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干盐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盐湖,罗布泊,柴达木盆地,玛纳斯,纹理,盐土,芒硝。
干盐湖论文文献综述
杨修猛,刘文玉,韩凤清,韩继龙,Hussain,Syed,Asim[1](2018)在《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干盐湖地区地下卤水空间分布特征——以昆特依干盐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昆特依干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为特大型综合盐类矿床.大盐滩是昆特依干盐湖内最大的盐滩,地下赋存有一定量的卤水矿床,但该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差,主要卤水矿层含水性弱,开采难度大.核磁共振找水方法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直接找水地球物理新方法,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的唯一性等优点,本文运用该方法对昆特依干盐滩地区地下卤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核磁共振数据进行处理与反演,结合已有的地质与钻井资料,对测点进行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获得以下认识:1)大盐滩0~130 m深度范围内,共存在3个卤水含水层,主要呈扁平状或漏斗状、近似层状展布,W1为晶间潜卤水层,渗透系数较大,颗粒较粗,单位体积含水量为0.4%~2.7%,W2和W3为晶间承压卤水层,渗透系数较小,颗粒较粗,单位体积含水量分别为0.2%~1.1%和0.1%~0.8%;2)大盐滩地区存在两个卤水富集区,分别为研究区西南部沉积盆地中心的Ⅰ号富卤区和盆地东北部的Ⅱ号富卤区;3)根据区域内卤水富集分布以及构造情况,划定大盐滩向斜沉积中心、大盐滩北侧F1~F8及遥F6断裂发育区和冷湖构造带为区域内主要的找矿找水远景区;4)GMR核磁共振系统在干盐滩地区理论探测深度为130 m,该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探测自由水,而且可以依据束缚水的分布解译地下各类含水盐类矿物和含水黏土矿物的存在与分布.(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孔德庸[2](2016)在《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盐壳含水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卫星影像上,罗布泊干盐湖轮廓分明的“大耳朵”状,让不少学者为之惊叹并开展了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对“大耳朵”耳纹成因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项目组在前期的实验已明确指出,色调深浅不一的纹理,与对应的盐壳厚度未呈显着相关,但深色纹理盐壳含水量高于浅色纹理盐壳,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对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两处典型的黑色、白色纹理观测区[文中分别命名为黑纹观测区(BOS)和白纹观测区(WOS)]的原状盐土进行为期一年多极端干旱的实验观测和室内模拟吸湿试验,从表层盐壳水分差异的角度尝试寻找罗布泊“大耳朵”耳纹的成因,从而为罗布泊或极端干旱地区的环境与水土资源演变提供科学依据。(1)野外实地观测实验表明,完整1年观测期内(2009年9月到2010年8月)盐壳表层吸附水含水量平均值,W0S为61.5g kg-1,略高于BOS的60.9g kg-1,但结晶水含量平均值中,BOS为34.3g kg-1,明显高于WOS的7.3g kg-1;两个观测区的表层盐壳其吸附水含水量均大于结晶水含水量,两观测区的吸附水含水量均值差异不到1.0g kg-1,但BOS盐壳结晶水含水量是W0S的4倍以上。对照盐壳化学与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BOS和W0S的表层盐壳总含盐量分别为200.20g kg1和420.20g kg1,除了总盐差异外,化学成分(离子成分)、矿物成分之间是也有明显差异的,尤其是BOS所含的K’、Mg2’离子分别是WOS的2.4倍和17.4倍,推测是由于钾、镁形成的矿物成分差异导致两个观测实验区的表层盐壳含水量存在差异。(2)通过表层盐壳含水量与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蒸散量、盐壳剖面温度、盐壳剖面空气温湿度、地下水埋深变化等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实验观测区表层盐壳含水量变化几乎不受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相关显着性检测结果表明,W0S的表层盐壳吸附水和结晶水含水量、BOS的表层吸附水含水量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大气温度、蒸散量和盐壳剖面温度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3,0.7]和[-0.7,-0.3]区间,呈中等线性相关关系;BOS的表层盐壳结晶水含水量仅与盐壳剖面温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与其它因子均未表现直接的相关关系,说明表层盐壳吸附含水量的变化其主导因素是气象因素;(3)通过对表层盐壳样品放置于冬季大气中的吸湿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总体上大气温度呈上升趋势、湿度呈下降的趋势,黑纹的土样从大气中吸湿后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3天后累计增加重量比超过4%,白纹土样则相对平缓上升,3天后累计增加重量比仅为0.6%左右,BOS表层盐壳表现出较强的从大气中吸湿的能力。