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规整性论文-王苇

立体规整性论文-王苇

导读:本文包含了立体规整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Ziegler-Natta催化剂,低等规聚丙烯,氯化聚丙烯,聚丙烯接枝

立体规整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苇[1](2006)在《不同立体规整性聚丙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等规聚丙烯(LIPP)是一种新型的聚丙烯材料,在工业上该种聚丙烯主要由低载钛MgCl_2负载型的Ziegler-Natta催化剂来催化合成,但是目前该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低,因此如何提高低载钛的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 本文采用一釜球磨法(工艺Ⅰ)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复合载体MgCl_2/AlCl_3负载的Z-N催化剂,该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钛含量可控,稳定性好,便于工程放大。研究了不同的AlCl_3/MgCl_2摩尔比对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的影响,发现AlCl_3/MgCl_2摩尔比为0.12、催化剂的载钛量为1.2wt%时,催化剂的催化丙烯聚合活性达到极大值,相对于MgCl_2单载体负载型Z-N催化剂,活性提高了近一倍;且采用该种工艺制备的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时,聚合动力学较平稳,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发现较好的聚合条件是[Ti]=6.4*10~(-6)gTi/ml,Al/Ti(mol/mol)=40.T=40℃,t=30min,在这个条件下能得到低等规聚丙烯。在工艺Ⅰ的基础上,我们发展了一种一釜球磨法简化工艺(工艺Ⅱ)。与工艺Ⅰ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在相同的载钛量的情况下,用工艺Ⅱ制备的复合载体AlCl_3/MgCl_2负载型Z-N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的活性较高,且聚合产物的等规度基本不变;工艺Ⅱ方法更简单,便于工程放大,所得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动力学较平稳,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发现较好的聚合条件是[Ti]=6.4*10~(-6)gTi/ml,Al/Ti(mol/mol)=40,T=40℃,t=30min,在这个条件下能得到低等规聚丙烯。我们也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MgCl_2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且催化丙烯聚合动力学曲线较平稳,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发现较好的聚合条件是[Ti]=1.1*10~(-5)gTi/ml,Al/Ti(mol/mol)=80.T=20℃,t=30min,在这个条件下能得到低等规聚丙烯。 由于聚丙烯是非极性聚合物,分子链上不含有极性基团,因而其相容性、粘结性、染色性和抗静电性不佳,极大限制了聚丙烯的应用,因此聚丙烯的改性研究显得非常必要,其中接枝改性和氯化改性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改性手段。 本文发展了一种溶胀法氯化新工艺,采用该工艺,粒径不大于0.18mm的等规聚丙烯粒子可以经水相悬浮氯化获得氯化较均匀的氯化聚丙烯:为了能使粒径大于0.18mm的等规聚丙烯粒子在水相悬浮氯化中获得较好的氯化效果,我们又发展了一种多段溶胀氯化新工艺,采用该工艺,能将粒径为0.35mm的等规聚丙烯粒子经氯化获得氯化较均匀的产物。所得氯化产物能全部溶于四氯化碳;在80℃下能全部溶于二甲苯,冷却后能成均一透明溶液。本文采用两步法接枝反应工艺对聚丙烯纤维进行接枝改性,有效地减少了均聚物的形成,反应具有很好的可控性,接枝率高。实验结果表明,较好的接枝反应条件为引发剂分解温度353K、引发剂浓度1.25%wt/v、接枝反应时间1h、接枝反应温度353K、接枝单体浓度1.09mol/l。同时我们用高压液相色谱研究了接枝反应机理,进而对聚丙烯上的接枝点数目以及每个接枝点上的平均接枝聚丙烯酸的链长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上述接枝反应条件下,平均914个丙烯单元有一个接枝点,每个接枝点上聚丙烯酸的平均接枝链长为136个丙烯酸单体。(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2-10)

包建军,张爱民[2](2002)在《微波聚合PMMA立体规整性的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 FT- IR、13 C- NMR研究了微波无乳化剂聚合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立体规整性 ,聚合物中单体链节多元组含量从季碳和羰碳的核磁共振信号测得 ,实验测得的叁元组、五元组分数与按 Bernolli和 First order Makov模型的计算值相符。与热聚合的对比研究说明 ,微波辐照会降低 PMMA中间同立构含量、增加全同和无规立构含量 ,原因是微波加速极性分子运动 ,有利于克服链增长过程中的空间位阻。反应体系中引入乳化剂 ,会增加 PMMA中间同立构的含量。(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2年05期)

葛文正,田遇霖,王孝忠,王谨文,马慧君[3](1981)在《聚氟氯代羧酸乙烯酯的制备及其立体规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氟氯代羧酸与乙炔反应制得氟氯代羧酸乙烯酯,后者分别以过氧化二苯甲酰和叁丁基硼为引发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本体聚合。以X-射线衍射图和红外吸收率D_(916)/D_(850)比值观测聚乙烯酯及其水解物聚乙烯醇的立体规整性。不同侧链长度的聚含氟酸乙烯酯的X-射线衍射图并没有反映出高分子链在立体规整性上的差异,但其水解产物聚乙烯醇D_(916)/D_(850)吸收率比值随侧链体积增大而增加、侧基极性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影响是肯定的。不论是聚乙酸乙烯酯和聚含氟酸乙烯酯聚合温度对它们的立体规整性都没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讯》期刊1981年01期)

立体规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 FT- IR、13 C- NMR研究了微波无乳化剂聚合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立体规整性 ,聚合物中单体链节多元组含量从季碳和羰碳的核磁共振信号测得 ,实验测得的叁元组、五元组分数与按 Bernolli和 First order Makov模型的计算值相符。与热聚合的对比研究说明 ,微波辐照会降低 PMMA中间同立构含量、增加全同和无规立构含量 ,原因是微波加速极性分子运动 ,有利于克服链增长过程中的空间位阻。反应体系中引入乳化剂 ,会增加 PMMA中间同立构的含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立体规整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苇.不同立体规整性聚丙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

[2].包建军,张爱民.微波聚合PMMA立体规整性的光谱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

[3].葛文正,田遇霖,王孝忠,王谨文,马慧君.聚氟氯代羧酸乙烯酯的制备及其立体规整性[J].高分子通讯.1981

标签:;  ;  ;  ;  

立体规整性论文-王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