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位试验论文_马清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期定位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冬小麦,黑土,井冈山市,秸秆,玉米,腐殖质。

长期定位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马清霞[1](2019)在《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旱地小麦氮磷管理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冬小麦典型种植区。长期大量氮磷肥投入,会导致土壤硝态氮累积、有效磷盈余,肥料增产效应下降,以及一系列不良环境效应。研究长期氮磷肥投入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明确施肥量与土壤养分、小麦产量和籽粒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关系,对基于土壤养分推荐氮磷肥用量,实现旱地小麦高产优质和高效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2004年到2017年在陕西杨凌开展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14-2017年采样分析了长期不同氮磷用量与土壤氮磷钾含量、小麦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产量构成、籽粒氮磷钾含量及养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长期施氮小麦平均增产67.1%,生物量提高52.0%,收获指数提高9.5%。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32.5%和40.0%,千粒重下降7.1%。施氮量与产量、生物量呈抛物线关系,获得最高产量6587 kg hm~(-2)的施氮量为215 kg N hm~(-2)。2.籽粒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与不施氮相比,平均增加56.2%,磷含量降低24.9%,钾含量无显着变化。氮收获指数、生理效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氮量每增加100 kg N hm~(-2),需氮量增加0.5 kg 100kg~(-1),需磷量降低0.03kg 100kg~(-1),需钾量与施氮量间无显着关系。3.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呈显着正相关,有效磷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速效钾无显着变化。小麦获得最高产量的95%、6300 kg hm~(-2)时,播前和成熟期硝态氮含量分别为6.0 mg kg~(-1)和8.0 mg kg~(-1),有效磷分别为12.0 mg kg~(-1)和15.0 mg kg~(-1),速效钾均为140mg kg~(-1),施氮量为150 kg N hm~(-2),施磷量为100 kg P_2O_5 hm~(-2)。4.长期施磷使小麦产量平均提高67.2%,生物量提高58.1%,穗数和穗粒数分别增加64.1%和8.0%,千粒重降低7.1%。施磷量与小麦产量、生物量呈抛物线关系,获得最高产量6 465 kg·hm~(-2)的施磷量为144 kg P_2O_5 hm~(-2)。5.籽粒氮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降低,与不施磷相比,降低6.6%;磷和钾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提高,分别提高37.1%和8.4%。磷吸收利用效率随施磷量增加而降低,施磷量每提高100 kg P_2O_5 hm~(-2),需磷量增加0.7g 100kg~(-1),磷收获指数降低2.6%,生理效率降低90.2 kg kg~(-1),农学效率降低18.3 kg kg~(-1)。6.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施磷量呈显着正相关,随施磷量增加硝态氮降低,速效钾无显着变化。小麦获得最高产量的95%、6141 kg hm~(-2)时,播前土壤有效磷为12.0 mg kg~(-1),成熟期为13.8 mg kg~(-1),硝态氮分别为7.0 mg kg~(-1)和8.6 mg kg~(-1),速效钾分别为141mg kg~(-1)和140 mg kg~(-1)。小麦获得最高产量的95%施磷量为94 kg P_2O_5 hm~(-2),施氮量为160 kg N hm~(-2)。7.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小麦以最高产量的95%、6100-6300 kg hm~(-2)为目标产量较为合适。此时,施氮量约为150 kg N hm~(-2),施磷量为94 kg P_2O_5 hm~(-2),建议不施钾肥,播前或收获期土壤的硝态氮为6.0-9.0 mg kg~(-1),有效磷为12.0-15.0 mg kg~(-1),速效钾为140 mg kg~(-1)。