(4)在室内实验模拟设定60%RH下,20℃、30℃和40℃叁个模拟温度梯度进一步印证,再次发现BOS表层盐壳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在22h后其累计含水量增加至7%左右的稳定值,而白纹表层盐壳吸湿累计含水量增加仅为0.5%左右稳定值,W0S表层盐壳在吸湿能力测试实验过程中始终未如BOS表层盐壳那样表现出明显的、极强的吸湿性能。(5)通过对盐壳60cm以下粉粘土层的含水量、盐壳剖面温度、盐壳剖面空气温湿度等因子进行初步分析,盐壳剖面的地下,W0S吸附水含水量均值为203.5g kg-1,结晶水含水量均值为16.1g kg-1;BOS粉粘土层吸附水含水量均值和结晶水含水量均值分别为144.8g kg-1和15.2gkg1,其即粉粘土层的含水量对表层盐壳的含水量影响不显着,进一步验证了观测区表层盐壳的含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以大气湿度为主的气候因素。通过本次实验表明,在罗布泊实验区内,表层盐壳含水量,尤其是吸附水含水量,其变化主导因素是气象因素,基本不受地下水埋深、剖面温湿度变化的影响,根据表层盐壳吸湿能力的差异以及盐渍土含水量反射的特性推测,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黑、白相间的纹理,长期色调差异主要为结晶水的差异导致的,短期的色调差异则主要为吸附水的差异导致的,而引起吸附水的差异是K’、Mg2’离子含量差异和含K、Mg矿物组成差异造成的,虽然WOS区总盐含量较高,但BOS区所含极易吸湿的钾盐矿物较WOS区多,其吸湿量也高于WOS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罗布泊干盐湖在遥感影像上长期保持“大耳朵”轮廓、短期其色调又有深浅差异现象的原因,也可为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干旱区干盐湖环境变化研究和找矿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6-12-01)
孔德庸,李保国,马黎春,蒋平安,武红旗[3](2016)在《罗布泊干盐湖表层盐壳含水率季节性变化及吸水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罗布泊遥感影像图,在干盐湖区域选择"黑纹"和"白纹"观测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其表层盐壳含水率、地下水位埋深、气象参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1年多的系统观测,结果发现两个观测区的表层盐壳的季节含水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吸附水含水率均大于结晶水含水率,两观测区的吸附水含水率差异在1%左右,但黑纹观测区盐壳结晶水含水率是白纹观测区的3倍以上;黑纹观测区的地下水水位埋深相对稳定,表层盐壳的吸附水变化与地下水水位变化无明显的直接关系。另在高湿度、不同温度的野外环境和室内模拟环境下开展的盐壳吸水能力实验都发现,黑纹观测区盐壳的吸水能力明显强于白纹观测区,甚至达到10倍以上的差异,分析表明这和表层盐壳盐类矿物成分(如硫酸镁)的差异性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赵海彤,刘成林,焦鹏程,孙小虹,李德先[4](2014)在《罗布泊干盐湖钙芒硝形貌特征及生长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钙芒硝是罗布泊干盐湖沉积的主要盐类矿物,是该区富钾卤水的储存载体并可能对富钾卤水的形成与演化过程起到重要作用。罗布泊干盐湖钙芒硝大量堆积,呈"杂乱状"产生蜂窝状孔隙,构成了主要储卤空间。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对罗布泊干盐湖钙芒硝相的特征形态进行研究,厘定出钙芒硝单晶体主要有菱形Ⅰ、菱形Ⅱ及长板状3种特征形态。罗北西部的钙芒硝晶体主要为洁净程度不高、颗粒粗大的菱形Ⅰ、Ⅱ,次为中晶长板状,其处于湖盆边界相对动荡的浅水环境下及受到强烈蒸发作用而快速结晶析出。罗北凹地内的钙芒硝晶体为洁净程度较高的中细晶长板状晶体,其沉积环境则被解释为位于湖盆中部的静水深水条件下缓慢结晶形成。通过对钙芒硝晶体形貌与沉积环境的条件研究认为,不同晶体形态及形态组合的钙芒硝是湖盆不同位置的湖水在干热气候条件下蒸发沉积的产物。(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武红旗[5](2012)在《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盐壳盐土的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罗布泊在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调查均被认为是非土壤形成物:盐壳,即它不是土壤而是盐矿床。