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密封加压包扎治疗神经节囊肿72例

针刺密封加压包扎治疗神经节囊肿72例

一、针刺、封闭、加压包扎治疗腱鞘囊肿72例(论文文献综述)

习嘉宁,岳辰,李红军,刘又文[1](2022)在《小针刀结合十字交叉缝扎法治疗腱鞘囊肿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十字交叉缝扎法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6例腱鞘囊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2例,A组采用小针刀结合十字交叉缝扎法治疗,B组采用囊肿抽吸联合激素封闭法治疗,C组予手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复发率、感染率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1 d,A组及B组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C组(P<0.01);A组的VAS疼痛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A组及B组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VAS疼痛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A组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复发率低于B组(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患者发生感染。整个治疗周期内,A组的住院费用低于B组及C组(P<0.01);B组的住院费用低于C组(P<0.01)。结论:小针刀结合十字交叉缝扎法治疗腱鞘囊肿的治愈率与手术切除相近,但局部不会残留手术疤痕,且短期疼痛水平更低,治疗费用远低于手术切除;与囊肿抽吸联合激素封闭法相比,小针刀结合十字交叉缝扎法可以降低复发率。

杨艳婷[2](2020)在《肌肉骨骼超声在慢性肘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慢性肘部疼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肌肉骨骼超声的影像学特征。通过分析其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等超声特征,并结合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以期探索肌肉骨骼超声在慢性肘部疼痛疾病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在院内骨科、康复科及风湿免疫科就诊的慢性肘部疼痛患者699例为研究对象,共730个肘部关节进行肌骨超声检查。通过对病变的关节、肌肉、肌腱组织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特点进行记录,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及影像学分析。其中75例患者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慢性肘部疼痛699例患者,按国际年龄分组为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分别占36.0%、50.4%和13.6%。超声诊断中,以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47.2%,肘关节炎发病率为22.9%,肱骨内上髁炎发病率为3.3%,关节周围囊肿发病率为9.8%,肘管综合症发病率为4.7%,滑车上淋巴结肿大发病率为5.8%,副韧带损伤发病率为6.3%。在年龄分组比较中,与青年组相比,中、老年组伸肌总腱肌腱病变和肘关节炎的发病率更高(P<0.05)。在性别组中,肘关节炎男女发病率有差异性(P<0.05),在患肘的左右侧对比中,肱骨内上髁炎、肘管综合症及滑车上淋巴结肿大有差异性(P<0.05)。肌肉骨骼超声在诊断疾病的同时,可以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抽液、针刺松解及注射药物等多种治疗。在本组699例患者,共有75例患者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介入治疗术。其中对45例LE患者进行了介入超声下的注射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9%,疗效显着优于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5例OB者进行了介入超声下的抽吸并注射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7%,疗效显着优于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5例GuTS患者进行了介入超声下的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疗效显着优于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在慢性肘部疼痛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超声清晰简便的检查,有助于明确肘部疼痛的疾病诊断,对于慢性肘部疼痛的患者,其二维超声图像、病灶内彩色多普勒血流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疾病诊断、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及治疗后的评估、停药时机提供客观参考依据。同时超声引导下的疼痛介入治疗,可以实时精准的在超声直视下进行,降低以往临床医师仅凭盲穿或定位不精准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因此,肌肉骨骼超声在诊断慢性肘部疼痛疾病中,不仅可以做到疾病的鉴别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能量多普勒技术治疗随访及疗效评估中有非常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颜琳琳[3](2018)在《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评分指标比较疗程之间以及分型证治的关系,为临床针刺方法的选择、治疗疗程的把握以及分型证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符合足跟痛诊断及纳入标准,并通过排除标准筛查的31例(男14例,女17例)足跟痛患者,其中肝肾亏虚型20例,瘀血阻滞型10例。均釆用局部阿是穴齐刺(深度约1.0-1.2寸),阿是穴连接电针仪。肝肾亏虚型选太溪、三阴交连接电针仪,瘀血阻滞型选承山连接电针仪。治疗观察周期为2周。治疗过程中,脱落1例(因不能耐受且心中惧怕针刺,治疗1次即止,换外用药物治疗),余30例(男14例,女16例)计入统计。全部病例作为自身对照。治疗3次/周(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疗程,每一疗程后休息2d。治疗一疗程和两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简化McGi11量表评分(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及患者的不适记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疗效分析。以P<0.05表示统计结果所检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疗效结果在30例(30足)足跟痛患者中,治疗一疗程后,痊愈10足(33.3%),显效6足(20.0%),有效9足(30.0%),无效5足(16.7%),总有效率83.3%。治疗两疗程后后痊愈16足(53.3%),显效8足(26.7%),有效5足(16.7%),无效1足(3.33%),总有效率96.7%。治疗一疗程后,肝肾亏虚型有效17足(85.0%),无效3足(15.0%),瘀血阻滞型有效8足(80.0%),无效2足(20.0%)。治疗两疗程后,肝肾亏虚型有效19足(95.0%),无效1足(5.0%),瘀血阻滞型有效10足(100%),无效0足(0.0%)。2.简化McGi11量表以及分型比较结果比较治疗一疗程与治疗两疗程后患者PRI感觉分及PRI情绪分的降低幅度时发现,治疗一疗程后降低幅度大于治疗两疗程后,同时治疗两疗程后各项评分均有进一步降低;比较治疗前后VAS及PPI评分,提示治疗后VAS及PPI评分明显下降。且P<0.05,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较肝肾亏虚型与瘀血阻滞型患者治疗一疗程与两疗程后疗效差异,P>0.05,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是穴局部齐刺并电针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结合选取患侧太溪滋补肾阴,承山行气活血,三阴交调补肝肾,治疗足跟痛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足跟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干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病人痛苦,促进临床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临床荟萃分析发现,保守疗法治疗足跟痛疗程的长短及远期疗效各有差异。本次临床观察发现,齐刺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疗效明显,见效快,值得在足跟痛治疗中推广。并且治疗两疗程结束后与治疗一疗程后均有疗效,而治疗一疗程后患者主观疼痛的减轻程度更显着。但是总体而言,治疗两疗程较治疗一疗程后有效率明显提高,痊愈和显效率也有所上升,更适宜作为治疗疗程的参考。此外,分型证治疗效无明显差异,可能是样本量太小的缘故。

