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序效应的剖析和柱结构理论的提出(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洪金昌[1](2021)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圆柱壳支承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孙振宇[2](2020)在《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原理与设计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隧道支护体系是保证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基本要求,随着新奥法的提出和应用,以调动围岩承载为核心的支护设计理念已形成广泛共识。但由于我国隧道围岩条件差异性极大,针对具体工程设计中的支护时机选择、支护参数确定以及支护可靠性评价等问题尚存在诸多困惑,使得隧道工程的定量化设计步履维艰。一般而言,隧道支护体系由作为主体的围岩和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以及二次衬砌等人工支护结构组成,而目前对于各项支护作用的机理、目标和技术标准也不确定,尚存在诸多模糊认识,造成隧道设计理论远落后于工程实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隧道支护的本质特征和宗旨出发,揭示隧道支护—围岩动态相互作用全过程演化机制,明确隧道围岩的支护需求及稳定性控制原则,进而对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作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明确各支护结构的作用特点及适应性,最后提出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设计方法,主要开展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隧道围岩变形破坏预测方法,揭示了隧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全过程演化机制。针对以往支护—围岩相互作用多针对单一支护结构而无法反映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特性的问题,建立隧道围岩工程响应的预测方法,提出围岩自承载能力的虚拟支护力表征方式,并就其衰减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隧道围岩实测变形全过程曲线的统计分析,揭示隧道支护—围岩作用阶段性演化机制,明确各阶段所占比例与控制重点。明确隧道支护本质作用为调动围岩承载和协助围岩承载,其中调动围岩承载效率更高,应作为隧道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2)建立了超前支护的变形控制作用机理模型,提出了超前支护参数的优化确定方法。由于以往超前支护仅强调其防坍塌作用而无法满足隧道安全要求,阐明超前支护的控变形作用原理,并比较不同超前支护设计理念的变形控制效率,指出周边加固相比于正面加固效率更高。进而建立隧道超前支护变形控制机理模型,按照围岩塑性区的分布划分为不同分析工况,推导隧道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半径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对加固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结合隧道围岩变形规律提出超前支护环向参数的优化确定方法和纵向范围的建议值。(3)明确了隧道初期支护的主承载作用,建立了隧道初期支护体系协同设计方法和评价体系。将隧道初期支护按其作用机制划分为锚固体系和表层初期支护,分别建立支护—围岩耦合作用机理模型,并对其进行全过程解析,阐明锚固体系的协同作用原理,据此分析不同支护方式的作用效果、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支护选型和合理支护时机的确定方法。进一步将锚固体系视为对围岩的改良,建立隧道初期支护体系协同设计方法,并提出以围岩变形和协同度为指标的评价体系,实现初期支护的定量设计。(4)揭示了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机理,提出了二次衬砌安全储备系数的计算方法。明确二次衬砌作为安全储备的内涵和实现方式,建立复合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模型并进行解析,得到复合支护结构不同空间位置处的受力、变形以及荷载分担比,并基于隧道长期安全提出复合支护结构有效协同作用的评价方法。进一步构建支护结构承载能力曲线,提出支护结构安全储备系数计算方法,为隧道服役安全提供保障。(5)阐明了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原理,建立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支护结构体系协同设计方法。基于隧道支护—围岩相互作用演化机制,将协同学原理引入隧道支护设计,构建隧道围岩协同支护系统,阐明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基本特征与研究层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隧道支护体系的协同作用机理,以围岩变形、支护受力和支护成本为设计目标,建立基于分组加权的目标函数隶属度表征方法,据此提出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
邓力文[3](2019)在《跨海桥梁承台-群桩基础波浪力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目前跨海大桥常用的承台-群桩基础,综合采用理论推导、模型试验与数值试验的方法对承台和群桩所受波浪力以及对应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承台-群桩结构在非线性浅水波浪作用下受到的波浪力开展了缩尺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由于未考虑承台对波浪场的扰动以及承台后侧液面的影响,现有的Mc Pherson经验公式计算值相较模型试验结果误差较大。本文采用二阶孤立波与椭圆余弦波波浪理论和Morison方程计算了群桩上的波浪力,与模型试验得到的承台下群桩上波浪力吻合较好。然后对承台在孤立波作用下的波浪力计算方法展开了研究。分析了方形承台在孤立波作用下的受力机理,结果表明承台前侧壁面上流体竖向加速度造成的动水压力减小对承台上水平波浪力影响较大,只考虑静水压力得到的承台上水平波浪力相较于数值模拟结果显着偏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承台前、后侧液面高度以及承台前侧液面竖向加速度三个主要影响参数,提出了承台在孤立波作用下水平波浪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模型试验以及数值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同一浅水波浪工况(孤立波和椭圆余弦波)下圆形承台与同尺度的方形承台所受波浪力的比例关系。接下来对承台在周期波作用下的波浪力计算方法展开了研究。针对跨海桥梁基础的承台尺度大、位于近水面位置时波浪非线性效应强等特点,通过对近水面承台上波浪力受到非线性自由液面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更适用于淹没深度与入射波浪波幅较接近的情况下的水平波浪力修正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给出的修正计算方法对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承台上水平波浪力的计算也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最后对承台影响下群桩受到的波浪力计算方法展开了研究。以承台下各桩所受波浪力与独立单桩上波浪力的比值定义了承台效应系数,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波长、波高、桩位、承台尺度、淹没深度等参数对承台效应系数的影响,确定了无量纲参数/为影响承台下各桩承台效应系数的关键参数。采用近水面方箱受波浪作用的二维势流理论解和Morison方程的组合给出了受承台影响的桩上波浪力的理论计算方法,并采用数值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岳晓菲[4](2019)在《宽速域吸气式发动机的空气预冷器表面疏水和抑冰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表面单级微米结构、单级纳米结构和二级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接触角测量仪、高速摄影系统和环境扫描电镜设备等试验手段,结合经典润湿模型、热力学、相变动力学、固体表面吸附等理论分析,详细研究了微纳结构表面的润湿性和润湿稳定性、液滴蒸发过程中的润湿行为和换热特性、静置液滴冻结和融化过程、液滴撞击冷疏水表面现象、以及表面凝露结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三类微纳结构表面的润湿性和润湿稳定性。考察了表面结构、结构参数和基材对疏水性的影响,建立了表面柱形结构与接触角、接触角滞后的关联模型。