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表层海洋论文_杨欣,苏华,黎文娥,黄琳瑾,汪小钦

导读:本文包含了次表层海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层,通量,海洋,气泡,温度,粒径,重构。

次表层海洋论文文献综述

杨欣,苏华,黎文娥,黄琳瑾,汪小钦[1](2019)在《全球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遥感反演的季节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遥感反演海洋内部多时相、大尺度热力结构信息对于了解海洋内部复杂、多维的动力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利用卫星遥感观测的海表参量(海表高度异常(SSHA)、海表温度异常(SSTA)、海表盐度异常(SSSA)和海表风场异常(SSWA)),反演不同季节、不同深度层位(1000 m深度以上)的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STA),并用Argo实测数据作精度验证,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以及决定系数(R2)评价模型在全球及洋盆尺度上的反演精度。结果显示,全球海洋16个深度层位的平均R2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为0.53、0.60、0.54、0.66,NRMSE分别为0.051、0.031、0.043、0.044。随着季节的变化,模型反演性能有所波动。模型在印度洋的反演效果最佳,不同季节、不同深度层位上的平均R2和RMSE分别为0.71和0.18℃,而大西洋的反演精度最低,平均R2和RMSE分别为0.46和0.25℃。研究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适用于全球不同季节的STA遥感反演,且在不同洋盆上均有较好的反演效果;不同季节上,上层STA有明显变化信号,空间异质性显着,但300 m以深,STA信号较弱且基本不随季节变化。本研究可为长时序、大尺度海洋内部参量信息遥感反演与重建提供依据,有助于进一步发展深海遥感方法。(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春健,张晓爽,张寅权,刘克修[2](2018)在《卫星遥感重构海洋次表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表层的状态信息与次表层的结构密切相关,将卫星遥感海表数据长时序、广覆盖的优势与海洋实测数据所表征的次表层特征相结合,建立由表层到水下的映射关系,是获取时空连续海洋叁维状态信息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海表信息重构次表层结构的多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各类方法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回顾,并对各个方法的优势做出归纳总结,为次表层重构方法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信息》期刊2018年04期)

黎文娥,苏华,汪小钦,严晓海[3](2017)在《多源卫星观测的全球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信息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表层卫星遥感观测的中深层海洋遥感对于了解海洋内部异常及其动力过程有重要意义。如何从现有的海洋表层遥感观测资料提取海洋内部关键动力环境信息场是具有挑战性的海洋遥感技术前沿。本文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通过卫星遥感观测获取的多源海表参量(海表高度异常(SSHA)、海表温度异常(SSTA)、海表盐度异常(SSSA)和海表风场异常(SSWA)),选择最优参量输入组合,感知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STA),并用实测Argo数据作精度验证。结果表明SVR模型可准确估算全球尺度的STA(1000 m深度以浅);当SVR输入变量为2个(SSHA、SSTA)、3个(SSHA、SSTA、SSSA)、4个(SSHA、SSTA、SSSA、SSWA)时对应的平均均方差(MSE)分别为0.0090、0.0086、0.0087,平均决定系数(R2)分别为0.443、0.457、0.485。因此,除了SSHA和SSTA外,SSSA与SSWA的输入对SVR模型的估算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STA的估算精度。在全球增暖与减缓背景下,该研究可为从表层卫星遥感观测提取海洋内部热力异常信息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有利于拓展卫星对海观测范围。(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闫恒乾,洪梅,张韧,郭晓明,陈建[4](2016)在《海洋表层-次表层反演与重构方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飞速发展的卫星遥感技术为海洋学研究提供了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表层资料,而海洋表层信息实际上反映了海洋内部状态。此研究总结了海洋表层—次表层反演与重构方法,将其归类为模式同化方法、统计重构方法以及表面强迫准地转(SQG,Surface Quasi-Geostrophic)方法,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海洋信息反演与资料同化和融合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信息》期刊2016年03期)

张胜茂,樊伟[5](2012)在《海洋次表层FIDW温盐影像插值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最大限度地提高海洋次表层温盐影像插值速度,是解决渔况信息动态服务效率的关键。IDW可以实现海洋剖面观测点的二维插值,但通用的IDW算法效率较低,采用FIDW方法提高插值效率,在使用相同计算公式的情况下实现影像快速插值,插值结果经过实测数据验证表明误差的范围可以满足渔业分析应用的需要。(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2年26期)