因此,在长期使用氮磷肥时,应综合考虑小麦的籽粒产量、关键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情况,依据土壤养分需求水平提供氮磷肥量,实现旱地小麦高产优质、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玉娇,李军[2](2018)在《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轮耕定位试验与定量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与意义】免耕秸秆覆盖是雨养旱区蓄水保墒的主要耕作措施,其蓄水保墒效果受到一致的公认。但长期单一免耕耕作方式,导致土壤表层养分富集、土壤紧实、农田减产等问题逐渐凸显。在免耕体制中引入深松、翻耕等耕作方式进行合理轮换与组合,能有效缓解和避免单一耕作措施带来的弊端。本研究通过黄土旱塬地区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和模型定量模拟研究,分析不同轮耕模式的蓄水保墒、土壤结构改良及培肥规律和作物增产增收效应,明确农田耕地质量的提升能力及其演变规律,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黄土旱塬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2007-2017年在陕西省合阳实施麦玉轮作田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轮耕(NS)、翻耕/免耕轮耕(CN)等轮耕模式处理,以连续免耕(NT)、连续翻耕(CT)等2种连耕模式为对照,研究麦玉轮作田不同轮耕模式和施肥条件(平衡施肥BF、低肥LF和常规施肥CF)的蓄水保墒、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效果。同时,应用Win EPIC模型定量模拟研究1980-2016年不同轮耕模式和施肥条件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和养分变化规律,旨在定量分析和评价不同施肥条件下个轮耕模式的蓄水保墒效果、土壤培肥规律和增产效应。【结果】结果 1,2007-2017年麦玉轮作田长期施肥与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轮耕模式土壤蓄水保墒效果有差异。在麦玉轮作田休闲期以NT处理土壤蓄水量较高,蒸发量较少,蓄水效率最高。(2)秸秆还田轮耕和连耕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农田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含量。农田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含量均随轮耕周期的延长逐渐增加。轮耕10年后,相较于NT和CT处理,NS和CN轮耕处理0-40 cm土壤团聚体和0-6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显着提高,以CN轮耕处理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含量较高,不同土层养分分布较为均匀,土壤培肥效果最佳。(3)在10年定位试验中,不同轮耕模式的作物产量和WUE差异明显。以CN轮耕处理平均产量和WUE较高,农田增产效应较好。(4)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及轮耕处理产量和WUE差异显着。10年定位试验中,以平衡施肥条件下CN轮耕处理平均产量和WUE较高,农田增产效应较好。结果 2,1980-2016年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定量模拟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模式下作物产量与WUE差异显着。不同施肥条件及轮耕模式下分别以常规施肥+CN轮耕处理作物产量和WUE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低肥条件+NT处理作物产量和WUE较差。(2)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差异显着。36年试验中,以低肥+NT处理休闲期土壤蓄水效果较好,土壤干燥化速率较慢;以常规施肥+CT处理土壤水分水分消耗速度较快,平均每个作物轮作季减少20.4 mm。(3)不同施肥及轮耕处理SOC累积量以平衡施肥+CN轮耕处理较高,至试验末期(2016年)其累积量为10.9 kg m~(-3)。【结论】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较适宜的保护性轮耕模式为CN轮耕,有利于增加夏闲期土壤蓄水量,改善耕层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促进农田增产增收,且翻耕/免耕轮耕麦玉轮作田适宜的施肥量为N:150 kg hm~(-2),P_2O_5:120 kg hm~(-2),K_2O:90 kg hm~(-2)。(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8-07)