从疏水性能来看,在单级阵列结构上构筑微米或纳米级的第二级结构后,表面疏水性增强,而且微-纳二级结构比微-微二级结构更疏水。当单级柱形结构参数一致时,圆柱结构比方柱结构更疏水。柱高一定时,单级、二级结构表面的疏水性随着间宽比(柱间距与柱宽度之比)的增大而增强。基材对润湿性影响不大。常温壁面条件下,二级结构和单级纳米结构更有利于撞击的液滴发生完全回弹,表面结构的润湿稳定性更强。通过试验研究了水和乙醇两种液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蒸发过程,发现表面结构影响液滴蒸发过程中的润湿行为和蒸发速率。单级阵列结构的间宽比越大,越容易发生Cassie-Wenzel润湿转变,润湿稳定性越弱。相对单级方柱结构,单级圆柱结构更容易同时满足强疏水性和稳定性要求。水滴在无微纳结构的空白硅片表面蒸发最快,其次为单级阵列结构,在二级结构表面蒸发最慢。纳米尺度的第二级结构增加了蒸发速率,使得水滴在微-纳二级结构表面的蒸发时长小于微-微二级结构表面。通过试验研究了静置液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冻结过程,主要包括“液相冷却和过冷却、液相亚稳态、晶核形成和表面复辉、局部固化、固态冷却”五个阶段。通过比较液相持续时长,发现微-纳二级结构疏冰能力最强,单级圆柱结构抑冰能力最弱;晶核形成时,潜热释放导致液滴表面温度突升;表面结构影响结冰固化起始,固液接触面积影响固化后期行为;冻结末期,微纳结构表面的液滴冰锥角略低于空白硅片,与初始接触角关系不大。二级结构是防止撞击的液滴在冷壁面结冰的最佳结构,且微-纳二级结构比微-微二级结构抑冰能力更好。通过试验研究了已冻结液滴在表面的融化过程,和多次结冰-融冰后表面的防冰特性。发现融化时,疏水表面比亲水表面需要更大的过热度。抑冰能力较强的二级结构表面具有最佳疏水恢复性。多次结冰-融冰循环后,微-纳二级结构仍具有最佳抑冰效果,表面的耐磨性最强。通过理论分析讨论了表面润湿性和表面结构对水蒸气冷凝过程的影响。发现疏水性主要影响液核形成和液核分布密度。接触角越大,液核越难形成,液核分布密度越小。表面结构影响凝露合并和冻结波的传播。根据环境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提出了三类微纳结构表面的凝结模式。其中,二级结构凝露合并最慢,单级圆柱结构最容易凝露溢出。宏观观测下,二级结构与空白硅片的霜层结构相似,霜晶较为短小且数量大。各疏水表面仅在结霜初期有明显的抑霜能力,结霜后期霜层厚度差异缩小。
陈云飞[5](2019)在《深海浮式钻井平台升沉补偿系统负载的仿真及实验室模拟》文中指出采用浮式作业平台进行超深钻井作业时,必须利用升沉补偿系统来维持钻柱底端钻压的稳定,以保证超深浮式钻井作业的安全和效率。由于超深钻井作业的钻柱很长,难以直接用钻柱底端的钻压作为升沉补偿系统的反馈信号;其钻压的控制往往是由升沉补偿系统对钻柱上端的大勾进行位移补偿来实现的。钻压的变化范围与大勾位移变化范围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升沉补偿系统的负载即钻柱的刚度。本文主要研究钻柱的刚度以及刚度对钻柱升沉补偿系统的补偿性能影响。仿真研究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是验证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为了探究升沉补偿系统钻杆刚度与升沉补偿精度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工作:1、在了解深海钻柱工作流程后,完成钻柱升沉补偿系统负载的轴向受力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和理论计算对钻柱轴向当量刚度进行求解,得出了钻柱的轴向当量刚度和在安全钻压下轴向变形量。2、利用量纲分析法推导出实验室模型与实际模型之间的联系,完成实验室模拟负载的弹簧刚度和质量块的选择。3、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基于开式变量泵和比例阀的绞车型升沉补偿模型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对伺服电机控制绞车和比例阀控制绞车的速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Simulink和AMESim联合仿真,完成了对绞车型升沉补偿模型系统的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仿真,分析了钻柱升沉系统的补偿范围与钻柱刚度之间关系。4、根据绞车型升沉补偿系统试验台控制原理,搭建基于开式变量泵和比例阀的绞车型升沉补偿模型系统的搭建,通过实验验证钻柱升沉补偿系统的补偿范围与钻柱刚度之间的关系。
姬进才[6](2019)在《GaN纳米柱阵列在白光LED应用方面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GaN纳米柱作为光电子集成重要的潜在组成部件,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硅(Si)、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等其它半导体材料,GaN纳米柱可采用自催化方法制备,去除了催化物对纳米材料造成的污染,而且氮化物与砷烷、磷烷等制备半导体器件常用的掺杂源相比,更加绿色环保。本论文选择具有绿色环保及未来发展潜力的InGaN/GaN异质结纳米柱阵列结构的发光二极管(LED)为突破点,以设计发光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的白光LED为目标,致力于推动LED光电照明技术为基础的国家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进程。本文首先,通过在LED器件引入GaN纳米柱结构,增加了出射光子的逃逸角度,降低了因全反射带来的光能损耗;同时,纳米柱结构具备的光路导向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发光材料的光提取效率。其次,通过在GaN纳米柱侧壁的非极化m平面生长InGaN量子阱结构,可以完全消除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QCSE)的影响,使得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再次,通过对纳米柱的高度、底面半径尺寸和纳米柱倾斜顶部的表面积进行优化设计,改变了InGaN量子阱中铟(In)元素的含量,使得纳米柱不同高度处的量子阱可分别发出黄光和蓝光,得到总的出射光为白光。根据优化得到的参数,仿真了基于InGaN/GaN异质结纳米柱的LED器件的发光频谱、开启电压、半高全宽和相对辐射率。最后,对光谱进行了电流驱动分析,发现随着电流的增加黄光和蓝光光谱都有轻微的蓝移现象,并且黄光的半高全宽始终大于蓝光的半高全宽。本文第二部分对纳米柱结构模型的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相同的驱动电压下,纳米柱结构的顶部区域相较于底部区域有着更高的辐射率,电压越大辐射率的差别越明显。然后,对比了单层和双层量子阱的辐射率,发现双层量子阱具有更高的辐射率和更强的发光光强。本结构设计有望为实验制备出无荧光粉转换的白光LED器件提供解决方案。
刘祥[7](2019)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形柱可以有效地避免柱棱突出墙体,在改善室内观瞻、减轻结构自重、扩大使用空间、方便家具摆放等方面具极大的优势,深受开发商及用户的青睐。目前阶段,推广及应用中的异形柱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而受混凝土材料性能及异形柱截面形式的制约,异形柱结构的适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即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内配置型钢骨架,既充分利用异形柱截面优势,又有效地提高异形柱结构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耗能等抗震性能,极大地推动了异形柱结构的应用与发展。国内外学者从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及抗震性能等方面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及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异形柱柱肢细长,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在同一位置,容易受到扭矩的作用,特别在地震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扭矩的影响而发生破坏。然而,关于复合受扭作用下异形柱的抗震性能鲜有研究。本课题组对6个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及9个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柱构件进行了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低周反复试验,以期对十字形截面柱的复合受扭抗震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观察了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得到了滞回曲线及特征点参数,分析了试件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强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明确了轴压比、扭弯比以及配钢形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扭弯比的增大,十字形截面柱试件受扭破坏特征更加明显,由弯曲破坏向扭转剪切破坏转变。