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系统论文-彭永臻,潘聪,孙事昊,赵伟华,黄宇

中试系统论文-彭永臻,潘聪,孙事昊,赵伟华,黄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污泥系统,反硝化除磷,ρ(C),ρ(N),中试AAO-BAF

中试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彭永臻,潘聪,孙事昊,赵伟华,黄宇[1](2019)在《进水碳氮比对中试AAO-BAF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进水碳氮比对AAO-曝气生物滤池(BAF)双污泥脱氮除磷系统的影响,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一个处理量约为50 m~3/d的中试规模AAO-BAF系统在碳氮比分别为3.3±0.3、4.5±0.3、6.0±0.3时长期运行的脱氮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碳氮比约为3.3时,AAO-BAF工艺对COD、TN、PO_4~(3-)-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1.4%、67.6%和85.6%.适当提高有机物浓度,当碳氮比约为4.5时,AAO-BAF工艺对COD、TN、PO_4~(3-)-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9.7%、70.0%和93.5%,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最佳,平均出水TN和PO_4~(3-)-P为12.40、0.20mg/L.但当碳氮比继续提高至约为6.0时,过量的有机物会使缺氧区内存在大量可利用有机物,反硝化菌优先利用电子受体NO_3~--N,削弱了反硝化除磷菌的活性.同时会有剩余的有机物进入BAF,导致异养菌的增殖,氨氮不能完全氧化,使得缺氧区的电子受体进一步减少,影响系统的脱氮除磷功能.此时,AAO-BAF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为81.6%,TN、PO_4~(3-)-P的去除率分别迅速下降至55.1%和63.2%以下,系统接近崩溃.(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徐凯,杨艳玲,于海宽,李星,梁恒[2](2019)在《新型超滤系统的除污染效能及膜污染控制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超滤系统,利用运行膜组产水作为反冲洗膜组供水,取消了反冲洗水泵及反冲洗水箱,简化了超滤反冲洗系统;研究了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等强化水力反冲洗措施的膜污染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膜通量条件下新型超滤中试系统具有极佳的除浊效能,对COD_(Mn)、DOC和UV_(254)等有机物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提高膜通量可使跨膜压差增长速率增加,膜比通量下降速率加快,不可逆膜污染程度更加严重。腐殖酸类物质造成的是可逆膜污染,可通过常规水力反冲洗进行有效控制;蛋白质类有机物是造成不可逆膜污染的主要原因,采用NaCl反冲洗或NaClO反冲洗均可不同程度减轻蛋白质类有机物造成的不可逆膜污染,NaClO反冲洗可更有效地洗脱大分子溶解性蛋白质类物质。与常规反冲洗相比,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可以更有效地洗脱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和大于100 000的DOC。(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06期)

