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抗性论文_陈锐,陈二虎,唐培安,孟宏杰,赵叶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互抗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性,甲酰胺,晚疫病,磷化氢,棉铃虫,基线,抗药性。

交互抗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锐,陈二虎,唐培安,孟宏杰,赵叶飞[1](2019)在《氮气气调对五种储粮害虫防治效果评估及与磷化氢交互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系统评价了氮气气调对5种重要储粮害虫(玉米象、杂拟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和赤拟谷盗)的杀虫效果,比较了不同储粮害虫对于该极端环境耐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氮气气调对不同储粮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谷蠹的LT_(50)为6.983d,耐受力最强;而玉米象的LT_(50)为4.231d,耐受力最弱。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磷化氢抗性品系的赤拟谷盗对于氮气气调的耐受力也有显着差异,并且呈现交互作用,即敏感品系JX(Rf=1.8)的LT_(50)为6.464d,而高抗品系SZ(Rf=862.7)的LT_(50)为14.862d。由于在不同储粮温度的环境下,均呈现出磷化氢抗性倍数越高,对氮气气调的耐受性越强的特性,因此,氮气气调对五种储粮害虫防治效果显着,并且与赤拟谷盗的磷化氢抗性有明显交互作用。(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夏仪,刘洪霞,汤泓,庄建林,殷为申[2](2019)在《S-烯虫酯选育白纹伊蚊抗性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白纹伊蚊幼虫在室内选育条件下对S-烯虫酯的抗性发展规律以及对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使用的浸渍法。结果经过15代的抗性选育,抗S-烯虫酯白纹伊蚊品系的抗性倍数达11.93倍,从第1代的0.033 9 mg/L发展到第15代的0.404 3 mg/L,对氯菊酯和溴氰菊酯产生低交互抗性,对残杀威、双硫磷的交互抗性不明显。结论长期使用S-烯虫酯白纹伊蚊会产生抗性,并且可能会对其他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应加强蚊虫抗药性的监测,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与减缓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2019年04期)

