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楚雄市人民医院五官科云南楚雄675000)
【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083-01
【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眼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诊的所有白内障患者中选取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者58例7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者72例86眼,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后囊破裂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角膜水肿少于对照组角膜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较好,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发性白内障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设备要求低、操作技术简单、安全以及经济等特点。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白内障
白内障发病的部位为眼球晶状体,凡是晶状体出现浑浊,都可以称为白内障,但当浑浊程度较轻视力不受明显影响时可以不列入白内障的范畴,到目前为止,白内障是致视力障碍及致盲的最重要原因,白内障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多集中在比较先进的大中城市,还无法全面推广,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凭借损伤小、患者恢复快、价格较低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我院眼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诊的白内障患者,以探究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眼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诊的白内障患者130例156只眼,术前视力光感至0.10,从中挑选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者58例70只眼,定为治疗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者72例86只眼,定位对照组。治疗组男30例,女28例,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91岁,平均年龄70.6岁,老年性白内障51眼,并发性白内障13眼,外伤性白内障5眼,先天性白内障1眼,城镇人口17例,农村人口41例,对照组男39例,女33例,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71.5岁,老年性白内障61眼,并发性白内障15眼,外伤性白内障7眼,先天性白内障3眼,城镇人口23例,农村人口49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压及眼压等常规检查,以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两组在年龄、性别、白内障类型及生活居住环境等一般因素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小切口非超乳手术:患者术前均行药物散瞳,所选药物为美多丽,行表面麻醉,所用药物为爱尔凯英眼液,配合稍差的患者加用2%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注射麻醉,用开睑器开眼睑,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手术,在10-12点方向角巩缘内1mm处用3.2mm穿刺刀进行穿刺至前房,将粘弹剂注入前房并行连续环行撕囊,充分水分离后将晶体核托入前房,扩大主切口为6-8mm,之后利用晶体套圈取出晶体核,注吸皮质后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将粘弹剂换出,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缝合。术后注射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超声乳化术:术前散瞳、表麻或局麻同小切口手术,主切口做在10点方向透明角膜区,约为3.0mm,辅助切口做在3点方向,前房注入粘弹剂后,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后,双手法将晶体核超声乳化,注吸皮质后植入人工晶体,将粘弹剂换出,切口一般不需缝合,术后注射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术后随访1-12月,观察两组术中后囊膜破裂情况、角膜水肿、术后视力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以比较两组术式的临床疗效。
1.3统计分析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19.0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术后后囊破裂2眼(2.9%),对照组术后后囊破裂3眼(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角膜水肿5眼(7.1%),对照组角膜水肿11眼(1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5.36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均较好,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发性白内障方面,治疗组7眼(10%),对照组4眼(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白内障是发生在眼球晶状体的疾病,是致盲及致视力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机制为晶状体变浑浊影响光线准确射到视网膜,其类型主要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并发症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2],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现在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
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均较好,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后囊破裂2眼(2.9%),对照组术后后囊破裂3眼(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时开始应用于临床,并以其创伤小、切口小以及术后视力恢复程度好等优势迅速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术式的主流[3],但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设备及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特别高,在我国中小型医院难以得到推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几年来,随着眼科微创的发展,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凭借其设备要求低、操作技术简单、安全以及经济等特点迅速在我国各医院里得到广泛应用[4],其治疗效果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相似,本研究的结果与此观点一致,同时,本研究中治疗组角膜水肿5眼(7.1%),治疗组角膜水肿11眼(1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角膜水肿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具有设备要求低、操作技术简单、安全以及经济等优点,适合我国医疗现状,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惠延年.眼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6.
[2]王卫,陈术.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3,45(4):36-37.
[3]GuzekJP,ChingA.SmallincisonmanualextracapsularcataractsurgeryinGhana,WestAfrica[J].JCataractRefractSurg,2003,29,(1):57-64.
[4]杨西强,朱奇峰.直线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