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尺度环流背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流,暴雨,尺度,汛期,持续性,特征,背景。
大尺度环流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祝小梅,白婷,齐元元,朱风利[1](2018)在《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及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0-2016年5-9月伊犁河谷国家基本站和区域自动站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同时利用NCEP/NCAR 1°×1°全球再分析数据,基于分型合成场分析了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不同环流背景下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平原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比较均匀,一般在1-3次,短时强降水的高发区主要位于海拔较高的沿山地带及山前城市;近7年中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整体趋势是增加的;6、7月短时强降水最为集中,短时强降水站次占总数的70.5%;日变化特征具有双锋结构,主峰为19时-21时,都为90次,占总数的25.2%;次锋为00时;(2)按照短时强降水发生时的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可划分为低槽型、低涡型、西风锋区波动型、横槽型、及西北气流型5类。其中低槽根据槽线的位置又分为中亚低槽型和西西伯利亚低槽型;低涡型又根据低涡中心的位置分为中亚低涡型和西西伯利亚低涡型;(3)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中亚低槽型短时强降水频次空间分布与短时强降水总频次空间分布走向类似,也是有两个强降水带,一个是在北部沿山呈西北-东面向,一个在南部山区呈西南-东北向,并且表现出多中心分布。西西伯利亚型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昭苏、特克斯北部及伊宁县的东部,短时强降水频发区域在昭苏及特克斯的西北部;低涡型短时强降水频次分布范围较大,中亚低涡型短时强降水有叁个频发区域,霍城的北部、巩留的东北部及与尼勒克胡交界处,还有特克斯的中部地区;西西伯利亚低涡型短时强降水有频发区域在北部山区西北-东南向的降水带中,主要分布在霍城的西部、伊宁县的东北部及尼勒克的南部;西风锋区波动型短时强降水主要分布在河谷的东南部地区,且也呈多中心分布,频发区域在新源的西部与巩留的交界处;横槽型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极少,只是在河谷西部及新源个别站点出现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概率很低;西北气流型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也少,分布也较松集中,只是在霍城的西北部、尼勒克西南部及新源的个别站点出现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概率也低。(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宋雯雯,唐钱奎[2](2017)在《2006-2015年成都市区域性暴雨统计分析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6~2015年成都地区国家站及区域站20时~20时24小时地面实况降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成都市区域性暴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这一时期成都地区共有43例区域性暴雨发生,次数最多的是在2013年,发生季节以7月为最多(占总次数的49%)。根据区域性暴雨影响系统的不同,将其简单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低涡型、高空槽和切变线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3种类型暴雨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均有不同,暴雨次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0%、46%、14%,持续时间大多为1天。同时选取3个历史个例分析了不同类型区域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李春晖,吴志伟,蒙伟光,张艳霞,谷德军[3](2017)在《影响华南后汛期季风持续性暴雨和热带气旋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08年NCEP逐日、逐月再分析资料和全国和华南各省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得到华南后汛期持续性暴雨74例,其中热带气旋(TC)引起的持续性暴雨(TCR)有54例,季风引起的持续性暴雨(MSR)有20例。TCR主要发生在8月,占TCR总数的52%,MSR主要发生在7月,占MSR总数的70%。两类持续性暴雨的出现次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自1980年代以来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通过对比分析得到,MSR主要由前期和同期热带中东太平洋异常海温持续偏暖所致,其一方面加强了南海夏季风环流、水汽辐合异常增强;另一方面增强了菲律宾海的对流,使得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北;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大气环流激发出"-、+、-"的EAP遥相关型波列分布,为7月持续性暴雨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相比之下,TCR主要由于8月局地海温-黑潮区海温异常偏冷致使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北所致。此外,迭加在这种尺度背景下,导致MSR和TCR发生的关键是10~20天季节内振荡导致系统由东南向西北传播。(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卓鸿,王冀,霍苗,任佳,纪鹏飞[4](2016)在《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首都国际机场的雷暴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1—2014年共14 a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机场)观测资料和Micaps高空及地面观测资料,将发生在机场的雷暴日分为八类(即强雷暴、弱雷暴、湿对流、干对流、弱冰雹、强冰雹、冰雹大风和混合对流),对每种类型雷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机场雷暴以弱雷暴为主,其次为干对流。弱雷暴和干对流在6月出现最多,强雷暴和湿对流在7月最多,弱冰雹出现在春末夏初及秋季,而冰雹大风出现在6—7月,混合对流仅在7月出现一次。(2)从500 h Pa形势来看,西风槽造成的雷暴过程最多,其它为西北气流型。500 h Pa为西风槽和低涡、西北气流时,地面辐合线触发的雷暴最多,其次为冷锋。500 h Pa为横槽时,冷锋触发的雷暴比例增加,没有由地形辐合线触发的雷暴。而副高边缘和低压倒槽类型的雷雨过程,触发系统主要为辐合线。(3)从月分布来看,低涡和西北气流型造成的雷雨在6月最多,但横槽和西风槽造成的雷雨出现最多的分别在7月和8月。西风槽、低涡和西北气流型造成的弱雷雨均最多,其次为干对流。而雷暴的地面触发系统以辐合线最多,主要出现在6月,冷锋触发的雷雨主要集中在5—6月,地形辐合线主要集中在7、8月。(4)横槽、西北气流型雷暴的日循环分布只有一个峰值,分别出现在05—12UTC和08—14UTC,但低涡和西风槽却有两个峰值,主峰值分别出现在12—13UTC和08—17UTC,次峰值分别在07—08UTC和00—01UTC。(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6年04期)
