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毒性论文_朱国权,唐真正,钟宝珠,吕朝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择毒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性,飞蝗,东亚,吡唑,植物,杀虫剂,选择性。

选择毒性论文文献综述

朱国权,唐真正,钟宝珠,吕朝军[1](2019)在《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及椰心叶甲啮小蜂的选择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测定了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和印楝素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及其寄生性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的相对毒力。结果表明,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和印楝素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和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虫的益害毒性比分别为0.159、0.117、0.111和0.174。在有效防治椰心叶甲的前提下,对其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安全性依次为印楝素>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和烟碱可在椰心叶甲综合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钟宝珠,吕朝军,覃伟权,阎伟[2](2017)在《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及椰扁甲啮小蜂选择毒性及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测定了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和印楝素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及其寄生性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的相对毒力。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对椰心叶甲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在对椰心叶甲卵的活性中,烟碱、苦参碱和鱼藤酮的活性差异不显着,略高于印楝素;对幼虫的活性测定中,四种药剂的活性大小顺序为:烟碱、鱼藤酮>苦参碱>印楝素;对蛹和成虫的活性比较中,四种药剂没有明显差异;各药剂均对椰扁甲啮小蜂成虫的敏感性高于其它虫态。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和印楝素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和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虫的益害毒性比分别为0.1586、0.1169、0.1111和0.1737。在有效防治椰心叶甲的前提下,对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安全性依次为印楝素>烟碱>苦参碱>鱼藤酮。结论:印楝素和烟碱可在椰心叶甲综合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12)

王萍[3](2017)在《吡唑硫磷对映体对东亚飞蝗的选择毒性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飞蝗是公认的农业害虫,每年均有蝗灾威胁。目前,国内外控制蝗灾的策略主要有可持续防治和应急防治两大方面。化学防治作为应急防治手段,优点众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机磷农药使用广泛,但超过30%的具有手性,不同的手性对映体对靶标生物大多具有毒性差异性。本文将探索有机磷农药吡唑硫磷各对映体对东亚飞蝗的选择毒性并进一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为开发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有机磷农药吡唑硫磷(pyraclofos)外旋体进行手性拆分。然后以东亚飞蝗叁龄若虫为靶标生物进行毒力实验,LD50测定表明各手性对映体对蝗虫的毒性具有显着差异,表现为(+)-pyraclofos的毒性为(-)-pyraclofos毒性的70.16倍。通过检测相关解毒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体内活性、体外抑制以及RT-PCR分析各相关酶基因表达,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探讨造成pyraclofos手性对映体毒性差异的可能原因。CarEs相关实验结果为:1-萘基丁酸酯(α-NB)、乙酸-2-萘酯(β-NA)为底物时,(+)-pyraclofos处理组CarEs的活性高于(-)-pyraclofos处理组;以乙酸-1-萘酯(α-NA)为底物时,两者的CarEs活性差异不大。从体外CarEs抑制分析,各对映体对CarEs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体外毒性不同:以α-NA和β-NA为底物时,(-)-pyraclofos的毒性分别是(+)-pyraclofos的6.86和10.27倍;以α-NB为底物时,(+)-pyraclofos的毒性是(-)-pyraclofos的3.49倍。LmCes A4的表达水平在低浓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LmCesA5的表达均降低,但(-)-pyraclofos组的表达水平高于(+)-pyraclofos组。GSTs相关实验结果为:体内活性分析,经(-)-pyraclofos处理组的GSTs活性显着升高。体外抑制分析,(-)-pyraclofos的IC50远远大于(+)-pyraclofos。从10个GSTs的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情况分析,LmGSTs2、LmGSTs5、LmGSTt1、LmGSTd1和LmGSTu1在(-)-pyraclofos处理组的表达水平高于(+)-pyraclofos处理组。AChE相关实验结果为:(-)-pyraclofos处理下AChE活性升高比例大于(+)-pyraclofos。体外抑制分析,(-)-pyraclofos对AChE的抑制为(+)-pyraclofos的4.14倍,但(-)-pyraclofos处理组在低浓度时Lm-ace1有较高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对东亚飞蝗来说(+)-pyraclofos的毒性大于(-)-pyraclofos,造成这种毒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pyraclofos组LmCesA5、LmGSTs2、LmGSTs5、LmGSTt1、LmGSTd1、LmGSTu1及Lm-ace1的较高水平表达及相应CarEs、GSTs及AChE的较高活性使其水解(-)-pyraclofos的能力增高,表现为(+)-pyraclofos的毒性较大。至于更深的原因仍有待探究。(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7-06-01)