李伟,徐立金,朱时飞,张绍忠[4](2017)在《煨针联合清瘀散治疗腕背腱鞘囊肿》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腕背腱鞘囊肿应用煨针联合清瘀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腕背腱鞘囊肿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煨针联合清瘀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创面大小、愈合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手术疤痕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大小、愈合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复发率、手术疤痕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煨针联合清瘀散治疗腕背腱鞘囊肿时,创伤小,愈合时间短,减少切口感染,且不会形成疤痕,提高美观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马健[5](2016)在《中医小针刀与手术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患者的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针刀在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腕背腱鞘囊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患肢活动恢复时间及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时间、患肢活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4%(37/38),与对照组有效率接近100%(38/38),两组患者间有效率接近,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接近,但小针刀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患者的康复时间较短,且简单易行。

周建英,李梦,朱林林,岳运青,罗玲[6](2016)在《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文中研究表明火针作为古老而传统的针灸疗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治疗多种疾病。通过总结与归纳火针的作用机理与其在皮肤科、骨科、神经科、外科、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希望能抛砖引玉,为今后火针的临床与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同时为火针的推广做出努力。

张能忠,李世宏,冯祯根[7](2016)在《平刺筋节点法治疗腕背腱鞘囊肿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平刺筋节点法治疗腱鞘囊肿的效应。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原则将105例门诊就诊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筋节点疗法治疗,通过触摸法查明腱鞘囊肿的位置大小及相关区域的节点,然后采用0.40 mm×50 mm针灸针平刺法点刺节点和"鸡爪"样刺囊肿周边结构,每星期治疗2次。对照组用0.40 mm×50 mm针灸针在囊肿周围采取围刺并温针灸,隔日1次。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平刺筋节点法治疗取效更快捷,治愈率更高。结论平刺筋节点法治疗腱鞘囊肿方法简便安全,疗效确切。

项攀[8](2014)在《十字交叉缝扎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腱鞘囊肿48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十字交叉缝扎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腱鞘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腕背腱鞘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十字交叉缝扎法治疗,治疗组同时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79.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字交叉缝扎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腱鞘囊肿临床疗效确切。

