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槽道论文_叶会文,刘东,王令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槽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数,数值,悬浮液,热管,激光,表面,层流。

微槽道论文文献综述

叶会文,刘东,王令[1](2019)在《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微槽道内的流动换热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FD-DPM模型研究定热流壁面条件下二维微槽道内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层流对流换热特性,并结合DSC测试结果采用等效比热模型对相变微胶囊相变特性进行表征,和水的特点进行对比,讨论了相变微胶囊质量分数、有无壁面热阻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冷却特性明显优于单质水,并且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模拟相变融化区长度不断增加,最大强化率可达15.7%;从模拟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由于存在微胶囊的相变吸热,流体温度明显低于单质水,平均流体温度明显降低。当存在相变微胶囊颗粒壁面热阻时,换热强度明显小于无壁材情况,对比有无壁面热阻情况下,结果可以发现当存在壁面热阻时,其融化起始点要晚一点,但是对相变吸热的效果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程攻[2](2019)在《具有微槽道的弯折扁平热管传热特性实验与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微槽道的扁平热管适用于轻薄化和小型化电子产品的热控,可应用在航空航天及地面领域。在航天器上,空间要求较高,热管需要异形化弯折,也面临重力加速度或倾角改变的运行场景,可能会强化或削弱热管性能。本文以铝管壳丙酮工质的梯形微槽道弯折扁平热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传热特性实验与计算模型研究,探究弯折角与重力倾角组合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通过静态放气速率法检测了扁平热管的漏率,结果表明热管漏率为1.56×10~(-8)Pa·m~3/s,密封性较好。搭建了用于弯折扁平热管的传热性能实验台,研究了0°至90°的弯折角及重力倾角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管水平状态可在10min内达到稳态,达到传热极限后蒸发段端部温升显着并难以达到稳态,弯折与顺重力倾斜均未阻止热管的正常启动。热管顺重力倾斜显着提升了传热极限,重力倾角30°时,传热极限从40W上升到90W以上,逆重力倾斜显着降低了传热极限,-30°倾角时降至10W以下,弯折角度变化未显着影响传热极限。热阻与有效导热系数方面,未达传热极限时,不同重力倾角与弯折角组合下随输入功率的增加热阻整体呈下降趋势,重力倾角30°以上,90W输入功率时热阻低至0.1K/W。弯折提升了有效导热系数,输入热流越高提升效果越明显,最高达14000Wm~(-1)K~(-1)。在逆重力状态下,利用顺重力倾角提升传热极限以及高热流密度下热阻较低的特点,可采取互补式槽道补偿扁平热管的传热能力。对扁平微槽道热管传热过程以及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引入一维模型描述微槽道热管并计算热阻及传热极限。计算结果表明,热管传热极限由毛细极限决定,随输入功率增加,热管热阻呈下降趋势,热管主要的热阻为蒸发段与冷凝段吸液芯热阻。根据实验结果对模型温度进行修正并引入弯折的影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实验工作温度的上升未显着影响传热极限,但使得热阻的计算值较未修正时增加,计算值与实验值有相同的趋势。弯折改变了微槽道内弯月面分布和冷凝段液相压力变化趋势,并且降低了热管热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陈泽中,李文传,李响,李鑫[3](2019)在《工艺参数对铝合金微槽道挤压成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热处理后的1050铝合金拉伸试样进行等温拉伸试验,获得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使用Deform-3D软件模拟1050铝合金微槽道的挤压成形过程。分析挤压速度、摩擦因数以及槽道宽高比这些关键工艺参数对材料等效应力-应变曲线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速度和摩擦因数的增大,材料等效应力和应变均变大,变形不均匀性增大;随着槽道宽高比的变大,材料的等效应力和应变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微槽道板筋处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变形不均匀。根据模拟结果,选取最优参数进行1050铝合金微槽道挤压成形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材料的流动均匀性更好,成形过程更加稳定,所得零件表面精度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田浩,庞晓风[4](2018)在《服务器CPU两相流微槽道冷却试验研究和节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套采用R134a制冷剂的两相流微槽道冷却系统,用于冷却高发热密度服务器CPU。搭建测试平台,测试和对比该系统在不同CPU负荷和制冷剂过冷度下的散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饱和温度为25~30℃的R134a两相流相变传热,可将发热密度为3 W/cm2,总散热量在50~150 W的CPU表面温度控制在50~60℃。根据实测的制冷剂泵、冷却水泵功耗,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选取典型气候区的若干城市为代表),该系统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散热的全年理论能效比在10以上,远高于常规机房空调。(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期刊2018年08期)

