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器官论文_曹晓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繁殖器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孢子,器官,绵羊,莱阳,亲本,消化率,古生代。

繁殖器官论文文献综述

曹晓涵[1](2018)在《Bcl-2相关的凋亡基因在绵羊繁殖器官中的表达特征及Bad基因在绵羊发情周期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大多数绵羊是季节性发情品种,这一发情特征由光周期(即每日光照时长)调控。季节性发情的母羊在短日照季节发情,在长日照季节不发情进而不能配种。因此,季节性发情限制了羊肉的均衡供应。如果绵羊能够全年发情,每年配种两次,则经济效益会获得极大提高。为了在遗传水平上改变绵羊季节性发情特征,为培育新的绵羊品种提供分子标记,对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绵羊(Ovis aries)的常年发情性状是某些优良品种具有的繁殖特性,其发情调控受到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主要由Bcl-2家族的凋亡相关基因调控,且与动物的卵泡发育有关。目前大部分研究多集中于卵巢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凋亡,但对下丘脑-垂体-繁殖相关器官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不多。本研究第一部分实验以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采集黄体期和卵泡期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体和子宫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d、Bax、Bcl-2和Bcl-xL在生殖器官中的表达特征,比较这些基因在不同繁殖状态下的小尾寒羊中的表达差异,初步分析生殖器官中细胞凋亡与繁殖状态的关系,为揭示小尾寒羊常年发情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为进一步研究Bad基因是如何调节绵羊发情的具体机制,结合本实验室前期的RNA-Seq结果,第二部分实验首先对绵羊Bad基因和蛋白进行了鉴定,包括全长cDNA克隆和蛋白质序列预测,以及Bad基因在小尾寒羊多个组织中的表达特征。随后对Bad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培养绵羊卵巢原代颗粒细胞,用RNA干扰和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技术对原代绵羊颗粒细胞中的Bad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检测细胞中Bad、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检测颗粒细胞分泌激素情况以及经Bad基因过表达后颗粒细胞凋亡特征。本课题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凋亡相关基因Bad、Bax、Bcl-2和Bcl-xL在卵巢、输卵管、子宫体和子宫角均有表达,Bad、Bcl-2和Bcl-xL基因在黄体期卵巢的表达量均高于卵泡期表达;这3个基因在黄体期输卵管的表达量均低于卵泡期的。Bax基因则显示相反的表达规律:黄体期卵巢的表达量低于卵泡期的但没有显着差异(P>0.05);黄体期输卵管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卵泡期的(P<0.01)。这4个基因在子宫体和子宫角的表达量均呈现黄体期高于卵泡期的规律。Bad和Bcl-2基因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中表达差异显着,它们很可能主要参与了小尾寒羊发情周期中卵泡发育和闭锁的调控;而Bcl-xL基因则对子宫中细胞凋亡起主要调控作用。第二,对绵羊Bad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预测的蛋白序列及其在小尾寒羊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鉴定。发现Bad基因在绵羊下丘脑、肺和垂体中的表达水平最高,而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低。在绵羊卵巢颗粒细胞中进行了Bad的功能验证中,发现Bad经RNAi干扰后,孕酮浓度显着升高,而Bad过表达后孕酮浓度则出现和干扰相反的变化规律。初步推测Bad基因可能通过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而降低孕酮水平,这可能与绵羊发情周期的启动相关。本研究发现Bad基因是一个可能调控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候选基因,可能通过调节绵羊卵巢中颗粒细胞的凋亡来启动绵羊的发情周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12-01)

