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

论文摘要

白云岩成因问题是几百年来碳酸盐岩中最为复杂的地质问题,对白云岩的成因,人们建立了不同的成因模式,这其中白云岩的成岩流体和成岩系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这些问题对白云岩的成因研究意义重大。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是重要的天然气储层,深入了解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与性质,可为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提供更多的资源与依据。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野外考察、镜下观察、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的白云岩成因。研究区中二叠统的白云岩分为三类:中粗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及鞍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颗粒较粗,往往呈层状产出,具有发育的微裂隙,微裂隙中充填鞍状白云岩及沥青;中细晶白云岩往往呈斑状、似层状产出,发育溶蚀孔洞和构造缝,缝洞中充填鞍状白云岩及硅质结核;鞍状白云岩产出于岩石的裂缝及孔洞之中,与中粗晶白云岩及细晶白云岩具有可明显区分的边界,因此认为鞍状白云岩的形成晚于另外两种白云岩。三种白云岩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均高于该地区的正常埋深温度,他们的氧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偏负性,这些特征都与热液成因的白云岩的特征一致;在野外露头及岩心可见与热液活动相关的角砾岩及斑马状构造,因此认为白云岩的形成与热液活动有关。三种白云岩的地化特征表明他们具有与灰岩相似的碳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铈的负异常以及铕的负异常,因此认为白云石化流体与灰岩沉积时的流体相似,应为地层中的海水或海源流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层
  •     1.2.2 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位置及特征
  •     2.2.1 构造位置
  •     2.2.2 构造演化阶段
  •   2.3 地层特征
  •     2.3.1 梁山组
  •     2.3.2 栖霞组
  •     2.3.3 茅口组
  •     2.3.4 吴家坪组
  •     2.3.5 长兴组
  •   2.4 盆地热演化
  • 3.沉积相
  •   3.1 区域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类型及模式
  •   3.3 沉积相分布
  • 4.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特征
  •   4.1 分布特征
  •   4.2 岩石学特征
  •     4.2.1 中粗晶白云岩
  •     4.2.2 细晶白云岩
  •     4.2.3 鞍状白云岩
  •     4.2.4 灰岩
  • 5.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包裹体均一温度
  •   5.2 碳氧同位素
  •   5.3 锶同位素
  •   5.4 稀土元素
  • 6.白云岩成因
  •   6.1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化作用发生的条件
  •     6.1.1 白云岩化通道
  •     6.1.2 顶部格挡层
  •     6.1.3 白云岩化流体
  •     6.1.4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为白云岩化提供异常地热背景
  •   6.2 白云岩化时间分析
  •   6.3 白云岩化成岩过程
  •   6.4 白云岩成岩模式
  • 7.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泽宇

    导师: 于炳松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石化流体,热液白云岩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分类号: P618.13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833

    总页数: 69

    文件大小: 4815K

    下载量: 129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