2)从影响参数分析来看,当扭弯比由0.14增大到0.21时,试件抗扭承载力增大了 10%左右,扭转变形增大20%以上,扭转延性增大8%,弯曲变形减小8%,位移延性减小了 10%;从轴压比角度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轴压力有利于提高构件抗扭性能,当轴压比从0.28增大到0.34时,构件抗扭承载力增大了40%左右,破坏点扭转角增大了30%左右,但对其抗弯性能影响较小;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构件的抗震性能整体上优于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构件。3)复合受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柱的前期耗能主要由扭转作用承担,后期则转为由弯曲作用承担。随着位移的增大,试件扭转耗能表现为先迅速增大,然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弯曲耗能则表现为总体逐渐增大。4)十字形截面柱试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其位移延性、弹性角及抗倒塌侧移角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在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强度退化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复合受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验证,并指出模拟结果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满足要求。以此为基础,对轴压力、扭弯比、配箍率、肢高肢厚比、剪跨比、型钢腹板及型钢翼缘厚度等因素进行了参数扩展分析,得到了各参数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试件骨架曲线及滞回环,随后拟合出相应的简化模型计算公式,并通过相应的滞回规则提出了弯曲-位移恢复力模型及扭矩-扭转角恢复力模型。恢复力模型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压弯剪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柱的抗弯恢复力特性和抗扭恢复力特性。以变角空间桁架理论为基础,引入弯扭相关性及剪扭相关性,提出了复合受扭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抗扭承载力设计公式;通过剪力流理论推导出压-弯-剪-扭共同作用下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归一化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受扭作用下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抗扭承载力归一化公式。以十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基础,对十字形截面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及十字形截面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分别采用叠加原理及等效替代法,提出相应的抗扭承载力设计公式及归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鞠松[8](2019)在《一种新型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承载力的研究》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在8度抗震设防区适应性的研究工作表明:节点承载力成为异形柱结构在8度区最大适用高度的控制因素,基于此我国异形柱规程规定,8度(0.2g)地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最大适用高度为12m。8度区12m的高度限值严重制约了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烈度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为提升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烈度地区的适应性,已有相关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节点区加配钢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了促进型钢在异形柱节点中的应用,同时推广新型的型钢形式以减少传统实腹式型钢对节点施工过程中梁纵筋与节点核心区箍筋的绑扎带来的不便,本文对已有的一种配置新型型钢的节点进行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分析,以期能够较深入地考查节点区加配此种型钢后的工作机理和措施效率。本文首先对2003年在同济大学完成的某六层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试验模型进行八度区(0.2g)条件下的整体分析与计算,结合前期完成的模拟振动台试验结果,从模型中第二层选取一种L形节点进行试件的设计。本次试验完成三个足尺L形节点的制作,并对三个足尺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进行低周反复加载下的拟静力试验。本次试验完成了节点区无增配型钢与增配型钢以及在型钢上加穿短钢筋后的抗震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与计算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退化与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相关指标。试验表明,相对于未加型钢的PL试件来说,节点核心区在加入了新型型钢后,在屈服之后的阶段,其滞回环的面积更大,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同时相比PL,试件在加入型钢后,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均提高约20%。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中的两个加入型钢的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符合较好,在此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完成了六个含型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对影响节点承载力的其他因素包括增配型钢的材料厚度、型钢开口的形式、加穿短钢筋的疏密等进行了有限元的计算与分析。有限元结果表明:1、型钢厚度超过一定值时,型钢对于改善构件承载力的作用不再明显。2、对于型钢肢板的切割,相比矩形切割,三角形切割可以在没有增加用钢量的前提下减少应力集中,同时肢板不同形式的切割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较小。3、短钢筋的加密,对于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地区是一项有利的构造措施。4、节点型钢的制作中,应注意加强缀条部分与腹板部分的焊接。最后,本次论文对该种增配了新型型钢的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进行了抗裂承载力计算的分析与抗剪承载力计算的一定探讨。