魏晓雯,梁萍,何金海[5](2016)在《上海地区不同类型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的监测诊断和预报预警已成为气象预报部门的业务重点,也是当今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为此,以上海短时强降水为例,利用上海地区2004—2012年11个基本气象站的逐时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资料,基于对所有短时强降水的影响系统进行分类,重点分析了不同影响系统下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汛期(6—9月)平均每年发生8次短时强降水,其中,8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近一半。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城市雨岛特征,大值区位于中心城区及其下风向的近郊。2)产生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准静止锋、热带气旋、低压倒槽、冷锋及中尺度对流系统。其中,准静止锋导致的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多,发生比例达67%,且多出现在6—8月;热带气旋影响下的短时强降水发生比例占17%,多出现在8—9月;其他影响系统导致的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较少。3)各类影响系统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不同的大尺度背景及作用:准静止锋类型有利于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热带气旋与高空急流辐散场相配合导致强烈的水汽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暖性低压倒槽使地面增湿减压,高空冷平流有利于高空辐散;冷锋有利于形成北侧下沉、南侧上升的经向垂直环流圈;中尺度对流系统则主要与非均匀加热导致的局地垂直环流及其伴随的冷空气卷入相联系。(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陈栋,陈际龙,黄荣辉,刘永[6](2016)在《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跃变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60~2011年中国东部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JRA-55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暴雨分布的年代际跃变及其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特征。基于暴雨频数和占比(夏季暴雨占比是指5~8月暴雨降水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百分比)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夏季暴雨分布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历两次反相的经向"叁极子"跃变。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演变过程可分为叁个时段:1960~1979年为华南和华北暴雨偏多、江淮流域暴雨偏少的经向"叁极子"分布;1980~1991年为南方和华北暴雨偏少、江淮流域暴雨偏多的经向"叁极子"分布;1992~2011年为南方暴雨显着偏多、华北暴雨持续偏少,逐渐形成经向"偶极子"分布,并导致近十多年我国夏季"南涝北旱"的整体格局。1970年代末(1990年代初)跃变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配置:东亚夏季风的减弱(增强),西太平洋副高的增强西伸但南撤(北抬),南亚高压的减弱南缩(增强东扩),以及蒙古高原中低层的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异常。与此同时,低层局地环流也发生调整:华北和黄淮地区以及华南和江南地区均为反气旋式(气旋式)环流异常,而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受控于风场切变式辐合(辐散)异常;涡度场发生相应变化,南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负(正)涡度异常不(有)利于低涡的发展,而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的正(负)涡度异常有(不)利于低涡的发展,进而引发江南和华南暴雨减少(增加)、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暴雨增加(减少)、黄淮和华北暴雨减少(增加)的经向"叁极子"跃变。(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宋佑之,胡姗姗[7](2015)在《安徽淮河以南区域性暴雨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气候平均态的角度掌握安徽淮河以南汛期区域性暴雨的大气环流背景和物理量配置的特征,为区域性暴雨预报提供有利参考,本研究利用合成分析、EOF分解、显着性差异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60—2013年安徽淮河以南地区5—9月171次区域性暴雨个例进行分析,以研究其时空分布、大尺度环流分型及物理量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安徽淮河以南区域性暴雨大尺度环流特征主要表现为中高纬"2脊1槽"型。暴雨主要是边界层偏南风急流、低空西南急流和高空西风急流叁者垂直方向上耦合的结果,暴雨区多位于南亚高压北侧,高空西风急流南侧,低空急流左前方和边界层急流中心的左侧及850 h Pa暖切南侧,且垂直方向上呈现湿位涡正负区迭置的形势,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不稳定层结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28期)
