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灾害背景下宁夏避灾农业经营模式的地域构架(论文文献综述)
何瑾[1](2021)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群体实施的专项扶贫工程,在缓解空间贫困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12月,我国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96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实现了脱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保障生计安全成为后续发展阶段的关键。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状况,探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发展问题,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可持续生计理论视角下,通过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发展实际的调研,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策略的形成过程、生计安排的转变过程和整个生计发展过程的特点,构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框架。具体而言,以可持续生计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发展作为研究主题,从生计起点、生计策略、生计安排、生计结果等关键要素层面来分析搬迁移民生计发展的过程,总结其生计转型阶段的生计特点,探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表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起点表现为其生计资本分布和可利用的生计政策资源。搬迁后,移民生活空间从农村社区转为城市社区,其生计资本分布呈自然资本降低、物质资本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匮乏、金融资本相对提升的基本特征。基于此,搬迁移民利用内生能力与外部政策,建立人力资本建设、社会资本建设和金融资本建设为主的生计策略。基于生计策略,搬迁移民调整生计安排以适应当前生计环境。非农就业方面,以外出务工、社区就近就业以及兜底保障为主。农业就业方面,以经济作物种植和散户传统种植为主。最终,搬迁移民的生计结果表现为生计改善和生计风险并存,其生计风险主要体现在产业就业发展空间受限、弱势群体生计融入难和脱贫主体内生能力不足。研究表明:搬迁移民生计起点表现为生计资本分布和可利用的政策资源,其中以资本为核心的政策资源供给奠定了后续生计发展的基础;搬迁移民生计策略重在提升人力资本建设、社会资本建设和金融资本建设;搬迁移民差异化生计安排体现在对不同生计方式的选择和组合方式上,同时其生计安排一定程度上呈二元分化趋势;搬迁移民生计结果表现为生计改善与生计风险并存,后续发展阶段重在降低生计风险。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从宏观政策设计层面来说,要加强资产建设理论指引并实施差异化生计策略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要加强生计资本的多样化供给、优化生计资本结构,并持续加强区域性“1+2+N”产业就业体系建设。其次,从中观层面来说,要加强社区组织化建设和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关联。通过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为移民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促进搬迁移民的生计融入与发展。最后,从微观层面来说,要培育激发搬迁移民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其生计能力。本研究认为,在可持续生计理论指导下,将生计资产建设理念贯穿于政策制定与生计实践中,对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经历了脱贫攻坚期的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已经初步建立了搬迁移民生计发展体系,如何推广地域性搬迁移民生计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搬迁移民生计安全和生计可持续发展仍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后续研究中,需要重视在可持续生计理论视域下更进一步挖掘搬迁移民家庭生计需求的差异性和生计资产建设维度的多元化,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阶段保障搬迁移民稳定脱贫和生计安全,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提供支持。
罗慧[2](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王雯悦[3](2021)在《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聚落与传统建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因地处不同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最终呈现形态各异的本土化的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作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近年来,传统聚落中出现了文化冲击,人口老龄化加剧,产业结构落后等多种问题,对传统聚落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融合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解析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探讨其中的建筑文化与保护价值,目的是为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借鉴依据。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是正文的第一章内容,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理论概念出发,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确定研究内容与方法,梳理研究框架,确定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背景,是正文的第二章内容,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分析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所处的生成环境。第三部分是核心部分,是正文的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传统聚落和传统建筑两个方面分析传统聚落没口峪村的空间形态特征。其中,第三章从五个方面研究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分别是聚落选址、空间布局、空间形态形成因素、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节点、街巷与水系、山体与耕地),总结层级空间形态特征。第四章重点研究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从民居宅院和公共建筑两类建筑出发,分别探讨了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组织方式,对单体建筑细部特点归纳总结,之后针对重点民居宅院、公共建筑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总结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与空间特点。