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英[1]2003年在《黄瓜白粉病流行主导因素及病害防治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选择河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基地和保定市郊不同地点对生长季节露地黄瓜白粉病的流行规律进行了研究,对环境条件变化作了记载。品种选用长春密刺、津研-2号和津研-4号,发病后对调查株的新增病叶数进行记载,确定了多个病害严重发生日。生长季节每隔4天对黄瓜叶片进行接种,测定了不同时期病害的潜伏期。结合病害严重发生日和潜伏期找出多个病害严重侵染日。归纳这些严重侵染日的气象条件,得出黄瓜白粉病菌严重侵染的环境条件为:在持续1h降雨后的24h内,最低相对湿度不低于47%;温度在18℃~28.5℃之间,其中降雨是黄瓜白粉病流行的主导因素。 在室内外盆栽条件下对烯唑醇:Ts-109植物提取物按不同比例作了生测试验,结果表明,烯唑醇:Ts-109按有效成分比为2:1和3:1复配,并分别稀释600倍和1200倍时,其防效与12.5%烯唑醇WP3000倍达到了同一显着水平。在室外盆栽条件下,两种混配制剂分别把烯唑醇的用量降低到12.5%烯唑醇WP3000倍标准用量的5.6%和5.0%。 田间药效实验表明烯唑醇:Ts-109(3:1)复配液的1200倍和(2:1)的复配液600倍,田间药效与12.5%烯唑醇WP3000倍达到了同一显着水平,与发病对照相比,防效均达73%以上,且具有一定的保产作用。此混合用法可分别把烯唑醇用量降低到12.5%烯唑醇WP3000倍标准用量的10.0%和11.0%。 对黄瓜植株喷施Ts-109的600倍液可以使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使植株健壮,提高了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抗逆性。 喷施Ts-109的600倍液和12.5%烯唑醇WP3000倍液使接种后的黄瓜苗叶片内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降低。Ts-109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显示出与化学药剂相似的趋势,但在程度上有一定差异。
徐宁[2]2003年在《塑料大棚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流行预测和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是塑料大棚中严重发生的两种病害。本文通过大棚实际调查和室内模拟试验,建立了反映塑料大棚中白粉病和霜霉病病原茵、寄主黄瓜以及塑料大棚中小气候环境叁者之间关系的模拟模型;同时建立了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防治管理知识库,将病害发生和流行模拟模型与防治管理知识库结合,建立了塑料大棚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计算机预警和管理系统。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内,通过人工接种和模拟高温高湿环境的方式研究了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并利用数学方法和SA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黄瓜白粉病始病期与流行程度的预测模型。始病期预测模型的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在2以下,流行程度预测模型RMSE值在5左右,表明模型可对大棚黄瓜白粉病始病期和病情指数进行定量预测。 在塑料大棚内,研究了黄瓜霜霉病流行与小气候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利用数学手段和SAS统计软件,组建了塑料大棚黄瓜霜霉病流行程度预测模型;利用筛选出的预测模型对上海地区霜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模拟,RMSE值在5左右,表明模型可对塑料大棚中黄瓜霜霉病的流行状况进行定量预测。 本研究应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原理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采用Visual Basic程序语言开发出塑料大棚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管理专家系统。本系统是针对塑料大棚黄瓜上两种病害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可向用户提供病害识别与诊断、病害发生特点、病情预测预警和防治措施等知识与决策指导。
任红敏[3]2011年在《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瓜白粉病是由Sphaerotheca fuliginea Poll.引起的一种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强的叶部病害。目前使用杀菌剂和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手段。但随着药剂的大量和长时间使用,各地病原菌对一些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效大幅度降低。因此,开发对瓜类白粉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论文以游离蒽醌类(Anthraquinone)化合物大黄酚(Chrysophanol)为材料,采用室内外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建立了黄瓜白粉病生物测定体系,并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保护和治疗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同时对大黄酚进行了剂型加工和田间试验。