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积极打造生态乡镇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积极打造生态乡镇

关键词:发展农村沼气打造生态乡镇

0引言

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对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关注民生、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牟平区积极采取措施,把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1牟平区沼气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积极成效

1.1牟平沼气产业的发展现状牟平户用沼气建设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沼气池的构造主要采取的是以三合土为建筑材料建成的,建设档次低,产气原理不科学,运行成本高,管理落后,使用不便,现已全部被废弃。80年代后,虽然在沼气池的建设上,采用了水泥结构,然而由于管路设计等技术层面上存在着诸多弊端,同时由于发酵原料的大入大出,出气量不稳定,存在着产气率低,结壳和沉淀严重,出渣困难,劳动强度大,冬季不产气等原因,造成沼气池使用年限短,一般使用2到3年就报废停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我区沼气发展的积极性。

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伴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视,经我区农技推广部门的努力,农村沼气技术体系逐步形成,沼气综合利用得到有效推广,沼气建设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从总的情况看,截止到2009年10月,我区11个镇街,82个村,共新建户用沼气6000余座,其中国家投资新增农村户用沼气建设3000座,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0万元,省补贴60万元,区配套90万元,农户自筹750万元;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3063座,总投资685.12万元,其中:省投资225.04万元,市区配套86.63万元,农户自筹373.45万元。建设“四位一体”(大棚、猪圈、厕所、沼气池)示范基地4处,其中:宁海办事处的孔家疃村蔬菜大棚1处,建设12立方米沼气池4座;武宁镇的崖子村蔬菜大棚沼气示范基地1处,建设20立方米沼气池4座;莒格庄镇曲河庄蔬菜大棚沼气示范基地1处,建设10立方米沼气池9座:莒格庄镇崖子村示范基地1处,建设8立方米沼气池4座。在大窑镇胡家庄村建成国家“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沼气示范基地1处,建设10立方米沼气池12座;在文化街道办事处顾家庄村建成省农村能源中小型沼气项目1处,建设100立方米沼气池4座。为了搞好沼气池的后续服务工作,龙泉镇、莒格庄镇、高陵镇等成立了沼气办公室,同时实施了2008年扩大内需项目“沼气乡村服务网点”项目,总投资131.42万元,新建沼气乡村服务网点56个,配备出料车37台,为沼气用户提供了较完备的沼气原料、沼渣沼液的抽出运输以及使用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服务。莒格庄镇党委、政府为全面打造成全市农业生态镇的总体目标,更是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成立了沼气建设工作办公室,安排一名副镇长任主任,专门负责这项工作,提出了“在全市第一个建成沼气镇”的目标。目前,该镇共有2200余农户用上了沼气,生态镇已基本实现。为进一步加强管理,镇政府对全镇的沼气用户都实行了微机化管理。对每一个沼气用户的用户姓名、联系电话、门牌号码、安装时间、使用情况、三改时间、出入料时间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准确、详细和及时的管理。区农业局及下属主管部门,先后争取国家和省沼气示范项目5个,项目配套资金581.04万元。

1.2积极成效沼气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我区农村的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对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和农业循环经济也带来了积极效应。一是改变了卫生面貌,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显示,我区“一池二改”近7000户,作为示范推广的莒格庄镇普及率为36%。现在走进沼气村,所到之处,沼气池的修建,大大减少了苍蝇孳生场所,防止土壤和水源污染,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彻底改变了农村过去“做饭烟熏火燎、畜粪便地堆、污水到处流、蚊蝇满天飞”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大大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二是节省了家庭开支,解决了农村生活能源问题。据调查,一个沼气户用的沼气池一般为8-10立方米,按年产350立方米沼气计算,折一吨标准煤,相当于3-4罐液化气,同时所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供3亩农田的常年用肥,另外使用沼渣、沼液的所生产的农作物基本没有病虫害,节省了农药等方面的开资。户用沼气的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照明、做饭、取暖等生活能源等问题,还大大节约了肥料、农药等开销等问题。据测算,我区沼气用户年减排二氧化碳1.5—1.8吨;年可创造经济效益2200余元;三是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沼气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纽带,上连畜牧业,下连种植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莒格庄镇现已建成“四位一体”(种植、养殖、沼气、日光温室)的生态大棚10个,年可生产绿色蔬菜150吨,出栏生猪300头,实现销售收入450万元。同时该镇为积极推广“合作社+品牌+农户”的生态农业模式,主动引导农户成立了“烟台市牟平区鸿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户合作生产、规模经营,并协助合作社注册了“沼菜”牌商标,申请了“绿色蔬菜认证”,积极打造生态绿色蔬菜品牌。再如,宁海办事处孔家疃村一沼气农户,4棚蔬菜全部使用了沼渣沼液,不施一粒化肥,真正达到了无公害标准,经济效益相当高。就拿黄瓜来说,市场价每斤一般为2元时,他生产的黄瓜可卖到每斤5元,产品供不应求,沼气大棚户收入成倍增长。

2突出矛盾及存在问题

我区农村沼气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但在总体规模、综合利用、科学管理、思想认识、优惠政策的利用等发面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沼气产业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2.1认识不足,思想不到位。尽管发展农村沼气产业可以给农民带来诸多实惠和便利,也可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大家有目共睹,但涉及到资金投入上,不少人往往会存在眼前利益和目光短浅等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户认识不到位。在发展沼气产业和生态乡镇建设中,存在群众自己出资建的少,坐等政府扶持的多,导致形成规模慢,推广难度大。当前的沼气生态农业推广,并不是非常乐观的现状,即使农户理解了沼气生态农业能给自己带来的方便和效益后,也不愿意独资建设,导致沼气推广工作处于“政府热、市场凉、农民有补助才热”的现象,这样直接影响到沼气推广的速度。二是干部思想上重视不够。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镇街,往往认为发展短、平、快的大型经济项目才是工作重点,对沼气产业和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功效认识不足,认为发展沼气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也会影响乡镇干部的工作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2.2受自然环境制约。沼气产业的发展重点在农村,农村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直接影响着沼气产业的发展。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需要街道要有一定的宽度,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调查中发现,有大约40%的农户因所处位置街道过窄、地质条件较差,不利于沼气池建设。