但是从土壤学的发生角度来讲,干盐湖区沉积物应属一种特殊的盐土类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者系统的从土壤学原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为此,通过研究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盐壳盐土的发生与分类,可对中国土壤发生分类中盐土、系统分类中盐成土的分类提供修改意见;同时可编制该区域中比例尺土壤图,以填补该地区土壤地理研究的空白。其次,全球变化研究是当今热点问题。对研究区土壤记忆信息的破译将有助于研究过去的环境变化,为过去环境变化,特别是在近2000a古环境重建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以传统的土壤地理研究方法为基础,选取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盐壳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国内外前人在罗布泊地区地质学、地理学、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研究区遥感影像为研究底图,结合室内解译结果,利用常规布点法设置土壤剖面点,野外差分GPS定位后采集土壤样品,室内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合各种分析数据,对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盐壳盐土从剖面层次特性、物质组成、形成时间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干盐湖盐壳”与“土壤盐壳”是不同的盐壳类型。不同的盐壳代表了不同的成土环境。土壤盐壳的形成在内陆干旱地区主要与高水位的含盐潜水有关;而干盐湖盐壳是经历了咸水湖-盐湖-干盐湖过程,盐分来源主要是湖水盐份过饱和结晶析出。(2)“干盐湖盐壳”含盐量一般在80%以上,而“土壤盐壳”含盐量不超过20%。所以前者十分坚硬,并由在干缩过程中形成龟裂并掀耸,在影像上出现纹理。(3)干旱荒漠地区的风是土壤形成的重要成土因素,盐壳中10-20%的粉砂含量、以及出现薄的粉砂夹层都是证明。风尘的堆积是一个漫长过程,盐壳中高粉尘含量也说明“大耳朵”地区的盐壳在短时间内是形成不了的。(4)通过对剖面下部淤泥层14C的测定可知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盐壳盐土的形成是全新世中期以来的事件。(5)通过定义“干盐湖盐壳”层的判定指标,可对中国土壤分类提供修订意见。对于发生分类,“干盐湖盐壳盐土”可考虑作为一个新增亚类置于盐土土类之下;对于系统分类,“干盐湖盐壳干旱正常盐成土”可考虑作为一个新增亚类置于干旱正常盐成土土类之下。(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12-10-01)
顾新鲁,颜辉,江善斌,齐万秋,曾永刚[6](2011)在《罗布泊干盐湖富水(矿)性分区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罗布泊干盐湖地区富水(矿)性特征的分析,指出盐湖及盐类液体矿床的储水介质、盐类矿体间连通性及晶体间孔隙是决定其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区域的附加构造应力场造成的地层(盐类地层)构造裂隙也是造成富水性差异与控水(矿)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盐湖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马黎春,李保国,蒋平安[7](2010)在《罗布泊干盐湖盐壳主要地球化学元素溶解迁移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盐湖发展演化过程中要经历反复的季节性充水,在湖水频繁交替的区域,会对前期形成的盐壳进行溶解和淋滤,从而造成某些化学元素的迁移和再分布,为查清罗布泊盐壳主要地球化学元素溶解和迁移规律,本研究设置四个处理(淋溶液矿化度分别为0%、10%、20%和30%),两个平行,以考察不同浓度淋溶条件下盐壳主要化学元素分异、迁移规律。1样品制备将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表层(0~2cm)盐壳样品充分混合,在室内自然风干,碾磨,过1mm筛,装入样品带,(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0年S1期)
马黎春[8](2010)在《罗布泊干盐湖盐壳光谱特征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中高纬度地区常分布有众多的盐湖和干盐湖,其显着特征是富有众多蒸发盐矿物,而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大陆腹地非季风气候区的环境特点,也塑造了众多闭流咸水湖和盐湖,主要分布在蒙新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区。罗布泊即是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是演化至干盐湖阶段的盐湖之一。(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0年S1期)