随后又从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方面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作用机制。此外,还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孢子呼吸代谢的影响,以及寄主体内与植物抗病相关酶基因变化规律。本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建立了以下针对黄瓜白粉病菌的简便、快速的杀菌剂生测体系:选用对白粉病菌高度感病黄瓜品种新长春密刺,苗龄为5~10 d,菌龄10~15 d,接种浓度为30~40个孢子/视野(10×10倍显微镜)的悬浮液,采用子叶喷雾法或叶盘法进行生物测定,曲利苯兰染色后对白粉病菌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组织学观察。2.应用子叶喷雾法测试了大黄酚及2种化学药剂对黄瓜白粉病菌(S. fuliginea)的保护和治疗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黄酚能有效降低黄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其保护和治疗作用的EC50分别为33.36μg/mL和90.10μg/mL,对照药剂硫磺悬浮剂保护作用的EC50为59.75μg/mL,苯醚甲环唑可湿性水分散粒剂治疗作用的EC50为13.55μg/mL。3.采用喷雾法分别在黄瓜子叶期和真叶期研究了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作用方式及其在寄主组织中的内吸传导性。大黄酚对黄瓜的保护作用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在100μg/mL浓度下施药20 d后接种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84.83%,与浓度为500μg/mL的硫磺悬浮剂防效相近。大黄酚在寄主组织中有一定的跨层传导性,横向传导性较弱,几乎没有表现出向顶及向基的传导性。4.将含有47%的大黄酚经剂型加工得到了5%大黄酚悬浮剂,经室内和田间测定,其加工后的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的防效优异。在田间69 g (a.i)/hm2的使用剂量下防效达到88.9%。5.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揭示了大黄酚对白粉病菌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进的影响。结果发现,2.4μg/mL大黄酚可有效降低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和萌发芽管个数,能抑制菌丝的生长并减少新生分生孢子的个数。接种后24 h,清水对照萌发率为66.6%,而大黄酚处理后的孢子不萌发;接种后48 h,对照菌丝的平均长度为414.7μm,大黄酚处理的菌丝平均长度为40.1μm;接种后144 h,对照的新生分生孢子串最多为8个孢子,大部分为6~7个,而大黄酚处理后新生分生孢子串最多为2个孢子,大部分为1个。接种7 d后对照的病情指数为72.2,大黄酚处理组的病情指数仅为2.1,其保护作用防治效果达到97.1%,显着高于50%硫磺悬浮剂65.4%的防效。6.电镜观察发现大黄酚作为保护剂使用时,黄瓜白粉病菌的大部分孢子细胞壁破裂不能萌发侵入寄主,部分分生孢子的萌发受到明显抑制,芽管或菌丝表现畸形,孢子表现皱缩、萌发侵入缓慢。侵染钉被致密乳突包围,少数侵染钉能突破乳突产生畸形的吸器,吸器内原生质电子致密度加深,原生质凝集,吸器中的细胞器逐渐解体成为泡囊,表明吸器即将解体。大黄酚作为治疗剂使用后,白粉病菌大部分萌发的芽管和附着胞畸形或破裂,菌丝顶端肿胀,部分菌丝塌陷、扭曲或断裂、停止发育。大黄酚处理后寄主产生的乳突增多,且结构致密,寄主细胞壁不规则加厚,染色加深,在寄主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可以观察到电子致密度加深的颗粒状木栓化物质沉积,产生的吸器被乳突包围,败育;即使有吸器生成,在形态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吸器明显畸形;吸器内原生质电子致密度加深,吸器外质膜加厚,染色明显加深,吸器产生空腔,液泡增大;一些吸器外基质加宽,吸器内细胞器解体,有逐渐畸形坏死的趋势。大黄酚作为铲除剂使用时,大黄酚处理后的黄瓜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和菌丝扭曲、变形和塌陷。7.通过测定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加入大黄酚后其呼吸速率和抑制率的变化发现,大黄酚对呼吸的磷酸戊糖途径具有抑制作用,大黄酚与磷酸钠的迭加率为10%8.通过对喷施大黄酚后黄瓜叶片内的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测定发现,施药后挑战接种白粉病菌,PAL、叶绿素、木质素和总酚含量增加,CAT、PPO、POD活性和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AL活性在接种后持续增加,并分别在接种后第2和7 d达到第一个和第二个峰值。在第7 d时酶活性约是丙酮接种对照组的4.9倍,而大黄酚处理后不接种的处理酶活性偏低。大黄酚处理后,无论是否接种,叶片叶绿素含量都上升,在接种后第3 d叶绿素含量是丙酮对照的1.8倍。施药后无论是否接种白粉病菌,木质素含量在接种后2 d达到第一个峰值,其中接种的处理木质素含量是起初的4.9倍,不接种的处理木质素含量是起初的6.8倍,而丙酮溶液处理对照的木质素含量表现的比较稳定。大黄酚处理诱导提高了总酚的含量,施用大黄酚后接种黄瓜叶片苯总酚的含量分别于接种后1 d和5 d出现高峰,比丙酮接种对照组分别高出36%和23%。9.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到施用大黄酚后黄瓜植株的抗性相关酶的变化,PAL和chitinase基因能够被诱导表达。在大黄酚处理接种后,PAL基因在接种后1 d表达量增高,接种后2 d PAL基因上调达到高峰,为起初的9.5倍;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测得的基因表达结果分析显示,经大黄酚处理后chitinase基因在接种后1 d出现表达高峰,为最初的3.8倍。