第四部分是拓展部分,基于第一、二、三部分的基础上展开,是正文的第五章。以归纳出的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征为出发点,结合相应的理论,挖掘保护与更新的实际措施,探讨相关原则,制定详细的保护与更新措施,为未来的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首次系统的研究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以研究内容为基础,首次尝试构建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运用数字软件,使得研究内容得到更清晰、直观的数据支撑,更加具有科学性。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合等工作,总结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三重围合团状、水平与垂直协同发展的空间形态特征,传统建筑布局灵活、等级分明的空间形态特征,以此建立本地信息库。但是由于相关因素限制,研究内容依旧有缺陷,期望在未来能够得以补充,以期为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更有力的帮助,也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提供借鉴。
邓彩霞[4](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米文宝,商庆凯,阴柯欣,樊新刚[5](2020)在《近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文章回顾了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地理、历史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经济地理等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服务国家和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过渡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创新过渡带人文—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重点开展了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城乡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地理研究、生态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以及历史地理与地名规划研究等富有地域特色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科"经世致用"的特点,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繁荣美丽新宁夏、为发展我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做出较大贡献。
图努拉(Tunula)[6](2019)在《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阿拉善左旗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活、生产方式,以及信仰。在全球一体化、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每个民族的文化也呈现着不同的现代化发展特点,面临着多样复杂化的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游牧文化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依托的独特文化,是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游牧民族的主体文化。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在空间组织结构、空间特征、聚落风貌样式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游牧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程,相对完整的保留着游牧文化的基因。本文研究的阿拉善左旗,是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人文多元、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上世纪八十年代,阿拉善左旗农牧区开始推行家庭承包制,牧民开始定居,游牧民族聚落出现明显的变迁。1999年,阿拉善左旗贺兰山东麓展开第一批生态移民。2003年,阿拉善左旗开始全面禁牧,牧民开始大规模、快速的城镇化。截止2012年,禁牧、集中安置化等涉及全旗40%的牧区人口,牧民开始快速而大规模的城镇化。2017年,阿拉善左旗城镇化率达到74.4%。这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聚落环境的建设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城镇化发展对缓解生态问题、促进阿拉善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在社会变革、文化交融、游牧民族聚落的进一步变迁进程中,游牧民族文化流失等问题。本文以导论、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分析、对策与思路的逻辑展开研究,首先解析研究对象的研究背景;对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总结;对游牧民族聚落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结合聚落空间对游牧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回顾不同时期游牧民族聚落空间的历史演进过程,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传统游牧民族聚落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再以阿拉善左旗现有两种游牧民族聚落为研究对象,综合描述性研究、田野调查、分析总结两种聚落存在问题及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前聚落空间对游牧文化带来的影响,从文化传承视角引申出游牧民族聚落适宜性规划策略。基于特殊生态系统、历史文化背景形成的游牧民族聚落具有完整的维护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模式、共生逻辑。探究现今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发展,需要尊重游牧民族聚落历史演进规律,尊重主体文化,挖掘游牧文化、生态、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拓展游牧文化的生态内涵。根据游牧民族聚落现状及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适度、适量开发,建立文化生态特区。对聚落过度开发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游牧民族聚落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构游牧民族聚落,牧户单元、聚落产权等。