宫响,史洁,高会旺[6](2012)在《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特征因子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数情况下,海水中叶绿素垂直分布是不均匀的。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普遍存在于大洋及沿岸海域。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SCML)的深度、厚度与强度是表征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CM)现象的主要特征因子,受海洋水文环境、营养盐分布以及浮游植物种类等因素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区的分布有较大差异。总体上,相对近海,大洋中SCML特征因子的季节变化较小,SCML深度较大,厚度较大,强度较小。寡营养盐海区SCML深度及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已有较明确结论,SCML深度主要受物理因素(光照条件及水体混合程度)影响,而强度则受物理、生物因素(光照条件、水体混合程度或浮游动物摄食等)共同影响。近海富营养盐海区,SCML特征因子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薄弱。长时间序列、高分辨率观测站在相应海区的建立,对推进海洋SCM,尤其是近海SCM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卫星观测、现场观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定量研究SCML特征因子与各物理、生物、化学因子的普适性关系,是进一步研究SCML特征因子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2年05期)

刘国昕[7](2012)在《海洋层化和海冰漂移速度变化对北极冰下海洋Ekman漂流的影响及北极次表层暖水的热通量与维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Ekman漂流是上层海洋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本文提出了用实测温盐数据计算冰下Ekman流速的方法,将计算得出的流速与2010年第四次北极考察期间同步获取的海流剖面数据进行比较,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基于这个结果,可以通过比较容易获得的温盐数据计算Ekman漂流垂直结构。海水层化的存在导致在跃层处湍流粘性系数减小,强烈抑制了水平流动的向下传播,致使Ekman漂流在跃层处完全消失。结果表明,冬季上层海洋漂流会发生在较大的深度上,而夏季海冰拖曳引起的漂流只能达到20m至30m的深度。漂流层变浅意味着海冰拖曳做功产生的能量不能进入海洋深处,而是在很浅的表层水体内积聚,有利于加剧海冰的底部融化。表面海冰流速的变化,会对Ekman流场造成影响。研究表明,表面海冰流速发生变化时,导致各层流速发生相应变化,使流场产生变化,但Ekman流的摩擦影响深度并不随表面冰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摩擦影响深度是由海水的密度结构所决定的,跃层的位置决定Ekman流的摩擦影响深度,与海冰漂流流速无关。计算湍流粘性系数通常需要密度剖面和流速剖面的观测结果,在只有密度剖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本文的方法计算Ekman漂流,获得上层海洋的湍流粘性系数剖面。在夏季北冰洋海域经常可以观测到次表层暖水现象。次表层暖水即在水深20~50m的范围内出现海水的温度极大值。本文对次表层暖水湍流热通量方面开展了研究。文中采用PP方法,用2008年第叁次北极考察实测密度剖面数据,并使用上文中Ekman漂流方法,利用Ekman剪切估算海水垂直湍流扩散系数的垂向分布,表明海洋上部湍流扩散系数较大,达到1.5×10~(-2)m~2/s,湍流热通量较大;而跃层及以下垂向湍流热扩散系数只有1×10~(-5)m~2/s到8×10~(-5)m~2/s,湍扩散散失的能量较少,次表层获得的太阳能得以储存,使次表层暖水得以维持,密度跃层的存在是次表层暖水形成的原因之一。次表层暖水的能量扩散主要是通过湍扩散来实现的。观测数据表明,次表层暖水通过湍扩散输出的能量通量在5W/m~2以下。次表层暖水处热通量很小,是由于那里海水层化抑制了湍流扩散,湍扩散系数小于表层海水,使得能量得到积累,导致次表层暖水温度较高。这样小的扩散系数使得次表层暖水积累能量形成温度峰值。本文提出,通过次表层暖水热通量可以估计进入海水的太阳辐射能FT。结果表明,各站平均太阳辐射能相差较大,在几W/m~2至百余W/m~2的范围内,认为是冰层的厚度不同造成的。当冬季到来太阳辐射减弱或消失后,次表层暖水不会迅速消失,其积累的热含量仍将使次表层暖水存在较长一段时间。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次表层暖水可以存留1-4个月时间。次表层暖水处储存了较多的能量,由于海水层化等原因导致次表层暖水处湍流热通量较小,能量释放率较低,从而使次表层暖水长期缓慢地向外释放能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3-17)