于春雷[4]2012年在《DMIs和QoIs类杀菌剂对不同地区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差异及增效途径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黄瓜白粉病是一种流行性强的病害,在植株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目前国内常用药剂为叁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等。由于这些药剂的长期、大面积使用,使病原菌长期处在药剂的选择压力下,容易导致抗药性产生,使防效大幅度降低。因此,研究和开展对黄瓜白粉病防治药剂的敏感性检测是预测预防抗性发展的重要环节。1.本文采用黄瓜子叶叶盘保湿法检测了DMIs类和QoIs类杀菌剂对不同地区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得出结果如下:检测了寿光、青岛城阳、泰安肥城、淄川、山西运城、河北衡水、济宁等7个不同地区黄瓜白粉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其中以青岛城阳、泰安肥城、寿光等地的白粉病菌相对敏感性最低。同时,检测了泰山天外村、肥城、青岛、淄川、运城5个地区黄瓜白粉病菌对氟硅唑、氟菌唑、四氟醚唑的敏感性,得出,对氟硅唑、氟菌唑、四氟醚唑的敏感性最低的地区均以青岛、肥城地区的白粉病菌为最低,泰山天外村的白粉病菌敏感性最高。检测了醚菌酯对7个地区黄瓜白粉病菌毒力,其对肥城、青岛两地的白粉病菌的毒力最低,EC50平均值分别为20.8696mg/L和19.8778mg/L,在其他6个地区EC50平均值均在5mg/L以下;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对泰山天外村、肥城、淄川、运城5个地区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以肥城、青岛地区为最低,对泰山天外村、淄川、运城地区白粉病菌毒力相对较高。2.通过子叶保湿培养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混配毒力,获得有增效作用的最佳配比,结果为:将苯醚甲环唑与醚菌酯分别以1:9、3:7、5:5、7:3、9:1比例混配,测定其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当苯醚甲环唑与醚菌酯混配比例为1:9、3:7、5:5、9:1时,混配药液对白粉病菌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13、0.51、1.10、1.0,均在0.5~1.0之间,表现为相加作用。当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混配比例为7:3时,增效系数为1.85,SR>1.5表现出增效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醚菌酯以7:3比例混用,能提高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3.以子叶保湿培养法研究了加入喷雾助剂对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喷雾助剂的对药剂表面张力及接触角的影响,得出了油酸甲酯的最佳添加剂量;主要结果如下:添加有机硅助剂之后,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对黄瓜白粉病菌的EC50分别从0.0295mg/L、0.5237mg/L降低至0.0076mg/L、0.0579mg/L,与未加入有机硅助剂的药剂相比,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对白粉病菌的EC50分别降低了3.88、9.04倍。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叁个不同浓度药液与黄瓜子叶的接触角从72.84~67.52均降低为0,表面张力从34.3~37.9mN/m降至20.8~21.6mN/m。当油酸甲酯加入量为0.01%、0.05%、0.1%时,苯醚甲环唑对白粉病菌的EC50为0.4059mg/L、0.3219mg/L、0.0481mg/L,未加入油酸甲酯的EC50为1.8896mg/L,与之相比,毒力最大增大39.28倍。其与黄瓜子叶的接触角及表面张力分别从87.16~81.51和67.6~45.6mN/m之间降低到0和31.2~33.3mN/m之间。