赵元艺,李波涛,焦鹏程,钱作华,陈伟十[9](2010)在《青海别勒滩干盐湖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及地质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别勒滩位于察尔汗盐湖的最西端,最主要的沉积物为石盐,钾盐矿物主要为杂卤石、光卤石和钾石盐。文章研究了别勒滩区段盐类矿物形成的温度,为确定钾盐的形成条件提供了参考依据。别勒滩地区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呈现出3个或2个温度区段,即低温区段、中温区段和高温区段。低温区段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9.5~49.3℃,反映了大多数石盐结晶析出的卤水温度。中温区段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50.1~99.3℃,与盐湖底部卤水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相对应。高温区段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00.3~195.6℃,可能为太阳池事件的响应。由太阳池下部对流层中沉积的盐类矿物组合或相关参数计算的古温度只能为其形成时的卤水温度,不能代表当时的气温。在同一样品中,既出现高温流体包裹体,又出现中温或低温流体包裹体,是矿物生长经历太阳池下部对流层环境与中部非对流层环境所致。别勒滩地区在18m以上部位可能出现6次太阳池事件,它们的位置(编号)分别为0.40~1.00m(S6)、1.70~2.90m(S5)、7.90~8.10m(S4)、9.90~10.10m(S3)、10.80~11.00m(S2)、16.39~16.63m(S1)。其中第6次太阳池事件(S6)可能是1989年发生的大水灾在盐湖沉积中的体现。(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0年04期)
马黎春,刘成林,焦鹏程,陈永志[10](2010)在《新疆典型干盐湖成钾条件对比与指标模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新疆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的2个典型终端干盐湖罗布泊和玛纳斯盐湖,对其成钾条件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盆地地理纬度、构造位置、盆地规模、所处气候带以及区域水文化学特征、盐类矿物组合特征、钾盐富集特征和品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罗布泊地区气候干燥指数>150,补给河流的ρ(K)×102/ρ(Cl)比值为3.29∶1~5.08∶1,晶间卤水的ρ(K)×102/ρ(Cl)比值为3.71∶1~6.66∶1,卤水氯化钾品位1.4%,资源量达3.2亿吨。而玛纳斯湖干燥指数为8.63,补给水源的ρ(K)×102/ρ(Cl)为1.5∶1~12∶1,晶间卤水ρ(K)×102/ρ(Cl)为0.1∶1~1.6∶1,卤水氯化钾品位0.33%,资源量为37.23万吨。研究结果表明,罗布泊在气候和物源补给上都比玛纳斯湖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形成大型钾盐矿。2个干旱区典型盆地可观察实验的成钾指标对比分析,对于建立蒸发岩盆地成钾指标模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0年04期)
干盐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卫星影像上,罗布泊干盐湖轮廓分明的“大耳朵”状,让不少学者为之惊叹并开展了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对“大耳朵”耳纹成因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项目组在前期的实验已明确指出,色调深浅不一的纹理,与对应的盐壳厚度未呈显着相关,但深色纹理盐壳含水量高于浅色纹理盐壳,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对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两处典型的黑色、白色纹理观测区[文中分别命名为黑纹观测区(BOS)和白纹观测区(WOS)]的原状盐土进行为期一年多极端干旱的实验观测和室内模拟吸湿试验,从表层盐壳水分差异的角度尝试寻找罗布泊“大耳朵”耳纹的成因,从而为罗布泊或极端干旱地区的环境与水土资源演变提供科学依据。(1)野外实地观测实验表明,完整1年观测期内(2009年9月到2010年8月)盐壳表层吸附水含水量平均值,W0S为61.5g kg-1,略高于BOS的60.9g kg-1,但结晶水含量平均值中,BOS为34.3g kg-1,明显高于WOS的7.3g kg-1;两个观测区的表层盐壳其吸附水含水量均大于结晶水含水量,两观测区的吸附水含水量均值差异不到1.0g kg-1,但BOS盐壳结晶水含水量是W0S的4倍以上。对照盐壳化学与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BOS和W0S的表层盐壳总含盐量分别为200.20g kg1和420.20g kg1,除了总盐差异外,化学成分(离子成分)、矿物成分之间是也有明显差异的,尤其是BOS所含的K’、Mg2’离子分别是WOS的2.4倍和17.4倍,推测是由于钾、镁形成的矿物成分差异导致两个观测实验区的表层盐壳含水量存在差异。