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陆盆地论文_胡阳,刘江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陆盆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盆地,库车,地质,江口,油气藏,扬子,古生代。

前陆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胡阳,刘江涛[1](2019)在《云集油气专家 聚焦前陆盆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胡阳 通讯员 刘江涛)10月15日—16日,新疆前陆盆地深层大构造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分享会在第五届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期间隆重举办。据悉,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新疆石油学会共同主办,邀请(本文来源于《克拉玛依日报》期刊2019-10-17)

王志宏,郝翠果,李建明,冯真芝,黄昌武[2](2019)在《川西前陆盆地超压分布及成因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层超压为油气运聚的主要动力之一。为研究川西地区叁迭系—侏罗系超压体系的分布、成因机制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贡献作用,开展了以岩石综合压实模型和差应力模型为基础的成因机制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地区上叁迭统—侏罗系的超压在垂向上的分布存在4种形式:钟形、纺锤形、阶梯形和复合型,分别分布于推覆体前缘、川西南、川西北和中部地区,前2种对流体的保存能力较弱,而后2种对流体具有较强的封存能力。②中部、北部为上叁迭统的超压中心,而侏罗系的超压中心位于中部地区,超压强度向四周递减,龙门山前缘地区维持静水压力。③川西地区地层压力的发展经历了沉积超压发展阶段(晚叁迭世—始新世)和构造超压发展阶段(渐新世—现今),其中晚叁迭世—早白垩世为沉积超压增压阶段,晚白垩世—始新世为沉积超压消散阶段。④现今的超压由残余沉积超压和构造挤压增压迭加而成,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超压成因中,构造挤压增压的贡献占比为30%~60%,而南部则大多由构造挤压增压所致。残余沉积超压主要由燕山中、晚期的生烃作用形成。该研究成果对寻找超压型油气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9年06期)