辛中尧[5]2005年在《枯草芽孢杆菌B1、B2抗菌活性物质研究及其防病促生田间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B2 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主要成分,初步探讨了B1、B2 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基本特性,同时,在中药材当归、黄芪根腐病和黄瓜白粉病上进行了B1、B2 的防治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 B1、B2 抑菌物质分离纯化及鉴定(1)B1、B2 全细胞培养液和无菌滤液均具有抑菌活性,纯菌体悬浮后没有抑菌作用;B1 菌株能够产生挥发性抗菌物质,对R.solani 的抑制率为28.43%,B2 则不产生挥发性抗菌物质。(2)B1、B2(Bacillus subtilis)产生的抑菌物质经酸沉淀,乙醚萃取,旋转蒸干后获得粗提物,利用硅胶板薄层层析(展开剂:甲醇:氯仿:水=64:25:1)将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以番茄叶霉病菌为指示菌在薄层层析板上进行生物显影,B1、B2 各获得2 条抑菌活性带,其Rf 值分别为0.79、0.28 和0.75、0.24 。经层析板显色反应和LC-MS分析B1、B2 产生的抑菌物质,初步确定了B1、B2 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为脂肽类表面活性素。2 B1、B2 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的特性和成分 B1、B2 发酵液在50~120℃分别热处理2h,B1、B2 表面张力分别为28.34~30.12 dyne/cm、28.34-31.53dyne/cm;在pH2.0~7.0 之间,B1、B2 表面张力分别为27.07~28.42 dyne/cm 、28.98~30.9 dyne/cm;在NaCl浓度为2.0×104 ~2.0×105mg/L矿化度范围,B1、B2 表面张力分别为27.45~30.88 dyne/cm 、29.02~36.97 dyne/cm。表明,B1、B2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热、酸和盐具有较强的耐性;当B1、B2 表面活性物质粗制品浓度为0.03、0.04 和0.05 g/L时,B1 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抑制率分别为19.29%、28.71 和45.65%,B2 分别为20.14%、30.82%、57.18%。说明B1、B2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立枯丝核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1、B2 发酵液经提取纯化所得的表面活性物质粗制品,通过TLC 显色反应和IR 方法鉴定,初步确定为脂肽类物质。 3 B1、B2 防病促生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B1,B2 对当归、黄芪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病作用。B1 对当归、黄芪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9.13%、41.48%,B2 为41.30%和48.16%,B2 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无显着性差异;同时,B1、B2 对当归、黄芪具有促生增产作用, B1 增产率分别为7.74%、12.5%;B2 分别为17.2%、16.25%,且均可提高其品质。4 B1、B2 田间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B1、B2 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表明:B1,B2 的10 倍稀释液对黄瓜白粉病具有
吴暄[6]2009年在《竹醋液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的影响和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蔬菜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而目前我国有机种植系统中的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本研究通过平板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以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和植物源物质浸提液施用于有机栽培黄瓜,探讨竹醋液和植物源浸提液对黄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对有机黄瓜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作用;同时研究了竹醋液对生物农药叁保奇花的增效作用。主要结论如下:本研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有机农场一一南京普朗克有机农场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黄瓜上的主要虫害是蚜虫,主要病害有黄瓜灰霉病和黄瓜白粉病。我们采用了竹醋液和蜂蜜的混合液进行防治有机黄瓜蚜虫的试验,以明确其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醋蜜混合液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因不同的喷施浓度而异,低浓度100倍和300倍处理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50倍处理则会抑制黄瓜的生长。醋蜜混合液处理对有机栽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也因不同的喷施浓度而异,300倍稀释液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好。竹醋液和植物源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通过离体平板培养结合田间药效试验来观察。