(2)通过表层盐壳含水量与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蒸散量、盐壳剖面温度、盐壳剖面空气温湿度、地下水埋深变化等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实验观测区表层盐壳含水量变化几乎不受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相关显着性检测结果表明,W0S的表层盐壳吸附水和结晶水含水量、BOS的表层吸附水含水量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大气温度、蒸散量和盐壳剖面温度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3,0.7]和[-0.7,-0.3]区间,呈中等线性相关关系;BOS的表层盐壳结晶水含水量仅与盐壳剖面温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与其它因子均未表现直接的相关关系,说明表层盐壳吸附含水量的变化其主导因素是气象因素;(3)通过对表层盐壳样品放置于冬季大气中的吸湿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总体上大气温度呈上升趋势、湿度呈下降的趋势,黑纹的土样从大气中吸湿后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3天后累计增加重量比超过4%,白纹土样则相对平缓上升,3天后累计增加重量比仅为0.6%左右,BOS表层盐壳表现出较强的从大气中吸湿的能力。(4)在室内实验模拟设定60%RH下,20℃、30℃和40℃叁个模拟温度梯度进一步印证,再次发现BOS表层盐壳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在22h后其累计含水量增加至7%左右的稳定值,而白纹表层盐壳吸湿累计含水量增加仅为0.5%左右稳定值,W0S表层盐壳在吸湿能力测试实验过程中始终未如BOS表层盐壳那样表现出明显的、极强的吸湿性能。(5)通过对盐壳60cm以下粉粘土层的含水量、盐壳剖面温度、盐壳剖面空气温湿度等因子进行初步分析,盐壳剖面的地下,W0S吸附水含水量均值为203.5g kg-1,结晶水含水量均值为16.1g kg-1;BOS粉粘土层吸附水含水量均值和结晶水含水量均值分别为144.8g kg-1和15.2gkg1,其即粉粘土层的含水量对表层盐壳的含水量影响不显着,进一步验证了观测区表层盐壳的含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以大气湿度为主的气候因素。通过本次实验表明,在罗布泊实验区内,表层盐壳含水量,尤其是吸附水含水量,其变化主导因素是气象因素,基本不受地下水埋深、剖面温湿度变化的影响,根据表层盐壳吸湿能力的差异以及盐渍土含水量反射的特性推测,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黑、白相间的纹理,长期色调差异主要为结晶水的差异导致的,短期的色调差异则主要为吸附水的差异导致的,而引起吸附水的差异是K’、Mg2’离子含量差异和含K、Mg矿物组成差异造成的,虽然WOS区总盐含量较高,但BOS区所含极易吸湿的钾盐矿物较WOS区多,其吸湿量也高于WOS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罗布泊干盐湖在遥感影像上长期保持“大耳朵”轮廓、短期其色调又有深浅差异现象的原因,也可为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干旱区干盐湖环境变化研究和找矿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盐湖论文参考文献
[1].杨修猛,刘文玉,韩凤清,韩继龙,Hussain,Syed,Asim.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干盐湖地区地下卤水空间分布特征——以昆特依干盐湖为例[J].湖泊科学.2018
[2].孔德庸.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盐壳含水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6
[3].孔德庸,李保国,马黎春,蒋平安,武红旗.罗布泊干盐湖表层盐壳含水率季节性变化及吸水特征研究[J].地球学报.2016
[4].赵海彤,刘成林,焦鹏程,孙小虹,李德先.罗布泊干盐湖钙芒硝形貌特征及生长影响因素[J].矿物学报.2014
[5].武红旗.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盐壳盐土的分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
[6].顾新鲁,颜辉,江善斌,齐万秋,曾永刚.罗布泊干盐湖富水(矿)性分区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J].盐湖研究.2011
[7].马黎春,李保国,蒋平安.罗布泊干盐湖盐壳主要地球化学元素溶解迁移规律[J].矿床地质.2010
[8].马黎春.罗布泊干盐湖盐壳光谱特征初步研究[J].矿床地质.2010
[9].赵元艺,李波涛,焦鹏程,钱作华,陈伟十.青海别勒滩干盐湖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及地质环境意义[J].矿床地质.2010
[10].马黎春,刘成林,焦鹏程,陈永志.新疆典型干盐湖成钾条件对比与指标模型初探[J].矿床地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