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庭养老”的出路探究——志愿者养老

传统“家庭养老”的出路探究——志愿者养老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当前完善养老模式的调研一般是以财政学研究为主,而很少结合社会学等角度探究养老方案与模式创新。老年人作为养老改革的受益主体,是制度评判的关键人与模式完善的见证人,因此,调查老年人的心理与收集他们的评价很有必要。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以收支为切入点,探讨不同经济状况下的老人在孤独感与满足感上是否有差异,同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可能的应对方案。

关键词:家庭养老;利弊;经济状况;孤独感;满足感;志愿者养老

1.背景:传统的家庭养老仍占养老主体地位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深入人心,让老人安享天伦之乐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而赡养老人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保障,物质需求可以靠经济手段保障,精神空白却仅能用关怀填补。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受人口结构转变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原本稳定的养老环境遭受极大的冲击。据统计,截止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近几年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养老负担也日益加重,“人人有老,人之将老”,面对人口老龄化迅速上升的压力,为适应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养老、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已成为社会大众不得不面对和思考、努力去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历经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出现了传统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三种模式并立的形式。

我国实行的基本是“9073”养老模式——90%的老人通过家庭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照顾实现养老,3%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占据绝大部分。因此,养儿防老、几世同堂等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传统模式能使老人在家庭生活中,感到熟悉和自由,而且是最为经济的模式。从投资成本来看,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投资几乎为零。

本文着重研究家庭养老这种典型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为目标,通过分析它们的利弊以及从经济、情感等角度出发,探究与完善当下养老模式。

2.现状:家庭养老矛盾日益凸显

从代际经济学视角来看,传统家庭养老的特征表现为家庭互济,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它由家庭经济保障,家庭成员服务以及亲情纽带三个生态要素构成。家庭养老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具有悠久历史。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家庭依赖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条件已不复存在。家庭养老代际分担的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护理人员短缺、家庭养老保障的基础和功能逐渐弱化,家庭养老生态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且现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事业人士”和“孝顺子女”两种角色的冲突和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家庭养老模式的冲击。

2.1优势

2.1.1传统模式,易于接受

家庭养老是中国优秀孝文化的直接体现,国人提倡尊老爱幼,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的风气。孝顺老人是子女责无旁贷的义务。

2..1.2部分子女可膝前尽孝

家庭养老可促进不同辈人之间的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强烈的精神归属感。家庭是老年人毕生精力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老年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满足于亲情需求,并满足老年人“落叶归根”的心理。

家庭养老能极大降低社会成本。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把社会养老的负担转化为子女的负担,一旦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难以兑现,可以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同时也不存在服务和交易成本额外支出的问题。

2.2问题

2.2.1生育计划导致子女负担过重

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实施着计划生育的政策,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虽然目前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人口老龄化趋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421”家庭模式越来越普遍。社会急剧老龄化,使独生子女赡养负担过重,一个子女面临的可能是同时赡养4个老人乃至更多的重任。

2.2.2两代人价值观与生活习惯的冲突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处于不同年代的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有着明显差异。首先,老一辈人与新一辈人对新文化新观念的接受程度不同。由于父母与子女在教育下一代方面存在代沟,导致出隔代教育难的局面。其次,老一辈与新一辈人的生活习惯上也存在冲突。大多数老年人都保留着他们那个年代的勤俭节约与艰苦朴素,而新一辈的人则对物质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这必然导致两代人在生活中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2.2.3人口流动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求学、就业、婚配、政策等造成人口大幅度流动,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模式出现明显不足。人口流动使大部分子女无法与老人同居,导致空巢老人等现象层出不穷。

2.2.4现代孝道的衰落

家庭养老容易产生家庭纠纷,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常年照顾老人的子女或儿媳难免心生间隙。“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也使部分子女对父母也产生了功利心理,给家庭和睦造成一定影响。

3.老年人孤独感和满足感分析

3.1孤独感:老人支出、居住环境和子女经济来源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针对老年人孤独感问题,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并筛选了300份有效问卷,提炼数据,运用所学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相关知识,借助回归模型简单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一系列因素:

3.1.1生活质量对孤独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老年人方差分析

从上表方差分析,可以看出,Q12(每月生活支出)、q13(每月平均饮食支出)、q14(目前的居住环境)、q16(外出原因)的F检验对应的P值为0.000,

说明这些因素与老人孤独感有显著性影响。而q15(外出频率)的F检验对应的P值为0.454,均方为0.054,表现出老人的外出频率对老人孤独感没有显著性影响。

CHARLS数据显示,居住安排对老年人的孤独感有着显著影响。独居老年人的孤独感最强,其“大多数时间”感到孤独的比例为23.2%,“很少或根本没有”感到孤独的比例为45.6%;其次是独自与他人合住的老年人,其“大多数时间”感到孤独的比例为17.9%,“很少或根本没有”的比例为52.2%;其次是独自与他人合住的老年人,再次是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其“大多数时间”、“很少或根本没有”感到孤独的比例分别为7.1%、73.0%;和配偶一起与他人合住的老年人孤独感最弱,其“大多数时间”“很少或根本没有”感到孤独的比例分别为6.1%、73.5%。对于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孩子的看望”、“与孩子联系”对其孤独感的影响要比“孩子居住距离”更大。这与美国学者的研究结果——独居老年人的孤独感最强,与配偶或伴侣同住的老年人孤独感最弱——相似。

