠕变韧性断裂,应该用(C_t)_(avg)作为裂纹扩展的断裂参量;P92钢在蠕变-疲劳交互条件下,试样的断口主要表现为蠕变孔洞以及微裂纹。此外,发现a-lg(N_i/N_f)曲线以及(da-dN)-N曲线中的拐点,分别对应蠕变-疲劳裂纹萌生区向扩展区转变周次以及扩展区向瞬断区转变的周次。(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7年05期)
马玲,罗远新,宋宗焘,王勇勤[3](2017)在《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挤压筒设计理论及寿命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挤压筒长期在高温下承受循环高压的作用,疲劳-蠕变交互作用引起的筒体变形、开裂已成为挤压筒失效的主因,严重影响了挤压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成本。着重研究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挤压筒服役寿命计算方法,通过对挤压过程下的复杂载荷边界条件建模,引入DDM方法分析多层挤压筒应力分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获取挤压筒材料H13在服役温度下的疲劳和蠕变本构模型,通过逐步迭代计算疲劳、蠕变损伤与应力分布的演变,预测损伤累积到达临界值。提出的挤压筒疲劳蠕变寿命预测理论可为大型挤压筒设计提供新的准则,也可指导维修挤压筒修正各层筒间的过盈量和控制挤压生产工艺设计,以延长挤压筒整体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6期)
张国栋,赵彦芬,周昌玉,刘毅,刘天佐[4](2017)在《P92钢焊接接头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高温断裂参量表征及失效评定曲线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610℃下,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P92钢主蒸汽管道的焊接接头进行了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裂纹扩展试验。获得了蠕变-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并进行了高温断裂参量的表征,同时,结合P92钢焊接接头蠕变与拉伸试验,建立了P92钢焊接接头材料与时间相关的失效评定曲线(TDFAD)。研究结果表明,试样断口微观形貌特征显示出其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主要是由蠕变因素主导的。每条蠕变裂纹扩展速率与高温断裂参量C*的关系曲线中均存在一个拐点,这个拐点的产生过程即为蠕变裂纹扩展的孕育阶段。采用修正R6中Option2的方法建立了TDFAD,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蠕变因素的影响,能够获得较安全的评定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海涛,刘岩,杨彦磊[5](2016)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高温转子寿命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锻造、加工及服役过程中,汽轮机转子表面或内部可能会产生缺陷。为保证含缺陷转子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完整性,需要执行可靠的缺陷转子剩余寿命预测及评定。采用参考应力法对高参数、大功率汽轮机含缺陷转子进行了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证实,在启动、稳态运行及停机过程中,转子表面的应力状态以切向应力为主。将转子缺陷位置处的切向应力施加到高拘束单边缺口拉伸试样两侧,并以此裂纹尖端参考应力及应力强度因子来预测缺陷转子的服役寿命,其评定结果是保守、可靠的。分析寿命演化曲线后发现,转子中的裂纹尺寸及裂纹扩展速率随启停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加速缺陷转子的寿命损耗。采用拘束度过高的深裂纹试样来评价缺陷转子寿命,将得到过于保守的结果。研究指出,为保证缺陷转子在长寿命服役中的完整性,需要选取裂纹深度合适的等效试样,并对缺陷转子进行耦合损伤机制下的寿命预测及评定。(本文来源于《热力透平》期刊2016年04期)
胡丽娜[6](2015)在《快堆钠管道高温条件下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实验快堆的主回路冷却系统和事故余热排出系统中部分管道的工作温度超过材料的蠕变温度(427℃),反应堆的设计寿期为30a,在运行中管道承受着反复的热载荷和机械载荷。为了确保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必须对承受长期高温热循环载荷的钠管道进行疲劳和高温蠕变分析,进而完善快堆高温钠管道的安全分析和寿命评估,为CFR600运行寿命提供技术支持。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提出了近百个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15年00期)
李聪成,荆洪阳,徐连勇,韩永典,张文[7](2016)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裂纹萌生的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结合初始应力应变场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以及单元失效和裂纹萌生准则,构建了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裂纹萌生的预测模型,将模型编写为UMAT耦合到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实现了初始无缺陷结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裂纹萌生的有限元模拟,并分析了影响裂纹萌生寿命的因素.通过与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对比发现,裂纹萌生位置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蠕变疲劳的交互作用使裂纹萌生寿命减小;蠕变和疲劳载荷加载顺序对损伤的累积具有很大影响,模拟发现承受蠕变载荷的结构在承受后续循环载荷下总损伤值更大,裂纹萌生寿命更短.(本文来源于《焊接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陈凌,张贤明,刘飞,欧阳平,刘先斌[8](2016)在《一种基于熵增理论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损伤模型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经典热力学理论,材料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损伤过程可视为系统熵增的累积,当熵增积累到临界值时,材料发生失效断裂。按此理论,并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以系统熵增的变化来描述材料损伤,建立了一种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损伤模型。为验证该模型,进行了540℃和520℃环境下1.25Cr-0.5Mo钢应力控制的梯形波加载试验,以材料的残余应变反映熵增积累,选取残余应变的变化作为损伤变量,用上述损伤模型进行了材料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损伤演化描述,结果表明实测损伤点数据与该模型的损伤演化规律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6年10期)
