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瘀补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瘀,活血化瘀,性激素,内膜,子宫,血液,氧氟沙星。
化瘀补肾论文文献综述
施锦梅,朱茵[1](2019)在《补肾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性激素、氧化应激及生育情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氧化应激及生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后服用温肾活血化瘀汤。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率,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_2)、孕酮(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簇(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维生素E (Vit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 67%,高于对照组的78.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H、FSH、E_2、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E_2、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L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OD、ROS、GSH-PX、Vit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GSH-PX、VitE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ROS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妊娠率为58. 33%,对照组的妊娠率为4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同时提高妊娠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4期)
钟莹[2](2019)在《益肺补肾化瘀汤、沙美特罗替卡松在COPD稳定期的联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肺病,其特征为进行性、持续性且不能完全逆转的气流受限,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以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道窘迫症状会逐渐加重,重病患者可发展成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2])。研究显示,40岁或4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丁佳锋[3](2019)在《补肾利湿化瘀汤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前列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免疫异常等多种病因引起的前列腺组织的慢性炎症,为泌尿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迁延,临床以尿道刺激症状及慢性盆腔痛为主要表现,较难治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左氧氟沙星为临床治疗常用药,虽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炎症反应,但作用途径较单一,疗效不甚理想。中医可从整体和根本上加以调治,辅助西药抗炎治疗效果良好。笔者以中药补肾利湿化瘀汤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赵娟[4](2019)在《健脾补肾化瘀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脾补肾化瘀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早期DN患者共12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采用健脾补肾化瘀通络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叁酰甘油(TG)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FBG、UAER、TC、TG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化瘀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早期DN患者效果显着,能降低其UAER水平,保护其肾脏,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32期)
王懿娜[5](2019)在《补肾活血化瘀汤联合针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致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致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致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组31例实施补肾活血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黄体激素(LH)、睾酮(T)、泌乳素(PRL)、左/右侧卵巢体积、左/右侧卵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促卵泡激素(FSH)、子宫体积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汤联合针灸能够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致不孕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卫先,李福元,王议忆,李达[6](2019)在《益气化瘀补肾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方法①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以及益气化瘀补肾汤低、中、高剂量组,复制了大鼠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不同时间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汤低、中、高剂量组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②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以及益气化瘀补肾汤低、中、高剂量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汤对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③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以及益气化瘀补肾汤低、中、高剂量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汤的镇痛作用和对血清中PGE2及c AMP浓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的益气化瘀补肾汤可明显抑制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炎性肉芽肿的形成,降低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P <0.01),并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降低造模后升高的cAMP、 PGE2指数(P <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益气化瘀补肾汤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和小鼠腹腔内炎性物质渗出(P <0.01)。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汤是通过抗炎、镇痛、改善血液流变性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起综合治疗作用的。(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李琳[7](2019)在《补肾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流变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补肾活血化瘀法。对比两组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SH、LH、E2水平降低切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83%)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法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张宇,王素利,张元丽[8](2019)在《补肾清毒化瘀煎肾区离子透入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肾清毒化瘀煎肾区离子透入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补肾清毒化瘀煎肾区离子透入治疗,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头晕、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尿少色黄积分和总分及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数、每低倍镜视野蜡状管型数及血磷、钙磷乘积、血钾水平均显着降低(P均<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钙、血钠、血镁、二氧化碳结合力、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显着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医证候和临床疾病治疗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清毒化瘀煎肾区离子透入治疗CRF不仅能显着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肾功能恶化,还能改善电解质紊乱,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贫血,并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陶静[9](2019)在《补肾化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关于补肾化瘀法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的效果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以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0例,常规治疗组选择常规西药治疗方案治疗,中医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之上采用中医补肾化瘀法进行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并作比较。结果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31/40),中医治疗组为92.50%(37/4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睾酮(T)等相关情况,中医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采用补肾化瘀方法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8期)
李俊霞[10](2019)在《补肾化瘀、活血调经干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及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活血调经干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并对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化瘀、活血调经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0.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激素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SH和T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LH水平显着降低,E2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采取补肾化瘀、活血调经干预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化瘀补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肺病,其特征为进行性、持续性且不能完全逆转的气流受限,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以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道窘迫症状会逐渐加重,重病患者可发展成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2])。研究显示,40岁或4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瘀补肾论文参考文献
[1].施锦梅,朱茵.补肾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性激素、氧化应激及生育情况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
[2].钟莹.益肺补肾化瘀汤、沙美特罗替卡松在COPD稳定期的联合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
[3].丁佳锋.补肾利湿化瘀汤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
[4].赵娟.健脾补肾化瘀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
[5].王懿娜.补肾活血化瘀汤联合针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致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9
[6].李卫先,李福元,王议忆,李达.益气化瘀补肾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
[7].李琳.补肾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流变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9
[8].张宇,王素利,张元丽.补肾清毒化瘀煎肾区离子透入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9].陶静.补肾化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李俊霞.补肾化瘀、活血调经干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及机制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