3.1.2养老情况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从上表方差分析可以看出Q7(经济来源)、Q8(儿女经济来源)、Q9(儿女供应)对老年人的孤独感的F检验对应的P值都小于0.05,趋近于0.000,说明Q7(经济来源)、Q8(儿女经济来源)、Q9(儿女供应)对老年人的孤独感有显著性影响。

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个人经济活动所得、养老保险、退休金、政府补贴和子女供给。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力和体力逐步下降,老人自己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实现自我供给一般较为困难,因此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其幸福感大大降低,孤独感增强。

3.2物质生活满足感:主要由老人收入状况和子女赡养能力决定

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即个人收入,子女赡养费,社会补贴。全部老年人中有57.1%的老年人不得不依赖子女或亲属供养,仅15.6%的老年人以离退休金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司法实践中,老年人的赡养费用为子女收入的20%到30%。而实际生活中,又有多少子女能负担的起这些赡养费?社会补贴:包括养老保险金,政府补贴等,长期以来,这样的补贴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如今,影响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的普遍因素如下:

3.2.1老人收入水平偏低

经济保障不但能提高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而且能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养老金、子女的供养以及自己的劳动所得,其中最主要的来源还是老人的的退休金。但就部分有退休金的空巢老年人而言,得到的退休金也不能满足其正常的日常开销。在我国的二三线城市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的月退休金不足千元。对于那些没有退休金保障的空巢老人来说,生活就更加困难了。他们只能依靠配偶的退休金、子女的资助为生。还有一些符合条件的老人可以得到一些政府补助,但这部分老人也很难维持正常生活开销。对于那些对医疗保健以及养老需求更为迫切的空巢老人来说,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

3.2.2子女供养能力下降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人口结构逐渐由过去的“正三角”变为如今的“倒三角”,家庭结构也从大家族变为“四二一”模式了,这都就说明现代城市青年夫妻大部分是双独家庭,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压力非常大,子女面临着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育下一代的困境,因此,他们能够给予父母的帮助很有限。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种低收入高消费的经济现象。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不但要被迫接受日益增长的物价成本,以及在大城市生活所要承受的住房压力,还不得不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教育支出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这也就使得现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对于赡养老人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4.对策探索——志愿者养老

传统养老模式已经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而机构养老又远未达到先进水平。我们根据实践结果,结合资料,尝试提出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志愿者养老模式来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和改善社会养老的不健全。

4.1开展新型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4.1.1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龄老人数量从2010年至2050年持续增长。由于高龄高龄老人群体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35年里增幅高达200%。

从衡量老龄化社会负担的指标——老年抚养比来看,从2000年至今,老年抚养比加速增长,至2020年将上升至16.9%。而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2030年将超过50%。数字说明劳动力的比例的迅速下降将严重加重未来社会负担,而为了“孝敬”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高效、有效、专业的养老系统产业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沉重养老负担的唯一途径。

4.1.2传统养老的局限

中国信仰儒家文化,养儿防老、家长制、几世同堂等传统观念依旧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合算,从社会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成本几乎为零。但是随着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养老能力不断弱化。现代社会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陡增,一般工薪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增多,空巢家庭等问题出现,传统的养老模式亟需改革。

4.2以老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4.2.1志愿活动的可行性

大部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生活状态都是不错的。从经济角度来看,社会应实现老年人个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近些年,随着人们观念的发展变化,志愿活动成为一种大家普片认可的社会性活动,社区志愿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新时代的老年人,不仅仅满足于打点家务、陪伴儿孙,他们在家庭之外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让他们“有所为”。对于子女长期在外的老人而言,社区志愿活动可以使老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摆脱孤独感,充实自我,满足精神需求。因此,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不仅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也使老年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保持身心愉悦、远离孤独感。

4.2.2优势视角下的低龄老人

相对而言,大部分刚退休的低龄老人拥有许多优势。一是他们有充足的空闲时间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由于求学、就业、婚配、政策等因素造成的人口流动使现在的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当大一部分老年人在社区独居,他们与邻里之间的交往远甚于子女。这部分低龄老人拥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二是刚退休的低龄老年人具有知识、技术、经验、良好的身心状态等优势条件。他们数十年工作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与技术,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也是绝大多数的高龄老年人所无法比拟的。相较而言,他们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还能跟随时代的步伐前进。因此,低龄的老年人是“以老养老”模式的主要人力资源。

