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行人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明初,行人司,行人
行人司论文文献综述
孙畅[1](2019)在《明初行人司研究(1368-1424)》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朝从洪武初设行人司。行人司作为皇帝的监察机构,受皇帝差遣,到明中后期行人司逐渐发展完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中央机构。行人司的发展对明代政治、经济、外交、礼制起到了重要作用。明初行人司的研究,对开拓明代外交史研究领域,探究明代机构管理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明初行人司初设,演变,发展形成脉络,及其行人司的主要职能,进而分析在洪武、建文、永乐时期行人司行废历程与统治者的意志和当时政局之间的关系。行人司出使国内外诸多职能,是代使皇帝监察出使的官员,侧面体现出皇权的高度集中;行人司职位设置,行人从广泛差遣到职位固定,体现了行人司越来越受皇帝的重视;行人选拔标准,从举孝廉、茂才到科举选拔的演变,体现了行人地位的变化;行人司的设立在加强明初特殊统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限制宦官的权利,加强与边疆联系,促进朝贡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行人司的设置本身具有局限性,行人司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产物,是统治者皇权高度集中的体现。限制了当时官员的办事能力和创新能力,行人司的设置造成了机构重迭,人才浪费等现象,为行人司后期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姜丽菲[2](2015)在《明代行人司与《行人司书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论文比较系统地论述行人的历史渊源及《行人司书目》的文献学价值,共分五部分。“行人”一职出现于我国封建社会早期,以后历朝一直延续。行人在明一代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并成立了专门管理行人的机构——行人司。在此机构中,行人担任的职务类型较为多样,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明代独特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使得明代目录学呈现极大的时代特色。加之明代行人皆由进士出任,使得行人司内部具有浓厚的向学性,这促进行人司内部藏书目录《行人司书目》的形成。而《行人司书目》的成书客观上也促进了行人阅读的便利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此外,《行人司书目》的成书是在行人司内部丰厚的藏书基础上编制的,它有着明代书目编制的普遍特点,摒弃传统且简单实用。《行人司书目》将司内藏书分为典部、经部、史部、子部、文部、杂部六部,所收录之书籍也颇有特色,尤其在典部和杂部收书上表现较明显。《行人司书目》在着录体例上也颇有创新,对它的深入挖掘可以充实明代目录学的研究。明中叶以后,国家藏书状况江河日下,对此时着成的《行人司书目》的存目研究,能揭示明代中后期官府内藏书情况和学术演变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行人司书目》存在着着录内容过于简单等缺憾。(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5-03-12)
姜丽菲[3](2014)在《试论明代《行人司书目》的成书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行人是我国封建时期历朝历代设置的一种专门从事对外工作的人员。在明代,统治者更专门设置行人司以职掌捧节、奉使之事。明万历年间,行人司司正徐图根据署中藏书,编着《行人司书目》一部,以传后世。该书目的成书与行人司的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中旬刊)》期刊2014年06期)
王伟凯[4](2006)在《明行人司机构性质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行人司作为明王朝的中央级行政机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其视为外交衙署,行人则被认为是专职使臣。但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一说法并不完全科学,因为就行人的职能看,其非外交职能的内涵远远大于其外交职能。行人虽然职低权微,但升迁却很快,如给事中、御史有缺,多先从行人中选拔。行人在出使过程中,也颇受所至地方官员和首领的礼遇,因此使得一些机构的官员对行人很是羡慕,甚至千方百计侵占其职能,寻求出使机会。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当是因为行人司系皇帝特使机构的这种特殊身份,才使得行人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收获颇丰,也才使得人们对其刮目相看。(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06年06期)
李登峰[5](2002)在《明代行人司与行人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从明代行人司之职责、行人司官员之升迁、行人司行人使四夷之艰险、行人司行人之操守四个方面 ,对明代行人司和行人进行考察(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1期)
阮明道[6](1998)在《关于清代行人司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此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清代行人司的承袭、存废时间、衙门办事地点,行人的授予、职责、升迁,及其所起的作用,作了具体考察(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8年01期)
孟昭晋[7](1988)在《有趣的明代《行人司书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传世的公藏书目中,有一种《行人司书目》,神宗万历叁十年(1602)刻本,存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库。1939年王大隆(欣夫)教授从瞿凤起先生处借以排印,收入《己卯丛编》,读来方便有趣。 1.行人司是个什么机关? 行人司是朱元璋在洪武十叁年(1380)设置的一个中央机关,设“行人”,秩正九品(明官员“正一品”至“从九品”,共18个等级,“正九(本文来源于《图书馆杂志》期刊1988年02期)
行人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论文比较系统地论述行人的历史渊源及《行人司书目》的文献学价值,共分五部分。“行人”一职出现于我国封建社会早期,以后历朝一直延续。行人在明一代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并成立了专门管理行人的机构——行人司。在此机构中,行人担任的职务类型较为多样,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明代独特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使得明代目录学呈现极大的时代特色。加之明代行人皆由进士出任,使得行人司内部具有浓厚的向学性,这促进行人司内部藏书目录《行人司书目》的形成。而《行人司书目》的成书客观上也促进了行人阅读的便利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此外,《行人司书目》的成书是在行人司内部丰厚的藏书基础上编制的,它有着明代书目编制的普遍特点,摒弃传统且简单实用。《行人司书目》将司内藏书分为典部、经部、史部、子部、文部、杂部六部,所收录之书籍也颇有特色,尤其在典部和杂部收书上表现较明显。《行人司书目》在着录体例上也颇有创新,对它的深入挖掘可以充实明代目录学的研究。明中叶以后,国家藏书状况江河日下,对此时着成的《行人司书目》的存目研究,能揭示明代中后期官府内藏书情况和学术演变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行人司书目》存在着着录内容过于简单等缺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人司论文参考文献
[1].孙畅.明初行人司研究(1368-1424)[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姜丽菲.明代行人司与《行人司书目》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姜丽菲.试论明代《行人司书目》的成书原因[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
[4].王伟凯.明行人司机构性质辨析[J].北方论丛.2006
[5].李登峰.明代行人司与行人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6].阮明道.关于清代行人司的考察[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7].孟昭晋.有趣的明代《行人司书目》[J].图书馆杂志.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