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加工工艺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塑性,脆性,高速钢,主观能动性,抗力,教学改革,低温。
热加工工艺塑性论文文献综述
顾勇飞,马丽霞[1](2011)在《面向塑性成形专业的热加工工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是实践教育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建立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型,将专业知识融合系统化、热加工仪器设备平台化、热加工实验教学软件平台化,形成面向塑性成形专业的热加工工艺实验综合平台。学生通过全面参与,充分发挥了创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验教学加强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实验方法训练,并培养了他们求实创新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教学研究》期刊2011年03期)
邹敦叙,陈振兰,龚凤阶[2](1987)在《GH826合金的热加工工艺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 GH 826镍基变形高温合金以W、Mo强化奥氏体,以Ti,A1形或γˊ相来折出强化。与GH37合金相比,γˊ相体积分量从22%提高到30%左右,合金使用温度也从750℃提高到约800℃。该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一般用作动叶材料,也用作其它高温部件,如加力扩散器所用部件。(本文来源于《物理测试》期刊1987年02期)
吴迪泉,孙绍华,张玉兰,徐军[3](1987)在《W-Mo高速钢的热加工工艺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扭转及热顶锻试验,分别在试验温度750~1200及900~1200℃,热扭转应变速率为1.1~4.6×10~(-1)s~(-1)下,对铸态和轧态组织的W-Mo高速钢的热塑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W6Mo5Cr4V2与W9Mo3Cr4V的塑性变形曲线具有完全相同的走向:分别存在着高温塑性区(1000~1100℃),低温高塑性区(780~870℃)以及低温脆性温度(880℃)。其低温高塑性不可逆,当加热温度超过880℃,再将温度降到低温高塑性区内,其塑性大大下降。W6Mo5Cr4V2Al的塑性曲线与其不同。加入Al可改善热塑性,降低变形抗力。W及Mo增加高速钢的变形抗力(特别在高温时)。采用非连续热扭转变形可大大提高高速钢的热塑性,消除低温脆性。(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总院学报》期刊1987年01期)
热加工工艺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前言 GH 826镍基变形高温合金以W、Mo强化奥氏体,以Ti,A1形或γˊ相来折出强化。与GH37合金相比,γˊ相体积分量从22%提高到30%左右,合金使用温度也从750℃提高到约800℃。该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一般用作动叶材料,也用作其它高温部件,如加力扩散器所用部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加工工艺塑性论文参考文献
[1].顾勇飞,马丽霞.面向塑性成形专业的热加工工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教学研究.2011
[2].邹敦叙,陈振兰,龚凤阶.GH826合金的热加工工艺塑性[J].物理测试.1987
[3].吴迪泉,孙绍华,张玉兰,徐军.W-Mo高速钢的热加工工艺塑性研究[J].钢铁研究总院学报.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