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言语理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言语,手势,情绪,藏语,能力,脑干,儿童。
言语理解论文文献综述
向慧雯[1](2019)在《标志性手势影响言语理解的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面对面交流必不可少。人们在对话的过程中,除了口语表达之外,也会做出一些肢体动作,比如微表情、微动作或者一些手部动作,这就使得人们在理解对话内容时,需要将各个通道的信息进行整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交流者在对话中是怎样整合不同通道的信息的,听者对听觉和视觉两个通道的信息的接收模式又是如何,是“不假思索”的全盘接收,还是“择优录取”的选择性接收?在以往的研究中,以英语、德语等语言作为材料的研究表明,有效的手势信息能够对言语的加工和理解产生影响,但是以中文作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故本研究在汉语的大环境下,探讨不同的手势信息对语音理解的作用。为了探讨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以下两个实验来探讨手势对于沟通的作用:实验一采用2(手势:主义手势、次义手势)×2目标词(主义、次义)的被试内设计。实验流程是让被试观看带有语音的视频材料,任务是试图理解视频的意思,分析目标词出现之后300~500ms的脑电波。结果发现,在四种条件下,手势-言语一致的条件下与手势-言语不一致条件下的N400差异显着。由于人们交流过程中不仅仅产生标志性手势,也会产生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梳理性手势(Grooming),故实验二采用3(手势:主义手势、次义手势、梳理性手势)×2(目标词:主义目标词、次义目标词)的被试内设计,以探究在添加一定比例的梳理性手势后,标志性手势对言语理解的作用有何种变化。实验流程与实验一一致,分析目标词出现之后300~500ms的脑电波。结果发现,只有在次义手势-次义目标词的条件下的N400显着。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标志性手势能够促进在交流中人们对语音信息的理解。(2)梳理性手势会降低标志性手势对言语理解的促进作用,手势-言语的整合并不是一系列的自动化加工,而是会受到其他外部信息影响。(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高蕾,高晓雷,白学军,陈梅香,郭志英[2](2018)在《不同熟练程度藏汉双语者言语理解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母语为藏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在无切换、预期切换和无预期切换叁种条件下,考察藏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及其切换代价。结果表明:(1)在叁种条件下,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的反应时均显着短于对藏语词的反应时,汉语词的错误率也显着低于藏语词;(2)切换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显着慢于无切换条件,切换条件下的错误率显着高于无切换条件,存在显着的切换代价;(3)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的反应时显着短于非熟练藏汉双语者,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反应的错误率也显着低于非熟练藏汉双语者。本研究表明,藏汉双语语码切换过程中存在切换代价,支持抑制说;熟练藏汉双语者语码切换代价更小。(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刘超[3](2018)在《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人类学家布留尔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自我中心思维的概念,并将其视作叁到七岁儿童身上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弗洛伊德把个体心理划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布留尔在研究原始民族思维进化过程时提出我向思维的概念,皮亚杰认为无意识和意识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无意识的思维方式是我向思维(autistic thought),意识的思维方式是智力思维(intelligent thought)或逻辑思维(logic thought)。作为发展过程中间环节是主要表现在儿童阶段的自我中心思维(ego-centric thought)。认识自我中心思维是理解儿童思维和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众多现象的基础。自我中心思维具有与我向思维和逻辑思维既密切联系又有本质不同的特征。智力思维是成人所熟悉的思维方式,它是意识的、自觉的和理性的。逻辑思维运算的基本材料是概念,服从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逻辑定律,这都保证了思维的确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智力思维是清晰明确的,能够借助语言,通过概念和推理进行沟通和论证。我向思维则是一种性质不同的思维方式,它是无意识的,比如人的梦境。我向思维借助意象和神话表达自身,不受逻辑规则的限制,服从于象征主义和直接满足的法则。因此,我向思维不以沟通为目的,是“自闭的”。从最初婴儿几乎和外界没有沟通的自闭的我向思维,到成人可以实现良好沟通的智力思维,个体的思维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开放的过程。作为居间形式的自我中心思维和自闭的我向思维相比,开始尝试把自身的感觉、想法和词汇、语言建立联结而开始具备了沟通的可能;但是,无论从沟通动机上还是效果上,自我中心思维都不能和智力思维一样如愿地达成与他人的理解和沟通。基于上述观点,皮亚杰提出,思想的可沟通性和理解程度是研究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关键(Piaget,1959)。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恩格斯语),儿童的语言表现出与其自我中心思维相对应的特征,是研究儿童思维的基本手段。20世纪20年代起,皮亚杰对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记录儿童的自发言语、分析儿童和他人间的言语沟通和理解等方法发现并总结儿童语言中的现象和特征,证实了儿童思维中自我中心状态的存在。关于自我中心思维的后续研究沿两个思路进行,一是理论上的争论,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等人就自我中心思维的功能和发展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思维和言语主要存在于叁至七岁儿童之间,从七、八岁起,随着儿童的社会活动和逻辑思维的发展,自我中心思维逐渐减弱,自我中心思维发展主要受生物因素影响,更多表现出文化的普遍性(Piaget,1959);但维果斯基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从社会化言语到个人内部言语的中间环节,伴随儿童心理的逐渐成熟,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最终转化为成人思考时的内部言语,并且思维发展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更多表现出文化的特异性(维果斯基,1997)。二是实证研究。大多数研究集中于从皮亚杰最早提出到二十世纪末,除皮亚杰外直接针对儿童言语现象进行的细致研究相对较少。