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燕玉官清珍(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感染疾病科362400)
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并研究其临床表现与护理方式,结果一般来说,药物的不良反应具体有头晕、乏力、皮疹等,偶尔出现较为严重的中毒性不良反应。护理方式首先需要切实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积极帮助患者应对恐惧,进行各类系统化的护理,皮疹护理等,结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类型较多,通过全面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并确保抗病毒工作的正常实施。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疗法;不良反应
在今年对艾滋病的相关研究过程中,其抗病毒的治疗方式取得了相对较好的进展,另外,艾滋病患者的各类生存状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是相对来说,抗病毒治疗的方式只是尽可能的抑制了患者病毒的繁殖,患者常需要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但是这些抗病毒之类的药物具有普遍的不良反应,如果想要达到其最佳的治疗效果,必须切实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较好的帮助患者渡过药物的不良反应期,我院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期间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共计100名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其中,以上患者均在医院就诊,且其中男性共计54名,女性共计46名,其中患者的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为36.8岁,文化程度为12名小学生,10名中学生,大学生及以上为28名。
1.2用药方法
使用当前国家推行的一二线药物对患者进行组合治疗,另外,选择非核苷酸和核苷酸类的药物中选择3种药物进行组合治疗。
1.3具体护理方法
1.3.1优先做好积极准备
对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来说,必须优先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单药的治疗模式可以直接导致患者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并能够确保药物的持久性疗效,对于艾滋病的治疗药物相对较多,只有使用正确剂量的药物才能够较好的确保高效的治疗效果,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首先告知患者治疗的具体方式,并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真正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高效的治疗,与之同时,抗病毒治疗属于艾滋病治疗中的重要部分,患者能够通过治疗得到较好的预后效果。
1.3.2消除患者恐惧
很多患者在服药期间,当医务人员告诉其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时,患者常会产生各类恐惧情绪,需要进行及时的适当护理与支持,另外,需要对患者给予一定的药物指导,并不断的给予其解释与分析,在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患者身体的不良反应得到充分的减轻,且恐惧反应显著消除,对于治疗过程更加具有信心。
1.3.3坚持随访
在服药之前进行充分的随访工作格外重要,相关医疗工作者必须与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并分析其具体的服药情况,如果患者忘记服药之后,则应该对患者的家人等进行提醒,并告知患者家人服药的重要性,以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1.3.4胃肠道疾病的护理措施
当患者发生食欲减退的现象时,需要告知患者多吃新鲜的食物等,如果患者出现恶心等相关症状,需要知道患者饮用较为适量的液体和食物,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同样需要指导患者一次只摄入一些清汤的食物等,另外有研究中表明,患者的腹痛等疾病往往与其急性肾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护理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相关病症,如果出现急性肾结石的现象,需要优先暂停治疗,并确保患者饮用足够的水量。
1.3.5皮疹护理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应该按照医嘱给予不同的激素抑制剂进行治疗。或者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病情。
1.4评价方法
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其护理对策的效果。
2.结果
2.1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分析
经过全面的症状观察,我们发现,在本组的100名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81名,其中占比81%,具体的不良反应及其所占比例见表一。
2.2护理效果分析
以上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症状得到了较好的缓解,且患者的病情较为稳定。
3.讨论
最近几年来,艾滋病的护理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更加完善,通过对患者用药情况和护理的积极干预,护理工作人员可以与患者建立起更为融洽的关系,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姜明东.德州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现状与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徐六妹,吴宝红,陈素青,李桂英,翁丹英,曾文英,王辉.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08):587-590.
[3]葛锐,罗建勇,徐文贤,朱武通.嘉兴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02):206-208.
[4]高立平,任连才.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