黄龙,王瑜,蒋彦龙,刘欢[5](2018)在《微槽道表面喷雾冷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以蒸馏水为工质的开放式喷雾冷却系统,研究了工质体积流量、槽道宽度、槽道高度对喷雾冷却系统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槽道高度为0.8 mm,喷雾流量为0.45 L/min时,随着槽底宽度从4 mm减小至1 mm,传热系数增加了41%;而当喷雾流量为1.25 L/min时,表面传热系数仅增加了8.5%,因此减小槽底宽度对喷雾冷却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大流量时并不明显;保持槽底宽度为2 mm,改变槽道高度,当喷雾流量为0.45 L/min时槽道高度对热沉表面的换热影响较大,存在最优槽道高度(0.8 mm),此时热流密度和表面传热系数分别为198.5 W/cm~2、2.75 W/(cm~2·K),与光滑面相比增加了21.25%和30.95%,且存在最低表面温度;而当喷雾流量增至1.25 L/min时,喷雾冷却效果随着槽道高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加。在以上基础上推导了微槽表面喷雾冷却强化换热机理,得出反映槽道尺寸对换热影响的微槽群表面无量纲准则方程。(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雨尧,张劲柏[6](2018)在《电极驱动微槽道流动的高电压边界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极驱动的微槽道流动是微流动驱动装置中重要的应用,本文通过基于PoisonNernst-Planck-Navier-Stokes模型对电极驱动的微槽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高精度的谱方法,在流向上使用Fourier级数的Garlerkin方法,法向上使用Chebyshev多项式的Tau方法,对二维微槽道流动进行直接数值模拟,得到了基于PNPNS模型的算法在低电压和高电压边界条件情况下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曹俊杰[7](2018)在《硅微槽道的纳秒激光与水射流复合加工工艺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硅作为半导体材料在微电子行业的应用日渐广泛,尤其是硅微结构的需求更是连年增长,同时对硅微结构的加工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高质量大深宽比硅微槽道加工,本文提出了纳秒激光与水射流的复合加工方法,充分利用纳秒激光高效的加工特性及水射流冷却、冲刷提高加工质量的特点,进行硅微槽道的高质、高效加工。首先,本文研究了激光与水射流复合加工的光路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光液耦合装置。研究了激光在装置中传播的几何特性,得到了焦距的限制范围以及Z轴方向上的激光焦点与喷嘴上表面自耦合的必要条件。在充分分析稳定水射流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多入水口光液耦合装置流道,使用ANSYS的FLUENT模块对耦合装置流道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加工了光液耦合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了不同状态的水射流特征,提出了两种直观的稳定水射流的判断依据,并针对此装置改进了耦合调试流程。其次,对硅的纳秒激光与水射流复合加工的材料去除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际加工形貌验证了硅的去除机制。根据传热学和热弹性力学的相关知识建立了硅的纳秒激光与水射流复合加工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模拟了加工过程,从温度场、应力场、材料的去除规律研究了纳秒激光独特的脉冲特性对于加工形貌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根据加工过程中的非线性现象,试验验证了该现象与激光重复频率的相关性。最后,进行了硅微槽道的纳秒激光与水射流复合加工单道与多道加工工艺的研究。在单道加工方面对比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加工形貌总结了加工规律,在多道加工对比了不同加工层数和加工策略下的加工形貌,探索了变线宽的加工规律。根据优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IC晶圆、MEMS晶圆和不锈钢圆管的切割试验。论文研制了新型光液耦合装置,结合理论仿真与试验分析了硅与纳秒激光与水射流复合的作用过程,探索了微槽道加工工艺,对今后硅微结构的加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霜,罗会龙,王浩[8](2018)在《主、被动冷却的微槽道热管PV/T组件光电/光热性能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吸液芯为Ω形轴向微槽道热管在中低温余热回收领域中较高的热回收率和品质,设计与构建了一种基于Ω形微槽道热管风冷冷却的PV/T组件。测试分析了在主动冷却条件和被动冷条件下PV/T组件的热/电性能以及热风温度。试验结果表明,组件平均光电效率高于11%,平均光热效率为30%左右,平均?效率高于13%,热风温度可达41℃以上,且主动冷却PV/T组件的光电、光热效率以及?效率均高于被动冷却PV/T组件。与传统PV/T组件相比,该PV/T组件具有较明显的光电/热性能优势,收集的热风可用于建筑采暖、强化通风及热风干燥。(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亚梅[9](2017)在《大功率微槽道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机械加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功率电子器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随着电子电器等设备功率的提升,其散热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平板热管散热器作为一种利用相变进行传热的高效散热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大功率设备的散热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可视化实验研究的方法,以平板热管单元散热器不同应用背景为基础,对内腔尺寸相同的未开槽平板热管单元与加工有40个矩形槽道且深宽比不同的9块开槽平板热管单元进行传热性能及可视化实验对比研究。首先,研究了不同的加热功率(80-180W)以及不同的充液率(25%、48%、55%)对未开槽平板热管单元启动温度、启动时间、Z轴方向温差、相对热阻以及当量导热系数的影响。同时,实验过程中通过半可视化窗口观察到在不同的实验工况下,未开槽平板热管单元内部工质的气液两相行为现象以及沸腾液与冷凝液耦合传热行为现象。发现未开槽平板热管单元的启动时间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减少,随着充液率的增大而增大。同时热管的启动温度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热管Z轴方向相对热阻随着加热时间的加长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一个稳定值。通过可视化实验研究发现,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未开槽平板热管单元内部工质扰动程度增强同时气泡的数量增多,同时未开槽平板热管单元冷凝面上的冷凝液也会更加明显,可以看到冷凝液在重力作用下成股流下。除此之外,通过可视化窗口观察到沸腾液体与冷凝液体之间的耦合现象。其次,选择9块槽道深宽比不同且其处于1:1-3:1范围内的平板热管单元分叁组分别研究不同的槽道深度、宽度、深宽比对半可视化开槽平板热管单元启动时间、启动温度、轴向温差、相对热阻、当量导热系数的影响。当实验条件一样时,随着槽深的增加,叁组开槽平板热管单元的启动时间、轴向温差、相对热阻都随之减小,但是当量导热系数随之增大。通过对比发现叁组开槽平板热管单元中换热性能较好的分别为深宽比为3:1、3:2、1:1的叁块开槽平板热管单元。对以上叁块开槽平板热管单元做进一步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深宽比为3:1的开槽平板热管单元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其它两个深宽比对应下的平板热管单元。最后,对开槽平板热管单元与未开槽平板热管单元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种热管的启动特性、均温性,传热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深宽比为3:1的开槽平板热管单元的启动时间较未开槽平板热管单元的启动时间平均缩短了33%,启动温度平均增加了12.5%;相对热阻减小52.9%;同时对比发现深宽比为3:1的开槽平板热管单元的当量导热系数较未开槽平板热管单元的当量导热系数平均增加了一倍。通过可视化实验研究发现,深宽比为3:1的开槽平板热管单元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气泡较容易产生,同时内部工质的扰动更为剧烈且气泡数量相对较多。综上所述:槽道深宽比为3:1的开槽平板热管单元换热性能最佳。(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田浩,曹智睿[10](2017)在《一种适用于高热流密度芯片的微槽道冲击射流冷却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以水为工质的浸没式微槽道多喷嘴冲击射流冷却系统,并将其应用于高热流密度芯片散热。给出了冲击射流原理,详细介绍了实验装置和实验工况。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喷射间距下,CPU表面平均温度随射流速度的增大而线性降低,CPU表面平均传热系数随射流速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相同的射流速度下,CPU表面平均温度和平均传热系数几乎不随喷射间距变化;在相同的射流流量下,喷嘴数量对冲击表面平均传热系数和温度没有显着影响。将该冲击射流冷却装置应用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理论上可以全年不开启制冷机。(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7年10期)