王昀,李耀辉[8](2014)在《江淮流域持续性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合成平均分析方法,对2011年7月中旬江淮流域持续降水过程和11~13日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和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表明:(1)持续降水过程大尺度环流是不典型的双阻型,西脊在乌拉尔山以西地区,东脊在雅库茨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脊线偏北。贝加尔湖东南方的低槽从蒙古经河套伸向华南,江淮流域处于槽前稳定的西南气流中。巴尔喀什湖低槽的加深东移及其底部不断分裂的短波槽,造成了持续降水期间的大暴雨过程。(2)江淮流域位于高空西南急流入口区右侧,低空风速大值带左侧。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高低空的强烈辐散辐合所造成的深厚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对称不稳定为暴雨提供了不稳定机制。(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4年04期)
翟丽萍,农孟松,屈梅芳,陈伟斌,赖珍权[9](2013)在《相同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个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卫星和自动站等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广西一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两种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现象产生的局地环境条件、触发机制及中尺度等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两种类型强对流天气(即干对流型和混合对流型)在大气层结、湿层厚度、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和垂直风切变等局地环境上存在一定差异;其触发机制不同,广西西部干对流由位于地面锋前暖区的辐合线触发,而北部混合型强对流则由地面锋面触发;雷达和卫星图像上,两类强对流在形态、强度和移速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对广西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3年04期)
邹海波,单九生,吴珊珊,尹洁[10](2013)在《江西持续性强降雨的气候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0年江西省83个常规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江西省持续性强降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0年江西省共出现了82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且持续性强降雨有着显着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季节变化以6月最多,冬季(12—2月)无持续性强降雨,年际变化主要有3 a左右和6~8 a的变化周期。年代际变化周期主要为30 a左右的变化周期,且在2000年后减小为25 a左右。江西省持续性强降雨累积日空间分布不均,具有南北少中间多的特征,多发区位于江西东部的浙赣铁路沿线。对持续性强降雨对应的大尺度背景环流形势分析发现,大尺度背景环流形势主要有4种:低槽型,南槽北脊型,台风型和转换型。其中低槽型出现的次数最多(34次),台风型出现的次数最少(9次),转换型的持续时间最长。(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大尺度环流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2006~2015年成都地区国家站及区域站20时~20时24小时地面实况降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成都市区域性暴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这一时期成都地区共有43例区域性暴雨发生,次数最多的是在2013年,发生季节以7月为最多(占总次数的49%)。根据区域性暴雨影响系统的不同,将其简单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低涡型、高空槽和切变线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3种类型暴雨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均有不同,暴雨次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0%、46%、14%,持续时间大多为1天。同时选取3个历史个例分析了不同类型区域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尺度环流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1].祝小梅,白婷,齐元元,朱风利.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及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2].宋雯雯,唐钱奎.2006-2015年成都市区域性暴雨统计分析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7
[3].李春晖,吴志伟,蒙伟光,张艳霞,谷德军.影响华南后汛期季风持续性暴雨和热带气旋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7
[4].卓鸿,王冀,霍苗,任佳,纪鹏飞.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首都国际机场的雷暴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6
[5].魏晓雯,梁萍,何金海.上海地区不同类型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6
[6].陈栋,陈际龙,黄荣辉,刘永.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跃变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J].大气科学.2016
[7].宋佑之,胡姗姗.安徽淮河以南区域性暴雨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
[8].王昀,李耀辉.江淮流域持续性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4
[9].翟丽萍,农孟松,屈梅芳,陈伟斌,赖珍权.相同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个例分析[J].暴雨灾害.2013
[10].邹海波,单九生,吴珊珊,尹洁.江西持续性强降雨的气候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J].气象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