金培红,孙柏年,吉利民,杜宝霞,张明震[2](2018)在《山东莱阳盆地下白垩统掌鳞杉科雌性繁殖器官化石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掌鳞杉科Cheirolepidiaceae是从晚叁迭世到晚白垩世已知的松柏类已灭绝的植物类群。该植物类群在中生代种类繁多,化石记录十分丰富,但已报道的绝大多数化石都仅为营养叶,可靠的繁殖器官化石相对较少,使得该类群的起源和系统发育关系至今尚不清楚。笔者在山东莱阳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组中发现了掌鳞杉科的雌性繁殖器官Pararaucaria化石,极大地丰富了掌鳞杉科雌性繁殖器官的化石记录。该繁殖器官化石的主要特征为:雌球果侧生于小枝上,呈球形或卵圆形,长15–20 mm,宽14.7–18.5 mm,长宽比为1–1.1:1,中轴直径约为2.4 mm。苞鳞复合体较少,15–20可见,单个雌球果总共估计有30–40个,螺旋状排列在雌球果轴上,且上端与轴分离,仅基部与轴相连。种鳞木质,楔形,顶端膨大,两侧对称,长约3.7–5.8 mm长,宽4–7.8 mm,基部收缩。种鳞顶端分为叁个裂片,两个侧边裂片和中部宽裂片,中部裂片顶端中央收缩成一突起的尖角,侧边裂片顶端钝圆;叁个裂片自基部起约3/4或整体融合,顶端未融合部分排列为两行,侧边裂片略微覆盖于中部裂片之上。种鳞近轴面上可清晰地观察到1–2枚种子着生的痕迹,种子卵圆形,长约1.6–1.8mm,宽1.4–1.7 mm。相连的末级小枝印痕形态与坚叶杉属枝叶较为相似。末级小枝宽约2–3 mm;叶片呈长菱形或镰刀状,螺旋覆瓦状紧密排列于枝轴上,基部最宽,下延,向顶端逐渐收缩,无柄且两侧对称,长约1.8–2.7 mm,最宽处约为1.0–1.8mm。叶紧贴于枝轴上,仅尖端与枝轴分离,顶端尖锐且向内稍弯曲呈鸟喙状。叶边缘全缘,背面具纵纹。由于化石保存较差,未观察到叶脉和角质层特征。当前化石的形态结构与已报道的Pararaucaria雌球果标本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尤其是种鳞分裂为叁个小裂片,这一特征是在所有掌鳞杉科植物中Pararaucaria独有的特征。同时与大量已知化石进行了详细比较后,认为可能是一个新种,命名为Pararaucaria laiyangensis sp.nov.。当前Pararaucaria雌球果基部保存有一小段具鳞叶型叶片小枝,为Pararaucaria全植物的重建提供了重要证据。沉积学及表皮形态方面的证据(例如表皮上具明显下陷、乳头状突起的气孔),表明掌鳞杉科植物通常适应较为干旱及高盐度的环境,常生长于含盐度较高的沿海沼泽地区,以及淡水河流及湖泊边缘。此次在研究区除发现掌鳞杉科的雌性繁殖器官化石,还发现了大量的枝叶化石(Brachyphyllum、Pseudofrenelopsis及Pagiophyllum),柏科和麻黄类植物也占有一定比例,因此表明莱阳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气候环境比较偏干旱。(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周易,王德明[3](2018)在《浙江长兴晚泥盆世石松类的初步研究——斜方薄皮木和石松植物繁殖器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石松植物的一员,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 Dawson)是晚泥盆世的代表分子之一,研究历史悠久,材料丰富。近年来,中晚泥盆世石松植物繁殖器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浙江长兴县林城镇龙山剖面上泥盆统五通组观山段的材料,再次发现了斜方薄皮木,并对石松植物的繁殖器官取得了一些认识。叶座形态多样,主要为斜方形或菱形,偶见扇形,宽4-10 mm,高3-9 mm,一般宽度略大于高度。叶座螺旋排列,间距约1-1.2 mm。叶痕小,纵卵形,高1.0-1.5 mm,宽0.3-0.4 mm,位于叶座中轴线中心靠上的位置。依据上述特征叶座应归属于斜方薄皮木。孢子叶球未见完整保存。孢子叶大部分边缘具刺,明显分化成水平的叶柄和远端直立的叶片,并具有下延的踵,单个孢子囊着生于叶柄的近轴面。叶柄侧向延展成翅,最宽处宽度大于孢子囊。依据大小与形态特征,将孢子叶球分成两种主要类型。A型孢子叶球保存的部分长约14 mm,宽10-12 mm。孢子叶螺旋着生于生殖轴上,轴直径约0.5 mm。孢子叶叶片长16-18 mm,叶柄长3.5-5.0 mm。孢子囊椭球形,近轴端与叶柄分离,上延呈喙状,长2.6-4.0 mm,高1.1-1.6mm。B型孢子叶球侧面可见孢子囊中的3个原位大孢子。孢子叶叶片未见完整保存,叶柄长7.2-9.8 mm。孢子囊扁椭球形,近轴端与叶柄贴合,长6.8-9.4 mm,高1.8-2.8 mm。每个孢子囊有4个具叁射线的大孢子,直径1.3-2.2 mm。此外还有少量全缘孢子叶,大小与B型孢子叶相近。叶座与孢子叶、叶球均采自同一化石点的同一或相近层位。部分叶球与孢子叶可能与斜方薄皮木存在归属关系。孢子叶叶柄具翅,翅最宽处宽度大于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着生4个较大的具叁射线的大孢子,这些特征可能代表了晚泥盆世广义水韭目的较进步类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周煜,郭芸,韦海波,冯卓[4](2018)在《滇东富源地区乐平统Pecopteris繁殖器官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Pecopteris(栉羊齿属)于1828年由Brongniart基于植物化石形态特征创名,其模式种为P.pennaeformis (Brongniart) Sternberg,广泛分布于全球晚古生代植物群,属于典型的形态化石属。尽管近两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Pecopteris进行过大量研究,但由于缺乏对其繁殖器官的系统研究,多数归入Pecopteris植物的准确分类位置、亲缘关系及其系统演化并不十分清楚。