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取向的社区服务——上海市浦东新区售后公房及中低档商品房社区服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保敬[1](2021)在《智慧城市语境下上海市社区治理研究 ——以长宁区为例》文中认为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当前,上海市以“智慧城市+社区”应用场景建设与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精细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一城市治理的实践模式需要借助于智慧城市理念。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产物。在这种蕴含广泛智慧应用场景的新城市形态语境下,社区治理需要一种新的路径、方法。通过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及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等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出数字化公共服务系统与社区智慧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社区治理网络,推进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城市赋能上海市基层社区治理的主要表现,据此对目前上海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成效进行研究。其次,本文选取长宁区为智慧城市语境下社区治理的典型个案,对其社区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行政机构主导社区治理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社区公共服务供需难以有效对接,社区应急治理能力不足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各层级、各区域的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性,公私部门未能实现有效整合;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建设不足;社区治理需求同质化程度减弱;街镇权力与责任不统一,应急治理能力不能有效发挥等等。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研究长宁区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提升社区数据信息共通共享能力、完善街镇“智能一张网”社区治理机制、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智能化水平,实现社区应急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上海城市社区治理中,其他城市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为此,论文着重分析了英国伦敦市注重社区参与的、以人为核心的“智慧伦敦”社区治理模式,美国纽约市以基础设施改造推进社区治理的进路,北京市针对不同社区、不同场景构建多样化社区治理的途径,深圳市以激发社区活力为目标的社区智能化改造实践。在总结上海市长宁区及国内外城市在社区治理创新的经验基础上,论文从社区数据信息系统建设、社区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优化社区服务供给、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在智慧城市建设大趋势下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社区治理创新的思路和建议。
梁骏[2](2020)在《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公民道德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公共道德则是公民道德在社区这一特定区域的具体呈现,是社区居民在日常社区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普遍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其旨在维护社区的公共生活秩序,改善社区的居住环境,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上海市政府于2018年发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报告》,旨在将上海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并在此基础上于2050年全面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行列。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硬件支持,城市居民的精神文明素养同样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在现有的上海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应该加强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助力上海向着卓越的全球城市迈进。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提出了社区公共道德的内涵,并在上海三所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第一章主要界定了社区公共道德的相关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社区公共道德的范畴、社区公共道德的要求、社区公共道德处理的三对关系以及社区公共道德的特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上海社区变迁与社区公共道德的历史沿革。上海城市社区的样式经历了里弄制社区、单位制社区、商品房社区等三个历史阶段。与此同时,上海社区公共道德也相应发生着变化,表现为自发性的熟人社会公共伦理、外部制约性的熟人社会公共伦理、陌生人社会的消极公德。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现状。通过对虹口区新市南路社区、松江区松南社区、浦东新区碧云社区的实地调研,笔者在全面分析社区公共道德现状的同时,提出如下现实困境:陌生人社区的日益普遍与社区内在凝聚力的缺失、社区集体主义思想的日趋边缘化与社区居民个体德性的参差不齐、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制度的相对滞后性与不稳定性、上海社区公共道德教育中的居民主观能动性缺失。第四章主要提出了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策略。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传统乡规民约与美国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的启示。第二部分提出了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原则。第三部分则是在现实困境、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措施,即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完善社区公共道德建设机制、提高社区居民个人德性、提升社区事务的参与度。
李晶[3](2020)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上海市群租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群租是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社会治理难题,其往往伴随着治安、消防和环境卫生等城市管理问题。上海曾连续三年将群租纳入全市“五违四必”专项整治,举全市之力推进群租综合治理。如今,面上的群租乱象已经得到有效管控,但个别群租房的反复回潮始终无法被根治。因此,探索出一套更可持续、更加长效的群租治理机制已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建立合法性、权力性和紧急性三重维度,将群租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细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并重点研究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优势,引出群租治理的三种模式,即集中整治模式、代理经租模式和社区自治模式,探索构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城市群租治理模式的研究框架。本文重点介绍上海群租治理的三种典型模式,以仙霞街道集中整治、唐镇代理经租和华阳街道社区自治作为案例,通过开展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公众的实际需求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实证研究发现,上海群租治理模式具有主体多元、协作治理和平等沟通等特点,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普遍较高,治理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这三种治理模式也分别存在着各自的短板,面临着诸如行政伦理、执法成本、企业运营和公众参与等现实困境。通过深入剖析每种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从比较分析中得出启示和思考,探寻政府在群租治理过程中的职能定位,提出优化群租治理模式的路径:一是建设职能科学的服务型政府,二是畅通公众参与群租治理的渠道,三是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非政府组织。
