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纯粹理性批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统觉,自我意识
纯粹理性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傅志伟[1](2019)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统觉”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在论证他所说的"哥白尼式变革"的过程中,提出了最为关键的一个论证步骤,即先验演绎。在先验演绎论证的逻辑起点处,康德明确地将(本源的)统觉与(先验的)自我意识等同起来。但是,统觉就其自身的分析视角来看,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维度,这实际上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统觉同自我意识的关系也能够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得到分析。从分析统觉的这两个视角出发,来阐发康德所说的统觉同自我意识的等同关系。同时,出于论证的完备性要求,对人们常常易于陷入误解的统觉与内感官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我思"进行的实体化做法给予一个必要的说明,以防止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某种僭越的举动。(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彭小伟[2](2019)在《康德哲学之“现象”范畴探析——以《纯粹理性批判》为研究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康德看来,感觉永远突破不了经验的限制,只有理性才能超越理性。因此他认为,现象既是"主体的"现象,也是"经验的"对象。现象就是认识对象,由"现象的质料"和"现象的形式"这两大要素构成。"现象"范畴是康德哲学区别于以往任何哲学的显着标志,也是康德哲学大厦的奠基石,更是打开康德哲学大门之秘钥。(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任毅[3](2019)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先验分析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纯粹理性批判》为康德形而上学体系提供了坚定可靠的基础,康德指出仅把涉及知识的先天的并排除掉经验对象的要素称为先验知识。先验分析论即真理的逻辑,详细阐述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及其原理为自然科学知识的成立提供的可能、根据和条件。知性通过对判断的逻辑机能证明发现纯粹概念的范畴并进行演绎,顺利综合了内在感性提供的经验,随后指导建立出判断力用于范畴加于现象的法规。(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1期)
方悦[4](2019)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知识是何以可能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社会,理论与现实总是存在诸多矛盾。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他首先明确了"纯粹知识"的界定,为这种法则提供了适用范围。(本文来源于《侨园》期刊2019年07期)
刘进[5](2019)在《作为一种知性行动的想象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的想象力概念与通常意义上的想象力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在直观中所表象的“不在场的对象”乃是相对于表象的“统一性”而言的直观的杂多。想象力对直观的杂多的综合是形成一切统一表象的根本前提。想象力作用的这种广泛性让其成为一切认识必不可少的成分。而这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想象力概念是康德在解决其体系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之结合如何可能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是范畴先验演绎的任务。两版演绎不同的论证方式制约着对想象力的角色的定位。其中的关键是两版演绎对知性的揭示在范围上的差异。由于A版演绎对叁重综合的分析局限于经验领域,因而分析的终点仅仅是作为一种形式根据的知性,而涉及整个理性范围的知性的综合在此尚无法引入。而想象力的综合就归属于这种普遍意义上的知性的综合行动,这种知性的行动以想象力的综合的名义实施于我们的感性直观,以理智综合的名义实施于智性直观。因此,在未引入这种综合之前,想象力仍有可能是与感性和知性并列的第叁种认识能力,而这种情况将是对康德关于知识来源二分的根本否定。B版演绎中普遍意义上的综合的引入消除了这种可能性,想象力的综合作为知性的行动在经验领域所实施的综合的同义词归属于知性的行动,从而归属于知性本身。由此,想象力作为一种属于知性的“内部中介”沟通着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想象力的先验综合本身就包含着这一沟通的机制。想象力的先验综合虽然要以知性范畴为其统一性的形式根据,但是范畴作为统一性的表象在这种综合中并未被反思,对范畴的这种反思性的应用是知性判断的任务,想象力的先验综合先于这种反思并为判断活动提供主观前提。而这种“综合”与“判断”的关系可以借助康德对统觉的“综合统一性”与“分析统一性”的区分得到根本性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9)
威尔弗里德·塞拉斯,陈曦,王玮[6](2018)在《“……这个能思的我或者他或者它(物)……”——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我”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关于能思存在之本性的论点基于表象"我"的具体本性。他认为,经验自我属于一个有思想的肉体实有,其内感官被心灵自己的状态激动,因此和外感官一样牵涉被动性。这样的心灵或理性只具有相对自发性,是没有归因能力的它(物)或精神自动机,从而不是完全自主的。不过,如果有一个内在于实践理性的目的,那么它可能会是完全自主的。康德认为这个目的是道德律,我们选择的行动方式只有被其蕴涵(而非出于偏好)才表达真正的自由。(本文来源于《德国哲学》期刊2018年01期)
