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定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医保,公益,机制,机构,公共利益,公用事业,产品。
公共定价论文文献综述
顾昕[1](2015)在《剖析药品公共定价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购买者的医保机构显然比政府部门具备更强的动力和约束,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良好治理模式能确保公共定价正而不邪。中国新医改进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价格体制改革裹足不前。在医疗和医药行业,市场机制主要体现在医保机构对医疗服务(包括药品)的集团购买。医保机构采用以打包付费为核心特征的各种新医保支付模式,是医疗领域市场机制健(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院长》期刊2015年06期)
余斌[2](2014)在《公共定价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定价是指公共部门运用强制性权力规定某些行业产品或劳务的交易价格。广义公共定价包括:(1)对政府本身的定价即对政府预算收入的确定;(2)对政府采购的商品的定价;(3)对纸币的币值,也就是对相应的纸币发行量的确定;(4)对弱势群体的保障水平及其他方面的政府补贴的确定;(5)对公共物品的限价;(6)对公共资源的定价;(7)对公共服务的定价;(8)对国有企业出让价格的确定等。本文基于公共定价与公共经济的供求相互作用关系,主要讨论上述后四类定价问题。(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研究》期刊2014年12期)
杨全社,王文静[3](2012)在《西方公共定价理论——发展脉络及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私人部门经济中,令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最优定价法则。在公共部门经济中,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公共部门与国家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将边际成本定价法作为公共部门最优定价法则受到了众多质疑。20世纪中后期,西方经济学界围绕最优公共定价理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经典的Ramsey-Boiteux法则的基础上,基于公平和效率两个目标,众多学者对最优公共定价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纵观西方公共定价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过程:由现实中公共企业的扩张引发了学界对最优公共定价问题的关注,基于公平和效率的目标约束,该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在融合各领域的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理论与现实的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杨全社,王文静[4](2012)在《我国公共定价机制优化研究——基于公共定价理论前沿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加速,我国公共定价的微观机制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整体社会福利损失严重。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共定价机制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定价的理论前沿,从预算、市场环境、需求、信息四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我国公共定价机制的主要约束,最后,提出了优化我国公共定价机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熊振兴[5](2012)在《中国高速铁路公共定价的机制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这种技术变革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然而,目前高速动车组票价是传统铁路客运票价的叁倍左右,这一跳跃使得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极不适应,只能被迫接受高铁的“快速”和昂贵。铁路行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在我国是唯一政企不分的部门,特殊体制使得高铁建运合一垄断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和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面对高额负债,铁道部门试图通过制定高价和裁减普通列车转移客流提高上座率的方式获得盈利,高铁定价并没有按照价格法进行听证,采用的是政府定价机制和传统的成本加成方法。然而,高铁客运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过高的票价势必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公共利益,与建设高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方法就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高铁产品属性和公共定价的基本原理,在分析中国铁路运营和高速铁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速铁路运营和定价机制与方法,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公共定价机制和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在构建公共定价机制方面,本文认为,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创新政府治理,转变铁路的经营模式,通过建运分离和网运分离形成竞争机制以约束成本,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在此基础上,运营商与政府和消费者分别建立行政契约和民事契约,价格由叁方通过听证的形式协商确定。在定价方法方面,本文认为,成本定价方法并不是实现成本补偿的充要条件,只有稳定的客流才能带来可持续的现金流,在边际成本很低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争取客流才是关键。应借鉴国外和其他地区高铁定价的机制和方法,根据需求的变化设计灵活多样的票价体系,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主动的营销战略与同业竞争者争夺客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客运总量。定价方法的设计则考虑市场供求变化和竞争,以供求平衡为目标,其中消费者收入水平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同业价格标准也是重要的参考,综合上述变量,本文提出了均衡定价和定价的双层规划模型,以及定价的基本策略。(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2-03-01)
丁肇文[6](2008)在《政府对出租车市场应制定弹性公共定价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针对近期在重庆、海南叁亚以及甘肃永登等地接连出现的出租车罢运事件,在日前由北京交通大学举办的“2008中国交通运输价格高层论坛”上,专家建言:政府在对出租车市场实施价格管制的同时,应该制定灵活弹性的公共定价机制,此外要降低管制机构被“俘获”的可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08-11-25)