龚振平,邓乃榛,宋秋来,李中韬[3](2018)在《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该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设置埋土和覆盖地表2种玉米秸秆还田方式,进行连续4 a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率都表现为埋土处理大于覆盖地表。秸秆腐解主要集中在还田的前3年,3 a累计腐解率达到91.70%和81.96%,其中第1年腐解率分别为60.63%和45.53%。2)还田玉米秸秆中养分释放的快慢顺序为K>P>C>N。埋土和覆盖处理秸秆中钾的释放主要在还田第1年,释放率达到了96.26%和84.04%;而磷、碳和氮的释放则主要集中在还田前3年,其中磷释放率为92.03%和83.29%;碳释放率为90.96%和82.06%;氮释放率为91.70%和81.96%。3)还田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腐解速度快于纤维素,木质素最慢。其中埋土和覆盖处理秸秆半纤维素2 a腐解率为88.78%和86.30%;纤维素2 a腐解率为80.42%和70.86%;而木质素3 a累计腐解率为78.63%和66.48%。(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4](2018)在《黑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冻土分割搬迁后土壤融合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土壤搬迁后与新址的融合效果,以一个搬迁土块为研究对象,明确搬迁土块间的接缝处土壤与距接缝处不同距离的中心土壤在理化特性上的不同。结果表明,0~20 cm层次土体中心50 cm处的田间持水量比接缝处高5%,容重低4%,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层次;20~40 cm层次,土壤的固相率和容重高于其他层次,田间持水量降低,土块横切面各部位物理性质均无明显差别;剖面底部80~100 cm层次接缝处土壤松散缝处的固相率比30 cm和土体中心处低4.3%,液相率低3.1%,气相率高出7.6%,容重下降8.3%。0~40 cm土层的缝处、距缝30 cm和距缝50 cm处的孔隙率均低于40~100 cm层次,其中80~100 cm层次的孔隙率最大,20~40cm孔隙率最低为44.2%;土壤饱和导水率0~20 cm层次为35.3~38.0 cm/d,随着深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均小于20cm/d;而80~100 cm层次缝处的饱和导水率值高达144.4 cm/d,是表层土壤的4倍。同一层次搬迁土块缝处与土块中心土壤速效养分无明显差别,缝处全氮含量均高于土块的其他位置,且与距缝30 cm和50 cm处的数值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pH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碱解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下降。长期定位土壤搬迁5 a后,深层土壤接缝处还处于疏松状态,下层土壤的融合要弱于上层土壤。(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8年01期)