韦婧[4](2016)在《甲氧咪草烟对水稻的对映选择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甲氧咪草烟(imazamox)是原美国氰胺(现巴斯夫)公司研发的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大豆田一年生杂草。该类除草剂为典型的手性农药,但是目前,甲氧咪草烟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工作仍然选用外消旋体进行开展,从手性层面上关于甲氧咪草烟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研究就更少了。本文通过研究甲氧咪草烟外消旋体及其两个对映异构体与广西种植规模较大的常规稻品种(玉丝占)和超级稻品种(桂两优2号)的毒性效应,初步探讨了甲氧咪草烟对两个水稻品种的对映选择毒性效应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期为甲氧咪草烟的科学合理使用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甲氧咪草烟对两个水稻品种的幼苗生长表现出对映选择毒性。Rac-,S-和R-甲氧咪草烟对常规稻幼苗地上部分的IC50,5d值分别为0.0152,0.0507和0.0092 mg L-1;对常规稻根系的IC50,5d值分别为0.0207,0.0478和0.0161 mg L-1;对超级稻地上部分的IC50,5d值分别为0.0293,0.2640和0.0056 mg L-1,在处理浓度范围内,对超级稻根长的最大抑制率仅为41%左右。结果表明,甲氧咪草烟对常规稻和超级稻的幼苗生长(包括地上部分和根系)均产生了对映选择毒性效应,导致生物量显着减少,比较发现,甲氧咪草烟对两个水稻品种的地上部分的毒性大于根系,对常规稻的毒性大于超级稻。毒性大小方面,R-甲氧咪草烟对两个水稻品种的幼苗生长的毒性最大,S-甲氧咪草烟毒性最小,外消旋体毒性介于两个对映异构体之间。随处理浓度增大,叁种除草剂对两个水稻品种的毒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根系形态指标方面,甲氧咪草烟对两个水稻品种的根系均产生了明显的毒害作用,导致常规稻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着下降,侧根显着减少,根直径显着增大,并表现出对映选择毒性,毒性大小为:R-甲氧咪草烟>S-甲氧咪草烟;其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的毒性效应与常规稻相似,但根直径未发生显着性变化。2.甲氧咪草烟对两个水稻品种的幼苗生理表现出对映选择毒性。总体来看,Rac-甲氧咪草烟对常规稻和超级稻的根系活力具有抑制作用;S-甲氧咪草烟对两个水稻品种的根系活力具有促进作用;R-甲氧咪草烟对常规稻的根系活力具有促进作用,对超级稻的根系活力具有抑制作用。随药剂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水稻品种的根系活力均不断下降。两个水稻品种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叁种除草剂间的抑制作用差异显着p<0.05)。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常规稻幼苗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发现,与对照相比,Rac-, S-和R-甲氧咪草烟均会对根尖细胞结构造成破坏,导致根尖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壁降解、质壁分离、内质网和线粒体肿胀、核糖体减少或者脱落,细胞器和细胞质溶解、根尖细胞空洞等现象,其毒性大小依次为:R-甲氧咪草烟>Rac-甲氧咪草烟>S-甲氧咪草烟。3.甲氧咪草烟对两个水稻品种的幼苗叶片产生了氧化胁迫。Rac-, S-和R-甲氧咪草烟对常规稻和超级稻叶片中的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产生了毒性效应,总体来看,随叁种除草剂处理浓度增大,SOD和CAT活性显着下降,P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S-和R-甲氧咪草烟对两个品种水稻叶片的毒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毒性大小表现为R-甲氧咪草烟>S-甲氧咪草烟。本研究从幼苗生长影响和植物生理生化方面揭示了甲氧咪草烟对两个品种水稻的手性选择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甲氧咪草烟对两个品种水稻均表现出对映选择毒性。结论对甲氧咪草烟的合理使用和准确进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06-01)

