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始契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公共权威,历史理性
原始契约论文文献综述
郭飞[1](2016)在《康德“原始契约”概念的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这套公共法权,则第一次意味着人们愿意真正交出自己的外在自由,并接受外在于个体的公共权威的限制,从而使这些自由在新的法权状态下重新回归。这是更高层次的自我立法,也是对进入文明状态这一当然义务的遵从,构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自我立法行为,更进一步展现了人的理性尊(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10-19)
陈星宇[2](2015)在《通向固有权利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将自然状态看作是一种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状态,并且在自然状态中我们无法真正运用我们的固有权利来发展自身。而人作为一种有限理性的动物,除了拥有动物性的一面之外,还拥有道德性的一面。基于我们的道德性,也即绝对命令会命令我们不去伤害他人,在法哲学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尊重他人的固有权利。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缔结原始契约,从自然状态进入权利状态。我们之所以可能缔结原始契约,是因为我们有责任不去侵犯他人的固有权利,如果我留在自然状态,拒绝缔约,那么他人就可以强制我进行缔约。这种强制并没有违反我的理性,只是忽视了我的主观偏好。权利状态的现实表现形式就是国家。国家提供了叁种基本功能,即立法,自由市场,司法。通过这叁种功能我们可以实现保护正义,交互正义以及分配正义。这叁种正义就是固有权利得到保障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永久和平作为康德法哲学理论的最终目标,实际上也依赖于通过缔结原始契约建立的国家,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会为了保护其公民的固有权利而反对战争。任何一种理论都将面临批判,这实际上是一种理论还具有生命力的证明,我们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就将讨论对康德的原始契约概念的叁个质疑,即空洞的形式化,对法律的制定和发展没有意义,以及不能解除原始契约的不合理性。通过分析康德的文本我们能对这叁种质疑做出如下回答;原始契约是一种形式化的概念但却并不空洞,它提供的自由共存的普遍原则为我们思考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提供了导向;原始契约确实不能对每个法律问题都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却为我们评判法律的好坏提供了标准,而这个标准对我们完善法律是至关重要,并且好的法律最终会有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原始契约不能解除是因为并不是我们一旦缔结了原始契约,权利状态就立刻就是完美的,它需要时间来改良自身,而解除契约则会让一切回到起点。通过回应这叁个质疑,我们将理解原始契约概念并非是一种冷冰冰的过时之物,而是蕴含了康德深切的终极关怀。并且在现代,我们也能从其中汲取理论力量。(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5-03-13)
饶文平[3](2010)在《论在着作权原始归属中引入契约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现行的着作权法中作品类别有自然人作品、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合作作品、委托作品等类别,这些作品分类的标准并不十分的确定,文字规定较为模糊,而这些不同种类的作品的划分又直接关系到作品权利的归属,作品种类的划分界限不明确导致权利归属认定上争议。只有解决作品类别的划分问题,才能让权利归属的认定没有争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刘雪梅[4](2010)在《罗尔斯的“原始境况”:一种非契约主义的政治推理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始境况(original position)是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论证武器,对它的剖析将十分有助于理解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根据罗尔斯的描述,原始境况本身是一种思想实验,也是一种体现契约主义的代表设置。其中,代表设置被罗尔斯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并以此强调自己的契约论立场。然而,原始境况并不像罗尔斯以为的那样具有明显的契约主义特征,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实现公共反思和自我澄清的思想实验。本文立足于罗尔斯的文本,通过对原始境况理论的清晰展示来说明,原始境况其实更多地展现了一种非契约主义的政治推理模式。(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0年03期)
原始契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康德将自然状态看作是一种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状态,并且在自然状态中我们无法真正运用我们的固有权利来发展自身。而人作为一种有限理性的动物,除了拥有动物性的一面之外,还拥有道德性的一面。基于我们的道德性,也即绝对命令会命令我们不去伤害他人,在法哲学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尊重他人的固有权利。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缔结原始契约,从自然状态进入权利状态。我们之所以可能缔结原始契约,是因为我们有责任不去侵犯他人的固有权利,如果我留在自然状态,拒绝缔约,那么他人就可以强制我进行缔约。这种强制并没有违反我的理性,只是忽视了我的主观偏好。权利状态的现实表现形式就是国家。国家提供了叁种基本功能,即立法,自由市场,司法。通过这叁种功能我们可以实现保护正义,交互正义以及分配正义。这叁种正义就是固有权利得到保障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永久和平作为康德法哲学理论的最终目标,实际上也依赖于通过缔结原始契约建立的国家,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会为了保护其公民的固有权利而反对战争。任何一种理论都将面临批判,这实际上是一种理论还具有生命力的证明,我们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就将讨论对康德的原始契约概念的叁个质疑,即空洞的形式化,对法律的制定和发展没有意义,以及不能解除原始契约的不合理性。通过分析康德的文本我们能对这叁种质疑做出如下回答;原始契约是一种形式化的概念但却并不空洞,它提供的自由共存的普遍原则为我们思考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提供了导向;原始契约确实不能对每个法律问题都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却为我们评判法律的好坏提供了标准,而这个标准对我们完善法律是至关重要,并且好的法律最终会有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原始契约不能解除是因为并不是我们一旦缔结了原始契约,权利状态就立刻就是完美的,它需要时间来改良自身,而解除契约则会让一切回到起点。通过回应这叁个质疑,我们将理解原始契约概念并非是一种冷冰冰的过时之物,而是蕴含了康德深切的终极关怀。并且在现代,我们也能从其中汲取理论力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始契约论文参考文献
[1].郭飞.康德“原始契约”概念的现实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2].陈星宇.通向固有权利之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5
[3].饶文平.论在着作权原始归属中引入契约制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4].刘雪梅.罗尔斯的“原始境况”:一种非契约主义的政治推理模式[J].浙江学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