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神经外科论文_赵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显微神经外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外科,外科手术,动脉瘤,神经,血管,疗法,颅内。

显微神经外科论文文献综述

赵晖[1](2019)在《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比较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两种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方法依据随机、双盲、对照原则的相关要求,在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予以血管介入疗法治疗的39例患者列为观察组,予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案治疗的39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分别为32(82.05%)和23(58.97%),和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明显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中用时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8.19±4.25)mL、(85.22±7.23)min、(13.33±2.26)d,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53.55±8.56)mL、(150.41±8.71)min、(20.55±3.80)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而术中用时以及住院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25.64%)和2(5.13%),和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0,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两种方案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利弊,其中纤维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好,而血管介入疗法术中用时和创伤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31期)

赵六英,徐昌霞,于春燕,顾蓓蓓[2](2019)在《标准化培训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物品清点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标准化培训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物品清点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手术室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30名,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通过一对一的师带徒形式进行教学,标准化组按照制定的显微外科标准化培训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跟踪对比两组人员50台手术术中物品清点时间和清点不清发生率。结果: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医生满意度提高,术中物品清点时间缩短,物品清点不清发生率降低,常规组与标准化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培训能提高年轻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医生的满意度,能显着缩短手术中物品清点时间,降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物品清点不清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郑典刚,巩忠,熊先,庞克军,柴迎春[3](2019)在《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和北京普仁医院进行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的100例矢状窦大脑镰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肿瘤总切除率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结果病理结果:良性肿瘤88例(88%),恶性肿瘤12例(12%)。术前生活质量评分(65.65±5.22)分,显微神经外科术后(78.5±5.00)分,联合伽马刀术后(89.6±5.33)分,差异有显着性(P<0.05);显微神经外科切除术全切除率(75.0%)显着低于联合伽马刀术后(80.0%),差异有显着性(P<0.05);显微神经外科切除术次全切除率(25.0%)显着高于联合伽马刀术后的次全切除率(20.0%),差异有显着性(P<0.05);联合伽马刀术后并发神经功能损伤、抽搐、水肿的发生率及均随访1~3年复发率低于显微神经外科术后,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复发率低。(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冉敏,周素琴[4](2019)在《循证护理干预在显微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患者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神经外科护理手册》》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显微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常伴随疼痛感。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产生的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术后症状。剧烈疼痛感对伤口的恢复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延长患者恢复的病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减少患者经显微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感,是各级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患者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外在因素对疼痛感都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学东[5](2019)在《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过去在我院治疗的7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颅内动脉瘤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9%,略高于对照组的89.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相当,但能够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迅速减轻疼痛,优势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46期)

申桂广[6](2019)在《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研究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疗效(60.00%)优于对照组(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8,P=0.013<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32<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5.36±20.54)m L、(89.45±16.72)min、(14.07±3.61)d,均优于对照组[(158.35±32.86)mL、(160.57±34.29)min、(14.07±3.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0,11.790,10.342,P<0.05)。结论与血管内介入疗法比较,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汪思思,陈莉莉,王灵晓[7](2019)在《颜色标识在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颜色标识在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对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管理中使用颜色标识,并观察使用效果。比较实施前后器械的错漏率,医生对器械管理的满意度等。结果:在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管理中使用颜色标识以后,在器械管理中错漏的现象明显减少,医生对器械管理的效果满意度也明显得到提高。结论:颜色标识管理方法操作简单,使用安全,能有效降低在器械管理中错漏现象,提高神经外科医生对手术显微器械管理效果的满意度,同时提升器械管理护士的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杜伟[8](2019)在《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从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28例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术中采用牵开器牵拉手术的患者分为常规牵拉组,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术中采用动态牵拉手术的患者分为动态牵拉组。手术入路的设计取决于肿瘤的主体位置。肿瘤切除程度采用Simpson肿瘤切除分级标准。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大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脑牵拉损伤、肿瘤Simpson切除程度以及术后6个月KPS评分。结果:共12例患者(常规牵拉组)术中采用脑自动牵开器手术,16例患者(动态牵拉组)术中采用了动态牵拉手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及肿瘤Simpson切除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住院时间动态牵拉组小于常规牵拉组(分别为18.3±1.8天、20.2±1.3天,P=0.004);动态牵拉组术后脑牵拉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常规牵拉组[分别为6.2%(1/16)、50%(6/12),P=0.022];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率(KPS>80分)动态牵拉组显着高于常规牵拉组[分别为87.5%(14/16)、41.7%(5/12),P=0.017]。结论: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是可行的,并能避免或减少脑自动牵开器的使用,降低术后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风险,减少住院费用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段东玲[9](2019)在《42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侧斜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42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侧斜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42例在侧斜位下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析其体位摆放方法、各部位摆放方法及体位摆放注意事项。结果术中所有患者手术暴露较好,满足医师要求,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健侧的髂前皮肤压红,无患者肢体神经血管压伤、摔伤、功能障碍及肌腱拉伤等并发症。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术中应用侧卧位摆放,可减少患者的肢体神经血管压伤、局部皮肤压迫、功能障碍及肌腱拉伤等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李全友[10](2019)在《叁叉神经痛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叁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叁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 B两组, A组行(sensory root section of the trigeminal nerve,PSR)治疗,B组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6个月病情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2.16%)与B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4%)高于B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复发率(13.46%)高于A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与PSR方案在治疗叁叉神经痛方面均有较好的短期效果,但MVD方案安全性较高,而PSR方案远期效果较好,对于责任血管明确的患者可优先考虑行MVD方案治疗,若疗效不佳可改用PSR方案治疗。(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显微神经外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标准化培训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物品清点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手术室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30名,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通过一对一的师带徒形式进行教学,标准化组按照制定的显微外科标准化培训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跟踪对比两组人员50台手术术中物品清点时间和清点不清发生率。结果: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医生满意度提高,术中物品清点时间缩短,物品清点不清发生率降低,常规组与标准化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培训能提高年轻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医生的满意度,能显着缩短手术中物品清点时间,降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物品清点不清的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微神经外科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晖.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外医疗.2019

[2].赵六英,徐昌霞,于春燕,顾蓓蓓.标准化培训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物品清点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3].郑典刚,巩忠,熊先,庞克军,柴迎春.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4].冉敏,周素琴.循证护理干预在显微神经外科术后疼痛患者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神经外科护理手册》[J].电子显微学报.2019

[5].王学东.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申桂广.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J].系统医学.2019

[7].汪思思,陈莉莉,王灵晓.颜色标识在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

[8].杜伟.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D].重庆医科大学.2019

[9].段东玲.42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侧斜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10].李全友.叁叉神经痛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论文知识图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示意图本刊记者 韩同伟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韩同伟右颅底神经鞘瘤1A、1B2年前伽玛刀治疗前...脊髓髓内脂肪瘤术前MRI表现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手外科

标签:;  ;  ;  ;  ;  ;  ;  

显微神经外科论文_赵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