云南富源地区宣威组产出丰富的Pecopteris压型化石标本,且多数标本保存了繁殖器官。根据形态学特征,富源宣威组Pecopteris包括9种,即P.qingyunensis,P.echinata,P.elegantula,P.fuyuanensis,P.guizhouensis,P.lingulata,P.longifolioides,P.marginata,P.sahnii,其中以P.qingyunensis,P.fuyuanensis,P.guizhouensis叁种最为常见。值得指出的是,该地区的Pecopteris大多小羽片较小,除P.lingulata和P.longifolioides小羽片长度超过10 mm外其余各种的小羽片均较小(长度在3—7 mm之间)。Pecopteris qingyunensis,P.echinata,P.guizhouensis叁种的繁殖器官保存较好。其中P.guizhouensis繁殖器官为Asterotheca型,聚合囊分布在小羽片背面中脉两侧,排列紧密,一般4—6对,聚合囊排列在距小羽片距基部1/2的区域内,聚合囊呈辐射对称,直径约5 mm,基部紧贴叶片,每个聚合囊具有4个孢子囊;孢子囊除顶端分离外其余部分相互融合,顶端较尖。莲座蕨科植物繁殖器官聚合囊的对称性、着生方式及孢子大小等特征是演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聚合囊的对称性由原始的辐射对称逐渐演化为到较为先进的两侧对称;聚合囊的着生方式从原始类型的通过柄连接叶片演化到聚合囊基部几乎与叶面相接触或嵌入叶面中;原始聚合囊类型的种一般产生较大的孢子,反之则具较小的孢子。通过聚合囊的对称性及着生方式可以初步判断,P.guizhouensis可能处于由原始形态向较为进化形态转变的中间阶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姚娜,贾琦珍,陈根元,亚森·麦麦提,王帅[5](2017)在《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母羊繁殖器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探讨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中毒对和田羊母羊繁殖器官指数、性激素水平和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以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后屠宰,采集试验羊的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测定其脏器系数,检测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的变化,并检测各组织中相关繁殖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母羊丘脑、垂体和卵巢指数均极显着升高(P<0.01),且卵巢表面卵泡数显着下降(P<0.05),HE染色表明丘脑神经元细胞固缩、浓染;垂体中细胞核变形、浓染,胞浆减少;卵巢中初级卵母细胞溶解、消失,间质血管扩张。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母羊血清中GnRH、FSH、LH、E2和P4含量均极显着下降(P<0.01),丘脑中Kiss-1、GPR54、ERαmRNA,垂体中GnRHR mRNA和卵巢中FSHR、LHR mRNA表达量均极显着下降(P<0.01)。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毒性成分可通过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和田羊母羊的生殖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10期)

唐兴家[6](2017)在《月季品种资源繁殖器官性状调查及育种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在主观和客观的月季花卉育种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植物生理学,植物学,遗传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为指导,建立一个月季育种应用评价体系。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所收集的100个月季花卉品种为对象,进行月季种质资源繁殖器官的相关性状调查,以期促进月季优秀品种选育工作的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一个月季育种应用评价的综合体系,将体系分为这叁个准则层:月季花朵发育状态、月季花朵雄蕊发育状态、月季花朵雌蕊发育状态。然后对准则层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月季种质资源在育种应用中的8个关键指标,花瓣数量、雄蕊数量、花丝长度、花粉量、花粉活力、雌蕊数目、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等。这些指标对指导月季育种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全方位确定并筛选月季育种亲本提供了重要依据。(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 100个月季种质资源育种应用评价体系中准则层各个指标标准差和权重。并100个月季育种应用评价体系按综合得分百分比分为优种、较优种质、良种、较差种。