杨树锋,陈汉林,龚根辉,张耀,孟立丰[3](2019)在《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晚期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盆山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下扬子地区从晚奥陶世开始沉积特征发生了明显转变,从浅海相转变为叁角洲相沉积.这一沉积特征转变与早古生代晚期经历的强烈造山事件密切相关.通过下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到志留纪沉积序列的沉积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揭示沉积盆地的性质及其时空演化过程,探讨沉积盆地发育与造山带隆升剥蚀之间的关系.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晚期沉积学特征从东南向西北岩性由岩屑砂岩变为石英砂岩,粒度由粗粒变为细粒;沉积厚度等值线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靠近东南等值线密,且沉积厚度大;往西北等值线稀疏,且沉积厚度小;沉积中心呈狭长带状分布,并从东南向西北方向迁移;具有前陆盆地的沉积特征.上奥陶统到中志留统的碎屑锆石以900~720Ma的年龄为主,指示物源以下伏新元古代晚期裂谷层序为主;从早志留世高家边组开始,450~420Ma碎屑锆石年龄出现并逐渐增多,表明同造山岩浆岩被剥露地表并开始提供物源;碎屑锆石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代表华夏地块基底1.9~1.7Ga的特征年龄峰值,表明华夏地块不是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晚期前陆盆地的主要物源区.下扬子地区前陆盆地从晚奥陶世开始沉降,晚奥陶世的构造沉降速率超过了沉积物的供给速率,前渊沉积了巨厚的浅海相泥岩夹粉砂岩和砂岩;晚奥陶世末造山带持续隆升并向西北方向扩展,沉积速率加快,沉积物粒度明显变粗,沉积相也由浅海相转变成叁角洲前缘相;早志留世开始埋深较大的同造山岩浆岩开始遭受剥蚀,导致前陆盆地中450~420 Ma的碎屑锆石含量明显增加.(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吴海,严少怀,赵孟军,卓勤功,王龙[4](2019)在《库车前陆盆地东西部油气成藏过程差异性分析——以吐北1和迪那2构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库车前陆盆地油气演化历史复杂,呈现多期生烃、多期运聚、破坏和调整并举、区带成藏具明显差异性等特点。由于分区对比研究较少,制约了对区带差异性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因此,对库车前陆盆地东部和西部典型含油气构造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定量荧光、流体包裹体和油气运聚数值模拟等技术,系统地对比了库车前陆盆地东西部油气成藏过程差异性。①盆地西部聚集的轻质油组分以叁环芳烃和四环芳烃为主,东部以四环芳烃为主,且部分储层段含有早期残余重质组分。②成藏过程具有"早油晚气,晚期规模成藏"特点,西部早期原油充注时间为15Ma左右,东部约为10Ma,西部烃源岩热演化明显高于东部。晚期西部成藏时间为3Ma左右,东部约为2.5Ma,强烈隆升的圈闭捕获了大规模的天然气和轻质油,成藏具有快速高效特点。③西部由于早期丧失了盖层的完整性导致原油散失,主要聚集晚期的天然气和少量轻质原油,东部继承性圈闭很好地聚集了2期油气充注。晚期,东部由于地层的翘倾导致油气向盐体上倾方向或浅部地层调整,形成次生油气藏或逸散。(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许明,陈建文,雷宝华,施剑,刘鸿[5](2019)在《南黄海海域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盆地占据了下扬子板块的主体,自元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受到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太平洋板块多个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多期盆地演化阶段的迭合盆地。分析了南黄海盆地前人钻井资料及最新二维地震资料,并与下扬子苏北盆地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对比,认为整个下扬子区域受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的影响,经历了中生代前陆盆地演化阶段。下扬子陆域部分地区发育相对完整的中生代沉积,记录了华北—扬子板块之间洋壳消减、陆陆碰撞、前陆盆地发育及碰撞后活动。而在下扬子对应海域延伸部分的南黄海盆地中,仅在盆地北部烟台坳陷东北缘通过钻井证实有侏罗纪前陆盆地地层,钻遇地层仅发育侏罗系上部陆相沉积,在地震剖面中可以解释出侏罗系下部海陆交互相地层,向上转变为陆相沉积地层。对比下扬子陆域与海域地层发育情况,华北—扬子板块碰撞造山过程对于下扬子整个区域的影响因地而异,在叁迭纪末期—侏罗纪时期南黄海盆地内沉积缺失,南黄海海域区处于广泛抬升状态,印支运动期间地层挤压活动强烈,烟台坳陷内海相地层中逆冲断层广泛发育。在南黄海盆地东北缘,前陆盆地侏罗系地层发育于南倾边界断层的上盘,认为南黄海盆地侏罗纪前陆盆发育的构造背景受到同期北侧千里岩超高压变质带从深部折返影响,随着千里岩隆起带的快速抬升,为南黄海盆地北缘提供了沉积空间及物源,沉积了大套的侏罗系前陆盆地地层。(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能源,李勇,谢会文,石奎太,任承豪[6](2019)在《库车前陆盆地盐下冲断带构造变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库车前陆盆地是发育在南天山山前的中—新生代含盐前陆盆地,受造山作用、基底先存构造、盐岩分布等要素的影响,盆地内部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带、东西分段变形特征,特别是位于库车前陆盆地北部克拉苏含盐前陆冲断带内发育多种类型构造变换带。利用最新的二维和叁维地震及钻井、野外露头资料,分析总结了库车前陆盆地内前陆冲断带的变形样式及构造变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自南天山至盆地内部,库车前陆盆地具垂向分层变形特征,其中盐下冲断带主要集中于南天山至拜城凹陷,根据变形方式可以划分为3个变形带,分别为垂向抬升断褶带、斜向冲断楔形带及近水平挤压滑脱带;库车前陆盆地盐下冲断带可以分为乌什段、阿瓦特段、博孜段、大北段、克深段及克拉3段6个构造段,共发育走滑型、边缘型、生长型及混合型4类变换带。总体上看,东西向一级变换带多为走滑型及混合型,控制了构造带的分布,二级变换带多为边缘型及走滑型,控制了构造带内各构造段的差异分布,叁级变换带多为生长型,控制了局部构造的分布。(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曾琪,马华灵,刘柏,李荣容,王旭丽[7](2018)在《川西前陆盆地南段须家河组断层封堵性研究——以苏码头、盐井沟构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苏码头、盐井沟构造须家河组经历多轮勘探仍无太大突破。该区构造形态和规模受断层影响较大,断层封堵性对研究该区圈闭有效性、保存条件及油气运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断层发育特征、断层活动期次与油气运聚关系、断层两侧岩性配置情况、断面压力计算结果综合分析认为,S(1)、Y(1)号断层封堵性最好;Y(3)号断层两侧砂岩对接较多,侧向封堵性较差;S(4)号断层不具有垂向及侧向封堵性,不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结合地层水化学特征分析,该区保存条件较好的是S(1)号断下盘及Y(1)号断下盘,可作为下步勘探目标。(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1地质勘探)》期刊2018-11-14)