邹志文[9](2019)在《无梁楼盖计算中的弯矩分配系数及等代梁宽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无梁楼盖由于其建筑空间大、结构布置灵活等特点,逐渐在仓库、车库以及大型商场等公共建筑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受力机理复杂、抗震性能较弱等问题,至今无梁楼盖结构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计算体系,导致无梁楼盖在工程中事故频发。本文以深圳某餐饮楼机械车库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建模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当前无梁楼盖设计计算中争议较大的几个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无梁楼盖的现有计算方法做出简单介绍,指出现有方法下无梁楼盖在弯矩分配系数和等代梁宽系数取值上存在的争议。(2)基于Midas/Gen对无梁楼盖的内板格、边板格、角板格分别进行数值建模,研究了各板格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分布状况和薄弱部位。通过将得到的弯矩值与中美规范中的经验系数法给出的弯矩分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我国升板规范对于内跨给出的弯矩分配比例在与美国ACI规范和模拟计算结果均比较接近;但对于边跨,ACI规范与实际计算结果更加接近,中国升板规范则更为保守。(3)通过Midas软件,对在不同的柱截面尺寸、柱距、板厚下的无梁楼盖板柱节点建立共五组85个模型,分析等代梁宽度系数与各尺寸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等代梁宽系数《的值基本与c1/l2,l1/l2,c2/c1以及板厚h一次线性关系;利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对等代梁宽度系数和各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等代梁宽系数的表达式如下:α=3.2c1/l2+0.17l1/l2+0.09c2/c1。(4)利用修正后的等代梁法重新设计结构,其等代梁取值高于规范要求,按照等代梁截面的弯矩进行板的设计时将使用更少的配筋;将重新设计后的结构进行弹性状态下的抗震性能分析,仍能满足多遇地震下的抗震设防要求,表明规范给出的等代梁建议取值偏于保守,而本文的取值方式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基础上更为经济。
朱强[10](2019)在《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碳排放增加,对绿色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具有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优越的优势,又兼顾板柱结构层高低、大柱网和空间布置灵活等特征,可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碳排放量和温室效应,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建筑。但是目前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对不同参数下和不同荷载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研究较少,空心板柱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还不够明确,尚未形成可适用于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针对空心板柱节点和空心板柱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件的受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参数化分析,提出了节点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然后结合数值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推导了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等代梁宽度计算公式;最后,基于“等同实心”的设计理念,提出了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板厚、布管方向、肋宽、开孔大小和板配筋率等为研究对象,对11个空心板柱节点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试件的裂缝分布、承载能力、破坏形态和应变分布规律等受力特性;(2)对竖向荷载作用下试件的破坏全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参考各国关于节点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基于半经验半理论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空心楼盖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3)以空心率、弯矩作用方向、双向不平衡弯矩的作用等为研究对象,对6个空心板柱节点进行了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抗冲切性能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不平衡弯矩对节点的受力过程、裂缝分布和破坏机理等受力性能,并基于ABAQUS分析了试件的整个受力过程,并对空心率、不平衡弯矩的大小、受拉钢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进行了参数化数值分析;(4)在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屈服线理论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且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良好;(5)依据节点抗冲切性能的试验结果,设计和制作了一个两层的空心板柱结构模型,并开展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空心楼盖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滞回耗能能力、骨架曲线、强度退化、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并对空心楼盖板柱结构体系的受力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柱截面、暗梁、板厚和管径等进行了参数化数值分析;(6)提出了顺管向和横管向刚度简化计算公式,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空心板柱结构几何参数对等代梁宽度的影响,最后,基于等代框架法推导了中间框架和边框架等代梁宽度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分析进行了验证;(7)空心楼盖板柱结构体系通过选取合理的实心区范围和布管方式等,以达到与实心板柱结构体系相近的受力性能,最终提出“等同实心”的抗震设计方法。
二、程序效应的剖析和柱结构理论的提出(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程序效应的剖析和柱结构理论的提出(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2)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原理与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围岩结构性与工程响应机理 |
1.2.2 隧道超前支护作用机理 |
1.2.3 隧道初期支护作用原理与联合支护方法 |
1.2.4 隧道二次衬砌的承载机制 |
1.2.5 隧道支护体系设计方法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动态相互作用演化机制 |
2.1 隧道围岩工程响应机理与预测方法 |
2.1.1 隧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 |
2.1.2 隧道围岩的复合结构特性 |
2.1.3 隧道围岩自承载能力时空演化规律 |
2.2 隧道支护与围岩的动态作用关系 |
2.2.1 隧道围岩全过程变形统计分析 |
2.2.2 隧道支护—围岩相互作用的阶段性分析 |
2.2.3 隧道围岩变形速率与变形加速度时程演化规律 |
2.3 隧道支护体系及其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隧道超前支护的变形控制原理与效果分析 |
3.1 隧道超前支护的变形控制作用 |
3.2 超前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
3.2.1 超前支护作用下围岩力学模型与基本假设 |
3.2.2 广义Hoek-Brown屈服准则 |
3.2.3 塑性区发展过程 |
3.3 超前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解析 |
3.3.1 加固区与原岩区均处于弹性状态 |
3.3.2 塑性区仅出现在加固区 |
3.3.3 塑性区仅出现在原岩区 |
3.3.4 加固区与原岩区均进入塑性 |
3.3.5 塑性区发展到加固区外边界 |
3.3.6 塑性区扩展至原岩区 |
3.3.7 临界支护力确定方法 |
3.4 解析结果验证 |
3.4.1 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
3.4.2 与数值计算的对比分析 |
3.4.3 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分析 |
3.5 超前支护参数优化确定方法 |
3.5.1 超前支护参数优化程序 |
3.5.2 超前支护纵向范围的确定 |
3.5.3 超前支护环向参数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隧道初期支护作用原理与协同优化方法 |
4.1 隧道锚固体系与围岩全过程作用原理 |
4.1.1 锚固体系协同作用机理 |
4.1.2 隧道复合围岩结构简化模型 |
4.1.3 锚杆—围岩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 |