首先通过离体平板培养探讨竹醋液与植物源物质菖蒲、辣椒、槟榔、生姜和蜂蜜浸提后对黄瓜灰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竹醋液和植物源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因不同浸提物和施用浓度而异。总体上醋菖浸提液、醋椒浸提液和醋槟浸提液在稀释50倍时对黄瓜灰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防治较好。醋菖浸提液、醋椒浸提液和醋槟浸提液经过了田间药效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醋菖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表现了较好的速效性,醋椒浸提液表现了较好的持效性,醋槟浸提液则使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田间试验过程中,各处理对黄瓜的株型、叶色、果实和花均未产生药害症状,安全性较好。竹醋液和植物源浸提液对黄瓜白粉病害预防效果的研究主要通过盆栽试验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竹醋液和植物源浸提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也因不同浸提物和不同浓度而异。综合来看醋椒浸提液和醋菖浸提液的防效最佳,在低浓度时(稀释200倍)防效仍优于对照药剂叁保奇花。叁保奇花是有机黄瓜栽培中最常使用的生物农药。而竹醋液对叁保奇花也表现了很好的增效作用。在叁保奇花和竹醋液混配药剂对黄瓜灰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中,以竹醋液稀释50倍和100倍的增效作用最佳。在混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预防作用试验中,以竹醋液稀释10倍和50倍的增效作用最佳。
叶丹[7]2008年在《新型生物农药米多霉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活性评价》文中认为米多霉素(mildiomycin, MIL)是从放线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的培养液中分离到的一种核苷类次级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的白粉病具有显着防治作用。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在培养过程中添加米多霉素的理论前体:羟甲基胞嘧啶的结构类似物,利用微生物自身的合成代谢体系合成多种米多霉素的结构类似物,以获得活性更高的生物农药。对其中两种衍生物:米多霉素胞嘧啶衍生物(MIL-C)和米多霉素5-氟胞嘧啶衍生物(MIL-F),开展了发酵条件和分离工艺优化,并进行了分子结构鉴定、生物活性和毒性评价。1.在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的培养过程中添加5-氟胞嘧啶后,获得了米多霉素5-氟胞嘧啶衍生物(MIL-F)。通过对发酵条件优化,使MIL-F产量提高到了0.6g/l。对从发酵液分离提取MIL-F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纯度超过95%的MIL-F产品。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等方法证明了所获得的MIL-F产物的分子结构确实是氟原子取代了MIL中胞嘧啶环上的羟甲基。考察了MIL-F的生物活性及毒理学性质,确定了MIL-F是一种高效、低毒、无刺激的生物农药。2.在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的培养基中添加胞嘧啶后,获得了米多霉素胞嘧啶衍生物(MIL-C)。考察了MIL-C发酵条件,发现适当控制胞嘧啶加入量可以抑制米多霉素合成,使MIL-C成为唯一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实验使MIL-C的产量达到1336.5 mg/l,比优化前产量提高了3.6倍。在详细研究了MIL-C在DK110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交换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离子交换条件分离得到了纯度约70%的MIL-C粗产品。经树脂吸附脱色和CM650离子交换凝胶柱精制,使MIL-C纯度达到了95%以上。采用全波段扫描、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等方法证明了所获得的MIL-F产物的分子结构确实是氢原子取代了MIL中胞嘧啶环上的羟甲基。3.考察了MIL-C的体内、体外生物活性,并开展了一年两地的田间小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IL-C制剂对南瓜白粉病和黄瓜白粉病都具有显着防效,药力控制良好。MIL-C对南瓜和黄瓜安全,对花和果实生长均无不利影响,对周围环境友好。对MIL-C进行安全性评价确定MIL-C是一种低毒、无刺激的农用抗生素。4.结合chemoffce组件对MIL、MIL-C和MIL-F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初步推断MIL的主要药效基团是可能是精氨酸上的胍基,该结构如果被破坏会导致MIL失活。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获得了两种米多霉素的结构类似物:MIL-F和MIL-C;经发酵工艺优化,大幅度提高了它们的产量;对生物活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它们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都高于米多霉素,有可能成为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对米多霉素及其类似物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为将来发现新农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迟文娟[8]2009年在《东北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及东北春麦区的重要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的经济有效防控办法就是首先使用抗病品种,再结合建立在准确预测预报基础上的适时药剂防治。