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废弃地论文-田帅,刘猛,刘辰琛,霍晶

采石场废弃地论文-田帅,刘猛,刘辰琛,霍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采石场废弃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对策,保定市

采石场废弃地论文文献综述

田帅,刘猛,刘辰琛,霍晶[1](2019)在《保定市西部山区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保定市西部采石场为例,对采石场废弃地的现状、问题及生态恢复的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定市西部采石场废弃地主要包括渣场、坑口迹地、岩壁、边坡形式,存在景观破坏、水土流失、占用(破坏)土地等问题;基于当地环境及恢复成本,应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具有经济效益(部分)的植被,采用穴植、筑巢、植生槽、植生袋、植被毯复绿等措施,以实现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该研究对于保定市西部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丽雯,钟闻博,臧凤岐[2](2017)在《顺义二十里长山采石场废弃地植被与生态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顺义二十里长山地区采石场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分布规律理论为研究依据,通过资料查询、野外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顺义二十里长山地区采石场废弃地的植被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7年12期)

李富平[3](2016)在《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燕山、太行山地区矿区生态修复作为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核心内容之一,矿山环境问题极为复杂,规模大,问题多,治理难度大;引起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开展矿区采石场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工作迫在眉睫。本报告重点介绍了在两山地区石矿迹地生态修复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工程措施与生物重建协同重建基础上进行了修复。(本文来源于《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期刊2016-09-25)

杨旭,曾庆春,白涛,尹晓蛟,王丽珍[4](2016)在《采石场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黄石市黄荆山采石场废弃地4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多花木蓝纯林、多花木蓝×小叶女贞混交林、刺槐纯林、刺槐×盐肤木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均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混交林的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喝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林,纯林土壤的全氮及速效氮含量均高于混交林;各植被恢复模式下微生物数量依次为细菌>固氮菌>放线菌>真菌,混交林的微生物总数、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高于纯林,纯林的固氮菌数量高于混交林;各类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pH、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均呈较好的相关性;综合考虑,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多花木蓝-小叶女贞混交林能更好地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植被恢复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张栓堂,石丽丽,李洁,王雄宾[5](2016)在《井陉县采石场废弃地自然演替初期植被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采石场废弃地的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为人工辅助其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在对河北省井陉县不同恢复年限采石场废弃地进行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群落特征、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自然演替2 a采石平台和自然演替2 a道路边坡的植物群落结构相似,物种组成较简单,以1年生草本为主,且物种多样性低;自然演替11 a采石平台和自然演替13 a道路边坡物种多样性较演替2 a标准地有较大提高,物种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结论]自然演替13 a道路边坡植被明显好于自然演替11a采石平台植被,通过改善采石废弃地的立地条件,遵循植被的演替规律,可以加快其植被演替进程。(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霍曼琳,王娅丽,肖瑜,夏洋洋,岳云[6](2016)在《采石场废弃石屑在水泥胶砂试件中代砂掺量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目前砂石骨料资源短缺的现状,在试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石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石屑来代替水泥基材料中的天然砂,通过改变代替天然砂的石屑掺量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掺量对试件强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出石屑的最佳掺量约为15%,并发现对石屑进行去底和级配调整处理均可明显提高试件强度。(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6年01期)