其中第1级(优种)有冰山、云熙、维瓦尔蒂、武士 Spe04/1759、荷拉丁、布伽蒂、米隆佳、匍匐红、合奏曲、玛丽娜、中国红、尊敬共计13个品种,这13个品种可作为未来品种选育的优良备选父、母本。而第4级(较差种)有羽仕装、Spe 05/2693-02、索菲亚、映日荷花、Spe 03/1986-22共计5个品种,在未来育种工作中,应尽量避开这些品种。(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是花瓣数量综合得分、柱头长度综合得分、雄蕊数目综合得分、雌蕊数目综合得分特征值大于1,贡献率分别为18.5%、36.2%、50.9%、64.0%,雌蕊数目综合得分这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最大。(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杜海燕,邰苗苗,姜玉锁,任有蛇,靳黎[7](2017)在《公山羊β防御素124的表达谱分析及其在繁殖器官中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研究公山羊β防御素124(Goat beta-defensin 124,gDB 124)的表达谱及其蛋白在繁殖器官中的分布特点。采集1周龄、2~6月龄公羊各3只(体重相近)睾丸和附睾,以及18月龄公山羊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心、肝、脾、肺、肾和背最长肌组织。用qRT-PCR分析gDB124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睾丸、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gDB 124分布特点。结果显示:除背最长肌中无表达外,gDB124mRNA在18月龄公山羊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心、肝、脾、肺和肾组织均有表达,且附睾头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其他组织(P<0.01);睾丸gDB124mRNA表达量6月龄时显着高于其他月龄;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gDB124mRNA表达量随月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周龄公山羊睾丸和附睾gDB124mRNA表达量不存在显着差异,3、4、5、6、18月龄时附睾头gDB124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睾丸、附睾体和附睾尾(P<0.05);免疫荧光定位技术分析显示:gDB 124在公山羊睾丸和附睾中均有分布,但主要是在附睾头上皮细胞中。根据荧光信号强度gDB 124的表达量顺序: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睾丸,该结果与qRT-PCR分析结果相一致。公山羊gDB124mRNA表达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和时间依赖性。(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殷若新,张帅,张倩,石天虹,曹丙健[8](2016)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鸡繁殖性能及初生雏鸡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鸡繁殖性能及初生雏鸡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41~48周龄济宁百日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40周龄体重接近、产蛋率无显着差异(P>0.05)的健康济宁百日鸡产蛋种鸡5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各处理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14%、15%、16%和17%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着影响了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P<0.01),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着或极显着影响了种鸡的产蛋总数、种蛋合格数和出雏数(P<0.05或P<0.01)。3)44周龄种蛋孵化的初生雏鸡,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仅显着影响了心脏指数(P<0.05);48周龄种蛋孵化的初生雏鸡,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着影响了小肠指数(P<0.05),极显着影响了肝脏指数和血清尿酸含量(P<0.01)。综合试验结果,满足41~48周龄济宁百日鸡种鸡最佳繁殖性能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81%。