代玉立,甘林,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3](2018)在《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省5个地区的73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73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对氟啶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有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在0.0023~1.2863μg/mL之间,平均值为0.2573μg/mL,其敏感性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EC_(50)平均值0.2573μg/mL作为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5个地区的菌株群体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差异不显着,但是不同地区的菌株个体间差异较大;氟啶胺与多菌灵、百菌清、丙环唑、烯唑醇、咪鲜胺和异菌脲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成斌,张红霞,李岩,沙海天,田荟遥[4](2018)在《2015—2017年北方5省(区)致病疫霉抗药性监测及与嘧菌酯交互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2015—2017年采自北方5省(区)马铃薯主产区的致病疫霉菌株对甲霜灵抗药性的频率及分布,探索甲霜灵与嘧菌酯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本试验使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检测致病疫霉对甲霜灵的抗性,在此基础上选择部分高抗甲霜灵菌株培养在不同浓度嘧菌酯的含药平板上,通过EC50值评价其交互抗性。结果显示,2015—2017年采自北方5省(区)的致病疫霉菌株以中抗类型为主,3年分别为75.3%,73.3%和72.0%;高抗菌株在5省(区)均有分布,且出现频率由2015年的12.7%上升到2017年的19.5%,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辽宁省,增长了15.30%。高抗甲霜灵的致病疫霉菌株对嘧菌酯均表现为敏感,EC50值在0.0106~0.2317μg/mL之间。这表明虽然北方5省(区)致病疫霉对甲霜灵的抗性以中抗菌株为主,但高抗菌株均有分布,且出现频率逐年上升,嘧菌酯与甲霜灵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可以与甲霜灵交替使用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乐乐,王倩,李伟,白霜,王金信[5](2018)在《河南省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及其交互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河南省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其可能存在的抗性机理,应用整株法测定了采自驻马店及南阳等6个荠菜发生严重市的10个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扩增和比对了荠菜苯磺隆抗性种群及敏感种群之间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ALS的差异,并使用单剂量法测定了以上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啶磺草胺及氟唑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驻马店市的汝南县冯湾村(ZMD-1)及平舆县五里路村(ZMD-3)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1和2.5,表现出低水平抗性;驻马店市汝南县赖楼村(ZMD-2)和周口市川汇区文庄村(ZK-1)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1.7和57.8,表现出高水平抗性;南阳市唐河县上屯村(NY-2)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倍数为116.5,表现出极高水平抗性,其它种群对苯磺隆仍然较敏感。NY-2、ZMD-2和ZK-1种群的ALS基因第197位氨基酸由脯氨酸(CCT)分别突变为丝氨酸(TCT)、丙氨酸(GCT)和亮氨酸(CTT),其它种群中均未发现有突变产生;这3个种群在氟唑磺隆推荐剂量处理下,死亡率仅为18.9%、23.3%和11.1%,说明已对氟唑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交互抗性,其中NY-2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和啶磺草胺产生了低水平交互抗性,推荐剂量下死亡率分别为82.2%和83.1%。表明ALS基因突变很可能是导致荠菜种群对苯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封云涛,郭晓君,庾琴,张润祥,张苗[6](2018)在《山楂叶螨对螺螨酯的抗药性及对七种杀螨剂的交互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对螺螨酯的抗药性,并明确其对7种杀螨剂的交互抗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山楂叶螨对螺螨酯的抗性发展趋势及其交互抗性。【结果】用螺螨酯筛选山楂叶螨21代,抗性上升11.65倍;抗性品系对乙螨唑存在明显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6.30;对噻螨酮存在负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0.69;对阿维菌素、炔螨特和叁唑锡不存在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5、1.25、1.78;对哒螨灵和联苯肼酯有产生交互抗性的可能,抗性倍数分别为3.46和2.79。【结论】螺螨酯防治山楂叶螨存在抗性风险,抗螺螨酯的山楂叶螨品系会产生交互抗性,上述结果可为果园科学使用螺螨酯和合理轮换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臣,张丹丹,王泽宇,陈琳,李国平[7](2018)在《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及交互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Bt(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抗性问题是阻碍Bt抗虫棉持续发展的关键,探究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演化趋势及交互抗性,可为选择合适的抗虫棉花备选基因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通过连续多代筛选,获得了5个对Bt具有不同抗性的品系,利用饲料混合法测定了这些品系棉铃虫的交互抗性。【结果】经筛选后棉铃虫对Cry1Ac产生了超高水平的抗性、对Cry2Ab、Vip3Aa产生了超低抗性(耐性);Cry1Ac抗性棉铃虫停止筛选而换成Cry2Ab或Vip3Aa继续筛选后,棉铃虫对Cry1Ac抗性水平明显降低,对Cry2Ab或Vip3Aa产生低抗或超低抗性(耐性)。Cry1Ac抗性棉铃虫对Cry1Ab敏感性显着降低,而对Cry2Ab、Cry2Ah及Vip3Aa敏感性变化不显着;Cry2Ab抗性品系棉铃虫对Cry1Ac敏感性显着降低;Vip3Aa抗性品系棉铃虫对Cry1Ac敏感性变化不显着。说明Cry1Ac与Cry1Ab间存在明显交互抗性,与Cry2Ah、Vip3Aa没有交互抗性;而Cry2Ab与Cry1Ac间存在不对称的交互抗性。【结论】在筛选新杀虫基因或迭加基因时,应充分考虑抗性发展及交互抗性问题,Cry2Ah、Vip3Aa是治理Cry1Ac抗性棉铃虫或与Cry1Ac迭加最优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鸿飞,赵琦,郝志鑫,樊佳伟,魏光华[8](2017)在《植物化感物质与化学农药的交互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的施用处于并行阶段。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害虫会同时经历这两种选择压,如果二者之间发生交互抗性的话,会严重影响可持续害虫治理策略的研发。针对两大类杀虫剂,昆虫的适应机制可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文综述了昆虫对植物源化感物质的抗性,重点是讨论其分子基础和代谢代价。(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李丹,李香菊,于惠林,崔海兰[9](2017)在《197位脯氨酸突变导致鳢肠对ALS抑制剂产生交互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是菊科(Asteraceae)鳢肠属(Eclipta)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杂草,为目前我国水稻、花生、大豆等作物田主要恶性阔叶杂草之一。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以其活性高、选择性强、杀草谱广及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等特性在水稻田广泛应用,但该类除草剂作用靶标单一,长期不科学使用,易引起杂草抗药性问题。近年来,部分地区反映吡嘧磺隆、苄嘧磺隆对水稻田鳢肠的防效下降。为明确鳢肠对上述除草剂的抗性情况及指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该类除草剂,本研究于2011年至2013年及2015年在山东省、湖北省、江苏省和安徽省水稻产区采集了31个鳢肠种群。经30 g a.i.ha1吡嘧磺隆甄别,采自江苏省的一个种群全部存活,表现抗性。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抗性种群R及敏感种群S为试材,通过生物测定明确其对几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并通过克隆和比对靶标酶基因序列,明确其靶标抗性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鳢肠抗药性种群R对SU类的吡嘧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的抗性指数分别为133.6、172.1、195.1;对TP类的啶磺草胺、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指数分别为97.6、30.4;对PTB类双草醚的抗性指数为165.8;对IMI类咪唑乙烟酸、甲咪唑烟酸的抗性指数分别为10.2、19.1。ALS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生物型R的靶标酶对供试除草剂的敏感性降低,其150值为敏感生物型S的11.8~293.3倍。由此说明,抗性生物型R体内靶标酶对ALS抑制剂的敏感性降低是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之一。克隆和比对敏感和抗药性鳢肠生物型的ALS基因发现,鳢肠ALS的序列全长为1950bp,编码649个氨基酸;与敏感生物型的ALS序列相比,抗性生物型在保守区域的197位CCC突变为TCC,导致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综上所述,抗药性鳢肠生物型ALS基因P197S突变是其体内ALS对ALS抑制剂敏感性降低的原因,而这也是其对ALS抑制剂产生交互抗性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8-07)

