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总甙论文_李绍烁,赵京涛,何昌强,孙汉桥,阮冠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茱萸总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山茱萸,角膜,骨质疏松,英山,免疫,艾灸,骨质疏松症。

山茱萸总甙论文文献综述

李绍烁,赵京涛,何昌强,孙汉桥,阮冠龙[1](2019)在《山茱萸总甙干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TRPV6、TRPV5通路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钙离子通道的调控直接影响骨的代谢,但骨代谢与TRPV6、TRPV5通路的联系及相互作用目前尚未明确。研究认为山茱萸具有防治骨质疏松作用。目的:探讨山茱萸总甙调节TRPV6、TRPV5通路表达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健康6月龄雌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350±15) 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将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山茱萸总甙干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山茱萸总甙干预各组依剂量每天予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12周。实验结束时,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扫描各组大鼠获取骨密度,取右侧股骨组织RT-PCR检测TRPV6、TRPV5 RN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山茱萸干预各组大鼠骨密度均较模型组提高(P<0.05);(2)各组大鼠骨组织均有TRPV6、TRPV5表达,其中山茱萸总甙干预各组TRPV6、TRPV5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增加,以中剂量组表达升高最明显,但高剂量组TRPV6/TRPV5倍比关系为最高,成骨效能最好;(3)结果说明,山茱萸总甙可调节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TRPV6、TRPV5通道蛋白表达,改变TRPV6/TRPV5倍比关系,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促进成骨方向的骨代谢转变及提高骨密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何昌强[2](2015)在《山茱萸总甙促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TRPV5/TRPV6通道机制及补肾壮骨法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RPV5及TRPV6在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山茱萸总甙的干预作用效果,并观察补肾强骨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旨在为山茱萸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中医药现代化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选取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体重(350±20)g,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模型组、③山茱萸总甙干预低剂量组、④山茱萸总甙干预中剂量组、⑤山茱萸总甙干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卵巢切除术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山茱萸总甙干预各组每天各给予不同剂量山茱萸总甙水提取液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共12周。实验结束时对各组大鼠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获知骨密度情况,取右侧股骨行定量PCR检测以了解其TRPV5、TRPV6基因表达情况。2.收集临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女性患者24例,随机分为空白组(维D钙咀嚼片)及仙灵骨葆治疗组(维D钙咀嚼片+仙灵骨葆胶囊),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12周时对患者随访,应用中国人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分别从疼痛症状、身体机能、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精神功能等维度进行评分,对比骨质疏松病人用药前后两组病人各维度变化的差异。结果:①实验大鼠骨密度山茱萸干预各组均较模型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山茱萸干预高剂量、中剂量组骨密度提高明显,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②TRPV5和TRPV6在各组大鼠骨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模型组大鼠TRPV5基因较正常组表达增加,其TRPV6与TRPV5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下降。③在山茱萸干预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其TRPV5、TRPV6基因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中、低剂量组TRPV5、TRPV6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而高剂量组较中、低剂量组有下降趋势。但从两个基因表达的倍比关系看,高剂量组具有较其余各组更高的TRPV6、TRPV5倍比关系。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对比,在疼痛症状、身体机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精神功能维度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山茱萸总甙可促进去势大鼠骨组织中TRPV5、TRPV6通道的表达。②山茱萸总甙通过调节TRPV5、TRPV6的相对表达量,从而调节骨组织中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功能,使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平衡向骨形成方向转变,维持骨量,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情况。③山茱萸总甙可明显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①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术后应用补肾壮骨中药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其生存质量提高有一定效用。②因患者作为人具有社会属性,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生存状态改善面临的问题。在骨折治疗方面尚应鼓励患者以积极态度面对生活,帮助患者重建信心进一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4-01)

