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管风洞论文_张珩旭,白欣,赵玉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激波管风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洞,激波,气体,测量,吸收光谱,化学平衡,湍流。

激波管风洞论文文献综述

张珩旭,白欣,赵玉杰[1](2014)在《激波管与激波风洞的研制——俞鸿儒院士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激波管是实验室内产生激波的设备,大型激波风洞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俞鸿儒院士是我国最早研究激波管和激波风洞的科学家之一,参与并主持了激波管与激波风洞的研制.本文通过访谈整理了激波管自动破膜,激波风洞氢氧燃烧和爆轰驱动技术的相关研究过程,并介绍了激波风洞研制过程中相关测试仪器的设计和改造情况.(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4年04期)

李飞,李西龙,林鑫,陈立红,张新宇[2](2012)在《用于激波管/激波风洞气流参数诊断的TDLAS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激波管/激波风洞是研究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气动力/热问题的重要实验平台,其气流品质优劣决定了实验的可靠性。因此风洞设备建设的同时,需要配以可用于多参数监测的测量手段。大量研究表明,基于可调谐二极管的吸收光谱测量技术(TDLAS)可以同时诊断气流的速度、静温和组分分压,是应用于准一维流的最佳光学测量手段。为研究TDLAS系统在激波管/激波风洞中的测量能力,在JF-12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典型气流参数条件下(T=220K,P=4.4 kPa),分析O_2在760 nm附近的吸收线强度。并以此为例分析了适于脉冲式实验设备的最优TDLAS探测策略。为同时提高测量的信噪比和测量频率,提出一种小扫描范围的波长调制光谱方法,并开展该方法的初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在常规风洞中,TDLAS系统可在最大测量频率20 kHz下,同时测量气流静温,吸收组分的分压和气流速度。(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2-07-13)

陈宏,冯珩,俞鸿儒[3](2004)在《用于激波管/风洞的双爆轰驱动段》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爆轰驱动段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回顾. 比较了反向与前向爆轰驱动段的优缺点. 提出在前向爆轰驱动段上游增加反向辅爆轰驱动段, 来消除主驱动段中爆轰波后的Taylor波, 改善其驱动性能. 这种双爆轰驱动段只要辅与主驱动段初始压力比等于或大于临界值, 主驱动段中的Taylor波将不再出现, 可产生均匀的高温高压驱动气体. 此外, 还能产生过驱动爆轰波, 进一步提高驱动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期刊2004年02期)

俞鸿儒,陈宏[4](2003)在《爆轰驱动激波管/风洞性能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爆轰驱动激波管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比较了反向与前向爆轰驱动的优缺点,并描述了叁种缓解Taylor稀疏波不利影响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改善前向爆轰驱动的品质,使其产生满足实用要求的高焓试验气流。双爆轰驱动方法能彻底消除Taylor稀疏波,可产生品质更优的高焓实验气流。此外,还能产生过驱动爆轰波,明显提高驱动能力。(本文来源于《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期刊2003-06-30)

黄海波,季路成,徐建中[5](2002)在《激波管风洞中叶表测热实验与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激波管平面叶栅风洞在来流总压PO=1602×105 Pa、2.077×105Pa,相应总温TO=338.5 K、373.0K条件下进行了某叶型叶表压力分布、热流率分布测量实验。同时对实验段、实验叶栅进行了气动、传热方面的数值模拟。采用多种湍流模型计算并与实验数据比较后,发现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计算所得叶表热流率与实验数据变化趋势一致。(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黄海波,季路成,肖翔,李维,徐建中[6](2002)在《激波管风洞中叶栅测压实验与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激波管平面叶栅风洞在四种工况下进行了某叶型叶表压力分布测量实验。该类短周期实验方式的测量精度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为此文中对实验误差及短周期实验测量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继而将实验数据与两种模型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实验结果与按实际情况建立的模型1计算结果吻合。通过实验结果与模型2计算结果比较发现,实验中存在着影响叶栅通道流动周期性的因素,本文仔细分析了该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今后对该风洞实验段进行改造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季路成,杨吉民,徐建中[7](2002)在《激波管风洞中全尺寸涡轮试验的若干气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暂冲式涡轮实验台是促进涡轮部件技术进步的关键设施.本文对激波管风洞全尺寸涡轮实验台若干气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暂冲式风洞中,涡轮建立稳态流场所需时间正比于涡轮叶排的轴向尺寸和折合流量.激波管风洞、喷管、实验段间匹配非常关键.(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毛雄兵[8](2002)在《激波风洞数值模拟及激波管内边界层效应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供了一种分析激波风洞流动特性的准一维数值模拟方法。采用MacCormack格式及S-W分裂方法求解准一维Euler方程,考虑高温下分子的振动、气体和壁面间的摩擦和传热,根据高压段的气体质量守恒的方法来跟踪接触间断。结合气动中心进行的激波风洞试验,对四组不同试验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测量困难的温度值,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一维数值模拟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化学平衡流程序,对CARDC再入物理弹道靶中进行的圆球绕流试验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的激波位置与试验一致。并利用建立的程序对气动中心的高温激波管内的边界层进行了计算。(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2-01-01)