2.3资金缺口较大。在建设资金方面,资金短缺也是制约户用沼气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大多农户而言,一次性资金投入仍然是一笔不少的开支,特别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更是有些力不从心,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对发展沼气有热情,但却得不到资金扶持的优惠政策(省80%,市60%)的分散户,是不公平的,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因此科学规划村镇建设,积极争取扶持资金是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2.4原料供应缺乏有力保障。农村沼气建设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料供应。特别是动物粪便和植物秸秆的永续、稳定供应机制没有最终建立起来。调查表明:用于沼气厌氧发酵的动物粪便依次为:马粪、牛粪、猪粪,马粪是最好的发酵原料,但马粪供应已无从谈起,而牛粪和猪粪的大规模供应也难以有效保障。沼气产业的大规模建设需要养牛场和养猪场相关配套工程建设,然而我区的养牛场和养猪场规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就给沼气产业的大规模发展造成了原料供应不足,缺乏有力的物质保障。

2.5沼气产业经济链条较短。农户对沼气产品的利用还存在着用法、用途单一、利用率低的问题。目前,有些农户认为沼气只能作为生活燃料,而忽视发挥其在蔬菜等农作物温室大棚中增光补温、二氧化碳施肥的作用;对于沼液的综合利用则不会既用在沼液浸种、提高出芽率、防病增产又用在叶面喷洒,为作物提供营养、抑制某些病虫害,更不知沼液根外追肥和应用在养殖业上喂猪、喂鸡;对于沼渣这一优质的有机肥料,只会作为底肥施用,而不会制作营养土、营养钵,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另外,沼气产业与世界节能、减排相关的清洁发展机制(CDM)缺乏有机结合,一些沼气池建设还缺少规模、档次,缺乏应有的技术含量。所有这些在综合利用方面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有赖于我们进一步解决。

3应对措施及深层思考

积极发展沼气产业,努力打造生态乡镇,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结合牟平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发展建议和应对措施:

3.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一定意义上,沼气在改变着农村,改变着农业、改变着农民,近年来,通过沼气示范村的典型示范作用,我区农民对沼气的认识逐步提高,建池积极性空前高涨。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村沼气建设的领导,要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真正把沼气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并要搞好规划、统筹兼顾,与改厩、改水、改厨、改厕和农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大力推广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充分发挥沼气的综合作用,使农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沼气的优越性,逐步在农村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3.2典型示范,搞好宣传。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形式的会议,对沼气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技术、模式,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要树立一批典型,以不同模式的典型示范,宣传教育群众,使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发展沼气的自觉性。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沼气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

3.3科学管理,规范运行。沼气建设一定要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执行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和施工队伍资质登记审核制度,建立沼气用户档案,实行“持证技工全过程责任追究制和终身负责制”,并建议乡镇包片领导与镇长签订沼气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同时建议出台《牟平区户用沼气项目建设考核办法》、《牟平区户用沼气安全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凡是沼气生产所涉灶具及配件严格管理,沼气池及沼气配套设备的维修使用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执行,开展长期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管理技术干部、持证技工和沼气用户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操作、安全运行观念,确保安全高效运行。

3.4争取支持,落实资金。各级部门要设法筹措建设资金和项目管理资金,包括培训资金。结合当地的财力情况和建设任务把与沼气建设有关的项目资金捆绑起来使用,形成合力。在发展沼气产业方面,沼气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府的财力支持,最终为全区沼气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实现永续、持久发展奠定财力支持。

3.5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沼气建设要走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要体现“谁建设、谁管理、谁服务”的原则,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通过服务创造效益,最终推动沼气事业的发展。区、镇均应按照要求建立沼气协会,尽快建立完善高效的管理和技术服务机构,培养一支肯钻研、懂技术、留得住的服务于沼气事业的技术队伍。要培育农村自发的沼气服务组织,积极探索沼气物业化管理模式和长效发展机制。牟平区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进行了大胆尝试,首先区政府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并下发了“烟台市牟平区关于国家新增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落实了项目建设任务、内容及项目推进措施,同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另外聘请市站精通业务的技术人员做顾问,吸收镇站部分业务精通的技术人员为成员,负责全区沼气建设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在培训资金方面,农业主管部门每年争取省市财政资金100万元,区级财政11万元,作为专项培训经费。龙泉镇、高陵镇、莒格庄镇成立了“沼气办公室”,其他镇街也都确定专人负责沼气建设工作,每个项目村均指定专人负责沼气建设任务。为做好沼气的后续管理工作,出台了《2009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奖补考核办法细则》,对每个沼气项目村设一名沼气管理技术员,区政府每年拿出400元作为沼气技术员的补贴。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了体制和机制保证。

3.6健全制度、奖罚分明。参照农业部的有关规定,全区要把沼气建设完成情况与项目申报挂钩,完成项目好的乡镇优先安排各类沼气项目。同时,要对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农村沼气建设是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复杂工程,实施得好,可以成为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德政工程”;实施不好,也可能变成增加农民负担,坑农害农的“负担工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使之成为我区农村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一项新型产业、农村经济建设的一个新增长点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标签:;  ;  ;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积极打造生态乡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