溥林[7](2017)在《理解与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感性论§1辩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学术翻译,就是"理解和理解的塑形",而塑形的一个标志就是将那些体现原作者思想的各种基本概念在母语中概念化、达乎语词;而这一塑形过程必然既受制于自己已然的文化、思维方式和语言,但同时又承袭、改变和塑造着它们。因此,从根本的意义上看,翻译奠基在理解和解释之上。本文尝试以《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1为例来说明这点。(本文来源于《德国哲学》期刊2017年02期)
崔晨[8](2018)在《解读《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对象”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在第一版《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范畴先验演绎之主观演绎部分提出“先验对象”概念,但由于其复杂的描述和纠结的概念功能容易引起误解,故而康德在第二版《纯粹理性批判》中将其删除。虽然对“先验对象”的书面描述被抹去,但是,笔者认为先验对象在《纯粹理性批判》,甚至(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8-28)
胡志刚[9](2018)在《主客对立、纯粹理性批判和自在之物——尼采对康德认识论批判的叁个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尼采反对康德在认识论上把主客体对立起来,认为以主客体对立的方式解决认识问题是没有出路的,客体不可知,主体是一种虚构,因而,认识只是个体的理解和解释。尼采认为,感性、知性这两种认识能力的划分缺乏合理性,这些能力都基于身体之上,不存在认识能力的高低之分,只有对于身体有益的东西才能被更好地认识,认识是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尼采批判康德的认识论最终是为了消解"自在之物",如果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必然会导致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对立,这种对立构成道德形而上学的根基,尼采致力于重估一切价值,其要破除超验的道德王国。(本文来源于《广东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唐艳[10](2018)在《读不完的康德经典,道不尽的哲学智慧——“为什么还要读康德”学术研讨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哲学概念系统引校》新书发布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1月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为什么还要读康德"学术研讨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哲学概念系统引校》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总办公厅举行。30多位来自十几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康德和德国哲学的专家学者参会,发言内容涉及康德的重要意义,康德哲学的研究视域,如何读康德,回归经典、还原康德等前沿问题。会议将推进国内康德哲学的再研究。(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纯粹理性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康德看来,感觉永远突破不了经验的限制,只有理性才能超越理性。因此他认为,现象既是"主体的"现象,也是"经验的"对象。现象就是认识对象,由"现象的质料"和"现象的形式"这两大要素构成。"现象"范畴是康德哲学区别于以往任何哲学的显着标志,也是康德哲学大厦的奠基石,更是打开康德哲学大门之秘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纯粹理性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1].傅志伟.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统觉”与自我意识的关系[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彭小伟.康德哲学之“现象”范畴探析——以《纯粹理性批判》为研究对象[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3].任毅.《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先验分析论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4].方悦.《纯粹理性批判》中知识是何以可能的[J].侨园.2019
[5].刘进.作为一种知性行动的想象力[D].华东师范大学.2019
[6].威尔弗里德·塞拉斯,陈曦,王玮.“……这个能思的我或者他或者它(物)……”——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我”的解读[J].德国哲学.2018
[7].溥林.理解与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感性论§1辩证[J].德国哲学.2017
[8].崔晨.解读《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对象”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9].胡志刚.主客对立、纯粹理性批判和自在之物——尼采对康德认识论批判的叁个维度[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
[10].唐艳.读不完的康德经典,道不尽的哲学智慧——“为什么还要读康德”学术研讨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哲学概念系统引校》新书发布会议综述[J].衡水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