王宏娜,陈锦年,刘钦燕[8](2012)在《ENSO循环过程中次表层海洋信号的传播和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ODA等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洋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ENSO循环过程中次表层异常海温信号在赤道外向西传播的路径与温跃层深度的分布有一定关系,10oN附近是气候平均温跃层深度的极小值区域,温跃层在该区域形成了一个从东到西的阻隔带,阻挡了来自赤道地区的ENSO信号继续向北传播,从而转向西传播;而南半球温跃层深度的气候分布不具备这一特征,不利于ENSO信号在南半球的向西传播。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ENSO信号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异常海温的主周期是变化的,特别是在沿10oN附近向西传播的过程中,ENSO信号的主周期变化较大。推断西太平洋暖池区域的ENSO信号除了在循环过程中自东太平洋10oN传来的以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局地的大气变化引起的海温异常,以及来自中高纬度的异常海温信号等因素。(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倪晓波,黄大吉[9](2006)在《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分布和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海洋生物剖面存在许多显着的共性,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um,SCM)就是其中之一。SCM一般出现在浮游植物水华期间稳定海洋水体的近表层或真光层底部附近,此特征最早是由Yentsch[1]描述。他指(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06年05期)

曹瑞雪[10](2006)在《海洋表层及次表层气泡测量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波浪破碎过程中气泡云的产生,能够显着增强海-气界面湍流过程和气体交换速率,对于海洋上混合层动力学、生物和化学过程,以及上层海洋-低层大气生物地球化学与物理过程耦合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气泡谱分布的观测主要限于在实验室内完成,外海现场观测的工作相对较少。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分辨率CCD成像系统,在实验室和外海对气泡分布进行了初步观测,对气泡在海气交换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分为叁部分:1光机系统设计;2现场测量技术;3在海-气界面通量交换中的作用。分别简述如下:1本文设计了一套高分辨率CCD水下气泡拍摄光学系统,主要由CCD光学成像单元、背景光源和视频采集叁部分组成;2用次高分辨率CCD成像系统,在实验室和外海对气泡分布进行了初步的观测,揭示了气泡的产生和消亡过程;3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气泡边缘信息进行提取,以此对图像中的气泡粒径大小和个数自动进行统计,并利用统计结果计算气泡的平均体积通量、气体交换通量以及能量交换。(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6-05-01)

次表层海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洋表层的状态信息与次表层的结构密切相关,将卫星遥感海表数据长时序、广覆盖的优势与海洋实测数据所表征的次表层特征相结合,建立由表层到水下的映射关系,是获取时空连续海洋叁维状态信息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海表信息重构次表层结构的多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各类方法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回顾,并对各个方法的优势做出归纳总结,为次表层重构方法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表层海洋论文参考文献

[1].杨欣,苏华,黎文娥,黄琳瑾,汪小钦.全球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遥感反演的季节时空变化特征[J].遥感学报.2019

[2].孙春健,张晓爽,张寅权,刘克修.卫星遥感重构海洋次表层研究进展[J].海洋信息.2018

[3].黎文娥,苏华,汪小钦,严晓海.多源卫星观测的全球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信息提取[J].遥感学报.2017

[4].闫恒乾,洪梅,张韧,郭晓明,陈建.海洋表层-次表层反演与重构方法概述[J].海洋信息.2016

[5].张胜茂,樊伟.海洋次表层FIDW温盐影像插值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

[6].宫响,史洁,高会旺.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特征因子及其影响因素[J].地球科学进展.2012

[7].刘国昕.海洋层化和海冰漂移速度变化对北极冰下海洋Ekman漂流的影响及北极次表层暖水的热通量与维持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8].王宏娜,陈锦年,刘钦燕.ENSO循环过程中次表层海洋信号的传播和变化[J].热带海洋学报.2012

[9].倪晓波,黄大吉.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分布和形成机制研究[J].海洋科学.2006

[10].曹瑞雪.海洋表层及次表层气泡测量及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

论文知识图

海气耦合模式计算区域区域GRAPES台风...太平洋O一400米次表层海洋热...月份水平大气风场和大洋流场联合复EOF...4-32006年9月21-26日12...孟加拉湾观测到的“次表层温度反升”...1北部湾表层沉积物与岩心样调查站位分布...

标签:;  ;  ;  ;  ;  ;  ;  

次表层海洋论文_杨欣,苏华,黎文娥,黄琳瑾,汪小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