陈忆[7](2008)在《公共定价的公益诉讼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公共产品价格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同时,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学术界与实务部门的“两难”问题。由于公共产品具备自然垄断性,而提供公共产品的公用企业和政府部门具有垄断地位,导致其价格不合理,不平等地位的供求双方矛盾日益突出,社会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广泛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并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失。然而由于目前规制公共产品价格的相关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在解决价格不合理问题上显得缺乏力度,无法从根本上达到理想的效果,社会公平难以昭示。法律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利益调节或分配是法律的一大职能,司法救济作为最终解决途径具有强制力,所以也更能保障人民权益和公共利益,而公益诉讼作为特殊的司法救济途径具有更多的程序优势。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关公共产品价格不合理引起的诉讼层出不穷,然而在我国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受制于“只有直接利害关系者才有资格提起诉讼”的传统诉讼理论,当大量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时,公民、社会团体却难以成为诉讼主体,造成我国大量的公共产品价格问题可诉性的缺失,即使提出诉讼也大多被法院驳回或者以败诉告终。基于公共产品价格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从公共产品定价公益诉讼价案例引入,针对目前我国的共产品价格不合理现状进行了概述,接着从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角度,分析了公共产品价格不合理的原因,并从政府定价、独立规制机构、相关法律法规、价格听证制度上着力分析了目前已有的解决途径的不完善之处,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提出了以司法救济的方式对公共产品价格违法现象予以救济,建立公共产品定价公益诉讼制度。本文从宪法渊源、理论意义和法律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说明了建立公共产品定价公益诉讼制度的优势和理论意义,并从公共产品公益诉讼启动主体、公益诉讼管辖权、举证责任、特殊规则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制度设计,以司法救济途径作为保障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利的保障。(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8-05-07)
傅惠君,潘旭兵[8](2007)在《论公共定价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定价就是指政府公共部门的定价行为,即"公共部门定价"的简称。公共定价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而现行的诉讼制度不足以有效救济,必须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以有效救济受到损害的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7年10期)
倪志良,普杰[9](2007)在《我国公共定价管制研究——以输配电价管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公共定价不涉及政府对经济的直接调控,但科学管制公共定价同样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收入分配公平以及财政收支规模等重要问题,因此对公共定价管制进行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公共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以输配电价管制为例对我国公共定价管制进行研究,尝试为政府管制放松浪潮背景下我国公共定价管制机制改革提出可行的改革思路、路径及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07年04期)
杨华[10](2007)在《城市公用事业公共定价与绩效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其改革不仅涉及到经营及运作模式的转变,也涉及到管理体制的转型。就各国公用事业管理的方法及经验来看,价格监管是其最重要的监管方式和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借鉴和运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公共定价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特征及现行定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公共定价机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公共定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共定价是指公共部门运用强制性权力规定某些行业产品或劳务的交易价格。广义公共定价包括:(1)对政府本身的定价即对政府预算收入的确定;(2)对政府采购的商品的定价;(3)对纸币的币值,也就是对相应的纸币发行量的确定;(4)对弱势群体的保障水平及其他方面的政府补贴的确定;(5)对公共物品的限价;(6)对公共资源的定价;(7)对公共服务的定价;(8)对国有企业出让价格的确定等。本文基于公共定价与公共经济的供求相互作用关系,主要讨论上述后四类定价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定价论文参考文献
[1].顾昕.剖析药品公共定价制度[J].中国医院院长.2015
[2].余斌.公共定价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
[3].杨全社,王文静.西方公共定价理论——发展脉络及最新进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
[4].杨全社,王文静.我国公共定价机制优化研究——基于公共定价理论前沿的探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
[5].熊振兴.中国高速铁路公共定价的机制与方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2
[6].丁肇文.政府对出租车市场应制定弹性公共定价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
[7].陈忆.公共定价的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8
[8].傅惠君,潘旭兵.论公共定价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7
[9].倪志良,普杰.我国公共定价管制研究——以输配电价管制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
[10].杨华.城市公用事业公共定价与绩效管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