本文围绕这个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原理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研究了2007~2008年东北春麦区及山东、河南、湖北冬麦区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种群动态并分析了小麦生产品种(系)的抗白粉病性(基因)。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上述地区间的小麦白粉病菌遗传多样性,对病菌毒性多态性进行了聚类分析,比较了小麦白粉病菌遗传多样性、毒性多态性和地域之间的关系,试图为以前报道的“东北春麦区白粉病初菌源来自山东等南部冬麦区”的结论提供DNA分子证据。针对小麦白粉病的ITS区域,应用常规PCR,DAN Dot-blot和Real-time PCR叁种方法分别研究了小麦白粉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技术,试图为小麦白粉病的流行测报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手段。此外,还研究了针对另叁种重要小麦病害(纹枯病、散黑穗病和赤霉病)的PCR检测技术。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进展:1.开展了小麦白粉病菌种群动态与品种抗性(基因)分析。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从223个菌株中鉴定出61个生理小种。其中在东北春麦区,2007年的的优势小种为17号小种,其出现频率为10.2%;2008年则411号小种出现频率最高,为20.9%;11号、415号、611号和631号小种出现频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08年在山东、河南、湖北冬麦区出现频率最高的为1号小种,出现频率为16.4%。毒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2,V4b,V2+6,V4+8,V12,V13,V16,V18,V20,V21,V22和V23的毒性频率在0.0%~29.9%之间,其对应的抗性基因Pm2,Pm4b,Pm2+6,Pm4+8,Pm12,Pm13,Pm16,Pm18,Pm20,Pm21,Pm22和Pm23的抗性较强,可作为有效的抗病基因加以利用。白粉病菌的联合毒性测定结果表明,147个白粉病菌单孢子堆分离物中含有9个毒性基因组合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15.64%,V1,V3c,V5,V6,V7,V8,V17等毒性基因组合频率也较高,说明病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联合致病。小麦品种抗性(基因)测定结果表明,302份小麦品种中85%的品种为感病,对其中抗性较好的10份材料进行了抗性基因推导分析,表明小麦品种‘保丰104'含抗性基因Pm2+6,品种‘Sunwon85'和‘WF08-182'均含抗性基因Pm5+Pm8,‘京冬8号'和‘西峰20'含抗性基因Pm2+Pm8,‘南大2419'和‘川育55871'含有Pm24+Pm8,‘兰天18'含有与Era相同的抗性基因,‘兰天17'和‘绵阳28'含有未知的抗性较强的基因。2.利用筛选的18条ISSR引物对来自东北春麦区的12个白粉菌株和山东冬麦区的14个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26个小麦白粉病菌的遗传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条带相似系数在0.56~0.82,并在相似系数0.61处可聚为四类,一类包括13个菌株,分别为辽宁的11号、17号、7号、411号小种,山东的11号、411号小种,河南的35号、11号、711号、331号小种,湖北的11号、31号、21号小种。二类包括2个菌株,分别为山东的611号小种和辽宁的311号小种。叁类包括10个菌株,分别为辽宁的431号、55号小种、611号、631号、731号和77号小种,山东的431号、731号小种,湖北的631号、731号小种。四类包括1个菌株,为辽宁的23号小种。26个菌株的病菌毒性分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条带相似系数在0.52~1.00,在相似系数0.70处可聚为叁类,一类包括3个菌株,分别为辽宁的17号小种、辽宁的55号小种和辽宁的77号小种。二类包括2个菌株,为辽宁的7号小种和23号小种,其它的21个菌株归为第叁类。以上结果表明了东北与山东两地的小麦白粉病菌间有较高的DNA亲缘关系。3.应用常规PCR、DNA斑点杂交和实时荧光PCR叁种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设计和筛选的常规PCR引物XBFF/R均能得到全部8个小麦白粉病不同小种的PCR产物,其片段长度同为352bp,而9种供试参考病原菌(黄瓜白粉病菌、小麦条锈病菌、小麦叶锈病菌、小麦秆锈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散黑穗病菌、玉米纹枯病菌及玉米丝黑穗病菌)及对照均未扩增出条带。设计和筛选的DAN斑点杂交探针检测8个白粉小种均表现为阳性,而9种参考病原菌均呈现为阴性反应。