梁小华[9](2014)在《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运用及其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探究局部多针刺法之历史起源与现代发展,展示局部多针刺法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现代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局部多针刺法的选穴规律及适应症,为今后局部多针刺法临床的选择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相关局部多针刺法医藉的研读及总结,探讨局部多针刺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运用情况;同时以国内关于运用局部多针刺法治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分类整理,设计资料提取表,对纳入文献中局部多针刺法治疗的病症和使用的取穴方式进行提取,将相关资料输入Excel电子表格保存,依据所治病症、选穴方式加以分类、归纳、整理,进行相关数据处理,通过建立图表方式分析,总结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运用规律。结果:1.局部多针刺法的使用最早记录见于《黄帝内经》,自两汉至明清相关针灸医籍大多收录《灵枢·官针》的内容,鲜见进一步的阐释和医案记录,当代医家提出了围刺法,丛刺法,双针刺法、三针疗法,倒马针法等有特色的局部多针刺法。2.本课题纳入关于局部多针刺法的文献共935篇,所涉及病症约140个。文献显示局部多针刺法广泛运用于骨伤科病症和内科病症的治疗,亦用于部分皮肤科病症、五官科病症、妇儿科病症和其他外科病症的治疗。3.本课题所纳入的935篇文献中,局部多针刺法使用的取穴方式包括局部选穴和远端选穴。其中局部多针刺法运用局部取穴的文献为926篇,所占文献比例达99.04%。结论:1.局部多针刺法源远流长,从可考的古籍来看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传承于晋唐至明清之间,广泛应用于当代。当代局部多针刺法利用邻近穴位的协同针刺作用,局部多针刺法的使用由同穴多针刺法发展到多穴多针刺法,如三针疗法,倒马针法,丛刺法。针刺方法也由原来的正刺后傍刺一针、二针、四针,出现双针并刺,围刺,呈平行刺的丛刺等针刺方式。2.局部多针刺法主要用于骨科伤筋病症、脑血管疾病、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类病症的治疗。这些病症的共同特点为:(1)病机:外伤、邪气或慢性劳损致局部经络阻塞,气血瘀滞或气血不荣;(2)病位:局部症状突出,病位处有局限而明显的压痛点或固定病灶区。(3)临床表现:局限性疼痛或功能障碍。(4)病情病程:以慢性病症为主,病情反复缠绵,病程较长;3.本课题研究中局部多针刺法以病变局部取穴为主,重视腧穴的近治作用,在病变局部选用阿是穴、邻近的经穴或奇穴进行治疗,直击病所,直接疏通病灶部位的经脉,加强病变部位的气血循环,去瘀生新,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达到治疗目的,体现了“以痛为腧”、“以病为腧”的治疗规律。

雷宏,徐彩良,陈银华[10](2014)在《针刺抽吸配合徐长卿外敷治疗腱鞘囊肿》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刺抽吸配合徐长卿外敷治疗腱鞘囊肿的疗效,探讨徐长卿外敷降低腱鞘囊肿复发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腱鞘囊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单纯针刺抽吸封闭组(n=33)与针刺抽吸封闭配合徐长卿外敷组(n=35),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复发率、局部症状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抽吸配合徐长卿外敷治疗腱鞘囊肿疗效好、复发率低、损伤小、费用低廉,可避免手术,减轻手术疼痛和并发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二、针刺、封闭、加压包扎治疗腱鞘囊肿7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封闭、加压包扎治疗腱鞘囊肿7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小针刀结合十字交叉缝扎法治疗腱鞘囊肿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A组
    2.2 B组
    2.3 C组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方法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4.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4.3 3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4.4 3组复发率、感染率及住院费用比较
5 讨论

(2)肌肉骨骼超声在慢性肘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检查与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超声图像特征
    3.2 超声诊断肘部慢性疼痛疾病的发病率
    3.3 介入超声治疗
4.讨论
    4.1 肘部疼痛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流行病学及超声图像特征
    4.2 肘部各区疼痛的疾病超声诊断图像特异性及复杂性
    4.3 介入超声的治疗
    4.4 不足及展望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在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详细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症候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剔除或脱落标准
    2.治疗方法
        2.1 针灸处方
        2.2 针具选择
        2.3 电针仪选择
        2.4 针刺方法
    3.观察方法
        3.1 观察时间
        3.2 观察项目
        3.2.1 疗效评定
        3.2.2 评价量表
        3.2.3 安全性评价
        3.3 数据处理
    4.观察结果
        4.1 临床疗效
        4.2 典型案例
        4.3 治疗过程中患者特殊及不适情况记录
        4.3.1 特殊情况
        4.3.2 不适情况
讨论
    1.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1.2.1 古代文献病因病机记载
        1.2.2 现代文献辨证分型记载
    2.足跟痛西医发病机制及对应疾病
        2.1 跖筋膜炎
        2.2 神经卡压
        2.3 足跟内高压
        2.4 脂肪垫老化
        2.5 跟骨骨刺
        2.6 足部炎症
        2.7 足部的异常结构
        2.8 某些疾病
    3.各种疗法治疗足跟痛的优缺点
    4.齐刺治疗足跟痛的优势
    5.选穴分析
    6.疗效分析
    7.特殊及不适情况分析
    8.齐刺疗法的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一 足跟痛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综述二 足跟痛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综述三 齐刺法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4)煨针联合清瘀散治疗腕背腱鞘囊肿(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腕背腱鞘囊肿患者治疗创面大小、愈合时间比较
    2.2 两组腕背腱鞘囊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复发率、疤痕形成率比较
3 讨论