刘刚[10](2017)在《叁种新双酰胺类杀虫剂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之间存在交互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及时了解我国主要稻区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的抗药性发展情况,同时明确对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和制剂的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二化螟对新研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及氯氟氰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南京农(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7年18期)

交互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白纹伊蚊幼虫在室内选育条件下对S-烯虫酯的抗性发展规律以及对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使用的浸渍法。结果经过15代的抗性选育,抗S-烯虫酯白纹伊蚊品系的抗性倍数达11.93倍,从第1代的0.033 9 mg/L发展到第15代的0.404 3 mg/L,对氯菊酯和溴氰菊酯产生低交互抗性,对残杀威、双硫磷的交互抗性不明显。结论长期使用S-烯虫酯白纹伊蚊会产生抗性,并且可能会对其他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应加强蚊虫抗药性的监测,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与减缓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互抗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锐,陈二虎,唐培安,孟宏杰,赵叶飞.氮气气调对五种储粮害虫防治效果评估及与磷化氢交互抗性的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

[2].夏仪,刘洪霞,汤泓,庄建林,殷为申.S-烯虫酯选育白纹伊蚊抗性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测定[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9

[3].代玉立,甘林,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8

[4].李成斌,张红霞,李岩,沙海天,田荟遥.2015—2017年北方5省(区)致病疫霉抗药性监测及与嘧菌酯交互抗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

[5].张乐乐,王倩,李伟,白霜,王金信.河南省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及其交互抗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8

[6].封云涛,郭晓君,庾琴,张润祥,张苗.山楂叶螨对螺螨酯的抗药性及对七种杀螨剂的交互抗性[J].应用昆虫学报.2018

[7].刘臣,张丹丹,王泽宇,陈琳,李国平.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及交互抗性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8

[8].张鸿飞,赵琦,郝志鑫,樊佳伟,魏光华.植物化感物质与化学农药的交互抗性研究[J].华中昆虫研究.2017

[9].李丹,李香菊,于惠林,崔海兰.197位脯氨酸突变导致鳢肠对ALS抑制剂产生交互抗性[C].第十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7

[10].刘刚.叁种新双酰胺类杀虫剂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苯虫酰胺之间存在交互抗性[J].农药市场信息.2017

论文知识图

模式图:Opsin介导的GPCR信号传导系统...油菜菌核病菌对扑海因和菌核净的交一3种子测定法鉴定日本看麦娘A种群对不...2 日本看麦娘 A 种群对不同除草剂的#~不同选择压力下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啶菌恶唑与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交互

标签:;  ;  ;  ;  ;  ;  ;  

交互抗性论文_陈锐,陈二虎,唐培安,孟宏杰,赵叶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