设计和筛选的实时荧光PCR引物XBFTF/R及TaqMan探针XBFTP,检测8个小麦白粉病菌小种也均采集到强的荧光信号,dRn值为0.35~0.45,Ct值为15.92~18.53,表现为强阳性扩增,9种参考病原菌及对照均无荧光信号增加,表现为阴性。说明叁种方法中设计与筛选的引物及探针对小麦白粉病菌均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作为一种小麦白粉病菌的特异性检测与诊断的手段。(2)叁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的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常规PCR引物XBFF/R检测到的最低DNA模板浓度为10pg,DNA斑点杂交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pg,实时荧光PCR最低检测限为1fg。(3)用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两种方法对温室接种的小麦白粉病进行了检测,并在时间上与自然显症的观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小麦白粉病菌在接种后第5d时开始出现小麦白粉病病斑,而利用常规PCR引物XBFF/R可在接种第3d检测到小麦白粉病菌,比自然显症观察能够提前了2d检测到白粉病菌;实时荧光PCR法可在接种后1d即能检测到小麦白粉病菌,比自然显症观察能够提前了4d检测到白粉病菌,这可为白粉菌的预测或预警检测提供依据,更可为白粉病在流行前制定防治决策赢得宝贵时间。4.本文还通过对小麦纹枯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ITS序列的分析,分别设计和筛选出了叁种病原菌的PCR引物,并对叁种病害进行了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菌引物XWKF/R对所有供试菌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只有小麦纹枯病菌扩增出大小为467bp的条带,9种参比病原菌全部均未扩增出条带;小麦散黑穗病菌引物XSHF/R仅能扩增出小麦散黑穗病菌的大小为533bp的条带,所有9种参比病原菌全未扩增出条带。同样,小麦赤霉病菌引物XCMF/R只对小麦赤霉病菌能扩增出大小为401bp的条带而参比病菌全未有条带产生。说明筛选的叁对引物对叁种病害都各具有特异性。引物灵敏性检测结果表明,引物XWKF/R,XCMF/R分别能够检测出浓度为10pg的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而引物XSHF/R对小麦散黑穗病菌的检测限为1pg。以上结果说明用筛选的叁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引物可以作为叁种病害的检测手段加以利用。
周威[9]2007年在《蛇床子素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与作用模式》文中提出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蛇床子素(Osthol,8-(3-甲基-2-丁烯基)甲醚馓形酮)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瓜类白粉病菌有特效。本文以南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a)及其寄主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蛇床子素,主要研究了蛇床子素对“白粉病菌-南瓜植株”互作系统的影响,为蛇床子素抑菌机理的深入研究及新型杀菌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敏感性试验确立了南瓜白粉病菌对蛇床子素的敏感性浓度并通过室内和小区药效试验确认了蛇床子素对南瓜白粉病菌的防治效果。通过离体叶片二氨基联苯胺染色法,我们研究了蛇床子素对南瓜白粉病菌侵染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100μg·mL~(-1)蛇床子素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白粉病菌的孢子萌发,减少成功侵入的孢子总数,而且还能够抑制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在不延长孢子形成周期的情况下减少了分生孢子形成数量,防止病原菌再次侵染。水滴试验及酯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蛇床子素通过抑制白粉病菌胞外酯酶的分泌减弱了白粉病菌对寄主表皮的吸附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弱了病原菌对寄主的入侵。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发现,蛇床子素能够引起白粉病菌菌丝体皱缩凹陷、细胞壁消融、细胞器溶解并伴随细胞内容物外泄。对南瓜植株的研究发现,蛇床子素能够引起南瓜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以及抗性相关酶类如几丁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强。通过RT-PCR法,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南瓜叶片内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蛇床子素处理的南瓜叶片组织内几丁质酶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南瓜叶片内总蛋白双向电泳图谱显示,蛇床子素能够引起南瓜叶片内多种蛋白含量发生改变。全文研究表明蛇床子素能够有效地防治南瓜白粉病的发生,其抑菌作用方式不仅表现在对白粉病菌入侵过程的直接影响,而且能够调节植物生长,提高寄主的抗病能力,抵御病原菌的入侵,其抑菌作用模式是多位点的。
