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陈浩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后者起着重要的推动、维持、调节学习的作用。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优化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效果,并把教学育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兴趣、启发思维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等结合起来,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敬请大家商榷斧正。
一、挖掘兴趣因素,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中学阶段,思维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思维方法和习惯与成年人有所不同,这需要教师在考虑教法时,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其中较有成效的一条就是寓教于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郭沫若曾经说过“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天才的形成。”兴趣能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为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谈话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思维的提高,成绩的进步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因此要求学生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为了保障学生能保持持久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例如,每次检测,凡是学生有进步的我都会进行表扬给予肯定,特别是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更是要给予表扬。
二、激发学习需要,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习的内因。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大多养尊处优,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推动力,也有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易开小差,做小动作,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教学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课堂教学时应相信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让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例如,在一些习题课上,我叫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让他们给同学讲解题目,这不仅鼓励了这群“小老师”认真分析题目,仔细“备课”,同时也令讲台下的同学上课更加专心,聚精会神的听讲。虽然有些“小老师”讲的不够流畅,但是可以看到,他们的思维还是很畅顺的,而其他同学因为有新鲜感,同时也抱着“找同学毛病”的心态,令他们更注意听讲,比老师评讲达到的课堂效果还要好,从而使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
三、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信心
坚强的毅力、坚韧的品质,是保证兴趣持久和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要学好数学必须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培养意志和毅力,应该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所以我从接受一个新班的教学任务就开始,有步骤地制定一些规定,锻炼学生的意志。首先对学生的作业提出要求:书写认真,作业格式规范,解题步骤完整,表达、运算准确,有错一定要订正。并常抓不懈,定期对作业情况进行讲评,表扬和展览优秀作业本,使认真规范作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其次,规范学习方法: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预习时配备一定的思考题,并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学会在某一特定时间里摆脱周围一切,集中精力去达到老师或自己规定的练习目标的习惯,这样使个别学生听课走神和做作业拖拉的现象能得到较好的改变。对一些意志较薄弱,碰到难题就打退堂鼓的学生,还要采取鼓励督促的办法,或者通过家访与家长共同督促的办法来培养他们的毅力。曾对班上一位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了多次家访,在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改变了他遇难就退的不良习惯。同时不能疏忽了对学习成绩较好,但自尊心较强、责任性较差的一些同学的品质意志的训练,以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努力把自尊心变为激励积极向上、学好数学的动力。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中,教师一定要自始至终,一抓到底,因为这本身说明教师自身具有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反之将极大地影响和刺激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教师采用学法指导为主,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目标,培养学生“预习在前,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一反三”,指导学生多思、善思,科学地记忆所学知识,并且适当作好笔记,及时复习;指导理解和记忆知识及温习教材的方法、技巧。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循序渐进,迁移应用、主动解决疑难问题;善于积累,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方面。反复训练,持之以恒,激发自觉性;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由“学会”到“会学”。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对作业的格式要求,书写整洁,在完成作业,养成验算的习惯等。要严格训练,人人“过关”,使学生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整个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