因为自我中心思维的基本假设是儿童不尝试向别人解释他们的观点或者他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Abel,1932),即儿童不能理解超过他们现有发展水平的逻辑关系,因此更多研究者把自我中心思维具体化为儿童能否观点采择,在皮亚杰着名的“叁山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观点采择测试任务论证自我中心思维的特征。国内关于自我中心思维和言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二十世纪末期,且以综述为主,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总结已有研究,问题有二:第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同观点是关于儿童发展普遍性和文化特异性的基本理论问题,至今未有定论。第二,主要从观点采择角度进行的研究,把儿童自我中心状态看作是任务通过与否的简单二分判断,一方面限制了对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倾向于从消极角度认为自我中心思维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状态。自我中心思维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儿童生活中的表现和影响是丰富的、深刻的,自我中心思维过早或过晚的发展都会对个体适应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皮亚杰的经典研究范式,通过实验员给儿童讲故事并要求儿童把故事复述给另一个儿童的方法,描述分析儿童之间的言语沟通特征和理解程度,发现中国儿童自我中心思维和言语的发展特征,一方面为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文化普遍性和特异性之争提供中国文化数据;另一方面为描述和判断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发展特征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过程信息。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4~8岁129名儿童作为被试,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转写,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分为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两部分。量化分析结果发现:(1)关于皮亚杰用来评估儿童言语沟通和理解特征的α、β、γ、δ四个系数,本研究在我国4~8岁儿童的言语中发现了和皮亚杰研究相同的发展趋势,初步证实了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言语中自我中心特征的存在;(2)和皮亚杰认为7~8岁是儿童言语沟通和理解发展转折点的研究结果不同,本研究量化分析的结果显示6~7岁组是儿童言语沟通和理解变化的关键点。质性分析部分对影响儿童言语沟通和理解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编码分析,分别从讲解者和再述者两个角度进行了总结。其中讲解者的因素包括不能准确表达故事中的顺序(然后滥用、时间表达不准确)、不能准确指代故事中的人物(不准确使用称呼、代词滥用)、表达不连贯冗长、口误和虚构等现象;再述者的因素包括不准确使用称呼、虚构、不表达故事内容等。结果发现,影响儿童言语沟通和理解因素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不断下降趋势,其间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7~8岁。这说明想要理解别人并把自己的思想客观地和别人沟通的愿望和努力是7岁以后儿童言语沟通和理解的特征,这与皮亚杰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皮亚杰的研究也显示,儿童在言语方面的沟通和理解开始于7岁和8岁之间。研究基本证实了皮亚杰关于儿童言语沟通和理解中存在自我中心特征的观点,为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文化普遍性和特异性之争提供了中国文化证据。研究提出应避免只从消极角度把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看作是幼稚和不成熟状态的倾向,需全面认识自我中心思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2)
戚敏,黎志成,张姝琪,曾祥丽,岑锦添[4](2018)在《听性脑干反应偏侧优势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言语理解能力评估的回顾性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的偏侧优势与言语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寻求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言语理解能力的客观评估指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在本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并与同期在本院耳鼻喉科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痊愈后的听性脑干反应结果进行对比。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84名,分泌性中耳炎痊愈患儿27名。【结果】孤独症谱系障碍组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均显着长于对照组;同时,孤独症谱系障碍组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存在显着的右侧优势,而对照组则未见这一现象;最后,高言语理解能力组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存在显着的右侧优势,而低言语理解能力组未见这一现象。【结论】听性脑干反应的偏侧优势并非一个普遍存在的脑电现象。ASD患儿的偏侧优势可能与其言语理解能力的发展相关,ABR可能可作为ASD患儿言语理解能力的评估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牛雪[5](2018)在《情绪信息影响4-5岁幼儿言语理解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情绪韵律和语义情绪韵律是日常生活中表达言语情感的两个主要方式。本研究运用眼动研究中的视觉情景范式,考察了语音情绪和语义情绪两种情绪信息在观看不同类型的情绪图片时对4-5岁幼儿言语理解的影响。实验一考察的是在真人情绪面孔下,情绪信息对幼儿言语理解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视觉通道呈现的是叁种来自于同一个女性做出的情绪面孔(高兴、悲伤和中性),听觉通道呈现语音情绪韵律和语义情绪一致或者不一致的句子(语音积极语义正向、语音积极语义负向、语音消极语义正向、语音消极语义负向),视觉通道的信息和听觉通道的信息同时呈现。要求儿童在视觉图片中找出和讲话者情绪一致的图片,并一直看向选定的情绪图片。实验二则考察在卡通情绪表情下,两种情绪信息对幼儿言语理解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视觉通道呈现的情绪面孔图片是在蔬果图片上绘制叁种情绪表情(例如,草莓、西红柿等),听觉通道的句子信息与实验一一致,同样地要求儿童看向能代表讲话者情绪状态的图片。整个实验过程中使用Tobii X120型记录儿童的首次注视时间、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访问时间和总访问时间。