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接口驱动论文-许川佩,孙义军,吴玉龙

网络接口驱动论文-许川佩,孙义军,吴玉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接口驱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NoC,ARM,Linux,设备驱动

网络接口驱动论文文献综述

许川佩,孙义军,吴玉龙[1](2013)在《基于ARM和FPGA的NoC资源网络接口驱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将ARM处理器作为NoC系统中的一个资源节点,设计了资源网路接口,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编写了FPGA设备的驱动程序。在典型的3×32DMesh结构的NoC系统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实现了ARM处理器资源节点和NoC系统中其他IP核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本文来源于《微型机与应用》期刊2013年13期)

赵博,刘勤让,李高鹏,李向涛[2](2011)在《基于共享缓冲区的多接口网络接口卡驱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一种Linux系统下基于共享缓冲区的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设计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接口网络接口卡的具体实现中.介绍了Linux下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结构,分析多接口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设计需求,完成驱动程序设计和实现.该方案减少了硬件资源占用,降低了实现成本.(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1年07期)

袁安富,夏生凤[3](2011)在《基于ARM和Linux的DM9000网络接口设计及驱动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DM9000是目前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以太网芯片。本文在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采用ARM920T系列芯片S3C2440和网络接口芯片DM9000接口电路,在Linux操作系统下分析并给出了网络设备驱动功能层抽象设计模板,最终实现了对DM9000网卡接口的驱动,为网络设备驱动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1年02期)

康世英,姚斌[4](2009)在《嵌入式系统基于IP的网络接口驱动程序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入式网络接口是嵌入式系统和网络相连的关键部分.详细给出了用微处理器EP7312和网络接口芯片RTL8019AS相结合实现的以太网接口驱动程序的实现过程以便方便、低廉地将信息传送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贾东耀,彭树林[5](2008)在《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与驱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经常需要扩展网口,以方便同外部通讯。介绍一种新款网络接口芯片DM9000A,它具有封装小、低功耗、AUTO-Mdix等特点。论述该芯片与ARM处理器AT91RM9200之间的硬件接口设计,同时实现了在Linux系统中网络驱动开发。(本文来源于《微型电脑应用》期刊2008年04期)

李昌,黄亚民[6](2008)在《基于S3C2510和Nucleus的网络接口与驱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510的网络接口,并使用RTL8201芯片为之设计了硬件接口电路;设计实现了基于Nu-cleus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完成以太网控制器的初始化设置、收/发中断例程和利用缓冲链表数据结构向TCP/IP协议层交换数据。运行实测表明接口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满足网络流媒体数据处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8年08期)

刘俊才,吴裕斌,曹丹华[7](2007)在《F2812DSP扩展AX88796网络接口的驱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DSP处理器一般不带网络接口,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连接高性能网络控制器AX88796组成的带网络接口的开发系统。该系统采用了AX88796的底层驱动程序,裁减TCP/IP协议栈并将其移植到DSP开发系统上。重点解决了驱动初始化,网卡的接收缓冲环管理和TCP/IP协议校验和计算等问题,实现了F2812驱动AX88796,通过TCP/IP协议接入互联网。(本文来源于《光学与光电技术》期刊2007年03期)

秦大伟,万国龙,戴英霞[8](2005)在《高性能网络服务器Linux网络接口驱动程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在分析基于PCI总线的Linux网络驱动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工作环境为大量数据包转发的网络服务器Linux网络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技术。为进一步提高网络服务器性能,特别是数据包转发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05年05期)

黄恒[9](2004)在《开放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网络接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开放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设计思想。此处所指的开放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内部体系,使其内部状态、参数、控制结构等具备开放性,能够很好的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二是从多种设备构成的体系出发,增强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即用A公司的设备控制B公司的设备,使得不同制造商的产品能连接到同一网络上,实现交互式控制。开发设计具有标准现场总线的通讯接口,是实现上述开放性的基础。目前设计了两种现场总线接口:一种是简单实用的RS232/485+MODBUS协议串行接口;另一种是高效可靠的基于DeviceNet协议的CAN总线接口。参考标准的通讯协议规范,从网络层次、信息帧格式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着手,在深刻理解和分析协议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了上述两种现场总线接口。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思想是正确的,通过通讯接口可以使设备连接到标准现场总线网络上,为实现设备的全开放性提供了研究平台。文中首先介绍了伺服系统的开放性及其意义,探讨了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和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上述两种现场总线接口的协议规范的具体实现,给出实验调试平台和实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并对后续工作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03-01)

网络接口驱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中提出一种Linux系统下基于共享缓冲区的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设计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接口网络接口卡的具体实现中.介绍了Linux下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结构,分析多接口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设计需求,完成驱动程序设计和实现.该方案减少了硬件资源占用,降低了实现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接口驱动论文参考文献

[1].许川佩,孙义军,吴玉龙.基于ARM和FPGA的NoC资源网络接口驱动设计与实现[J].微型机与应用.2013

[2].赵博,刘勤让,李高鹏,李向涛.基于共享缓冲区的多接口网络接口卡驱动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

[3].袁安富,夏生凤.基于ARM和Linux的DM9000网络接口设计及驱动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

[4].康世英,姚斌.嵌入式系统基于IP的网络接口驱动程序的实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5].贾东耀,彭树林.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与驱动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08

[6].李昌,黄亚民.基于S3C2510和Nucleus的网络接口与驱动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

[7].刘俊才,吴裕斌,曹丹华.F2812DSP扩展AX88796网络接口的驱动设计[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7

[8].秦大伟,万国龙,戴英霞.高性能网络服务器Linux网络接口驱动程序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5

[9].黄恒.开放式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网络接口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标签:;  ;  ;  ;  

网络接口驱动论文-许川佩,孙义军,吴玉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