4.3现实的阻碍

4.3.1舆论的压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整个社会对养老的看法仍停留在:老年人是弱者,子女应尽养老义务,社会应提供养老服务。虽然这种看法不能完全否认,但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老年人仍可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可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能实现自我价值。而在当下舆论氛围中,若推行“以老养老”的社区服务养老模式,必然会受到舆论冲击,短时间内,人们无法抛弃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养老思想,也无法转变对老年人的态度。因此,完善养老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推行新型养老模式的基础和前提。

4.3.2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既然提出了解决当下养老问题的新型养老模式,就不能纸上谈兵,想法须落实于试点行动。在新型养老模式的推行中政府应发挥支持与主导的作用,该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投入部分资金,也需要其支持与认可。一种新型养老机制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也需要群众基础,如何使老年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本身就是一项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必然是一个长期与艰难的过程。

5.志愿者养老制度的现状摸索

5.1志愿者养老的定义

所谓“以老养老”,就是充分发掘老龄人口的潜在能力,通过有组织的培训,提高老年人自我服务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通过建立老年人群居网点,形成老龄人口互助体系,在老龄人口内部化解部分劳动服务需求。该种养老服务模式,是以目前被各方广泛认同的社区养老为基础,经过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等方面改良和细化后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是介于完全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方式。

5.2养老模式

志愿者养老应该包括两个模式:一是个人自我养老,让老年人最大限度地学会自我保健和身心自理。为提高自我养老能力,退休后老人需要接受新的教育和培训。二是老人群居养老,国家创造让老龄人口积聚的地域和机构,在一定老龄人口规模下形成规模效应,建立老年自治社区,制定老人互助服务制度,以健康老人服务病态老人,形成以健康程度分类的服务梯次;形成老年自我服务系统乃至产业链,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5.3志愿者养老的制度与建议

志愿者养老,以老养老模式的成功,既有赖于对老人的身心乃至对生死的认知的重塑,对新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再造,还有赖于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想“以老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能够顺利实施,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5.3.1政府府应当从长远考虑,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

在落实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现有政策基础上实现几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教育机构和群众团体的设立政策;二是宗教场所活动政策及宗教活动的政策;三是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使用报销政策;四是关于安乐死、殡葬的政策等;五是慈善机构设立和运行政策。

5.3.2建立老龄志愿者管理网络平台

由政府牵头,主导建立系统的老龄志愿者队伍,并同时建立老龄志愿者管理网络平台,让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经验丰富、人际关系良好的老年人成为志愿者,从事老龄者服务中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对病残、失能老年人的简单护理照顾、与孤独老人聊天等。

5.3.3对老龄志愿者进行积分奖励

将来在其有需要的时候优先获得其他志愿者的服务。就是老年人照顾老年人,可谓一举数得。

5.3.4对志愿者或志愿者组织机构进行一定的补贴

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对志愿者或志愿者组织机构进行一定的补贴,并可号召社会捐助,鼓励更多的老年人投身到这个有现实社会意义的晚年事业。

我国养老体制的改革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以老养老”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必然充满质疑与挑战。

6.结语

老年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如何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深思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希望未来的养老模式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同时,发展出“志愿者养老”等幸福感较高的新型养老模式,呼吁年轻人坚守优秀孝传统,尽量亲自反哺自己的父母,同时希望“看不见得手”与“看得见的手”能同时调控,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使社会大环境下的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长汉:《构建中国养老金指数》: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管理世界期刊2012,(06)171-172

[2]王亚柯;王宾;韩冰洁;高云:《我国养老保障水平差异研究——基于替代率与相对水平的比较分析》管理世界期刊2013,No.239(08)109-117

[3]雍岚;张思锋:《基于“所得与需要”视角的我国养老金“公平性”研究》《当代经济科学》[ISSN:1002-2848/CN:61-1400/f]卷:期数:2013年01期

[4]方浩:《PrivateOperatingPublicElderCareInstitutions:theStatusQuo,CharacteristicsandProblems》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5):90-97

[5]陈鹏军代晨:《PricingModelandActuarialAnalysisofHouse-for-PensionScheme》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5):46-51

[6]邹铁钉叶航:《AForeignLiteratureReviewofPensionReforming——BasedontheDemography,DecisionEnvironmentandNewLiberalismAspect》经济与管理究,2013,(10):31-42

[7]李连芬刘德伟:《我国养老金“多支柱”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财经科学

2011,No.276(03)108-116

[8]林义:《西方国家养老保险的制度文化根源初探》财经科学2000,(04)6-10

[9]张淑芳:《以老养老:现代新型养老模式探究》,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9-7724(2013)09-0026-04,百度文库

标签:;  ;  ;  

传统“家庭养老”的出路探究——志愿者养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