4.1.4 隧道锚固系统协同作用解析 |
4.2 隧道表层初期支护与围岩动态作用机制 |
4.2.1 喷射混凝土力学特性 |
4.2.2 隧道表层初期支护—围岩耦合模型 |
4.2.3 表层初期支护—围岩耦合解析 |
4.2.4 影响因素分析 |
4.2.5 合理支护时机的确定 |
4.3 隧道初期支护体系的协同优化设计及评价方法 |
4.3.1 隧道初期支护协同优化原理 |
4.3.2 隧道初期支护体系协同作用评价方法 |
4.3.3 工程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隧道二次衬砌的安全储备作用及其评价方法 |
5.1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特点 |
5.2 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模型 |
5.2.1 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工况 |
5.2.2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力学模型与控制方程 |
5.3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解析 |
5.3.1 仅有初期支护作用 |
5.3.2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共同作用 |
5.4 隧道二次衬砌安全储备系数计算方法 |
5.5 隧道复合支护结构协同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5.1 计算参数 |
5.5.2 初期支护施作时机对协同作用效果的影响 |
5.5.3 二次衬砌对协同效果的影响 |
5.6 工程应用 |
5.6.1 工程概况 |
5.6.2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6 隧道支护体系协同设计理论与优化方法 |
6.1 协同支护系统的组成及其控制因素 |
6.2 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优化方法 |
6.2.1 多目标优化基本原理 |
6.2.2 目标函数的分组加权表征方法 |
6.2.3 目标可行域的隶属度转化与决策唯一性 |
6.2.4 协同优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
6.3 算例分析与工程应用 |
6.3.1 二次衬砌优化设计算例分析 |
6.3.2 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优化的工程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跨海桥梁承台-群桩基础波浪力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跨海大桥波浪力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本理论及数值波浪水槽的建立 |
2.1 概述 |
2.2 波浪理论 |
2.2.1. 势波理论 |
2.2.2. 线性波浪理论 |
2.2.3. 非线性波浪理论 |
2.3 桩柱结构波浪力理论计算方法 |
2.3.1. 小尺度桩柱-Morison方程 |
2.3.2. 大尺度桩柱-绕射理论 |
2.4 数值波浪水槽的建立 |
2.4.1. 数值造波方法 |
2.4.2.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2.5 数值波浪水槽造波与验证 |
2.6 大尺度桩柱上波浪力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承台-群桩基础波浪力模型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非线性波浪水池模型试验 |
3.2.1. 模型试验设计 |
3.2.2. 非线性浅水波浪工况 |
3.2.3. 数值波浪水槽计算 |
3.3 承台-群桩波浪力计算经验公式 |
3.3.1. 承台上波浪力 |
3.3.2. 群桩上波浪力 |
3.4 模型试验时程曲线分析及数值计算对比 |
3.4.1. 单独承台模型 |
3.4.2. 承台-群桩模型 |
3.5 承台上波浪力 |
3.5.1. 最大波面高度的影响 |
3.5.2. 承台所受水平波浪力与经验公式对比 |
3.5.3. 圆形与方形承台上波浪力对比 |
3.6 群桩上波浪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承台在孤立波作用下波浪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孤立波作用下数值试验 |
4.2.1. 数值试验工况 |
4.2.2. 淹没深度对承台上波浪力的影响 |
4.3 静水压力对承台上水平波浪力的影响 |
4.3.1. 承台前后侧液面高度分析 |
4.3.2. 静水压力的计算 |
4.4 动水压力对承台上水平波浪力的影响 |
4.4.1. 欧拉方程 |
4.4.2. 承台壁面上的动水压力分析 |
4.5 承台所受水平波浪力计算方法 |
4.6 承台尺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承台在周期波作用下波浪力计算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近水面方箱波浪力作用理论解 |
5.3 近水面方箱上水平波浪力 |
5.3.1. 二维数值波浪水槽试验 |
5.3.2. 二维数值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方法的对比 |
5.4 近水面方箱上水平波浪力计算方法的修正 |
5.4.1. 考虑自由液面影响的近似计算方法 |
5.4.2. 修正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
5.5 方形承台水平波浪力计算方法验证 |
5.5.1. 三维数值波浪水槽试验 |
5.5.2. 计算结果分析 |
5.6 承台上波浪力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承台效应对群桩上波浪力的影响 |
6.1 概述 |
6.2 承台下桩上波浪力理论计算方法 |
6.3 数值模拟工况 |
6.4 承台下桩上水平波浪力分析 |
6.4.1. 桩上波浪力时程曲线对比 |
6.4.2. 承台前侧桩上波浪力分析 |
6.5 承台效应系数 |
6.5.1. 承台尺度对承台效应系数的影响 |
6.5.2. 波高对承台效应系数的影响 |
6.5.3. 淹没深度对承台效应系数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宽速域吸气式发动机的空气预冷器表面疏水和抑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微纳结构的表面润湿性研究综述 |
1.2.1 疏水定义和润湿理论模型 |
1.2.2 微纳结构对润湿性的影响 |
1.2.3 微纳结构的润湿稳定性研究 |
1.3 微纳结构表面的疏冰抑霜研究进展 |
1.3.1 微纳结构表面疏冰抑霜的机理研究 |
1.3.2 微纳结构表面液滴冻结过程的试验研究 |
1.3.3 微纳结构表面结霜融霜过程的试验研究 |
1.3.4 微纳结构表面的疏冰抑霜实用性讨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系统与试验件 |
2.1 试验系统介绍 |
2.1.1 外置温度平台的接触角测量系统 |
2.1.2 高速摄影系统 |
2.1.3 环境扫描电镜 |
2.2 试验件的制备和表征 |
2.2.1 单级微米阵列结构表面的制备和形貌 |
2.2.2 单级纳米结构表面的制备和形貌 |
2.2.3 微-微和微-纳二级结构表面的制备和形貌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过程 |
2.3.2 参数的测量方法 |
2.3.3 误差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纳结构对壁面润湿性和回弹特性的影响研究 |
3.1 微纳结构对壁面润湿性的影响研究 |
3.1.1 单级微米阵列结构对壁面润湿性的影响 |
3.1.2 二级结构对壁面润湿性的影响 |
3.1.3 单级纳米结构对壁面润湿性的影响 |
3.2 微纳结构表面润湿机理分析 |
3.2.1 单级阵列结构与表面润湿性的关系 |
3.2.2 二级结构与表面润湿性的关系 |
3.2.3 获取疏水表面的结构设计思路 |
3.3 微纳结构对液滴撞击壁面过程的影响研究 |
3.3.1 液滴撞击单级微米阵列结构表面过程 |
3.3.2 液滴撞击二级结构表面过程 |
3.3.3 液滴撞击单级纳米结构表面过程 |
3.4 微纳结构表面的撞击模式和润湿转变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微纳结构对液滴蒸发过程的影响研究 |
4.1 水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蒸发过程研究 |
4.1.1 水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蒸发模式比较 |
4.1.2 蒸发模式和润湿状态转变的力学分析 |
4.1.3 水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蒸发速率比较 |
4.1.4 壁面温度对水滴蒸发过程的影响 |
4.2 乙醇液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蒸发过程研究 |
4.2.1 乙醇液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蒸发模式 |