谢标洪[10]2003年在《阿米西达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型杀菌剂,这类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真菌的线粒体呼吸,破坏能量合成从而抑制真菌生长或杀死真菌。药剂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Ⅲ(Cyt bcl复合物)Cyt b的Q_0部位结合,阻断电子由Cyt bcl复合物流向Cyt c。本文研究了瓜类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对阿米西达的敏感性基线、抗药性监测方法和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采用小株喷雾法、叶盘沾药漂浮法、叶盘漂浮法、叶盘沾药法和海绵垫叶盘漂浮法等五种抗药性监测方法,就中国部分地区瓜类白粉病菌对阿米西达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测得小株喷雾法、叶盘沾药漂浮法、叶盘漂浮法、叶盘沾药法和海绵垫叶盘漂浮法其EC_(50)值分别是0.02μg/ml、0.00467μg/ml、0.00756μg/ml、0.0709μg/ml和0.1675μg/ml,表明叶盘沾药法最灵敏,叶盘漂浮法次之,但叶盘漂浮法简便易行,适合大规模菌样测定。叁次叶盘漂浮法EC_(50)值分别为0.00775μg/ml、0.00756μg/ml和0.00780μg/ml,说明叶盘漂浮法的重复性好。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未接触过药剂的61株黄瓜白粉菌株对阿米西达的敏感性,EC_(50)值介于0.00065μg/ml~0.0119μg/ml,平均EC_(50)值为0.00305μg/ml,以此为黄瓜白粉病菌对阿米西达的敏感性基线。 阿米西达对瓜类白粉病防治效果优异,用药量低,持效期长,使用安全。比目前常用高效药剂腈菌唑效果更好,剂量更少,叶盘漂浮法测定结果表明,阿米西达对瓜类白粉病的毒力比腈菌唑的更强。保护效果表明,阿米西达有效成分0.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64.33%~87.42%,而对照药剂腈菌唑的防效为55.97%;由治疗效果可知,接种48小时后喷阿米西达2.0μg/ml、3.0μg/ml防治效果为88.0%~92.5%,腈菌唑2.0μg/ml防治效果为39.9%;接种96小时后喷阿米西达2.0μg/ml、3.0μg/ml防治效果为69.6%~85.7%,腈菌唑2.0μg/ml防治效果为25.1%。本研究结果表明,阿米西达作为防治瓜类白粉病的高效药剂,可与腈菌唑等其它药剂交替使用。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60μg/ml~120μg/ml对黄瓜白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其中尤以120μg/ml的防治效果最佳,差异显着性测验表明,25%阿米西达90—120μg/ml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着优于对照药剂17%腈菌唑30μg/ml的防效。
参考文献:
[1]. 黄瓜白粉病流行主导因素及病害防治的初步研究[D]. 王爱英. 河北农业大学. 2003
[2]. 塑料大棚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流行预测和管理系统的研究[D]. 徐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3]. 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D]. 任红敏. 河北农业大学. 2011
[4]. DMIs和QoIs类杀菌剂对不同地区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差异及增效途径初探[D]. 于春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12
[5]. 枯草芽孢杆菌B1、B2抗菌活性物质研究及其防病促生田间试验[D]. 辛中尧. 甘肃农业大学. 2005
[6]. 竹醋液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的影响和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初探[D]. 吴暄.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7]. 新型生物农药米多霉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活性评价[D]. 叶丹. 浙江大学. 2008
[8]. 东北小麦白粉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D]. 迟文娟. 沈阳农业大学. 2009
[9]. 蛇床子素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与作用模式[D]. 周威.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0]. 阿米西达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技术研究[D]. 谢标洪.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标签: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论文; 白粉病论文; 黄瓜白粉病论文; 孢子植物论文; 黄瓜种植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孢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