徐嵩[7](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姜似海[8](2018)在《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云南省元阳县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为切入点,在对搬迁的原因和政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国家扶贫政策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获得扶贫搬迁指标和国家政策扶持。并在移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搬迁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彝族移民如何利用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实现社会结群,以及作为少数派的哈尼族移民遭遇彝族文化冲击时如何实现适应与调适。同时搬迁后,搬迁人口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与具体的环境相结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形成具有差异性的资源配置格局和发展路径选择。最终,不同的搬迁人口在资源转移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和参与区域开发的机会实现自身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拓展,进而如何利用新旧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从而在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即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关系中实现搬迁人口经济收入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秩序重构。从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效果来看,该搬迁项目的安置类型属于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就作为避灾和摆脱迁出地居住空间限制而言,已达到其最初目的。并且行政村内就近安置搬迁人口并没有完全脱离原来的社会文化空间和放弃原来的耕地等自然资源,因此无论在社会文化还是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实现适应与调适。但作为扶贫和拓展搬迁人口发展空间的途径而言,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并没有因搬迁本身而使得搬迁人口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得到实质性的拓展,其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的进一步获得依然依赖于国家扶贫政策和区域扶贫开发等发展战略的支持。因此易地扶贫搬迁能否实现脱贫与发展的目标,还取决于搬迁人口能否有效利用原来的资源以及充分利用优先获得国家扶贫政策支持和享受扶贫资源分配的权利拓展自身的资源禀赋的同时,通过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和在旅游开发中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本优势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和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从而利用国家产业扶贫的契机调整耕地利用制度和从业结构,并积极参与区域开发实现“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格局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事实上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具体实践中,不同地区因其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的差异,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精准脱贫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也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同时,由于地区文化差异以及潜在搬迁对象之间在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行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搬迁对象类型以及搬迁实施过程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就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而言,作为国家和政府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政策支撑上,表现出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扶贫开发”政策的双重特征。从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因来看,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导致部分村民居住安全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通过迁移的方式获得新的居住空间,使得生活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搬迁户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受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随迁户以及危房改造户等;但从国家扶持政策的角度来看,又将搬迁对象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随迁户(即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同步搬迁户)两种类型;从民族成分来看,良心寨村搬迁户还可以划分为彝族和哈尼族两种类型。从而使得良心寨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上,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村民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以及多方利益博弈导致搬迁户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形,并且不同搬迁户类型不仅反映了不同搬迁人口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还导致搬迁户之间对扶贫资源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机会结构和发展能力的利用方式差异,从而形成不同搬迁对象实现脱贫和发展的路径差异。质而言之,是不同搬迁户基于自身条件以及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期待差异,即基于不同的机会成本考量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实现脱贫、发展途径。在不同搬迁人口选择、支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机会、能力和方式差异中,以及由这些资源构成的资源利用或资源配置格局中,不同搬迁人口支配的不同资源的资源存量和增量的组合、增长过程不断行塑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即在资源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并且在资源的技术配置和社会配置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经济资本累积向象征资本累积的资本转化,从而实现“权利的重新配置”或“支配性结构权利”的再分配。积极参与占主导地位的现存社会秩序的建构,成为重塑自身新的社会地位的能动主体。基于此,使得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获得意义。
