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福建金线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福建金线莲,台湾金线莲,基质覆盖料,生长
福建金线莲论文文献综述
马盼,姜慧玲,吕亮,杨苗苗[1](2018)在《不同基质覆盖料对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不同基质覆盖料对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覆盖料对金线莲株移栽成活率、株高、茎粗、叶片数、基质保水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基质覆盖料对金线莲成活率、保水量及长势都有影响。台湾金线莲对环境的适应度要强于福建金线莲;覆盖砂石处理的金线莲长势和保水量较好,但叶片数与其他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栽培台湾金线莲成活率较高、品相较好,基质覆盖料最好以砂石为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3期)
王伟,苏明华,李惠华,常强,曾碧玉[2](2018)在《蓝光补光对福建金线莲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建尖叶品种金线莲种植苗为材料,用LED蓝光进行不同光周期补光试验,研究补充光照对金线莲生长及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蓝光光照对金线莲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植株叶片数、茎粗、根长、鲜重、干重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尤其是8 h/d处理,上述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补充蓝光光照使植株总糖、多糖含量略有增长,但差异不显着;3个处理植株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对照,且8 h/d处理植株增幅显着;3个补光处理总黄酮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魏翠华,周慧君,谢宇,秦建彬,陈芳兰[3](2018)在《福建金线莲不同品种生长性状和产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建金线莲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种组培苗的生长性状差异和200d栽培苗的生长性状、生长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品种组培苗中,红霞和圆叶的外观特征和茎粗度均优于尖叶;3个品种200d栽培期植株中,红霞的外观特征特别突出,单位面积鲜重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最高,红霞的综合表现第一,圆叶的综合表现第二,尖叶的综合表现第叁。(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冠甫,金善玉,李贺,车成来,朴炫春[4](2017)在《悬浮培养福建金线莲丛生芽中酚及黄酮积累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悬浮培养福建金线莲丛生芽中酚和黄酮积累的适宜培养基,对MS基本培养基浓度、苄基腺嘌呤(BA)、激动素(KT)及萘乙酸(NAA)浓度的4因素8水平及蔗糖、磷和氮浓度3因素7水平利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2组均匀设计的不同组合处理对福建金线莲丛生芽中酚和黄酮积累的影响。同时,对培养基中NO_3~-和NH_4~+浓度比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酚和黄酮的最高含量和生产量出现在3/4 MS+BA 2.0mg/L+KT 0.2mg/L+NAA 0.5mg/L组合和蔗糖35g/L+磷0.93mM+氮45mM组合。培养基中总氮浓度为45mM的条件下,对NO_3~-和NH_4~+浓度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NO_3~-和NH_4~+浓度分别为30和15mM时,最利于酚和黄酮积累,总酚和总黄酮生产量分别达到112.7和87.9mg/L。因此,在福建金线莲丛生芽悬浮培养时,将3/4MS培养基中的总磷浓度调节为0.93mM,NO_3~-和NH_4~+浓度分别调节为30和15mM,加入BA 2.0mg/L,KT 0.2mg/L,NAA 0.5mg/L和蔗糖35g/L时可获得较多的酚和黄酮。(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农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黄小云,黄毅斌,李春燕,周大顺,陈敏健[5](2017)在《福建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福建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基地选择、规划、整地、定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越冬、采收与贮藏、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陈煌富[6](2015)在《福建金线莲原生态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金线莲原生态栽培与当前常见栽培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金线莲原生态栽培技术。(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10期)
曾碧玉,苏明华,陈清西,常强,王伟[7](2015)在《福建金线莲多糖热水浸提法提取工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建金线莲为试验材料,苯酚-硫酸法测定金线莲中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金线莲多糖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4个因子对多糖提取得率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金线莲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水浴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提取4次。在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金线莲多糖提取得率为26.68%。研究认为应用此工艺多糖得率高,且简单易于调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1)
黄冬梅[8](2015)在《福建金线莲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查厦门市大棚栽培金线莲模式,总结福建金线莲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大棚建造、栽培基质选择、种苗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蒋元斌,李健,马玉芳,黄一帆[9](2014)在《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不同采收期多糖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酚-硫酸法检测金线莲多糖含量,研究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不同培养阶段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为适时采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种金线莲从生根壮苗培养阶段到大棚移栽培植阶段的多糖含量呈现"双峰"曲线变化;生根壮苗培养阶段,两种金线莲培养5个月的多糖含量均达最大值;大棚移栽培植阶段,两种金线莲前3个月多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3个月后多糖含量开始出现增长。可见,生产上若不考虑大棚移栽,应选择生根培养5个月的金线莲;若需移栽,培植时间时间应多于3个月。(本文来源于《闽东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杨春勇,李戈,王艳芳,高微微,李荣英[10](2014)在《福建金线莲DALP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野生福建金线莲及近似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了解不同产福建地金线莲及近似种的遗传差异。方法采用直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ALP)分子标记技术,对产多个产地的野生福建金线莲及近似种的18个居群进行多样性检测。结果筛选出6个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得到355个多态性位点,遗传多态性为100%,平均每组引物扩增所得多态位点为59.2个。其中14个福建金线莲居群多态百分率为95.77%,其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273 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74 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56 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096 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23 0,基因流(Nm)为0.681 9。结论不同福建金线莲居群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较小。地理隔离和资源锐减可能是造成福建金线莲居群间基因流动受到限制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4年19期)
福建金线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福建尖叶品种金线莲种植苗为材料,用LED蓝光进行不同光周期补光试验,研究补充光照对金线莲生长及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蓝光光照对金线莲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植株叶片数、茎粗、根长、鲜重、干重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尤其是8 h/d处理,上述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补充蓝光光照使植株总糖、多糖含量略有增长,但差异不显着;3个处理植株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对照,且8 h/d处理植株增幅显着;3个补光处理总黄酮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福建金线莲论文参考文献
[1].马盼,姜慧玲,吕亮,杨苗苗.不同基质覆盖料对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
[2].王伟,苏明华,李惠华,常强,曾碧玉.蓝光补光对福建金线莲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8
[3].魏翠华,周慧君,谢宇,秦建彬,陈芳兰.福建金线莲不同品种生长性状和产量比较[J].福建农业学报.2018
[4].刘冠甫,金善玉,李贺,车成来,朴炫春.悬浮培养福建金线莲丛生芽中酚及黄酮积累影响因素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7
[5].黄小云,黄毅斌,李春燕,周大顺,陈敏健.福建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7
[6].陈煌富.福建金线莲原生态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
[7].曾碧玉,苏明华,陈清西,常强,王伟.福建金线莲多糖热水浸提法提取工艺的优化[C].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8].黄冬梅.福建金线莲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
[9].蒋元斌,李健,马玉芳,黄一帆.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不同采收期多糖的动态变化[J].闽东农业科技.2014
[10].杨春勇,李戈,王艳芳,高微微,李荣英.福建金线莲DALP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草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