朱欣凯[5](2016)在《水胺硫磷对东亚飞蝗的对映选择毒性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是指化学物质与其镜像分子的不重迭特性,是生物学领域被广泛认知的一个现象。手性物质的各对映异构体常常有较大的生物活性区别。有机磷农药有超过25%的都具有对映体选择性。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Meyen)是主要的世界性害虫之一,对禾本科以及莎草科的威胁很大。飞蝗的防治工作目前主要以喷洒有机磷等杀虫剂的传统化学防治方法为主,随着农药的多年施用,引起了飞蝗的抗药性,进而导致施药量的增加、抗虫成本破坏的提升以及土壤水体环境的破坏。通过对水胺硫磷(isocarbophos,ICP)混旋体的手性拆分,进行飞蝗半致死量LD50的确定。比较ICP各对映异构体影响下,飞蝗羧酸酯酶(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各组虫体酶活性测定以及对照组体外酶敏感性的差异,探究造成ICP对映体在东亚飞蝗体内毒性差异的机理。HPLC法(Chiracel OD,正己烷/异丙醇=90/10,25℃,0.8mL·min-1,230nm)对混旋ICP进行手性拆分。取东亚飞蝗3龄若虫为试验材料,用丙酮将ICP对映体分别配制成5个适当浓度;各浓度组滴加30只,丙酮作为参照。室温正常饲养24h后,利用SPSS19.0求对映体半致死量LD50。依据相关文献及飞蝗基因数据库,获取CarEs、GSTs和AChE相关基因序列并设计引物,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实验组虫体内各酶基因的转录水平。取蝗虫组织样本称重后,按照1:10(W/V)加入PBS匀浆,冷冻离心制备酶液;以α-NA、β-NA和α-NB为底物,按照Van Asperen及朱坤炎的方法测定CarEs活性;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为底物,测定GSTs活性;以ATC为底物,按照Ellman的方法测定AChE活性;用对照组进行CarEs、GSTs和AChE活性体外抑制。(+)/(-)-ICP的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0.609 mg·kg-1虫重和79.412 mg·kg-1虫重,毒性差异达到130倍。(+)-ICP滴加后,东亚飞蝗LmCesA和LmCesA5基因转录均受到抑制,CarEs酶活性均随着(+)-ICP浓度增加而被抑制。(-)-ICP滴加后,LmCesA4表达量达到了4.65倍,远高于LmCesA5。染毒蝗虫的总酯酶和CarEs活性有手性区别。体外抑制实验表明(+)-ICP对CarEs酯酶分解β-NA时却出现了极强的抑制。(-)-ICP和低浓度(+)-ICP会随着农药浓度的上升,引起飞蝗体内GSTs活性显着上升;飞蝗GSTs体外抑制实验表明,(+)/(-)-ICP浓度的上升都会极显着引起对照组GSTs活性的下降,(-)-ICP半抑制浓度IC50为(+)-ICP的10.5倍;ICP对映体滴加后,LmGSTs4和LmGSTt1在(+)-ICP中有显着更高的表达水平。LmGSTs4、LmGSTs7、LmGSTt1是引起飞蝗对(+)-ICP抗性的主要原因。LmGSTd1、LmGSTs1、LmGSTs3、LmGSTs5、LmGSTs6和LmGSTs7过量表达是引起飞蝗对(-)-ICP抗性的主要原因。Lm-ace1mRNA表达随各对映体浓度的增加,都经历了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提升表达倍数均在4.4~14.9倍。东亚飞蝗的AChE活性,随(+)-ICP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随(-)-ICP浓度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在AChE体外活性抑制实验中,随着(+)/(-)-ICP浓度的增加,ICP对映体对东亚飞蝗AChE的抑制程度也在逐渐增强,(-)-ICP半抑制浓度IC50为(+)-ICP的10.4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ICP对CarEs催化β-NA等类似结构物质的强烈抑制、ICP对映体与GSTs结合能力的不同和对映体对飞蝗Lm-ace1不同的诱导表达活性以及对AChE不同的抑制活性是引起飞蝗ICP对映体毒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6-06-01)