4.2.2 乙醇液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蒸发速率 |
4.3 小结 |
第五章 单个液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冻结和融化 |
5.1 静置液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冻结 |
5.1.1 微纳结构表面液滴冻结的一般过程 |
5.1.2 各类疏水结构的疏冰特性比较 |
5.1.3 周期结构参数对表面疏冰能力的影响 |
5.2 液滴局部固化和末期冰锥形成的过程研究 |
5.2.1 微纳结构对固液界面传播过程的影响 |
5.2.2 微纳结构对末期冰锥形成的影响 |
5.3 壁温和湿度对表面结构疏冰能力的影响 |
5.4 冻结液滴在微纳结构表面的融化 |
5.5 微纳结构表面的疏冰耐用性讨论 |
5.6 微纳结构在冷壁面条件下对液滴撞击过程的影响 |
5.6.1 壁面温度对撞击过程的影响 |
5.6.2 释放高度对撞击过程的影响 |
5.7 小结 |
第六章 微纳结构表面的抑霜机理研究 |
6.1 疏水表面上水蒸气冷凝成核过程的理论分析 |
6.1.1 表面疏水性对液核形成的影响 |
6.1.2 表面结构对液核形成的影响 |
6.2 ESEM观测下微纳结构表面的结霜过程研究 |
6.3 宏观观测下微纳结构表面的结霜过程研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深海浮式钻井平台升沉补偿系统负载的仿真及实验室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海洋油气钻探 |
1.1.2 钻柱介绍 |
1.1.3 实验室课题研究 |
1.1.4 课题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钻柱力学研究现状 |
1.2.2 相似理论以及模型试验的研究 |
1.2.3 深海升沉补偿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来源课题来源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深海钻柱系统钻柱的设计及变形仿真 |
2.1 引言 |
2.2 钻柱系统参数理论设计 |
2.2.1 钻柱尺寸选择 |
2.2.2 钻铤长度的设计 |
2.2.3 钻杆强度设计 |
2.2.4 钻杆设计计算 |
2.3 钻杆轴向变形仿真以及分析 |
2.3.1 钻柱轴向受力分析 |
2.3.2 钻柱的仿真建模分析 |
2.4 钻柱轴向变形以及刚度的理论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室模拟试验的相似准则以及试验设备选型 |
3.1 前言 |
3.2 深海钻柱补偿系统原理 |
3.3 建立实验室钻柱升沉补偿试验 |
3.4 实验室实验相似准则 |
3.4.1 影响浮式钻井平台升沉补偿系统安全范围的参数 |
3.4.2 钻柱补偿系统实验室实验相似准则的推导 |
3.4.3 实验室模型实验相似准则的选取 |
3.5 绞车型实验室升沉补偿模型实验原理的设计 |
3.6 实验室升沉补偿试验台主要设备选型以及相关参数设定 |
3.6.1 六自由度平台参数设定 |
3.6.2 实验室模拟试验台设备选型 |
3.7 绞车型浮式钻井实验平台 |
3.8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绞车型升沉补偿系统负载刚度与升沉补偿精度的仿真分析 |
4.1 前言 |
4.2 利用AMESim搭建液压仿真模型 |
4.2.1 实验室变量泵仿真模型 |
4.2.2 伺服电机控制特性仿真分析 |
4.2.3 比例阀控制特性仿真分析 |
4.3 AMESim和 Simulink联合仿真 |
4.4 深海钻柱系统升沉补偿运动模拟仿真分析 |
4.4.1 基于PID控制器的仿真分析 |
4.4.2 伺服电机控制方案验证 |
4.4.3 比例阀控制理论验证 |
4.4.4 钻柱轴向当量刚度和升沉补偿范围的的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绞车型升沉补偿系统负载刚度与升沉补偿精度的实验模拟 |
5.1 前言 |
5.2 绞车型升沉补偿系统试验台原理 |
5.3 模型试验台电控系统平台的搭建 |
5.4 钻柱轴向当量刚度和升沉补偿范围的实验研究 |
5.4.1 实验目的 |
5.4.2 试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6)GaN纳米柱阵列在白光LED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氮化物LED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GaN纳米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单根纳米线光学特性的研究 |
1.2.2 随机分布纳米柱结构光学特性的研究 |
1.2.3 选区外延条件下纳米柱结构光学特性的研究 |
1.3 论文的结构与内容简介 |
2 GaN基纳米柱结构的生长制备及模型理论 |
2.1 GaN纳米柱结构的制备 |
2.2 GaN纳米柱结构有源层的介绍 |
2.3 多节GaN纳米柱结构的光谱特点 |
2.4 GaN纳米柱结构的理论模型 |
2.5 本章总结 |
3 模型理论及参数设定 |
3.1 仿真环境介绍 |
3.2 器件模拟理论基础 |
3.3 有限元法 |
3.4 半导体迁移率和电导率的关系 |
3.5 载流子复合模型 |
3.6 本章总结 |
4 纳米柱白光LED器件结构设计及光谱分析 |
4.1 两节纳米柱结构的设计 |
4.1.1 纳米柱结构白光LED的模型设计 |
4.1.2 量子阱In组分的选取 |
4.1.3 光谱In组分的优化 |
4.2 光谱特性分析 |
4.3 本章总节 |
5 纳米柱白光LED器件光学特性的分析 |
5.1 一节纳米柱结构辐射率的分析 |
5.2 单层量子阱特性与双层量子阱光学特性的比较 |
5.3 本章总结 |
6 本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C异形柱体系研究综述 |
1.2.2 SRC异形柱体系研究综述 |
1.2.3 复合受扭理论研究 |
1.2.4 复合受扭试验研究 |
1.2.5 复合受扭计算研究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模型选取 |
2.2 试件设计 |
2.3 试件制作 |
2.3.1 RC十字形柱钢筋笼制作 |
2.3.2 SRC十字形柱型钢骨架制作 |
2.3.3 混凝土浇筑 |
2.4 加载装置及数据测量 |
2.4.1 加载装置 |
2.4.2 加载制度 |
2.4.3 数据测量及侧面命名 |
2.5 加载过程及现象 |
2.5.1 试验过程描述 |
2.5.2 试件破坏形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RC十字形柱抗震试验结果分析 |
3.1 滞回曲线 |
3.1.1 弯曲-位移滞回曲线 |
3.1.2 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 |
3.2 骨架曲线 |
3.2.1 弯曲-位移骨架曲线 |
3.2.2 扭矩-扭转角骨架曲线 |
3.3 承载力和变形 |
3.3.1 弯曲承载力和位移 |
3.3.2 扭转承载力和扭转角 |
3.4 刚度退化 |
3.4.1 侧移刚度退化 |
3.4.2 扭转刚度退化 |
3.5 延性系数 |
3.5.1 位移延性系数 |
3.5.2 扭转角延性系数 |
3.6 耗能能力 |
3.6.1 弯曲耗能能力 |
3.6.2 扭转耗能能力 |
3.6.3 总耗能能力 |
3.7 层间位移角 |
3.8 强度退化 |
3.8.1 弯曲强度退化 |
3.8.2 扭转强度退化 |
3.9 应变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SRC十字形柱抗震试验结果分析 |
4.1 滞回曲线 |
4.1.1 弯曲-位移滞回曲线 |
4.1.2 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 |
4.2 骨架曲线 |
4.2.1 弯曲-位移骨架曲线 |
4.2.2 扭矩-扭转角骨架曲线 |
4.3 承载力和变形 |
4.3.1 弯曲承载力和位移 |
4.3.2 扭转承载力和扭转角 |
4.4 刚度退化 |
4.4.1 侧移刚度退化 |
4.4.2 扭转刚度退化 |
4.5 延性系数 |
4.5.1 位移延性系数 |
4.5.2 扭转角延性系数 |
4.6 耗能能力 |
4.6.1 弯曲耗能能力 |
4.6.2 扭转耗能能力 |
4.6.3 总耗能能力 |
4.7 层间位移角 |
4.8 强度退化 |
4.8.1 弯曲强度退化 |
4.8.2 扭转强度退化 |
4.9 应变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有限元模拟分析 |
5.1 概述 |
5.2 材料本构模型 |
5.2.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5.2.2 钢材本构模型 |
5.3 模型建立 |
5.3.1 单元类型及相互作用 |
5.3.2 边界条件及荷载 |
5.4 计算结果验证 |
5.4.1 试件变形图 |
5.4.2 钢材应力及混凝土损伤云图 |
5.4.3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
5.4.4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5.4.5 延性对比分析 |
5.4.6 耗能能力对比分析 |
5.5 轴压比的影响 |
5.5.1 滞回曲线 |
5.5.2 骨架曲线 |
5.5.3 耗能能力 |
5.6 扭弯比的影响 |
5.6.1 滞回曲线 |
5.6.2 骨架曲线 |