邓焕广,张菊,张智博,刘涛,董杰[3](2019)在《河岸渗滤系统对城市降雨径流中氮磷去除效率的中试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强城市河岸带对降雨径流中氮磷的去除能力,为城市河岸带的改造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壤、煤渣、沸石、锯末、沸石和麦饭石构建了一个中试规模的河岸渗滤系统(riparian infiltration system,RIS),并通过6次试验研究了RIS对模拟城市降雨径流中氮磷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RIS能去除径流中的氨态氮(NH_4~+)、总氮(TN)和总磷(TP),但会输出硝态氮(NO_3~-).该系统对NH_4~+和T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65.6±1.2%和54.9±19.1%,显着高于对TN的去除效率(21.1±13.7%);而NO_3~-的平均去除效率为-1150.0%,这可能是由于系统中NH_4~+的氧化及NO_3~-在介质中的浸出.RIS对垂向流中NH_4~+和TP的去除效率较水平流更高且更稳定;且系统对NH_4~+和TP的去除量与其入水浓度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 <0.01).反硝化作用发生在渗透性较差的底部土壤层中,但其对NO_3~-的去除量远低于渗透性较好的上层土壤介质层中硝化作用产生的量.RIS总体上对降雨径流中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加强RIS的反硝化作用从而减少硝酸盐的输出.(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黄慧[4](2019)在《离子交换法在冷轧废水回用系统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试采用离子交换法作为冷轧最终排放废水的废水回用工艺,系统回收率≥80%,脱盐率≥98%,吨水药剂成本为3.71元。离子交换法产水水质较好,优于工业水水质要求。建议后续增加反渗透或混床工艺,经处理后出水达纯水要求,降低纯水制水成本。(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石岩,邹吕熙,单威,郑凯凯,王燕[5](2019)在《生物絮凝-AAAO中试系统污染物去除特性及反硝化除磷菌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并实现出水稳定达标,采用中试规模生物絮凝-AAAO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并模拟生物絮凝污泥厌氧消化所产生的碳源,用于强化反硝化除磷菌(DPAO)驯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絮凝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去除率可达67.23%、 27%与68.93%。将模拟厌氧消化后产生的碳源投加至厌氧池促进DPAO的驯化后,AAAO系统对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提升31.53%、37.67%和26.37%,反硝化吸磷率最高可达62.97%,二沉池出水COD、TN均满足一级A出水标准,TP可低于0.30 mg·L-1。生物絮凝-AAA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较好,可为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运行奠定基础并有望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何迪,许之扬,周云龙,李倩,蒋昌旺[6](2019)在《共接种瘤胃微生物和厌氧污泥的水稻秸秆中试厌氧消化系统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富含木质纤维素底物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在中试厌氧消化系统中共接种瘤胃微生物和厌氧污泥来改善水稻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水解,采用逐步提升底物有机负荷(OLR)的方式,评估了接种后水稻秸秆的厌氧消化效率。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底物有机负荷达到4.26 g·(L·d)-1(以VS计)时,系统表现出最佳的厌氧消化性能,此时沼气产率为528 mL·g-1 (以VS计),甲烷产率为287 mL·g-1,容积沼气生产强度达到2.20 L·(L·d)-1。在反应器有机负荷从1.05 g·(L·d)-1提升到4.26 g·(L·d)-1的运行过程中,系统的纤维素降解率稳定在(71±2)%,半纤维素降解率稳定在(92±4)%,木质素降解率稳定在(15±3)%。这种稳定性表明反应器的连续运行成功地形成了高效的木质纤维素降解体系,结果可为实际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杨雅琼,徐相龙,韦琦,王园园,查亦飞[7](2019)在《3种固定式填料在中试IFAS系统中的性能比较及菌群结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固定式填料在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IFAS)中的性能和菌群结构,选取弹性立体填料、组合填料以及自制填料3种固定式填料投入中试级别的IFAS反应器好氧池中进行对比,另于小试系统中进行3种填料的脱膜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填料的亲水性最高(接触角为38°),生物膜厚且致密,加上结点的存在,易结团,脱膜率最高为63%;弹性填料21 d基本可以完成生物膜的更新;而自制填料脱膜速率先快后慢,第24天时脱膜率高达80%。在系统运行期间,3种填料对COD、氨氮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自制填料和组合填料系统的总氮去除率高于弹性填料。当自制填料系统运行27 d以后,TN出水可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与组合填料和弹性填料相比,由于自制填料结构的特殊性,其负载的生物量最多,生物多样性最高,同时,对硝化细菌、反硝化菌和反硝化除磷菌均表现出富集优势。(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义群,杨晓辉[8](2018)在《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活杂用水为回用目标,研究了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试验表明,HRT为8 h、SRT为50 d、回流比为120%时,冬季阶段,系统出水的COD浓度低于30 mg/L,BOD5浓度低于10 mg/L,氨氮浓度低于5.0 mg/L,色度低于30度,浊度低于0.3 NTU;夏季阶段,系统出水的COD在2.1~20.5 mg/L之间,BOD5在1.5~7.4 mg/L之间,氨氮在0.04~2.57 mg/L之间,色度在10~30度之间,浊度在0.12~0.27 NTU之间,出水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丛宏斌,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张天乐[9](2018)在《生物质连续炭化中试系统产物特性及其运行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中试规模条件下的生物质连续炭化特性并系统评估中试设备运行性能,以棉秆、稻壳和果木剪枝等典型农林废弃物为原料,进行了生物质连续炭化中试系统生产测试,分析了炭化温度对产物理化性质、组分分布和产率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设备运行过程、能量平衡、能量转化效率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过程中温度和压力控制精准,物料滞留时间为36 min,炭化温度分别为550、600、650℃时,炭化温度对产物特性与产率影响明显,炭化温度越高生物炭中固定碳含量越高,650℃时的果木剪枝炭化比550℃时固定炭含量提高12.7百分点;炭化温度越高热解气产率越大,650℃时果木剪枝炭化比550℃时产气率提高7.8百分点;炭化温度在600℃时处理棉秆,系统能量转化效率为74.10%,能流分析表明,此条件下部分燃气回用加热可支撑系统热解。该研究为生物质连续炭化工程装备的开发和示范推广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2期)