闫洪奎,王欣然[5](2017)在《长期定位试验下秸秆还田配套深松对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破解我国玉米生产存在的耕层过浅、地力低下的难题,探索合理有效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两因素裂区设计的5年定位试验,分析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增施氮素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降低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增加田间持水量、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孔隙度、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配施氮素降低土壤容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下层有机质含量、表层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结合深松降低表层土壤孔隙度和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容重、下层孔隙度、田间持水量、表层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深松、秸秆还田、秸秆还田配施氮素、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均有增产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黄晶[6](2017)在《基于几个长期定位试验的长江上、中游水稻土磷素肥力与磷肥肥效的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对于普遍缺磷的南方稻田,磷素投入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但随着磷肥的长期施用,土壤缺磷现象会得到明显改善。实现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双赢的磷肥合理施用必定是以土壤磷素肥力的有效调控为前提。本论文基于长江中上游5个典型农田试验点,选择了化学磷肥和有机肥配施处理(NPM、NPKM、NPKS、PKM)、施化学磷肥处理(NP、NPK)和未施化学磷肥处理(CK、M、NK、NKM)。通过21~31年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土壤全磷、有效磷、磷盈亏速率及作物吸磷量、磷肥回收率、磷肥利用率、磷肥农学效率和磷肥生理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阐明特定区域长期施肥下土壤磷素肥力与磷肥肥效的演变特征,对于区域磷肥的合理施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化学磷肥和有机肥配施处理(NPKM、NPKS),相比较施用化学磷肥处理(NPK),能够提高早稻和晚稻产量1.1%~19.6%和5.7%~21.6%;能够提高小麦和第二季稻谷产量0.9%~5.9%和4.6%~5.9%。化学磷肥的施用显着提高稻谷和小麦产量。双季稻区,磷肥增产效果表现为早稻>晚稻;稻麦轮作区,磷肥增产效果表现为小麦>水稻。2、长期施磷肥后,各试验点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和磷素活化系数呈增加趋势。长期施肥下各试验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活化系数年均值总体表现为化学磷肥和有机肥配施处理>施化学磷肥处理>未施化学磷肥处理。土壤磷素活化系数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紫色土和红壤性水稻土土壤有效磷增加速率分别为0.8~2.4和0.2~2.8 mg/kg?y;土壤有机碳每增加1 g/kg,稻麦轮作和双季稻体系下土壤磷活化度分别增加0.18%和0.16%。3、各试验点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磷素的土壤自然供给量均呈显着下降,紫泥田和红壤性水稻土的磷素自然供给量年下降速率在0.48~0.63 kg/hm~2之间。肥料的平衡施用更能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在不同作物季节中间表现为水稻吸磷量>小麦吸磷量;早稻吸磷量>晚稻吸磷量。磷肥回收率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磷肥施用量每增加10 kg P/hm~2,作物磷肥回收率将会下降约9.5%。不同施肥措施对磷肥农学效率和生理效率的影响不显着。随着磷肥的长期投入,各试验点土壤磷素均呈盈余状态。土壤盈余量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有效磷增加量与磷素盈余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土壤中盈余相同量磷素时,化学磷肥较有机肥磷能够增加更多的土壤有效磷。4、紫泥田稻麦轮作下小麦和水稻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分别为16.6和10.2 mg/kg;红黄泥双季稻系统中水稻的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7.4 mg/kg。各试验点在其合理的施肥措施下(NPK和NPKM),达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约3~21年。水稻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与其自然平均吸磷量呈显着正相关。5、红黄泥各处理无机磷总量随着施肥年份而显着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无机磷总量显着高于单施化肥或有机肥。无机磷各组分中以Fe-P的年变化速率最快,年均增加约1~8 mg/kg;以Ca-P的年变化速率最慢,年均增加约0.3~2 mg/kg。Fe-P和Al-P相对其他无机磷组分(Ca-P和O-P)对红黄泥土壤有效磷的贡献更大。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无机磷总量占全磷的比例没有影响;施肥主要促进了O-P比例的降低和Al-P的增加,尤其是施用化学磷肥或化学磷肥与有机肥配施之后,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7](2016)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CR-DGGE及其特异性条带克隆测序的方法,研究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对同为小麦茬的搬迁前(2010年)和搬迁后(2013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DGGE图谱中搬迁前后2个土层不同处理的样品间条带的数量和亮度存在部分变化;对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得,真菌群落结构在2个土层各处理中搬迁前后有部分变化,其中MNPK处理的变化较为显着;对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得,在0~20 cm土层中各处理虽然搬迁前和搬迁后产生分异,但搬迁前后的3年中处理间的分布规律相似,在20~40 cm土层中搬迁前和搬迁后MNPK和CK处理的分布规律发生了变化。搬迁前和搬迁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受到搬迁扰动的影响远小于耕作方式、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6年06期)