李勇,管璇,宋兴伟,代允义,王小同[3](2012)在《山茱萸总甙对实验性变态性脑脊髓炎大鼠外周一氧化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观察山茱萸总甙(TGCO)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及外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3组:Control组、EAE组和TGCO组,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硝酸还原酶法观察血清NO的变化。[结果]EAE组7只大鼠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学改变、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而TGCO组只有3只大鼠出现EAE行为学改变,评分最高为2分,潜伏期延长,CNS内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明显减轻。Control组未见上述变化。EAE组大鼠总血清NO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TGCO组大鼠血清NO值(109.83±68.03),与EA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GCO对EAE大鼠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血清NO合成有关。(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李勇,宋兴伟,王小同,郑国庆,管璇[4](2008)在《山茱萸总甙对实验性变态性脑脊髓炎大鼠外周一氧化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脱髓鞘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欧美人群患病率就达30-100/10万,好发于15-45岁年龄段,是青少年非外伤原因导致神经功能残疾较常见的疾病,我国也很常见。目前,国内外对MS尚无特殊疗法。开发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提高MS的治疗效果已成为世界性研究热(本文来源于《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期刊2008-10-01)

王惠明,李晶,李平[5](2007)在《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去势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山茱萸总甙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制。方法:将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茱萸总甙高剂量组,山茱萸总甙中剂量组及山茱萸总甙低剂量组。造模后,山茱萸总甙组依剂量每日灌胃给药。各组大鼠在灌胃满3个月后取双侧胫骨和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山茱萸总甙各剂量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变形和伸长率均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后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指标有良性调整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07年06期)

武峻艳[6](2005)在《针灸及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本课题以去势大鼠为研究对象,运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针灸及山茱萸总甙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口内,并在不同组间进行了对照研究,初步探索针灸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机理,为临床推广应用针刺和艾灸方法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以求找到一条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途径。 方法: 1.实验动物与分组:选取6月龄Wistar健康雌性大鼠共70只,随机分为七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山茱萸高剂量组、山茱萸中剂量组、山茱萸低剂量组。每组10只。 2.OP动物模型复制: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摘除双侧卵巢。术后所有动物在同一条件(室温19-24℃,相对湿度40%左右)用普通饲料饲养,自由饮水。 3.针灸及给药方法:术后第四日开始,针刺组每日针刺双侧“肾俞”穴和“叁阴交”穴,每次捻转补法1分钟,艾灸组每日艾灸双侧“肾俞”和“叁阴交”穴,每次5分钟,每周六次,连续叁个月。 山茱萸总甙组灌胃的剂量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比折算成大鼠等效剂量。其浓度分别为3.56g·kg~(-1),(1.5倍等效剂量),2.16g·kg~(-1),(1倍等效剂量),1.08g·kg~(-1)(0.5倍等效剂量)。每日一次,每次8ml每周6次,连续灌胃叁个月。 4.骨四环素活体标记:各组大鼠在取材前10天和前1天分别按30mg/kg给予两次腹腔注射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进行活体四环素标记,处死后立即截取右侧股骨,剔除皮肤和肌肉,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固定,以备制作骨切片。 5.观察方法:对股骨内髁不脱钙骨切片标本选择骺板下小梁骨,分内、中、外叁点选取图像录入微机。每个标本采用叁种观察方法,每种叁个图像,(组织学观察用Gemisa染色、普通光源;类骨质观察用von kossa染色;四环素标记观察用荧光显微镜)采用美国Pixera6000CL图象分析系统,利用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数据再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学院》期刊2005-06-01)

孟晶,唐仕波,李辰,陈建苏,林少芬[7](2005)在《山茱萸总甙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山茱萸总甙对大鼠角膜移植模型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并通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状态以期进一步阐明山茱萸总甙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建立封闭群大鼠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脾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采用双标法流式分析技术(PE标记CD4单抗及FITC标记的CD8、CD25单抗),观察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①山茱萸总甙可以明显抑制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大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②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改变主要结果如下空白对照组大鼠外周血CD4、CD8的表达及CD4/CD8比值在术后各时点其差别无显着。但术后表达CD25的CD4阳性细胞明显升高。治疗组CD4/CD8比值则下降,术后表达CD25的CD4阳性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T淋巴细胞活化表达CD分子,IL-2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山茱萸总甙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05年05期)