阮先萍,冯梅,刘田兵,申玉萍,姚阳[10](2018)在《A/O+MBR工艺中试系统处理工业园区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园区废水由于其水量和水质稳定性较差,同时有水质复杂、有机污染浓度高、毒性大和难降解等特点而成为废水治理难点。江西省新干县盐化工业城对园区废水进行提标改造,需将排放水质标准由原先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提高到一级A。针对园区废水水质特点,选用A/O+MBR为处理工艺并对此做中试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表明:A/O+MBR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均值为44.74 mg/L,去除率高达79.28%;出水NH3-N均值为1.17 mg/L,去除率高达99.08%;出水TP均值为0.35 mg/L,去除率高达99.10%。工艺总体指标能达到一级A标准,且有设备占地面积少、自动化水平高、处理出水稳定、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在工业园区废水治理中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21期)

中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超滤系统,利用运行膜组产水作为反冲洗膜组供水,取消了反冲洗水泵及反冲洗水箱,简化了超滤反冲洗系统;研究了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等强化水力反冲洗措施的膜污染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膜通量条件下新型超滤中试系统具有极佳的除浊效能,对COD_(Mn)、DOC和UV_(254)等有机物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提高膜通量可使跨膜压差增长速率增加,膜比通量下降速率加快,不可逆膜污染程度更加严重。腐殖酸类物质造成的是可逆膜污染,可通过常规水力反冲洗进行有效控制;蛋白质类有机物是造成不可逆膜污染的主要原因,采用NaCl反冲洗或NaClO反冲洗均可不同程度减轻蛋白质类有机物造成的不可逆膜污染,NaClO反冲洗可更有效地洗脱大分子溶解性蛋白质类物质。与常规反冲洗相比,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可以更有效地洗脱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和大于100 000的DOC。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试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彭永臻,潘聪,孙事昊,赵伟华,黄宇.进水碳氮比对中试AAO-BAF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9

[2].徐凯,杨艳玲,于海宽,李星,梁恒.新型超滤系统的除污染效能及膜污染控制中试研究[J].给水排水.2019

[3].邓焕广,张菊,张智博,刘涛,董杰.河岸渗滤系统对城市降雨径流中氮磷去除效率的中试研究(英文)[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黄慧.离子交换法在冷轧废水回用系统中试研究[J].广东化工.2019

[5].石岩,邹吕熙,单威,郑凯凯,王燕.生物絮凝-AAAO中试系统污染物去除特性及反硝化除磷菌的培养[J].环境工程学报.2019

[6].何迪,许之扬,周云龙,李倩,蒋昌旺.共接种瘤胃微生物和厌氧污泥的水稻秸秆中试厌氧消化系统性能评估[J].环境工程学报.2019

[7].杨雅琼,徐相龙,韦琦,王园园,查亦飞.3种固定式填料在中试IFAS系统中的性能比较及菌群结构解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9

[8].陈义群,杨晓辉.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中试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

[9].丛宏斌,赵立欣,孟海波,姚宗路,张天乐.生物质连续炭化中试系统产物特性及其运行效果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8

[10].阮先萍,冯梅,刘田兵,申玉萍,姚阳.A/O+MBR工艺中试系统处理工业园区废水[J].广东化工.2018

标签:;  ;  ;  ;  ;  

中试系统论文-彭永臻,潘聪,孙事昊,赵伟华,黄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