王谷[9](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研究表明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孙松林[10](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干旱灾害背景下宁夏避灾农业经营模式的地域构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灾害背景下宁夏避灾农业经营模式的地域构架(论文提纲范文)
(1)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易地扶贫搬迁研究 |
(二)可持续生计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生计理论 |
(二)资产建设理论 |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框架 |
第三章 生计起点:搬迁移民生计状况和政策资源 |
一、搬迁移民生计状况 |
(一)自然资本流失 |
(二)物质资本大幅提升 |
(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为匮乏 |
(四)金融资本相对提升 |
二、搬迁移民生计政策资源 |
(一)生计资本规划帮扶政策 |
(二)安置社区服务供给体系 |
(三)生计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
三、小结 |
第四章 生计策略:搬迁移民资产建设过程性分析 |
一、人力资本建设 |
(一)参与香菇培训:生产技能的有效提升 |
(二)进“大袜厂”务工:适应能力的初步提升 |
(三)在家门口就业:资源利用能力的加强 |
(四)参与社区治理:治理能力的培育发展 |
二、社会资本建设 |
(一)成立“香菇互助小组”:劳务互助的组织化形成 |
(二)获得“就业帮助”:就业信息的互惠型供给 |
(三)强化“家族支持”:家族式现金互助的强化 |
三、金融资本建设 |
(一)主动申请“香菇贷”:兜底产业的积极参与 |
(二)“被动”参保:香菇产业风险的有效降低 |
四、小结 |
第五章 生计安排:搬迁移民差异化生计选择 |
一、非农型生计:搬迁移民主要的生计方式 |
(一)外出务工:收入为重的主流生计方式 |
(二)社区就近就业:顾家的生计选择 |
(三)兜底保障:“老弱病残”生计的兜底支持 |
二、农业型生计:现代与传统并存的生计选择 |
(一)农业现代化生产:生计方式的现代转型 |
(二)传统农业生产:生计方式的传统承继 |
三、小结 |
第六章 生计结果:生计改善与生计风险并存 |
一、生计改善状况 |
(一)生计资本存量逐渐积累 |
(二)生计活动呈多样化趋势 |
二、生计风险表征 |
(一)产业就业发展空间受限 |
(二)弱势群体生计融入难 |
(三)脱贫主体内生能力不足 |
三、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讨论 |
(一)案例社区移民生计发展模式是否能够推广复制? |
(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发展的差异性原则 |
(三)文化资本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发展的作用 |
三、政策建议 |
(一)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搬迁移民生计资产建设 |
(二)加强社区组织化建设,促进搬迁移民生计融入 |
(三)培育内生发展主体性,加强搬迁移民能力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层面 |
1.1.2 时代层面 |
1.1.3 学术层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1.3.1 传统聚落 |
1.3.2 空间形态 |
1.3.3 保护与更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
1.4.2 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
1.4.3 乡村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现状 |
1.4.4 武安没口峪村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论文创新点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生成环境 |
2.1 区位分析 |
2.1.1 武安市区位分析 |
2.1.2 没口峪村区位分析 |
2.2 自然资源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土地资源 |
2.2.3 气候特点 |
2.2.4 水资源 |
2.3 人文环境 |
2.3.1 历史沿革 |
2.3.2 社会经济 |
2.3.3 宗族概念 |
2.3.4 文化习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
3.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选址 |
3.1.1 传统聚落选址形成过程 |
3.1.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选址及其形成因素分析 |
3.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空间布局 |
3.2.1 空间布局的构成分析 |
3.2.2 水平与垂直的空间布局 |
3.2.3 空间布局的发展演进 |
3.3 影响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因素 |
3.3.1 外部因素 |
3.3.2 内部因素 |
3.4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
3.4.1 “点”要素分析——空间节点 |
3.4.2 “线”要素分祈——街巷和水系 |
3.4.3 “面”要素分析——山体与耕地 |
3.4.4 “点”、“线”、“面”要素之间的联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
4.1 河北省武安传统聚落建筑空间形态历史发展概述 |
4.1.1 武安传统聚落建筑空间形态基本构成 |
4.1.2 武安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独特性特征体现 |
4.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宅院空间形态分析 |
4.2.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宅院空间构成要素 |
4.2.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宅院空间组织方式 |
4.3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单体建筑空间形态 |
4.3.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单体建筑空间构成要素 |
4.3.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单体建筑细部特点 |
4.4 没口峪村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形态案例分析 |
4.4.1 一进宅院 |
4.4.2 二进宅院 |
4.4.3 水平组合宅院 |
4.4.4 垂直组合宅院 |
4.5 没口峪村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形态案例分析 |
4.5.1 概述 |
4.5.2 土地庙 |
4.5.3 遇虎岭庙 |
4.6 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综合分析 |
4.6.1 空间形态 |
4.6.2 空间特点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
5.1 没口峪村现状分析 |
5.1.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现状分析 |
5.1.2 价值评估 |
5.1.3 没口峪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 保护与更新理论基础与实际策略 |