(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薛苹苹,郭连金,肖志鹏,吴艳萍[9](2016)在《不同种群香果树开花物候及繁殖器官数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野外定点观测了不同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伏牛山、武夷山、叁清山和大别山种群)的开花物候,并统计分析了其花枝、花和果实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香果树单花花期以伏牛山种群最短,为5-6 d,其余种群的较长,为7-8 d;伏牛山种群始花期和终花期均较早(7月1日,8月3日),花期持续时间34 d显着短于其他种群,由伏牛山种群至武夷山种群,随着种群地理位置的南移,香果树的始花期逐渐推迟,花期持续时间逐渐增长;花枝、花和果实的分布及数量受其所在树冠的位置以及种群所处的环境的影响较大.母树树冠的上层和阳面的花枝、花和果实的数量显着高于其他位置的数量.伏牛山种群虽然单株花枝、花和果实的数量较少,但单花枝产花的数量(184.08±28.71)和座果数量(1.62±0.20)显着高于其他种群,武夷山种群单株母树花枝、花和果实的数量比例最高,而单枝座果数量较低(0.74±0.07),与叁清山种群差异不显着.开花物候指数与生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香果树开花物候对其生殖成功具有显着影响,开花数量越多的香果树母树的结实量越多;花期持续时间越长的个体其结实量越多.(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景小平[10](2016)在《冷季补饲对藏绵羊母羊生长性能、胃肠道及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青藏高原牧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限制,冷季(当年10月至翌年4月)饲草资源匮乏,长期以来牧区藏绵羊终年放牧,使其冷季营养物质摄入量严重不足,藏绵羊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效率低下。本文拟通过研究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或精料补充料对藏绵羊生长性能、胃肠道及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选择1.5岁、体重(29.4±1.79 kg)相近的健康藏绵羊后备母羊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尿素-糖蜜型舔砖补饲组(舔砖组)和精料补充料补饲组(精料组),其中对照组自由采食燕麦干草,舔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由舔食尿素-糖蜜型舔砖,精料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补饲精料补充料200 g/头/d,精料补充料补饲量根据前期饲养试验,按照精粗比15:85的比例添加。饲养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在第61 d-64 d进行消化试验。消化试验结束后对全部试验藏绵羊进行屠宰试验。第一部分冷季补饲对藏绵羊母羊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1)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增加了藏绵羊对消化能、粗蛋白质及矿物元素的摄入量(P<0.05),显着增加了平均日增重(ADG) (P<0.05),且精料组ADG显着高于舔砖组(P<0.05)。(2)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提高了血清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总甘油叁脂(TG)、总蛋白(TP)、球蛋白(GLO)及白蛋白(ALB)浓度(P<0.05),补饲精料补充料也提高了尿素氮(BUN)浓度(P<0.05)。(3)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提高了血清中生长轴激素GH、IGF-1及IGF-2浓度(P<0.05)。(4)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提高了藏绵羊对DM、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P<0.05),补饲精料补充料还显着提高了OM和CP的表观消化率(P<0.05)。第二部分冷季补饲对藏绵羊母羊瘤胃微生物丰度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1)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增加了藏绵羊瘤胃液中纤维降解菌、淀粉降解菌及蛋白质降解菌的相对数量(P<0.05),显着增加了瘤胃液中丙酸、丁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显着降低了乙酸/丙酸值(P<0.05),瘤胃发酵类型由乙酸型发酵转变为丙酸型发酵,并显着增加了瘤胃液中微生物蛋白质(MCP)浓度(P<0.05),且精料组均显着高于舔砖组(P<0.05)。(2)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提高了瘤胃液及小肠黏膜中消化酶活性,瘤胃液中木聚糖酶、蛋白水解酶和氨基肽酶活性,精料组和舔砖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精料组显着高于舔砖组(P<0.05);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黏膜中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空肠黏膜中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及回场黏膜中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0.05),另外补饲精料补充料还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中α-淀粉酶活性(P<0.05)。