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一、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邓晓娴,周红梅,彭婷,尚小珂,周欣[1](2014)在《低钠血症与肺动脉高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1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随访的PAH 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血钠组心率、右心房压、右心房面积指数、右心室面积指数、三尖瓣返流程度、右心房直径/左心房直径、右心室容积/左心室容积高于正常血钠组,心输出量指数、右心室每搏量指数、心输出量与肺动脉收缩压比值、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距离和左心室直径低于正常血钠组(P<0.05,P<0.01)。正常血钠组和低钠血症组1年和2年的存活率分别是93.33%、83.33%和50.00%、20.00%,低血钠组病死率高于正常血钠组(P<0.01)。结论血钠水平与PAH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明显相关,低钠血症是PAH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祝远芝[2](2007)在《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附54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与低渗血症的关系。方法对2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渗血症5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低渗血症有多种因素而造成,其中医源性因素不容忽视。结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合理治疗,可避免医源性因素导致低渗血症的发生。

苗志宏[3](2007)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中、重度低钠血症29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讨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9例罹患该病的成人患者进行系统观察。结果:29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后27例好转,2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警惕低钠血症的发生;对已存在低钠血症的患者要权衡利弊谨慎处理。

袁绍伦,董福生,袁寰,李志仙,田红伟,张守德[4](2007)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低钠血症6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王冰[5](2005)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低渗血症40例》文中提出我院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收治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渗血症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48-83岁,平均65,5岁,60岁以上占82.4%。瓣膜性心脏病10例,

王冰[6](2005)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低渗血症40例分析》文中认为

高英[7](2002)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48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

徐桂波[8](2000)在《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秀兰,邱秀英[9](1995)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低渗性脑病的诊治体会》文中提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低渗性脑病的诊治体会王秀兰,邱秀英(无棣县人民医院内科,251900)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脑病;低渗性脑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并发低渗血症,近几年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但低渗血症由于轻中度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不经任何处理可自行...

唐关敏,朱静芳,江力勤[10](2002)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与低钠血症的关系探讨》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与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 68例 ,分别测定血电解质 (钾、钠、氯 )、血糖、肾功能及计算血浆渗透压。比较正常血钠组和低血钠组的死亡率 ,同时比较低血钠组中不同心功能级别血钠值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68例中正常血钠 2 0例 (占2 9.4 % ) ,低血钠 4 8例 ( 70 .6% ) ,低血钠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 ( P<0 .0 5 ) ;低血钠组中 ,心功能 级组血钠值明显低于心功能 、 级组 ( P<0 .0 1 ) ,且死亡率明显增高 ( P<0 .0 5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 ,低钠血症发生率较高 ,一旦发生低钠血症、低渗性脑病 ,死亡率明显增高

二、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低钠血症与肺动脉高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
    2.3 超声测量指标
    2.4 治疗情况
    2.5 生存曲线
3 讨论

(7)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4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及转归
2 讨论
    2.1 病因与机制
    2.2 低钠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2.3 治疗

四、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低钠血症与肺动脉高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邓晓娴,周红梅,彭婷,尚小珂,周欣.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06)
  • [2]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附54例临床分析)[J]. 祝远芝.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04)
  •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中、重度低钠血症29例临床观察[J]. 苗志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08)
  • [4]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低钠血症66例临床分析[J]. 袁绍伦,董福生,袁寰,李志仙,田红伟,张守德.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01)
  • [5]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低渗血症40例[J]. 王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01)
  • [6]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低渗血症40例分析[J]. 王冰. 中国社区医师, 2005(01)
  • [7]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48例临床分析[J]. 高英. 华夏医学, 2002(03)
  • [8]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J]. 徐桂波. 临床荟萃, 2000(02)
  • [9]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低渗性脑病的诊治体会[J]. 王秀兰,邱秀英.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5(04)
  • [10]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与低钠血症的关系探讨[J]. 唐关敏,朱静芳,江力勤.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2(02)

标签:;  ;  ;  ;  ;  

低渗血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