钮利喜,朱欣凯,王萍,赵美蓉[6](2016)在《吡唑硫磷对映体对东亚飞蝗的对映选择毒性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吡唑硫磷(pyraclofos)两种对映体对东亚飞蝗1型乙酰胆碱酯酶基因Lm-ace1转录水平、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影响以及其对AChE活性抑制的差异,探究吡唑硫磷对映体在东亚飞蝗体内毒性差异产生的机理。利用HPLC法拆分吡唑硫磷。分别对叁龄若虫点滴得到的两种手性对映体,24h后计算LD50值,并检测实验虫体各组AChE的活性,采用RT-PCR检测Lm-ace1mRNA的表达水平。提取对照组AChE粗酶液进行体外抑制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吡唑硫磷的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0.398mg·kg-1虫重和36.535mg·kg-1虫重。在AChE体外活性抑制实验中,随着(+)/(-)-pyraclofos浓度的增加,农药对东亚飞蝗AChE的抑制程度也在逐渐增强。吡唑硫磷对映体对东亚飞蝗具有显着的毒力差异,两种对映体对飞蝗Lm-ace1不同的诱导表达活性以及对AChE不同的抑制活性是造成这种毒性差异的部分原因。(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张肖肖[7](2014)在《甲氧咪草烟对玉米的对映选择毒性及其在紫花苜蓿水培系统中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甲氧咪草烟属于咪唑啉酮类除草剂,该类除草剂是典型的手性除草剂。目前主要以外消旋形式广泛使用,其环境风险的研究都是从外消旋体层面上展开的,而在对映体水平上,手性除草剂单一对映体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和环境风险知之甚少。本课题在对映水平上考察甲氧咪草烟与植物的相互作用,选用玉米、紫花苜蓿两类供试植物代表(玉米为敏感植物,紫花苜蓿为耐受植物),一方面阐述了甲氧咪草烟对植物的对映选择性毒性;另一方面,植物对甲氧咪草烟的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1、甲氧咪草烟对映体制备及稳定性分析。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下,利用手性OJ-H分析柱(0.46cmI.D.×25cmL×5μm,),进行手性样品甲氧咪草烟的分离分析、对映体样品的制备和单一对映体手性稳定性分析。评价了流动相组成(正己烷-异丙醇)对分离度的影响。在柱温35℃,添加物叁氟乙酸(含量0.1%)条件下,得出分离甲氧咪草烟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比例为75/25(V/V)。2、甲氧咪草烟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对映选择性毒性。S-对映体、R-对映体、外消旋体对玉米幼苗根长的EC50值分别为1.2142、0.2460、0.4212mg/L;对玉米幼苗株高的EC50值分别为1.4023、0.4530、0.7114mg/L。EC50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地下部分根长还是对地上部分株高,R-对映体的毒性是最大的,S-对映体的毒性是最小的,外消旋体介于两者之间,而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叁种除草剂之间的对映体毒性差异越大。从根系形态上看,总根长、侧根数、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数据与对照相比,均受到明显的毒害,其抑制强度为:侧根数>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3、甲氧咪草烟对玉米幼苗生理的对映选择性影响。S-对映体,R-对映体,外消旋体对玉米幼苗的根处理后,根系活力下降,玉米根尖受到毒害。经透射电镜(TEM)观察,对照处理后的根尖细胞中细胞核形状规则,核膜完整,核仁正常,核质分布均匀且细胞中分布着大量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各种细胞器形状规则,结构完整清晰。经0.1、0.5mg/L S-,R-, Rac-甲氧咪草烟处理后整个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核仁消失且各种细胞器的数量减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且地上部叶绿素含量也产生了变化。4、建立了甲氧咪草烟在水体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阐述了紫花苜蓿水培系统中对映体降解特性。实验采用SCX固相萃取柱富集水样中的甲氧咪草烟,在3个不同浓度的空白营养液中,甲氧咪草烟两个对映体的回收率可以稳定在78~95%之间,RSD≤8.4%(n=5),以3倍信噪比计,仪器检出限(LOD,以3倍信噪比计)为0.025mg/L。采用该方法对该药剂在紫花苜蓿水培系统中的水样进行检测,测定结果表明甲氧咪草烟对映体之间的降解速率存在着差异,即除草活性高的R-对映体的降解速率比活性低的S-对映体快,且叁个紫花苜蓿品种的降解速度为叁得利>赛迪7>42IQ。(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4-05-01)