5.6.3 耗能能力 |
5.7 配箍率的影响 |
5.7.1 滞回曲线 |
5.7.2 骨架曲线 |
5.7.3 耗能能力 |
5.8 肢高肢厚比的影响 |
5.8.1 滞回曲线 |
5.8.2 骨架曲线 |
5.8.3 耗能能力 |
5.9 剪跨比的影响 |
5.9.1 滞回曲线 |
5.9.2 骨架曲线 |
5.9.3 耗能能力 |
5.10 型钢腹板的影响 |
5.10.1 滞回曲线 |
5.10.2 骨架曲线 |
5.10.3 耗能能力 |
5.11 型钢翼缘的影响 |
5.11.1 滞回曲线 |
5.11.2 骨架曲线 |
5.11.3 耗能能力 |
5.1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恢复力模型 |
6.1 概述 |
6.2 骨架曲线的确定 |
6.2.1 骨架曲线参数确定 |
6.2.2 骨架曲线验证 |
6.3 滞回环的确定 |
6.3.1 弯曲-位移滞回环 |
6.3.2 扭矩-扭转角滞回环 |
6.4 滞回规则 |
6.4.1 弯曲滞回规则 |
6.4.2 扭转滞回规则 |
6.5 恢复力模型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 |
7.1 受力机理 |
7.1.1 混凝土开裂阶段 |
7.1.2 破坏机构形成阶段 |
7.1.3 构件破坏阶段 |
7.2 荷载相关性 |
7.2.1 轴力作用影响 |
7.2.2 剪力作用影响 |
7.2.3 弯矩作用影响 |
7.2.4 压弯剪作用影响 |
7.3 RC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 |
7.3.1 设计公式 |
7.3.2 归一化公式 |
7.4 SRC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7.4.1 SRC结构承载力各国规范对比 |
7.4.2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7.4.3 空腹T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7.4.4 空腹槽钢混凝土十字形柱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
(8)一种新型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承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
1.3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4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
1.5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形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设计 |
2.2.1 工程概况 |
2.2.2 工程设计 |
2.3 试件设计 |
2.3.1 试件节点选取 |
2.3.2 试件尺寸及配筋 |
2.4 试件制作 |
2.5 试验的加载方法与加载制度 |
2.5.1 加载方法 |
2.5.2 加载制度 |
2.6 试验的测试项目 |
2.6.1 测试内容 |
2.6.2 测试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3.1 试验过程及现象 |
3.1.1 试件PL |
3.1.2 试件JL1 |
3.1.3 试件JL2 |
3.2 滞回曲线 |
3.3 骨架曲线 |
3.4 试件承载力及位移 |
3.5 耗能能力 |
3.6 强度退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限元方法概述及模型的建立 |
4.1 有限元分析工具 |
4.2 材料的本构模型 |
4.2.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4.2.2 钢材的本构模型 |
4.3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计算 |
4.3.1 单元类型的选取与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
4.3.2 网格划分 |
4.3.3 边界条件与荷载的设置 |
4.3.4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 |
4.4 建模中其他需注意的问题 |
4.4.1 单元选择与网格密度 |
4.4.2 单位 |
4.4.3 收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5.1 对试验试件模拟的结果 |
5.2 模拟试验模型的应力云图 |
5.2.1 JL1 |
5.2.2 JL2 |
5.3 更改型钢形式后的模拟结果 |
5.3.1 JL3 |
5.3.2 JL4 |
5.3.3 JL5 |
5.3.4 JL6 |
5.3.5 JL7 |
5.3.6 JL8 |
第六章 L形异形柱框架节点承载力的探究 |
6.1 节点受力机理 |
6.1.1 RC节点受力机理 |
6.1.2 SRC节点受力机理 |
6.1.3 SRC异形柱节点受力机理 |
6.2 节点受力分析 |
6.3 节点抗裂承载力计算 |
6.3.1 节点抗裂计算的意义 |
6.3.2 节点抗裂承载力的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本文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无梁楼盖计算中的弯矩分配系数及等代梁宽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1.3 无梁楼盖在现有计算方法下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竖向荷载下结构的内力分布研究 |
2.1 竖向荷载下内板格的内力分布规律 |
2.2 竖向荷载下边板格的内力分布规律 |
2.3 竖向荷载下角板格的内力分布规律 |
2.4 中美规范中经验系数法的弯矩分配方式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水平荷载作用下等代梁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等代梁宽度系数的计算原理 |
3.3 建立模型与数据统计 |
3.4 等代梁宽度系数与节点中各参数的关系 |
3.5 等代梁宽度系数的线性回归 |
3.6 回归方程式的对比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4 修正后的等代梁法设计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4.1 模型概况 |
4.2 本文分析方法 |
4.3 荷载及地震作用取值 |
4.4 结构的振型选择和分析 |
4.5 多遇地震下结构的时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板柱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 |
1.3 空心楼盖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本课题组研究现状 |
1.4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相关理论 |
1.4.1 等代框架法 |
1.4.2 空心楼盖抗弯刚度计算 |
1.4.3 拉杆拱模型 |
1.4.4 屈服线理论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切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与试件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2.3 试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2.4 测点布置 |
2.5 主要试验现象 |
2.6 主要试验结果 |
2.6.1 荷载-位移曲线 |
2.6.2 荷载-钢筋应变曲线 |
2.6.3 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 |
2.6.4 冲切角 |
2.7 试验结果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心板柱节点在不平衡弯矩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冲切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件设计与试件制作 |
3.2.1 试件设计 |
3.2.2 试件制作 |
3.2.3 试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3.4 测点布置 |
3.5 主要试验现象 |
3.6 主要试验结果 |
3.6.1 荷载-位移曲线 |
3.6.2 柱上板带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 |
3.6.3 板面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 |
3.7 试验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心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理论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分析的参数选择 |
