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补肾培元”,“祛除艾毒”,艾滋病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马晨铭,王娟,徐立然,孟鹏飞,李亮平[1](2016)在《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是艾滋病并发的具有致命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以抗病毒与抗精神症状等为主,但大多只能缓解或减轻临床症状,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进展。中医药经过20余年的不懈研究,初步得出了:艾毒伤元,致使肾精亏虚,脑消髓减而发病;或中焦气化失常,痰浊、瘀毒诸邪为患,渐致脑消髓减,而发本病。临床以"补肾培元"和"祛除艾毒"为治疗原则,兼以行气、活血、化痰、祛瘀等治法,临床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钱俊,张波婷,陶鹏飞,芮金燕,刘佳佳[2](2016)在《奥氮平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应用奥氮平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的精神行为症状,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感染科治疗的门诊及住院ADC患者。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行为紊乱、睡眠障碍等精神行为症状,ADC临床分期[1]为0.5~2期之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在17~23分;年龄40~70岁,平均(48.27±2.05)岁;(本文来源于《临床精神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卢炳阳[3](2014)在《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滋病临床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最缺陷病毒(HIV),目前,临床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发病早发现于1981年。艾滋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HIV具有嗜神经性,其主要并发症为神经系统损害疾病。目前,临床上对HIV感染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疾病的报道较少,本文对HIV感染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损害疾病——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ADC)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治疗的AIDS患者36例,其中6例确诊为ADC,男4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41.8岁患者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个月血清(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4年19期)
石峰,张忠玲[4](2014)在《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哈尔滨地区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的发病情况及生存质量,分析其相关因素,为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3年9月至12月新发现及复查的艾滋病患者病例,记录其基本信息。艾滋病患者的诊断符合我国2011年《艾滋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应用国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痴呆量表进行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的初筛,再结合其临(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期刊2014-09-19)
石峰,张忠玲[5](2014)在《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哈尔滨地区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的发病情况及生存质量,分析其相关因素,为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3年9月至12月新发现及复查的艾滋病患者病例,记录其基本信息。艾滋病患者的诊断符合我国2011年《艾滋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应用国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痴呆量表进行ADC患者的初筛,再结合其临床表现、血常规、脑脊液检(本文来源于《7th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大会暨第十届全国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8-16)
王宝亮,钱百成,郭百涛,杨秀菊,刘晓民[6](2014)在《中医药治疗轻中度艾滋病痴呆综合征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轻中度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0例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银杏叶片治疗,观察两组简易智能评分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MMSE评分治疗组为(25.36±5.13)分,对照组为(11.47±5.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ADL评分治疗组为(51.63±13.31)分,对照组为(34.20±11.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轻中度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石峰,张忠玲[7](2013)在《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最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临床表现有记忆力下降、抑郁、震颤、痴呆、大小便失禁等。目前国际通常采用艾滋病痴呆综合征临床分期进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实验室检查并无特异性方法,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排除性诊断。传统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主要有3种药物,近年来也有专门针对艾滋病痴呆综合征发病机制而研究的药物,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杨静,李世平,李震中[8](2013)在《艾滋病-痴呆综合征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1例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资料,为早期诊断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收集该病人的病史及我院住院治疗期间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本病例亚急性发病,常规抗病毒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头颅MRI显示两侧基底节区、胼胝体体部左份、右侧额叶、两侧穹窿、小脑蚓部见大片状长T1长T2高FLAIR异常信号,边界欠清楚,信号欠均匀,侧脑室扩张及海马萎缩。结论中青年人出现的快速进展性痴呆,且头颅MRI出现脑萎缩和弥漫性异常信号时,应考虑到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脑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周芳珍,程琳[9](2013)在《艾滋病性痴呆综合征1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性综合征,常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艾滋病已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经抗病毒治疗可变为一种(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3年07期)
闫玉芬,赵丽,王志玉[10](2009)在《HIV包膜糖蛋白gp120与艾滋病痴呆综合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IDS dementia complex,ADC)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并发症之一,常出现在HIV感染的晚期。主要表现为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如运动迟缓、共济失调,感情淡漠等〔1〕。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09年07期)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们应用奥氮平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的精神行为症状,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感染科治疗的门诊及住院ADC患者。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行为紊乱、睡眠障碍等精神行为症状,ADC临床分期[1]为0.5~2期之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在17~23分;年龄40~70岁,平均(48.27±2.05)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1].马晨铭,王娟,徐立然,孟鹏飞,李亮平.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研究分析[J].中医学报.2016
[2].钱俊,张波婷,陶鹏飞,芮金燕,刘佳佳.奥氮平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
[3].卢炳阳.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
[4].石峰,张忠玲.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临床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2014
[5].石峰,张忠玲.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临床研究[C].7th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大会暨第十届全国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
[6].王宝亮,钱百成,郭百涛,杨秀菊,刘晓民.中医药治疗轻中度艾滋病痴呆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
[7].石峰,张忠玲.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3
[8].杨静,李世平,李震中.艾滋病-痴呆综合征一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
[9].周芳珍,程琳.艾滋病性痴呆综合征1例报道[J].中国民康医学.2013
[10].闫玉芬,赵丽,王志玉.HIV包膜糖蛋白gp120与艾滋病痴呆综合征[J].中国公共卫生.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