汪洁洋,尹欢欢[8](2016)在《2016年井冈山市鹅岭乡白石村测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小结》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耕地在长期不施肥的条件下,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促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井冈山市农业局鹅岭农业综合服务站在井冈山市农业局土肥站的指导下,开展了鹅岭乡白石村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建造和试验工作。(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6年30期)

李军,张玉娇,吕薇,王小利[9](2016)在《渭北旱塬麦田长期保护性轮耕效应定位试验与定量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干旱少雨和土壤瘠薄是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以秸秆覆盖免耕和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能增加地表覆盖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自然降水多蓄少耗,减轻水蚀和风蚀,有利于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和增产节本。但长期连续实施单一秸秆覆盖免耕或深松,易导致土壤结构紧实、表层养分富集等弊端凸显。在不同年份将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深松和秸秆还田翻耕轮换组成不同土壤轮耕模式,有利于克服和避免单一耕作措施的弊端。通过渭北旱塬麦田长期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和定量模拟研究,评价麦田不同保护性轮耕模式的蓄水保墒、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效应,强化农田耕地质量提升能力,有利于实现"藏粮于土"战略,促进渭北旱塬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方法】2007-2015年在陕西合阳实施麦田夏闲期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轮耕(NT/ST)、深松/翻耕轮耕(ST/CT)、翻耕/免耕轮耕(CT/NT)等轮耕模式处理,以连续免耕(NT/NT)、连续深松(ST/ST)和连续翻耕(CT/CT)等3种连耕模式为对照,研究麦田不同轮耕模式的蓄水保墒、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效果。同时,应用Win EPIC模型定量模拟研究1980~(-2)009年不同保护性连耕与轮耕模式和不同施肥处理(N75、N120、N150、N180和N255)冬小麦田产量与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旨在定量分析和评价不同降水年型下各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蓄水保墒效果和增产效应。【结果】结果 1,2007-2015年旱地麦田长期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结果显示:(1)在不同降水年型中不同轮耕模式的土壤蓄水保墒效果有差异。在夏闲期丰水年型、欠水年型中,分别以NT/NT和ST/CT处理、NT/ST和CT/NT处理土壤蓄水效率最高。在全年不同降水年型中,轮耕处理全年土壤蓄水量均高于连耕处理,且丰水年和平水年以NT/ST处理最优,欠水年以ST/CT处理最优。(2)秸秆还田轮耕和连耕模式均有利于提高麦田土壤养分含量。轮耕8年后,NT/ST处理较NT/NT、ST/ST、CT/CT处理0-6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有明显提高,以NT/ST处理土壤培肥效果最佳。(3)在不同降水年型中不同轮耕模式的冬小麦产量和WUE差异明显。丰水年型以ST/ST和NT/ST处理冬小麦产量较高;平水年和欠水年型则以NT/ST和ST/CT轮耕处理冬小麦产量较高。不同降水水年型中WUE均表现为NT/ST和ST/CT处理较好。总之,以NT/ST和ST/CT轮耕处理产量和WUE最优。结果 2,1980~(-2)009年旱地麦田长期保护性轮耕定量模拟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保护性连耕模式下麦田产量与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差异较为明显。ST/ST、CT/CT和NT/NT处理冬小麦产量和WUE依次降低;NT/NT处理土壤蓄水保墒效果较好,ST/ST处理次之,CT/CT最差。(2)不同保护性轮耕模式下麦田产量与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差异明显。30年冬小麦产量表现为NT/ST>CT/ST>NT/CT/ST>NT/NT/ST>CT/CT,以NT/ST处理产量最高,30年平均值为3.53 t·hm~(-2),NT/NT/ST和NT/CT/ST处理WUE最好,30年平均值为8.68 kg×hm~(-2)×mm~(-1);NT/ST处理蓄水保墒效果最好,CT/ST处理和NT/CT/ST处理次之,CT/CT处理最差。因此,渭北麦田最适宜轮耕模式为NT/ST。(3)不同施肥水平下免耕/深松轮耕麦田产量与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差异明显。麦田年平均产量、WUE和生产年度耗水量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增大,N255处理产量、WUE和耗水量最高,分别为4.03 t·hm~(-2)、10.01 kg×hm~(-2)×mm~(-1)和608.8 mm,施肥处理间差异显着;随施肥量增加,麦田0-5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逐渐降低,土壤干燥化速率逐渐增大,深层土壤干层逐渐加厚。渭北旱塬麦田适宜的施肥量为N:150 kg hm~(-2),P_2O_5:120 kg hm~(-2),K_2O:90 kg hm~(-2)。【结论】渭北旱塬连作麦田较适宜的保护性轮耕模式为NT/ST轮耕,有利于增加夏闲期土壤蓄水量,改善耕层土壤肥力,促进旱作麦田增产稳产,且免耕/深松轮耕麦田麦田适宜的施肥量为N:150 kg hm~(-2),P_2O_5:120 kg hm~(-2),K_2O:90 kg hm~(-2)。(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02)

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10](2016)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胡敏酸荧光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地原状土搬迁的基础上,采用荧光光谱学方法分析了土壤中胡敏酸在搬迁前后不同年度间的荧光结构,旨在揭示黑土搬迁过程中胡敏酸结构的变化规律,为长期定位试验地原土搬迁提供可行性的依据。土壤胡敏酸的荧光光谱显示,胡敏酸在搬迁后第一年总体特征峰波长有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即有了轻微的老化现象,分子芳构化及缩合度程度增加,在搬迁后第二年有所缓解,这种短期的老化现象在M、MNPK处理中更为明显,在两个不同土层中的变化没有明显不同。胡敏酸分子中的五环芳烃化合物及其它结构简单的芳烃化合物没有受到土壤搬迁的扰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6年03期)