丁彪,梁永纯,钟万里,秦学智,周兰章[9](2016)在《保载时间和温度对DZ445合金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445的蠕变—疲劳行为。分别在900℃、850℃、总应变范围为1.6%的应变条件下进行不同拉伸保载时间的试验。进行了蠕变—疲劳寿命分析,并结合微观断口观察,对相应的疲劳断裂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应变范围下,温度的升高会降低蠕变—疲劳寿命。相同温度下,随着保载时间的增加,合金的蠕变—疲劳寿命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没有拉伸保载条件下,断口出现疲劳源区,裂纹扩展区,有典型的疲劳条带。随着保载时间的增加,有撕裂棱的出现,伴随着沿晶—穿晶混合特征,当保载时间增加到5分钟时,断口出现韧窝和沿晶断裂,趋向于蠕变和塑性断裂的混合特征。(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4-15)
杨皓[10](2016)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多晶金属材料的损伤研究和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工业正在向着高温、高压的方向快速发展,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行业中,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和构件,如大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核电站设备、冶金机械等长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承受着越来越高的温度和载荷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严重威胁其安全的蠕变和疲劳破坏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蠕变和疲劳两者交互作用下的破坏事故不断发生,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单纯的蠕变或疲劳问题是比较传统的工程问题,而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损伤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也更符合上述实际工程中的情况。本文从微观模型、模拟演化和寿命预测等几个方面对几种典型的多晶金属材料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条件下的损伤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微观角度出发,改进并应用孔洞增长演化方程,利用Voronoi多边形剖分方法,建立多晶金属材料的晶粒晶界分布模型,并随机生成了晶界中的孔洞萌生点,计算了晶界中孔洞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条件下的演化规律。同时定义了孔洞占晶界的百分比为参数的损伤变量,研究了其随载荷、温度、保载时间、晶粒尺寸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为了更准确和直观地描述孔洞演化过程,通过编制程序,建立了能够表现微观孔洞演化的有限元中循环计算方法和流程,其中考虑到了每个载荷循环中应力和孔洞都会互相影响和随时间变化,更符合真实工况。这种计算方法和流程可以应用于多种典型多晶金属材料的孔洞演化分析上。在基于Gurson本构的研究疲劳问题的损伤模型中,孔洞百分比是一个重要的参量,在此损伤模型中引入由蠕变效应导致的孔洞百分比的增加项,并将其用于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条件下的情况。通过一个滚动轴承模型的验证,证明改进模型较纯疲劳条件下的损伤有显着增加,也实现了一种通过孔洞百分比分析蠕变疲劳共同损伤的标量方法。最后,对四种常用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并选取其中精度较高且更有较明确物理含义的滞回能量法的一个改进模型对Grade91钢进行了更好的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6-04-01)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630℃下,对P92钢进行应力控制下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实验,研究P92钢高温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行为,并结合断口形貌分析蠕变-疲劳裂纹扩展的机理以及a-N曲线的转折点含义。结果表明:P92钢在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断裂属于蠕变韧性断裂,应该用(C_t)_(avg)作为裂纹扩展的断裂参量;P92钢在蠕变-疲劳交互条件下,试样的断口主要表现为蠕变孔洞以及微裂纹。此外,发现a-lg(N_i/N_f)曲线以及(da-dN)-N曲线中的拐点,分别对应蠕变-疲劳裂纹萌生区向扩展区转变周次以及扩展区向瞬断区转变的周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胡丽娜,刘佳.快堆高温钠管道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
[2].荆洪阳,唐梦茹,赵雷,徐连勇.P92钢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行为[J].材料工程.2017
[3].马玲,罗远新,宋宗焘,王勇勤.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挤压筒设计理论及寿命预测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17
[4].张国栋,赵彦芬,周昌玉,刘毅,刘天佐.P92钢焊接接头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高温断裂参量表征及失效评定曲线的建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
[5].王海涛,刘岩,杨彦磊.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高温转子寿命预测研究[J].热力透平.2016
[6].胡丽娜.快堆钠管道高温条件下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5
[7].李聪成,荆洪阳,徐连勇,韩永典,张文.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裂纹萌生的有限元模拟[J].焊接学报.2016
[8].陈凌,张贤明,刘飞,欧阳平,刘先斌.一种基于熵增理论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损伤模型及试验验证[J].中国机械工程.2016
[9].丁彪,梁永纯,钟万里,秦学智,周兰章.保载时间和温度对DZ445合金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行为的影响[C].第十八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10].杨皓.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多晶金属材料的损伤研究和寿命预测[D].清华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