刘君龙,孙冬胜,纪友亮,朱宏权,于海跃[8](2018)在《川西晚侏罗世前陆盆地浅水叁角洲砂体分布特征与迭置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地震、测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阐明了发育在湖平面频繁变化背景下浅水叁角洲的沉积特征,总结了砂体垂向迭置关系和平面分布规律,最后建立了浅水叁角洲砂体迭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分支河道和河口坝-滩坝迭覆体是蓬莱镇组浅水叁角洲的主要成因砂体类型,平面上,分支河道呈树枝状,顺着物源方向展布,河口坝—滩坝迭覆体呈条带状,平行于岸线分布,纵向上,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相互迭置形成多种"复合砂体"类型。(2)从上游到下游,由于地形逐渐平缓,河流能量逐渐减弱,浅水叁角洲分支河道的宽度和深度逐渐减小;低频的湖平面升降控制着浅水叁角洲的进积和退积,高频的湖平面升降控制着浅水叁角洲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分布规律与迭置样式。(3)建立了川西晚侏罗世前陆盆地浅水叁角洲沉积演化和4种砂体迭置模式,分别为低可容空间河道迭置、坝上河、高可容空间河道迭置和河口坝迭置。(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8年06期)

蔡云华,何倩,罗会江[9](2018)在《叁江口发现洋岛一海山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蔡云华何倩记者罗会江)日前,记者从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开展“云南省1:5万叁江口、奉科乡2幅区域地质调查及云南省1:5万奉科乡幅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组获悉,地质人员在调查中发现了叁江口一带存在古海洋的证据——洋岛海山组合。这是大洋板块最重要的地(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8-10-27)

袁龙,章海宁,李国利,韩闯,张文[10](2018)在《库车前陆盆地强挤压应力条件下的测井电阻率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异常高压和强挤压条件下的库车前陆盆地,地应力常造成地层电阻率曲线值异常增大,水层以高阻气层的假象出现,导致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存在多解性,给测井解释评价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强挤压应力条件影响下的电阻率校正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模拟的电阻率校正方法,最后通过压汞资料分析J函数求取的饱和度与校正后电阻率计算的饱和度进行对比,验证校正电阻率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校正后电阻率能更真实地反映地层电性特征,可进一步提高研究区深层裂缝性砂岩储层的测井解释符合率。(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8年05期)

前陆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层超压为油气运聚的主要动力之一。为研究川西地区叁迭系—侏罗系超压体系的分布、成因机制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贡献作用,开展了以岩石综合压实模型和差应力模型为基础的成因机制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地区上叁迭统—侏罗系的超压在垂向上的分布存在4种形式:钟形、纺锤形、阶梯形和复合型,分别分布于推覆体前缘、川西南、川西北和中部地区,前2种对流体的保存能力较弱,而后2种对流体具有较强的封存能力。②中部、北部为上叁迭统的超压中心,而侏罗系的超压中心位于中部地区,超压强度向四周递减,龙门山前缘地区维持静水压力。③川西地区地层压力的发展经历了沉积超压发展阶段(晚叁迭世—始新世)和构造超压发展阶段(渐新世—现今),其中晚叁迭世—早白垩世为沉积超压增压阶段,晚白垩世—始新世为沉积超压消散阶段。④现今的超压由残余沉积超压和构造挤压增压迭加而成,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超压成因中,构造挤压增压的贡献占比为30%~60%,而南部则大多由构造挤压增压所致。残余沉积超压主要由燕山中、晚期的生烃作用形成。该研究成果对寻找超压型油气藏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陆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1].胡阳,刘江涛.云集油气专家聚焦前陆盆地[N].克拉玛依日报.2019

[2].王志宏,郝翠果,李建明,冯真芝,黄昌武.川西前陆盆地超压分布及成因机制[J].岩性油气藏.2019

[3].杨树锋,陈汉林,龚根辉,张耀,孟立丰.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晚期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盆山过程[J].地球科学.2019

[4].吴海,严少怀,赵孟军,卓勤功,王龙.库车前陆盆地东西部油气成藏过程差异性分析——以吐北1和迪那2构造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

[5].许明,陈建文,雷宝华,施剑,刘鸿.南黄海海域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J].现代地质.2019

[6].能源,李勇,谢会文,石奎太,任承豪.库车前陆盆地盐下冲断带构造变换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9

[7].曾琪,马华灵,刘柏,李荣容,王旭丽.川西前陆盆地南段须家河组断层封堵性研究——以苏码头、盐井沟构造为例[C].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1地质勘探).2018

[8].刘君龙,孙冬胜,纪友亮,朱宏权,于海跃.川西晚侏罗世前陆盆地浅水叁角洲砂体分布特征与迭置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8

[9].蔡云华,何倩,罗会江.叁江口发现洋岛一海山组合[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

[10].袁龙,章海宁,李国利,韩闯,张文.库车前陆盆地强挤压应力条件下的测井电阻率校正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8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位置图(底图据任纪舜等,1999...川西地区SQ3层序地层对比图大巴山前缘SQ3层序地层对比图大地电磁二维倾子联合反演结果及地质...川西地区SQ4层序地层对比图滨线位于A带和B带内层序构成单元对比...

标签:;  ;  ;  ;  ;  ;  ;  

前陆盆地论文_胡阳,刘江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