(3)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促进了瘤胃和小肠组织形态发育,瘤胃乳头宽度和瘤胃乳头表面积,精料组和舔砖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精料组显着高于舔砖组(P<0.05),另外补饲精料补充料还显着提高了瘤胃乳头高度和密度(P<0.05);十二指肠绒毛宽度、绒毛表面积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空肠绒毛宽度及回肠绒毛宽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精料组和舔砖组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且精料组显着大于舔砖组(P<0.05),补饲精料补充料还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回肠绒毛高度和回肠绒毛表面积(P<0.05)。(4)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增加了瘤胃上皮中VFA转运吸收相关基因mRNA及小肠黏膜中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mRNA表达量,瘤胃上皮中钠氢交换蛋白1(NHE1)、腺瘤下调蛋白(DRA)和钠、钾ATP酶(Na/K-ATPase) mRNA表达量,精料组和舔砖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精料组显着高于舔砖组(P<0.05),补饲精料补充料还显着增加了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和MCT4mRNA的表达量(P<0.05);补饲精料补充料增加了十二指肠黏膜中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载体1 (CAT1)、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肽转运载体1(pepT1)、钠依赖型葡萄糖转运载体1 (SGLT1)及促葡萄糖转运载体2 (GLUT2)mRNA表达量(P<0.05),而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显着增加了其在空肠和回场黏膜中的表达量(P<0.05);另外,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提高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 mRNA在瘤胃上皮和小肠黏膜中的表达量(P<0.05),且精料组表达量显着高于舔砖组(P<0.05)。第叁部分冷季补饲对藏绵羊母羊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1)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提高了藏绵羊血清中繁殖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浓度(P<0.05)。(2)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提高了卵巢-子宫重量(P<0.05),且卵巢表面卵泡数目精料组和舔砖组分别比对照组多53.62%和31.68%(P<0.05),且精料组比舔砖组多16.67%(P<0.05)。(3)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显着提高了下丘脑AVPV区中Kiss1、GPR54和ERαmRNA表达量,垂体中GnRHR mRNA表达量以及卵巢中FHSR和LHRmRNA表达量(P<0.05),且精料组显着高于舔砖组(P<0.05)。综上所述,冷季补饲精料补充料或尿素-糖蜜型舔砖均增加了藏绵羊对能量、蛋白质和矿物元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增加了瘤胃纤维降解菌、淀粉降解菌及蛋白质降解菌的相对数量,增加了消化道消化酶活性,提高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促进了瘤胃发酵由乙酸发酵型向丙酸发酵型的转化。促进了藏绵羊瘤胃和小肠组织形态的发育,上调了瘤胃上皮中VFA吸收VFA-/HCO3-交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DRA mRNA表达量,补饲精料补充料还增加了MCT依赖途径中的关键基因MCT1和MCT4mRNA表达量,及补饲精料补充料上调了十二指肠黏膜中氨基酸、小肽和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mRNA表达量,而补饲尿素-糖蜜型舔砖上调了其在空肠和回场黏膜中的表达量。上调了调控繁殖器官发育的关键基因Kissl及其受体GPR54 mRNA在藏绵羊下丘脑AVPV区的表达量,提高了繁殖激素水平及繁殖激素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增加了卵巢-子宫重量及促进了卵泡发育,且补饲精料补充料促藏绵羊母羊生长及繁殖器官发育的作用优于尿素-糖蜜型舔砖。