微槽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具有微槽道的扁平热管适用于轻薄化和小型化电子产品的热控,可应用在航空航天及地面领域。在航天器上,空间要求较高,热管需要异形化弯折,也面临重力加速度或倾角改变的运行场景,可能会强化或削弱热管性能。本文以铝管壳丙酮工质的梯形微槽道弯折扁平热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传热特性实验与计算模型研究,探究弯折角与重力倾角组合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通过静态放气速率法检测了扁平热管的漏率,结果表明热管漏率为1.56×10~(-8)Pa·m~3/s,密封性较好。搭建了用于弯折扁平热管的传热性能实验台,研究了0°至90°的弯折角及重力倾角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管水平状态可在10min内达到稳态,达到传热极限后蒸发段端部温升显着并难以达到稳态,弯折与顺重力倾斜均未阻止热管的正常启动。热管顺重力倾斜显着提升了传热极限,重力倾角30°时,传热极限从40W上升到90W以上,逆重力倾斜显着降低了传热极限,-30°倾角时降至10W以下,弯折角度变化未显着影响传热极限。热阻与有效导热系数方面,未达传热极限时,不同重力倾角与弯折角组合下随输入功率的增加热阻整体呈下降趋势,重力倾角30°以上,90W输入功率时热阻低至0.1K/W。弯折提升了有效导热系数,输入热流越高提升效果越明显,最高达14000Wm~(-1)K~(-1)。在逆重力状态下,利用顺重力倾角提升传热极限以及高热流密度下热阻较低的特点,可采取互补式槽道补偿扁平热管的传热能力。对扁平微槽道热管传热过程以及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引入一维模型描述微槽道热管并计算热阻及传热极限。计算结果表明,热管传热极限由毛细极限决定,随输入功率增加,热管热阻呈下降趋势,热管主要的热阻为蒸发段与冷凝段吸液芯热阻。根据实验结果对模型温度进行修正并引入弯折的影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实验工作温度的上升未显着影响传热极限,但使得热阻的计算值较未修正时增加,计算值与实验值有相同的趋势。弯折改变了微槽道内弯月面分布和冷凝段液相压力变化趋势,并且降低了热管热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槽道论文参考文献