实验发现:(1)语音情绪主效应出现在实验一的访问时间和实验二的注视点个数这两个指标上,这说明语音情绪影响幼儿言语理解,但不作用于言语理解的早期加工;(2)在两个实验中均没发现语义情绪主效应,但是在所有指标上都出现了显着的语义情绪和图片交互作用,这说明语义情绪的影响着幼儿对表情图片的观看;当两种情绪信息相冲突时,4—5岁幼儿判断说话者情绪时依赖于语义情绪信息;(3)在实验二中注视时间和访问时间上出现了情绪图片主效应,但是并未出现在实验一中,这说明儿童在识别卡通情绪图片时的注意加工能力好于真人面孔情绪图片,尤其是对悲伤卡通情绪图片的加工占据更多的认知资源;(4)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发现,在观看不同种类的情绪图片时,幼儿对语音情绪韵律的关注度有差异,在真人情绪面孔下,幼儿对悲伤语音更关注;在卡通情绪面孔下,幼儿对积极语音更关注。(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张佩[6](2018)在《维-汉双语者在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过程中的语码切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数字命名任务来考察双语者在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语码切换代价,发现非熟练双语者在汉语和维吾尔两种语言中产生的语码切换代价具有不对称性,切换到熟练的母语产生的切换代价较大;采用真假词汇判断任务来考察双语者在言语理解过程中的语码切换代价,发现非熟练双语者的语码切换代价相反,切换至不熟练的汉语切换代价较大。(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8年03期)
赵鸣,黄莹莹,刘涛[7](2018)在《4-6岁儿童言语理解中世界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90名4-6岁学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这一年龄段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其发展特点。实验要求被试确定测试句中代词TA的回指名词,该回指名词需要被试依据相关的世界知识进行判断。实验发现:(1)4-6岁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于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2)4岁组儿童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水平较低,与其他两组儿童相比存在较显着的差异性;5岁组和6岁组儿童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差异较小。(3)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存在显着性差异。与对现实生活相关的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相比,各组儿童对童话语境相关的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更为灵活。这一差异性在4-5岁组儿童表现得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魏琎[8](2016)在《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言语理解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程是提高学生言语理解能力,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必须对语文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给予高度重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语文教学改革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言语理解能力,为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6年17期)
宋丽超[9](2016)在《如何做好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务员考试是一种能力型考试,它更侧重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并不能有效提高分数。同时,它也并非完全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字音字形、病句修改、修辞手法这些题目很少出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联考省份公务员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本文来源于《时事报告》期刊2016年08期)
卓成功[10](2015)在《立足语言训练点,提高学生言语理解运用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挖文本语言训练点,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言语理解和运用能力。(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5年A2期)
言语理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母语为藏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在无切换、预期切换和无预期切换叁种条件下,考察藏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切换及其切换代价。结果表明:(1)在叁种条件下,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的反应时均显着短于对藏语词的反应时,汉语词的错误率也显着低于藏语词;(2)切换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显着慢于无切换条件,切换条件下的错误率显着高于无切换条件,存在显着的切换代价;(3)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的反应时显着短于非熟练藏汉双语者,熟练藏汉双语者对汉语词反应的错误率也显着低于非熟练藏汉双语者。本研究表明,藏汉双语语码切换过程中存在切换代价,支持抑制说;熟练藏汉双语者语码切换代价更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言语理解论文参考文献
[1].向慧雯.标志性手势影响言语理解的ERP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2].高蕾,高晓雷,白学军,陈梅香,郭志英.不同熟练程度藏汉双语者言语理解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
[3].刘超.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8
[4].戚敏,黎志成,张姝琪,曾祥丽,岑锦添.听性脑干反应偏侧优势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言语理解能力评估的回顾性对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5].牛雪.情绪信息影响4-5岁幼儿言语理解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6].张佩.维-汉双语者在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过程中的语码切换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
[7].赵鸣,黄莹莹,刘涛.4-6岁儿童言语理解中世界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
[8].魏琎.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言语理解能力[J].明日风尚.2016
[9].宋丽超.如何做好言语理解与表达题[J].时事报告.2016
[10].卓成功.立足语言训练点,提高学生言语理解运用能力[J].考试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