毛雪琴,彭志荣,姜华,邱海萍,张震[8](2013)在《化学杀菌剂对植物病原菌和生防菌MT-06的选择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6种化学杀菌剂对7种植物病原菌和生防菌株MT-06的选择毒性,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立枯丝核菌及甜瓜蔓枯病菌叁种病原菌的TSR值(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性比值)分别为4.5946、4.4536和2.2885,表明有正向选择性(TSR>1)。百菌清对水稻立枯丝核菌和甜瓜蔓枯病菌的TSR值分别为12.9743和18.2633,具有正向选择性。甲霜锰锌对番茄早疫病菌、茭白胡麻斑病菌、水稻立枯丝核菌及甜瓜蔓枯病菌的TSR值分别为13.9277、13.9277、2.89和2.4596,具有正向选择性。这叁种化学杀菌剂可作为与生防菌株MT-06混配的备选药剂进行相应病害的防治试验。防治番茄早疫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T-06和化学杀菌剂混配与单独施用化学杀菌剂相比,在达到相近防治效果的情况下,可大幅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适量的化学杀菌剂和MT-06混配与单独施用MT-06相比,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显着增强。(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3年09期)

杜军辉,于伟丽,王猛,张灿光,慕卫[9](2013)在《叁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小地老虎和蚯蚓的选择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土壤处理杀虫剂,室内采用浸叶法比较了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与8种常规杀虫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分别测定了11种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并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其对小地老虎和蚯蚓的选择毒性。结果表明,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小地老虎的室内毒力明显高于其它8种对照药剂,对蚯蚓的LC50均属于低毒级,其中以溴氰虫酰胺的毒力选择性最高。盆栽试验中双酰胺类药剂防虫效果均低于其它对照药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保苗效果显着高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且双酰胺类药剂对蚯蚓没有明显致死作用。说明在棉田选择溴氰虫酰胺能够控制小地老虎的危害。(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陈秀[10](2013)在《呋虫胺对映体对蜜蜂选择毒性及其在黄瓜和土壤中降解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研究过程中,手性农药的对映体常被当作一个物质。然而手性农药对映体在手性环境中通常会表现迥异,因此传统的对手性农药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呋虫胺是第叁代新烟碱类的杀虫剂,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为了更加准确地对呋虫胺进行风险性评价,本文从对映体水平出发,对呋虫胺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呋虫胺对映体在正相HPLC上的拆分方法,通过在线旋光检测器确定了先流出的对映体是右旋的,后流出的对映体是左旋的。并建立了呋虫胺在6种食品和环境基质中的手性残留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SPE净化,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对方法的线性、准确度、精确度以及灵敏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9。在6种基质中的回收率在75.8%-99.4%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6%-14.9%之间,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2%-16.5%,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LOQ在0.025-0.087mg/kg之间,远低于目前规定的MRLs。2、研究了呋虫胺对映体在有机溶剂和水中的稳定性,发现呋虫胺对映体的构型是稳定的,在避光、室内自然光照、人工氙灯光照条件下,均未观察到对映体之间的转化。在避光和室内自然光照条件下,呋虫胺没有明显的降解。而在人工氙灯光照(4000lux)下,呋虫胺的降解较快,光解半衰期在1.29-3.1h之间,但对映体在光解过程中光解速率基本一致,未观察到对映体选择性。3、开展了呋虫胺外消旋体和两个对映体对蜜蜂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呋虫胺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具有显着的对映体选择性,rac-、(+)-、()-呋虫胺对蜜蜂的急性接触致死中量(LD50)和急性经口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40、0.021、3.064μg/蜂和0.322、0.127、4.977mg/L,毒性大小均为(+)-呋虫胺> rac-呋虫胺>()-呋虫胺。其中,(+)-呋虫胺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是()-呋虫胺145.9倍,是rac-呋虫胺的2倍;(+)-呋虫胺对蜜蜂的急性经口毒性是()-呋虫胺39.1倍,是rac-呋虫胺的15.5倍。4、研究了呋虫胺对映体在黄瓜和土壤中的选择性降解,并考察了不同施药方式对呋虫胺在黄瓜中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呋虫胺对映体在黄瓜和土壤中的降解存在对映体选择性,均为(-)-呋虫胺优先被降解(半衰期为7.6-16.5d),(+)-呋虫胺持留期较长(半衰期为8.3-21.7d)。且呋虫胺两个对映体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比在黄瓜中长,在黄瓜灌根处理中呋虫胺对映体的半衰期比叶面喷施处理中的半衰期要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呋虫胺两个对映体在黄瓜中的半衰期差异不显着,但在土壤中具有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3-05-01)