霍曼琳,王娅丽,肖瑜,夏洋洋,岳云[7](2015)在《采石场废弃石粉对混凝土基本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石粉在混凝土中以不同掺量代砂和替代水泥对其工作性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石粉的掺入方式和最佳掺量,并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石粉代砂掺用且当掺量为20%时,混凝土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同时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提高程度最大;石粉等量取代水泥时,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都急剧下降,混凝土的强度无法保证.(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启东,常月梅,王春风,石丽丽,张锁成[8](2015)在《不同恢复措施对采石场废弃地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博利达化石厂的废弃地植被为对象,采用样枝调查和地面植被扫网调查法,在对研究样地内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昆虫相对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研究了不同恢复措施对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收集到昆虫2 449头,隶属92目251科335种,就相对丰富度指数而言,黄栌和杜仲的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分别为17.84%和17.11%,说明2个林分昆虫数量最多,占整个研究区昆虫总数量的34.95%;就多样性指数而言,侧柏和银杏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3.048、2.780,说明侧柏和银杏林分内昆虫物种数量较多;就均匀度指数而言,侧柏的均匀度最高,为0.888,说明其林分内昆虫种类分布较均匀;就优势集中性指数而言,油松和黄栌的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361和0.273,说明其林分内昆虫优势物种集中程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河北林果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邵怡若,许建新,薛立,杨振意,吴彩琼[9](2014)在《黄石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石市黄荆山的采石场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在种植槽、挡土墙和飘台设置3个固定样地,测定其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个样地的土壤容重显着增大,毛管空隙度、非毛管空气度、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均减小。各样地土壤pH减小或稳定,有机质、全N、全P、碱解N、有效P、有效K的含量增加,全K的含量减小,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增大,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挡土墙和飘台的增大,而在种植槽减小。2013年飘台的有机质、氮、有效磷含量,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显着大于种植槽和挡土墙。(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肖瑜[10](2014)在《采石场废弃石屑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砂石资源;同时采石场在开采石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约20%的石屑,占用大量的堆放空间又对环境造成污染。研究采用采石场废弃石屑进行混凝土的配制,不仅可以减少对混凝土不可再生性原材料的消耗,还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具有技术和社会的双重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废弃石屑替代天然砂,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了解石屑的掺用对于水泥胶砂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成型性能以及强度的影响规律,探寻废弃石屑在水泥基材料中代砂的可行性以及代砂的合理方式和最佳掺量。试验研究内容包括石屑代砂时在水泥基试件中的适宜掺量和石屑的处理方法,以及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掺入时对混凝土试件的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等两个方面。研究结果如下:(1)石屑可作为较适宜的代砂材料。在水泥胶砂和混凝土试件中掺入石屑,只要比例适当,对水泥胶砂试件和混凝土试件强度的降低影响较小。(2)石屑代砂的适宜掺量为15%左右。与水泥胶砂基准试件相比,石屑代砂胶砂试件的强度降低幅度随石屑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在掺量为15%的时候,28d抗折、抗压强度的降低幅度变小。(3)对石屑进行必要的处理,同时双掺减水剂、粉煤灰,有利于石屑代砂水泥胶砂试件强度的提高。当石屑代砂率相同时,与原状石屑代砂试件相比,石屑经去底处理后代砂的胶砂试件28d抗折、抗压强度最高分别提高了13.1%和12.3%;再经双掺0.7%减水剂和15%粉煤灰后,石屑代砂试件的28d抗折、抗压强度与原状石屑代砂试件相比最高分别提高了17.1%和6.0%。(4)石屑的处理以及减水剂、粉煤灰的掺入同样可以提高石屑代砂混凝土试件的强度。石屑的掺入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但试件抗压强度会随之降低。当石屑代砂率为15%左右时,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降低幅度最小;石屑经处理后代砂的混凝土试件7d和28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4.0%和2.6%,再掺入减水剂和粉煤灰后抗压强度最高可提高19.5%和18.6%。(5)石粉颗粒可起辅助胶凝材料的作用,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并提高试件抗压强度。将石屑中的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与减水剂双掺到混凝土中,石粉掺量为20%(水泥用量不变)时,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与混凝土基准试件相比提高程度最大,分别提高了25.5%和13.4%。(6)石粉单纯以等量取代的方式替代水泥无法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混凝土基准试件相比,石粉等量取代水泥掺入到混凝土中,使得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都急剧下降,且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幅度随着石粉替代率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4-04-20)

采石场废弃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以顺义二十里长山地区采石场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分布规律理论为研究依据,通过资料查询、野外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顺义二十里长山地区采石场废弃地的植被分布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采石场废弃地论文参考文献

[1].田帅,刘猛,刘辰琛,霍晶.保定市西部山区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

[2].王丽雯,钟闻博,臧凤岐.顺义二十里长山采石场废弃地植被与生态状况[J].现代园艺.2017

[3].李富平.采石场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C].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16

[4].杨旭,曾庆春,白涛,尹晓蛟,王丽珍.采石场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6

[5].张栓堂,石丽丽,李洁,王雄宾.井陉县采石场废弃地自然演替初期植被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

[6].霍曼琳,王娅丽,肖瑜,夏洋洋,岳云.采石场废弃石屑在水泥胶砂试件中代砂掺量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6

[7].霍曼琳,王娅丽,肖瑜,夏洋洋,岳云.采石场废弃石粉对混凝土基本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

[8].启东,常月梅,王春风,石丽丽,张锁成.不同恢复措施对采石场废弃地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J].河北林果研究.2015

[9].邵怡若,许建新,薛立,杨振意,吴彩琼.黄石采石场废弃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变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

[10].肖瑜.采石场废弃石屑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利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

标签:;  ;  ;  ;  

采石场废弃地论文-田帅,刘猛,刘辰琛,霍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