4.2.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4.2.2 钢筋的本构关系 |
4.2.3 混凝土塑性 |
4.2.4 模型与边界条件 |
4.2.5 单元选择及网格划分 |
4.2.6 加载过程与求解控制 |
4.3 有限元主要计算结果 |
4.3.1 竖向荷载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有限元计算结果 |
4.3.2 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有限元计算结果 |
4.3.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4.4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参数对空心板柱节点冲切承载力的影响 |
4.4.1 空心率的影响 |
4.4.2 不平衡弯矩值的影响 |
4.4.3 配筋率的影响 |
4.4.4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4.5 设置暗梁的影响 |
4.4.6 暗梁梁宽的影响 |
4.4.7 暗梁配筋率的影响 |
4.4.8 暗梁配箍率的影响 |
4.4.9 空心的影响 |
4.5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 |
4.5.1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理论 |
4.5.2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公式推演 |
4.5.3 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
4.6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 |
4.6.1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计算理论 |
4.6.2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公式推演 |
4.6.3 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
4.6.4 不平衡弯矩作用与冲切承载力的相关性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心板柱结构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模型试验 |
5.1 引言 |
5.2 试件设计与试件制作 |
5.2.1 试件设计 |
5.2.2 试件制作 |
5.2.3 试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
5.3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5.3.1 试验装置 |
5.3.2 试验方案 |
5.4 测点布置 |
5.5 主要试验现象 |
5.5.1 破坏过程 |
5.5.2 破坏形态 |
5.6 试验结果分析 |
5.6.1 荷载-位移曲线 |
5.6.2 滞回曲线 |
5.6.3 骨架曲线 |
5.6.4 荷载-钢筋应变曲线 |
5.6.5 荷载-混凝土应变曲线 |
5.6.6 承载能力确定 |
5.6.7 强度退化 |
5.6.8 刚度退化 |
5.6.9 延性性能 |
5.6.10 耗能能力 |
5.6.11 水平位移分析 |
5.7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模型试验的ABAQUS模拟 |
5.7.1 模型概况 |
5.7.2 加载控制及收敛调整 |
5.7.3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7.4 不同设计参数的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计算分析 |
6.1 引言 |
6.1.1 等代梁宽度取值的相关研究 |
6.1.2 等代梁系数计算 |
6.2 等代梁系数有限元模拟 |
6.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6.2.2 等代梁系数有限元计算 |
6.3 等代梁宽度系数取值和规范比较 |
6.4 等代梁宽度系数的有限元验证 |
6.5 等代梁宽度系数的PUSH-OVER验证 |
6.5.1 水平加载模式和push-over工况 |
6.5.2 美国UBC规范反应谱与中国规范反应谱参数转化 |
6.5.3 塑性铰发展 |
6.5.4 抗震性能评估 |
6.5.5 结果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 |
7.1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研究方法 |
7.1.1 “等同现浇”概念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
7.1.2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研究方法 |
7.2 空心板柱节点实心区范围研究 |
7.2.1 竖向荷载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与实心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 |
7.2.2 竖向荷载作用下空心板柱节点实心区范围研究 |
7.3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抗弯刚度研究 |
7.3.1 单向布管空心板双向抗弯刚度计算 |
7.3.2 节点区格板截面惯性矩计算 |
7.4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中框架设置位置研究 |
7.4.1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中竖向框架设置位置研究 |
7.4.2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中水平框架设置位置研究 |
7.5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一般规定 |
7.5.1 材料 |
7.5.2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适用高度及高宽比限值 |
7.5.3 结构布置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1.1 空心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切性能研究 |
8.1.2 空心板柱节点在不平衡弯矩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冲切性能研究 |
8.1.3 空心板柱结构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 |
8.1.4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研究 |
8.1.5 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 |
8.2 本文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程序效应的剖析和柱结构理论的提出(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冲击载荷作用下圆柱壳支承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D]. 洪金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原理与设计方法[D]. 孙振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跨海桥梁承台-群桩基础波浪力计算方法研究[D]. 邓力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4]宽速域吸气式发动机的空气预冷器表面疏水和抑冰机理研究[D]. 岳晓菲.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深海浮式钻井平台升沉补偿系统负载的仿真及实验室模拟[D]. 陈云飞.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 [6]GaN纳米柱阵列在白光LED应用方面的研究[D]. 姬进才. 郑州大学, 2019(03)
- [7]压弯剪扭复合受力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研究[D]. 刘祥. 广西大学, 2019(11)
- [8]一种新型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承载力的研究[D]. 鞠松.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无梁楼盖计算中的弯矩分配系数及等代梁宽度研究[D]. 邹志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空心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朱强.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