5.2.1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策略 |
5.2.2 基于最佳景观视距法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策略 |
5.3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
5.3.1 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原则 |
5.3.2 没口峪村聚落整体发展规划 |
5.3.3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的信息库生成分析 |
5.4 理论论证与案例设计 |
5.4.1 损毁的传统建筑的修缮 |
5.4.2 自发更新的传统建筑的改善 |
5.4.3 现代建筑的传统复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图片目录 |
附录2 表格目录 |
附录3 武安没口峪村建筑编号 |
附录4 武安没口峪村族谱 |
(4)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6)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阿拉善左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牧民定居背景 |
1.1.2 社会历史背景 |
1.1.3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演进背景 |
1.1.4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背景 |
1.1.5 游牧文化传承与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对象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游牧民族聚落 |
1.4.2 聚落空间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1.5.1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 |
1.5.2 人居环境理论 |
1.5.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4 反规划理论 |
1.5.5 非平衡理论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6.1 国内研究综述 |
1.6.2 国外研究综述 |
1.7 论文框架 |
2 游牧民族聚落的文化背景 |
2.1 游牧文化 |
2.1.1 游牧文化形成背景 |
2.1.2 游牧生活方式 |
2.1.3 游牧民族生态观 |
2.1.4 互惠互助社会制度 |
2.1.5 游牧民族本土知识 |
2.1.6 物质、非物质文化 |
2.2 游牧文化内涵解读 |
2.2.1 游牧生活是一种文化生态模式 |
2.2.2 “草、畜、人”的共生生态逻辑 |
2.2.3 文化生态观的空间投射—聚落 |
2.2.4 文化生态观直观体现—蒙古包 |
2.2.5 文化载体牧民是社区内生动力 |
2.2.6 游牧文化维护着草原生态平衡 |
2.2.7 游牧文化内在价值的重新认识 |
3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的变迁 |
3.1 内蒙古游牧民族聚落变迁历程 |
3.1.1 居住方式的演变 |
3.1.2 土地所有制变迁 |
3.1.3 社会联系的变化 |
3.1.4 生计方式的改变 |
3.1.5 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2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 |
3.2.1 阿拉善左旗概况 |
3.2.2 从游牧到定居的聚落空间变迁 |
3.2.3 从定居到城镇化的聚落空间变迁 |
3.2.4 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2.5 聚落空间布局变化 |
3.2.6 牧户聚落空间变迁 |
3.2.7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 |
3.2.8 “放牧”空间的缩减 |
3.3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特征 |
3.3.1 整体聚落空间变迁特征 |
3.3.2 牧户单元聚落空间变迁特征 |
3.3.3 聚落文化空间的变迁特征 |
3.4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因素 |
3.4.1 政策、经济因素 |
3.4.2 行政区划的变化 |
3.4.3 资源环境的恶化 |
3.4.4 生产方式的转变 |
4 当前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及存在问题 |
4.1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现状 |
4.1.1 聚落等级结构特点 |
4.1.2 传统散居游牧民族聚落现状 |
4.1.3 典型传统定居聚落现状—乌力吉苏木 |
4.1.4 搬迁归并型游牧民族聚落现状 |
4.1.5 典型搬迁归并型游牧民族聚落现状—嘉尔嘎勒赛汉镇 |
4.1.6 现有两种游牧民族聚落空间特征分析 |
4.2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现状存在问题 |
4.2.1 生态环境问题 |
4.2.2 社会民生问题 |
4.2.3 社区内动力的缺乏 |
4.2.4 人力资源配置矛盾 |
4.2.5 潜在的聚落空废化 |
4.2.6 游牧文化逐渐衰弱 |
5 当前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对游牧文化的影响 |
5.1 消极影响 |
5.1.1 忽略空间特征而引起的文化流失 |
5.1.2 空间与主体割裂导致的文化流失 |
5.1.3 “集中”式布局影响下的文化衰弱 |
5.1.4 生态观、价值观的弱化及变化 |
5.1.5 物质、非物质文化的变异与失传 |
5.2 积极作用 |
5.2.1 经济产业转型—游牧文化得到推广 |
5.2.2 草原生态平衡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
5.2.3 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
5.3 本章小结 |
6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规划策略 |
6.1 文化传承视角下游牧民族聚落的重新审视和时代需求 |
6.1.1 文化传承视角下传统散居游牧民族聚落的重新审视 |
6.1.2 文化传承视角下搬迁归并型游牧民族聚落重新审视 |
6.1.3 文化传承视角下游牧民族聚落发展的时代需求 |
6.2 游牧文化对游牧聚落空间发展的价值研究 |
6.2.1 游牧文化的生态经济价值 |
6.2.2 游牧文化和可持续发展 |
6.2.3 传统游牧文化的取舍 |
6.3 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规划要点 |
6.3.1 文化视角下聚落空间的适宜概念研究 |
6.3.2 文化视角下聚落规划影响因素选择 |
6.3.3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规划思路 |
6.3.4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规划原则 |
6.4 适宜性聚落空间应对策略—游牧民族聚落重构 |
6.4.1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重构思路 |
6.4.2 基于文化传承的聚落社会、经济重构 |
6.4.3 基于文化传承的游牧民族聚落体系重构 |
6.4.4 基于文化传承的聚落开发、保护格局重构 |
6.4.5 基于文化传承的牧户聚落单元、产权再构 |
6.5 阿拉善左旗游牧民族聚落空间适宜性规划策略 |
6.5.1 结合自身发展,分级、分类、“本土化”发展 |
6.5.2 活化本土社区,建立生态文化保护特区 |
6.5.3 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地保护制度 |
6.5.4 灵活布局公服设施,提升设施共享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 1.嘉尔嘎勒赛汉镇现场调研(访谈交流) |