长期定位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与意义】免耕秸秆覆盖是雨养旱区蓄水保墒的主要耕作措施,其蓄水保墒效果受到一致的公认。但长期单一免耕耕作方式,导致土壤表层养分富集、土壤紧实、农田减产等问题逐渐凸显。在免耕体制中引入深松、翻耕等耕作方式进行合理轮换与组合,能有效缓解和避免单一耕作措施带来的弊端。本研究通过黄土旱塬地区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和模型定量模拟研究,分析不同轮耕模式的蓄水保墒、土壤结构改良及培肥规律和作物增产增收效应,明确农田耕地质量的提升能力及其演变规律,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黄土旱塬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2007-2017年在陕西省合阳实施麦玉轮作田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轮耕(NS)、翻耕/免耕轮耕(CN)等轮耕模式处理,以连续免耕(NT)、连续翻耕(CT)等2种连耕模式为对照,研究麦玉轮作田不同轮耕模式和施肥条件(平衡施肥BF、低肥LF和常规施肥CF)的蓄水保墒、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效果。同时,应用Win EPIC模型定量模拟研究1980-2016年不同轮耕模式和施肥条件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和养分变化规律,旨在定量分析和评价不同施肥条件下个轮耕模式的蓄水保墒效果、土壤培肥规律和增产效应。【结果】结果 1,2007-2017年麦玉轮作田长期施肥与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轮耕模式土壤蓄水保墒效果有差异。在麦玉轮作田休闲期以NT处理土壤蓄水量较高,蒸发量较少,蓄水效率最高。(2)秸秆还田轮耕和连耕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农田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含量。农田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含量均随轮耕周期的延长逐渐增加。轮耕10年后,相较于NT和CT处理,NS和CN轮耕处理0-40 cm土壤团聚体和0-6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显着提高,以CN轮耕处理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含量较高,不同土层养分分布较为均匀,土壤培肥效果最佳。(3)在10年定位试验中,不同轮耕模式的作物产量和WUE差异明显。以CN轮耕处理平均产量和WUE较高,农田增产效应较好。(4)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及轮耕处理产量和WUE差异显着。10年定位试验中,以平衡施肥条件下CN轮耕处理平均产量和WUE较高,农田增产效应较好。结果 2,1980-2016年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定量模拟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模式下作物产量与WUE差异显着。不同施肥条件及轮耕模式下分别以常规施肥+CN轮耕处理作物产量和WUE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低肥条件+NT处理作物产量和WUE较差。(2)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差异显着。36年试验中,以低肥+NT处理休闲期土壤蓄水效果较好,土壤干燥化速率较慢;以常规施肥+CT处理土壤水分水分消耗速度较快,平均每个作物轮作季减少20.4 mm。(3)不同施肥及轮耕处理SOC累积量以平衡施肥+CN轮耕处理较高,至试验末期(2016年)其累积量为10.9 kg m~(-3)。【结论】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较适宜的保护性轮耕模式为CN轮耕,有利于增加夏闲期土壤蓄水量,改善耕层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促进农田增产增收,且翻耕/免耕轮耕麦玉轮作田适宜的施肥量为N:150 kg hm~(-2),P_2O_5:120 kg hm~(-2),K_2O:90 kg h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期定位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马清霞.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旱地小麦氮磷管理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张玉娇,李军.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轮耕定位试验与定量模拟[C].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龚振平,邓乃榛,宋秋来,李中韬.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8

[4].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黑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冻土分割搬迁后土壤融合效果评价[J].土壤.2018

[5].闫洪奎,王欣然.长期定位试验下秸秆还田配套深松对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7

[6].黄晶.基于几个长期定位试验的长江上、中游水稻土磷素肥力与磷肥肥效的演变规律[D].湖南农业大学.2017

[7].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

[8].汪洁洋,尹欢欢.2016年井冈山市鹅岭乡白石村测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小结[J].南方农业.2016

[9].李军,张玉娇,吕薇,王小利.渭北旱塬麦田长期保护性轮耕效应定位试验与定量模拟[C].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6

[10].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胡敏酸荧光性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

论文知识图

有机肥施用量与各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我国北方研究区域7个长期定位试验长期定位试验土壤全氮含量变化2-2叁个长期定位试验点分布图...2-4长期定位试验点土壤样品砷形...长期定位试验不同处理0~20 cm土壤...

标签:;  ;  ;  ;  ;  ;  ;  

长期定位试验论文_马清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