韩肇元,王震球,尹协振,姚久成,杜安棣[9](1987)在《一种在双驱动激波管和激波风洞中实现运动激波与头激波斜相互作用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讨论和分析了国外现有的运动激波与头激波斜相互作用的两大类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在双驱动激波管和激波风洞中形成运动激波与头激波斜相互作用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获得双波(指运动激波与头激波,下同.)斜相互作用所需要的平面的运动激波,而且可以同时得到双波斜相互作用条件下试验模型表面瞬态压力曲线和流场照片.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研究在运动激波前有气流情况下,运动激波在尖劈或尖锥表面规则反射(Regular Reflection)与Mach反射(Mach Reflection)之间的转变.在测试技术方面,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用于测量运动激波的激波Mach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期刊1987年01期)

韩肇元,尹协振,王奎[10](1986)在《电控双驱动激波管和激波风洞波系和状态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一种计算电控双驱动激波管和激波风洞内波系干扰及实验状态的简单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计算运动激波在喷管内运动规律的公式。(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1986年01期)

激波管风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激波管/激波风洞是研究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气动力/热问题的重要实验平台,其气流品质优劣决定了实验的可靠性。因此风洞设备建设的同时,需要配以可用于多参数监测的测量手段。大量研究表明,基于可调谐二极管的吸收光谱测量技术(TDLAS)可以同时诊断气流的速度、静温和组分分压,是应用于准一维流的最佳光学测量手段。为研究TDLAS系统在激波管/激波风洞中的测量能力,在JF-12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典型气流参数条件下(T=220K,P=4.4 kPa),分析O_2在760 nm附近的吸收线强度。并以此为例分析了适于脉冲式实验设备的最优TDLAS探测策略。为同时提高测量的信噪比和测量频率,提出一种小扫描范围的波长调制光谱方法,并开展该方法的初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在常规风洞中,TDLAS系统可在最大测量频率20 kHz下,同时测量气流静温,吸收组分的分压和气流速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波管风洞论文参考文献

[1].张珩旭,白欣,赵玉杰.激波管与激波风洞的研制——俞鸿儒院士访谈录[J].力学与实践.2014

[2].李飞,李西龙,林鑫,陈立红,张新宇.用于激波管/激波风洞气流参数诊断的TDLAS系统设计[C].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12

[3].陈宏,冯珩,俞鸿儒.用于激波管/风洞的双爆轰驱动段[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4

[4].俞鸿儒,陈宏.爆轰驱动激波管/风洞性能改进[C].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2003

[5].黄海波,季路成,徐建中.激波管风洞中叶表测热实验与计算[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

[6].黄海波,季路成,肖翔,李维,徐建中.激波管风洞中叶栅测压实验与计算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

[7].季路成,杨吉民,徐建中.激波管风洞中全尺寸涡轮试验的若干气动问题[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

[8].毛雄兵.激波风洞数值模拟及激波管内边界层效应作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

[9].韩肇元,王震球,尹协振,姚久成,杜安棣.一种在双驱动激波管和激波风洞中实现运动激波与头激波斜相互作用的新方法[J].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1987

[10].韩肇元,尹协振,王奎.电控双驱动激波管和激波风洞波系和状态计算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6

论文知识图

的激波管风洞和高压涡轮试...-2激波管风洞装置简图一1激波管风洞_「作原理中科院力学所激波管涡轮试验装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激波管实验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激波管实验设备...

标签:;  ;  ;  ;  ;  ;  ;  

激波管风洞论文_张珩旭,白欣,赵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