李晶[8](2004)在《针灸及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生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本课题以去势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血尿中骨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探讨针灸及山茱萸总甙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机制。 方法: 将7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山茱萸总甙高剂量组,山茱萸总甙中剂量组及山茱萸总甙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于造模后第四日,针刺组针刺肾俞穴和叁阴交穴,捻转补法,每次行针一分钟不留针,每日一次。艾灸组灸肾俞穴和叁阴交穴,每次五分钟,每日一次。山茱萸总甙组依剂量每日灌胃给药,每次8ml,其浓度分别为3.56g·kg~(-1)、2.16g·kg~(-1)、1.08g·kg~(-1),每日一次。模型组每日灌蒸馏水8ml,每日一次。以上各组处理60天,第61天取血及尿,检测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雌二醇(E_2),骨钙素(BGP),脱氧吡啶啉(Dpd)。 结果: 1.模型组 ALP,Dpd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1),而模型组E_2、BGP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1)。提示去势模型是成功的,且该模型属高转换型。 2.针刺组、艾灸组、山茱萸总甙中剂量组的ALP、E_2、BGP含量以及山茱萸总甙高剂量组BGP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1,P<0.05)。除山茱萸总甙低剂量组外,各治疗组的Dpd含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提示针灸、山茱萸总甙中高剂量可促进去势大鼠骨形成,并抑制其骨吸收。 3.针刺组与艾灸组比较,BGP含量显着低于艾灸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无显着性差异。提示艾灸的促进骨形成作用优于针刺。 4.针刺组与山茱萸总甙中剂量组比较,BGP、Dpd含量显着低于山茱萸总甙中剂量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1),其余各项指标无显着性差异。提示山茱萸总甙中剂量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优于针刺。针刺组与山茱萸总 中文摘要贰高剂量组、山茱英总贰低剂量组比较,BGP、Dpd高于山茱英总贰二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 .01),其余各项指标无显着性差异。提示针刺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优于山茱英总贰高、低剂量。 5.艾灸组与山茱英总试中剂量组比较,除Dpd含量明显高于山茱英总试中剂量组(P<0.01),其余各项指标无显着性差异。提示山茱英总试中剂量在抑制骨吸收方面优于艾灸。艾灸组与山茱英总贰高剂量组、山茱英总试低剂量组比较,BGP、DPd高于山茱英总试二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1),其余各项指标无显着性差异。提示艾灸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优于山茱英总贰高、低剂量。 6.山茱英总试中剂量组与山茱英总贰高剂量组和山茱英总试低剂量组比较,各项指标均优于这两组(P<0.01)。提示在山茱英总贰各治疗组中山茱英总贰中剂量组效果最好。 7.各组的Ca、P含量均无显着差异,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去势后大鼠血中的Ca、P可自身代偿至正常水平。结论: 1.针刺、艾灸疗法和山茱英总试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2,在促进骨形成方面,山茱英总试及艾灸疗法优于针刺疗法;在抑制骨吸收方面,中药优于针刺及艾灸疗法。 3.针刺、艾灸疗法和山茱英总试均可显着提高E:含量,说明这叁者对机体均有类E: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学院》期刊2004-05-01)

孟晶,陈建苏,李辰,赵松滨,杨皓庄[9](2003)在《山茱萸总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山茱萸总甙 (COG)滴眼液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 ,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排斥反应发生时间 ;并进行病理学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病理学检查B、C组 15d时的角膜植片淋巴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明显少于A组。免疫组化显示 :ICAM - 1的表达在 15d时B、C组明显少于A组。结论 :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孟晶,黄丽娜,陈建苏,李辰,赵松滨[10](2003)在《山茱萸总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山茱萸总甙 (COG)滴眼液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 ,随机分组 :A、B、C、D组为Wistar SD组间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Wistar为受体 ,SD为供体 ,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 0 5 %COG滴眼液组、C组为 1%COG滴眼液组 ,D组为 2 %COG滴眼液组 ,E组为Wis tar Wistar对照组 ,即Wistar大鼠间同种异体移植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 :角膜植片透明度、水肿度、新生血管度、移植排斥指数 (RI)及角膜排斥发生时间。结果 :术后各组移植排斥指数及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 ,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1;B组与D组之间比较P >0 0 5 ,无显着性差异。结论 :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1%COG滴眼液更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期刊2003年01期)