(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繁殖器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掌鳞杉科Cheirolepidiaceae是从晚叁迭世到晚白垩世已知的松柏类已灭绝的植物类群。该植物类群在中生代种类繁多,化石记录十分丰富,但已报道的绝大多数化石都仅为营养叶,可靠的繁殖器官化石相对较少,使得该类群的起源和系统发育关系至今尚不清楚。笔者在山东莱阳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组中发现了掌鳞杉科的雌性繁殖器官Pararaucaria化石,极大地丰富了掌鳞杉科雌性繁殖器官的化石记录。该繁殖器官化石的主要特征为:雌球果侧生于小枝上,呈球形或卵圆形,长15–20 mm,宽14.7–18.5 mm,长宽比为1–1.1:1,中轴直径约为2.4 mm。苞鳞复合体较少,15–20可见,单个雌球果总共估计有30–40个,螺旋状排列在雌球果轴上,且上端与轴分离,仅基部与轴相连。种鳞木质,楔形,顶端膨大,两侧对称,长约3.7–5.8 mm长,宽4–7.8 mm,基部收缩。种鳞顶端分为叁个裂片,两个侧边裂片和中部宽裂片,中部裂片顶端中央收缩成一突起的尖角,侧边裂片顶端钝圆;叁个裂片自基部起约3/4或整体融合,顶端未融合部分排列为两行,侧边裂片略微覆盖于中部裂片之上。种鳞近轴面上可清晰地观察到1–2枚种子着生的痕迹,种子卵圆形,长约1.6–1.8mm,宽1.4–1.7 mm。相连的末级小枝印痕形态与坚叶杉属枝叶较为相似。末级小枝宽约2–3 mm;叶片呈长菱形或镰刀状,螺旋覆瓦状紧密排列于枝轴上,基部最宽,下延,向顶端逐渐收缩,无柄且两侧对称,长约1.8–2.7 mm,最宽处约为1.0–1.8mm。叶紧贴于枝轴上,仅尖端与枝轴分离,顶端尖锐且向内稍弯曲呈鸟喙状。叶边缘全缘,背面具纵纹。由于化石保存较差,未观察到叶脉和角质层特征。当前化石的形态结构与已报道的Pararaucaria雌球果标本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尤其是种鳞分裂为叁个小裂片,这一特征是在所有掌鳞杉科植物中Pararaucaria独有的特征。同时与大量已知化石进行了详细比较后,认为可能是一个新种,命名为Pararaucaria laiyangensis sp.nov.。当前Pararaucaria雌球果基部保存有一小段具鳞叶型叶片小枝,为Pararaucaria全植物的重建提供了重要证据。沉积学及表皮形态方面的证据(例如表皮上具明显下陷、乳头状突起的气孔),表明掌鳞杉科植物通常适应较为干旱及高盐度的环境,常生长于含盐度较高的沿海沼泽地区,以及淡水河流及湖泊边缘。此次在研究区除发现掌鳞杉科的雌性繁殖器官化石,还发现了大量的枝叶化石(Brachyphyllum、Pseudofrenelopsis及Pagiophyllum),柏科和麻黄类植物也占有一定比例,因此表明莱阳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气候环境比较偏干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繁殖器官论文参考文献

[1].曹晓涵.Bcl-2相关的凋亡基因在绵羊繁殖器官中的表达特征及Bad基因在绵羊发情周期中的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2].金培红,孙柏年,吉利民,杜宝霞,张明震.山东莱阳盆地下白垩统掌鳞杉科雌性繁殖器官化石及其意义[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周易,王德明.浙江长兴晚泥盆世石松类的初步研究——斜方薄皮木和石松植物繁殖器官[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周煜,郭芸,韦海波,冯卓.滇东富源地区乐平统Pecopteris繁殖器官初探[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姚娜,贾琦珍,陈根元,亚森·麦麦提,王帅.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母羊繁殖器官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7

[6].唐兴家.月季品种资源繁殖器官性状调查及育种应用评价[D].云南大学.2017

[7].杜海燕,邰苗苗,姜玉锁,任有蛇,靳黎.公山羊β防御素124的表达谱分析及其在繁殖器官中的定位[J].畜牧兽医学报.2017

[8].殷若新,张帅,张倩,石天虹,曹丙健.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鸡繁殖性能及初生雏鸡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

[9].薛苹苹,郭连金,肖志鹏,吴艳萍.不同种群香果树开花物候及繁殖器官数量特征[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景小平.冷季补饲对藏绵羊母羊生长性能、胃肠道及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毛凤凰竹繁殖器官A.开花植株整体...星状风毛菊个体大小(营养器官生物量)与...6-2 芍药繁殖器官形态特征观察研...苦豆子营养繁殖器官解剖图不同磷营养水平下朱砂根和山血丹根、...星状风毛菊繁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生...

标签:;  ;  ;  ;  ;  ;  ;  

繁殖器官论文_曹晓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