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马家堡小学400042
摘要: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课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关键词:联系数学视角符号意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10个核心素养。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一些现象可以直观地去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远比精算次数多。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对数值做判断的习惯,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和发生的事情。比如估计学校离家有多远?买几件商品带多少钱够用?当学生在碰到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去观察、去猜测,在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从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认识数序,运用数学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质疑、反思中得到数感的建立。比如学生平时计算会出现某班学生人数为40.6人、小明家电视机1.5台,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让学生反过去思考一下,这些情况对吗?符合实际生活条件吗?学生在质疑、反思中就能判断出结果正确与否,从而数感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二、符号化语言的体现
符号是数学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符号意识的培养在数学低段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儿童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把数学语言符号化,就能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在接触数学符号之前,早已从生活中获取了大量的符号经验,比如“√”、“×”这两种判断符号,作业本上老师给画的★或A、B等等级符号,还有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标志。在一年级数学认识了数字1-5以后,教材接着安排了教学几和第几,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感知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体会到了数字本身也是一种符号。接着认识“+”、“-”两种运算符号和“>”、“<”、“=”这些关系符号。教师可以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他们接触到的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都是数学王国里的重要成员,接下来老师会带领小朋友们去认识更多数学王国里的成员,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奇妙的故事。这样既唤醒了学生脑海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符号化思想的同时也增添了数学的趣味性,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空间观念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课程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空间感的形成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空间存在的几何图形建立联系。其次,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建立空间观念。在五年级下期长方体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先自己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立体图形。边摸边看边数,然后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到底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让学生看清实物的长、宽、高与立体图上的各条棱长之间的对应关系,认清实物的各个面与立体图上各个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自己去比一比、想一想,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就自然地使学生建立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到这些知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空间观念。
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让学生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让学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镜清主编《小学数学教育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版。
[2]朱仁宝王荣德主编《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版。
[3]傅道春主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杨庆余主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