山茱萸总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TRPV5及TRPV6在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山茱萸总甙的干预作用效果,并观察补肾强骨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旨在为山茱萸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中医药现代化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选取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体重(350±20)g,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模型组、③山茱萸总甙干预低剂量组、④山茱萸总甙干预中剂量组、⑤山茱萸总甙干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卵巢切除术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山茱萸总甙干预各组每天各给予不同剂量山茱萸总甙水提取液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共12周。实验结束时对各组大鼠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获知骨密度情况,取右侧股骨行定量PCR检测以了解其TRPV5、TRPV6基因表达情况。2.收集临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女性患者24例,随机分为空白组(维D钙咀嚼片)及仙灵骨葆治疗组(维D钙咀嚼片+仙灵骨葆胶囊),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12周时对患者随访,应用中国人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分别从疼痛症状、身体机能、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精神功能等维度进行评分,对比骨质疏松病人用药前后两组病人各维度变化的差异。结果:①实验大鼠骨密度山茱萸干预各组均较模型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山茱萸干预高剂量、中剂量组骨密度提高明显,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②TRPV5和TRPV6在各组大鼠骨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模型组大鼠TRPV5基因较正常组表达增加,其TRPV6与TRPV5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下降。③在山茱萸干预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其TRPV5、TRPV6基因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中、低剂量组TRPV5、TRPV6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而高剂量组较中、低剂量组有下降趋势。但从两个基因表达的倍比关系看,高剂量组具有较其余各组更高的TRPV6、TRPV5倍比关系。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对比,在疼痛症状、身体机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精神功能维度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山茱萸总甙可促进去势大鼠骨组织中TRPV5、TRPV6通道的表达。②山茱萸总甙通过调节TRPV5、TRPV6的相对表达量,从而调节骨组织中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功能,使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平衡向骨形成方向转变,维持骨量,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情况。③山茱萸总甙可明显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①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术后应用补肾壮骨中药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其生存质量提高有一定效用。②因患者作为人具有社会属性,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生存状态改善面临的问题。在骨折治疗方面尚应鼓励患者以积极态度面对生活,帮助患者重建信心进一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茱萸总甙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绍烁,赵京涛,何昌强,孙汉桥,阮冠龙.山茱萸总甙干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TRPV6、TRPV5通路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2].何昌强.山茱萸总甙促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TRPV5/TRPV6通道机制及补肾壮骨法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3].李勇,管璇,宋兴伟,代允义,王小同.山茱萸总甙对实验性变态性脑脊髓炎大鼠外周一氧化氮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4].李勇,宋兴伟,王小同,郑国庆,管璇.山茱萸总甙对实验性变态性脑脊髓炎大鼠外周一氧化氮的影响[C].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2008

[5].王惠明,李晶,李平.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7

[6].武峻艳.针灸及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对照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

[7].孟晶,唐仕波,李辰,陈建苏,林少芬.山茱萸总甙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

[8].李晶.针灸及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生化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4

[9].孟晶,陈建苏,李辰,赵松滨,杨皓庄.山茱萸总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

[10].孟晶,黄丽娜,陈建苏,李辰,赵松滨.山茱萸总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

论文知识图

各组角膜植片移植排斥指数随术后时间...各组角膜植片水肿度评分随术后时间变...一,加入l%COG滴眼液5h后培养的兔角膜上...一A组第巧天角膜内皮细胞消失,仅见内皮...一3叁种不同剂量COG滴眼液给药后不同时...

标签:;  ;  ;  ;  ;  ;  ;  

山茱萸总甙论文_李绍烁,赵京涛,何昌强,孙汉桥,阮冠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