附录 2.阿拉善左旗现状教育机构统计情况表 |
(7)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一) 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 有关资源禀赋的研究 |
(二) 有关机会结构的研究 |
(三) 有关人的发展能力的研究 |
(四) 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 |
(五) 有关移民社区重建的研究 |
(六) 有关农村(农业) 资源配置的研究 |
四、中心论点 |
五、田野点概况 |
(一) 牛角寨乡概况 |
(二) 良心寨村概况 |
第一章 良心寨村的易地扶贫搬迁 |
第一节 搬迁的原因 |
一、自然灾害频发 |
二、水资源紧张 |
三、土地、山林资源匮乏 |
四、居住空间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 |
五、文化习俗的影响 |
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足 |
第二节 迁入地概况 |
一、选址原则 |
二、迁入地条件 |
第三节 投资预算、发展规划及预期效益 |
一、投资预算 |
二、发展规划 |
三、预期效益 |
第二章 搬迁对象与分户现象 |
第一节 搬迁对象的识别、规模调整与搬迁户类型 |
一、搬迁对象范围 |
二、贫困户的识别与扶贫资源分配的价值评判 |
三、搬迁对象的识别 |
四、搬迁对象的变化与搬迁规模的调整 |
五、搬迁户类型 |
第二节 搬迁户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
一、搬迁户补助政策 |
二、不同搬迁批次的补助标准 |
三、搬迁户人均补助标准差异与政策纠偏 |
第三节 分户现象及意义 |
一、“农转非”与分户类型 |
二、分户的原因 |
三、分户的意义 |
第三章 搬迁项目实施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
第一节 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
一、宅基地分配原则 |
二、宅基地分配的主体实践 |
第二节 住房建设的主体实践与政策纠偏 |
一、住房建设标准 |
二、住房超标建设与政策纠偏 |
第四章 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
第一节 社区组织重建 |
一、庙会组织 |
二、厨房组织 |
三、搬迁精英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社会关系重构 |
一、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关系重构 |
二、迁入地村民组重构 |
三、搬迁人口的关系重构 |
第三节 搬迁人口的适应与调适 |
一、“彝族特色村”问题 |
二、搬迁人口的社会文化适应与调适 |
三、搬迁人口生产生活的适应与调适 |
第五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脱贫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搬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
一、搬迁贫困户资源禀赋状况 |
二、随迁户资源禀赋状况 |
第二节 搬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
一、搬迁贫困户机会结构状况 |
二、随迁户机会结构状况 |
第三节 搬迁户发展能力评估 |
一、搬迁人口年龄结构及分布 |
二、搬迁人口文化水平及技能分布 |
第四节 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与脱贫发展路径差异 |
一、搬迁户资源配置方式选择 |
二、搬迁户资源配置差异 |
三、搬迁户实现脱贫发展的路径差异 |
第六章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
第一节 易地扶贫搬迁的构成要素 |
一、自然资源权属的转移 |
二、人口的转移 |
三、人力资本的转移 |
四、物质资本的转移 |
五、神圣事物的转移 |
第二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户资源拓展 |
一、自然资源的拓展 |
二、社会资源的拓展 |
三、人力资源的拓展 |
第三节 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 |
一、自然资源重新配置 |
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 |
三、物质资本重新配置 |
第四节 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意义 |
一、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意义 |
二、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社会意义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
后记 |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水系与土壤 |
三、植物与动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人口政策 |
二、清代人口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
二、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
二、清代土地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种植新趋势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森林资源衰减 |
二、水土流失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聚落 |
1.3.2 传统聚落 |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
1.3.4. 聚落景观 |
1.3.5. 景观特征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 |
1.5.4. 研究框架 |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动物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
2.2.3. 语言文字 |
2.2.4. 风俗习惯 |
2.2.5. 宗教信仰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
8.3.5. 景观基因图谱 |
8.4.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干旱灾害背景下宁夏避灾农业经营模式的地域构架(论文参考文献)
- [1]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 何瑾. 武汉大学, 2021(02)
- [2]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王雯悦.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5]近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米文宝,商庆凯,阴柯欣,樊新刚. 经济地理, 2020(05)
- [6]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游牧民族聚落空间变迁研究 ——以阿拉善左旗为例[D]. 图努拉(Tunula).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8]资源、机会与能力: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经济人类学考察 ——元阳县良心寨村的个案研究[D]. 姜似海. 云南大学, 2018(01)
-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10]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