(5)中医小针刀与手术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患者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患肢活动恢复时间及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6)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火针的作用机理
    1.1 中医理论
    1.2 现代研究
2 火针的临床应用
    2.1 火针在皮肤科的应用
        2.1.1 痤疮
        2.1.2 带状疱疹
        2.1.3 神经性皮炎
    2.2 火针在骨科的运用
        2.2.1 膝骨关节炎
        2.2.2 肩周炎
        2.2.3 肱骨外上髁炎
        2.2.4 类风湿性关节炎
    2.3 火针在神经科的运用
        2.3.1 面肌痉挛及周围性面瘫
        2.3.2 中风后遗症
        2.3.3 三叉神经痛
    2.4 火针在外科的运用
        2.4.1 静脉曲张
        2.4.2 腱鞘囊肿
    2.5 火针在妇科的运用
        2.5.1 急性乳腺炎及乳腺增生
        2.5.2 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
3 存在问题与前景瞻望

(7)平刺筋节点法治疗腕背腱鞘囊肿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纳入标准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2对照组[2]
3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3.2疗效标准[1]
    3.3统计学方法
    3.4治疗结果
        3.4.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2两组治愈患者治疗频次比较
        3.4.3两组治疗前后囊肿直径比较
4讨论

(8)十字交叉缝扎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腱鞘囊肿48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2.1十字交叉缝扎法
        1.2.2中药外敷
    1.3疗效评价标准[4]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运用及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局部多针刺法的历史源流及现代应用概况
    一、局部多针刺法的概念
    二、局部多针刺法的历史源流
        (一) 春秋战国形成时期
        (二) 晋唐至明清之间的传承时期
        (三) 当代新发展时期
    三、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第二部分 局部多针刺法现代临床应用及其规律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一) 局部多针刺法临床治疗病症情况
        (二) 局部多针刺法临床取穴分布情况
    四、讨论
        (一) 局部多针刺法临床主治优势病症特点及其机制
        (二) 局部多针刺法的取穴方式分析
结语
    一、结论
    二、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10)针刺抽吸配合徐长卿外敷治疗腱鞘囊肿(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1.5 治疗结果
2 讨论

四、针刺、封闭、加压包扎治疗腱鞘囊肿7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针刀结合十字交叉缝扎法治疗腱鞘囊肿临床研究[J]. 习嘉宁,岳辰,李红军,刘又文. 新中医, 2022(02)
  • [2]肌肉骨骼超声在慢性肘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D]. 杨艳婷.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3]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临床疗效观察[D]. 颜琳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4]煨针联合清瘀散治疗腕背腱鞘囊肿[J]. 李伟,徐立金,朱时飞,张绍忠. 光明中医, 2017(11)
  • [5]中医小针刀与手术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患者的疗效比较[J]. 马健. 中国民康医学, 2016(12)
  • [6]火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概况[J]. 周建英,李梦,朱林林,岳运青,罗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7)
  • [7]平刺筋节点法治疗腕背腱鞘囊肿临床观察[J]. 张能忠,李世宏,冯祯根. 上海针灸杂志, 2016(02)
  • [8]十字交叉缝扎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腱鞘囊肿48例[J]. 项攀.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04)
  • [9]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运用及其规律研究[D]. 梁小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针刺抽吸配合徐长卿外敷治疗腱鞘囊肿[J]. 雷宏,徐彩良,陈银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02)

标签:;  ;  ;  ;  ;  

针刺密封加压包扎治疗神经节囊肿7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