[1].叶会文,刘东,王令.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微槽道内的流动换热模拟[J].化学工程.2019

[2].程攻.具有微槽道的弯折扁平热管传热特性实验与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9

[3].陈泽中,李文传,李响,李鑫.工艺参数对铝合金微槽道挤压成形的影响[J].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4].田浩,庞晓风.服务器CPU两相流微槽道冷却试验研究和节能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8

[5].黄龙,王瑜,蒋彦龙,刘欢.微槽道表面喷雾冷却的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8

[6].王雨尧,张劲柏.电极驱动微槽道流动的高电压边界数值模拟[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曹俊杰.硅微槽道的纳秒激光与水射流复合加工工艺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8].王霜,罗会龙,王浩.主、被动冷却的微槽道热管PV/T组件光电/光热性能对比分析[J].化工学报.2018

[9].李亚梅.大功率微槽道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

[10].田浩,曹智睿.一种适用于高热流密度芯片的微槽道冲击射流冷却系统[J].暖通空调.2017

论文知识图

叁种不同粒径不规则形粉微通道显微结...制备的内凹形多孔微通道结构SEM图测试段实物图铜基微通道出口截面液体温度及流速分...微槽道尺寸结构图疏水微槽道内层流减阻的实验研...

标签:;  ;  ;  ;  ;  ;  ;  

微槽道论文_叶会文,刘东,王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