选择毒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室内测定了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和印楝素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及其寄生性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的相对毒力。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对椰心叶甲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在对椰心叶甲卵的活性中,烟碱、苦参碱和鱼藤酮的活性差异不显着,略高于印楝素;对幼虫的活性测定中,四种药剂的活性大小顺序为:烟碱、鱼藤酮>苦参碱>印楝素;对蛹和成虫的活性比较中,四种药剂没有明显差异;各药剂均对椰扁甲啮小蜂成虫的敏感性高于其它虫态。烟碱、苦参碱、鱼藤酮和印楝素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和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虫的益害毒性比分别为0.1586、0.1169、0.1111和0.1737。在有效防治椰心叶甲的前提下,对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安全性依次为印楝素>烟碱>苦参碱>鱼藤酮。结论:印楝素和烟碱可在椰心叶甲综合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择毒性论文参考文献

[1].朱国权,唐真正,钟宝珠,吕朝军.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及椰心叶甲啮小蜂的选择毒性[J].热带农业科学.2019

[2].钟宝珠,吕朝军,覃伟权,阎伟.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及椰扁甲啮小蜂选择毒性及安全性评价[C].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3].王萍.吡唑硫磷对映体对东亚飞蝗的选择毒性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7

[4].韦婧.甲氧咪草烟对水稻的对映选择毒性[D].广西大学.2016

[5].朱欣凯.水胺硫磷对东亚飞蝗的对映选择毒性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6

[6].钮利喜,朱欣凯,王萍,赵美蓉.吡唑硫磷对映体对东亚飞蝗的对映选择毒性及其机制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张肖肖.甲氧咪草烟对玉米的对映选择毒性及其在紫花苜蓿水培系统中的降解[D].广西大学.2014

[8].毛雪琴,彭志荣,姜华,邱海萍,张震.化学杀菌剂对植物病原菌和生防菌MT-06的选择毒性[J].科技通报.2013

[9].杜军辉,于伟丽,王猛,张灿光,慕卫.叁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小地老虎和蚯蚓的选择毒性[J].植物保护学报.2013

[10].陈秀.呋虫胺对映体对蜜蜂选择毒性及其在黄瓜和土壤中降解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论文知识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PK1的表达各重金属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及山...山本 出无水乙醇与丙酮提取效果的比较乙醇质量分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苯醚甲环哇紫外吸收光谱图

标签:;  ;  ;  ;  ;  ;  ;  

选择毒性论文_朱国权,唐真正,钟宝珠,吕朝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