陆程[4](2019)在《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供需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到21世纪,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而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问题也逐步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上海作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近年来逐渐呈现出老年人基数大、独居老人数量显着上升等特征。随着“银发浪潮”的加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中国家庭结构逐步小型化,子女很难抽出较多的时间陪伴或照料自己的父母,难以满足老年人在家养老的需求。其次,到了老年,人往往习惯居住于熟悉的环境之中,因此即便养老机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养老服务,但是也难以完全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难以排解老年人离开熟悉环境的孤寂感与不适应感。基于此,社区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一种特有的创新养老方式,其兼具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既能够使老年人在所熟悉的环境中颐享天年,消除了其离开家的困扰,又能够给予老年人充分、贴心的照料,弥补儿女不在家中的空缺,同时还能享受到养老机构所提供的上门或托老服务,毋庸置疑,社区养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是解决现阶段养老问题一种重要的途径。从这一点看,关于社区养老资源配置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优化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对更好地促进健康老龄化也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对精神需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在养老体系中,精神文化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学界对社区养老文化服务方面优化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相对欠缺。本文以老年人文化服务为切入点,以上海为研究对象,基于需求层次、福利多元主义等理论,对该区域的社区养老服务供需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同时从中国养老层面,提出了本次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总结了与其相关的研究理论,论述了课题的研究方法。第二,基于文献综述法,在收集、整理、研读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后,对研究涉及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资源等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第三,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本部分从社区养老文化服务硬件设施供给、服务人员供给、资金投入等方面分别分析文化服务供给情况。第四,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老年人养老文化服务需求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并做满意度分析。第五,在供需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状况,分别从总量以及结构两方面展开。第六,运用定量预测对未来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的供需做出预测,为当前的政策制定以及老年人文化服务实践提供参考。第七,结合前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利于平衡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致力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以及效率性,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苗壮壮[5](2019)在《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现状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个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问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仅包括健康,也包括各种社会需求。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帮助老年人生活在原来的社区,无需到外面的一些养老机构,居家就能够受到来自家人的赡养以及多种多样社会养老单位的上门帮助。但是现在国内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还亟待提高,很多机制尚不成熟,且能够给予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类型比较贫乏,很难真正地满足国内老年人逐渐提升的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再加上因为社区养老服务相关资源的安排不合理、职责不清晰、服务工作不到位、资源配置合理性低等问题的出现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我国社区养老资源不能进行高效合理地配置。本文以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评价为视角。在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通过梳理文献,弄清研究的对象及相关概念。论文第三章对比了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有效配置的经验,找出各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特点、优点与缺点,力求为提高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提供模式设计思路和借鉴。论文第四章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组织资源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原因,通过对这些现状的描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梳理了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文献和实地走访社区,结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相关配置的实际情况,选取了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评估标准,并通过AHP层次解析法将指标的权重清晰化。论文第五章构建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综合评价的模型,借助模糊综合评估法对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展一系列的整体性评估工作,并获得了一定的整合成效,但在财力和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相对欠缺,未来上海市政府要在这两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弥补在财力和物力方面的欠缺。本文的第六章中明确提到要从根本上提升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高效性,并研究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去开展工作势必会事半功倍。本文第七章中主要针对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与合理性的推动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意见。本文第八章对未来趋势做出展望。
马菁[6](2018)在《城市社区协商民主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嵌入性社区治理资源和协调社区多方利益的有效方式,具有其独特的民主治理优势与理论研究价值,近年来受到政府与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社区协商民主日益从理论研究层面向实践操作层面推进。发展社区协商民主,是实现居民自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完善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全国各地在社区协商民主实践中涌现出了一些新载体、新模式,形成了可学习、可推广的经验。但社区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层治理方式,在实践中的发展仍有一些困境和限制,表现在协商主体、协商程序、协商机制等方面的不足,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制度上的缺陷,又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本文将城市社区治理与协商民主进行结合,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具体对程桥二村居民区“三会”制度、荣华居民区“古北市民议事厅”的实践案例展开研究,并对长宁区社区协商民主运行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理论分析、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等多个维度,分析社区协商民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的实情,对发展城市社区协商民主提出优化措施,即完善治理结构中的多元主体参与、推进社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协商机制、搭建多样化社区协商平台。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对于社区治理和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第二部分阐述了论文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及基本理论,在本文中主要涉及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社区协商民主的概念界定,同时通过协商民主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加以分析,为论文的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兴起的时代背景、实践形式、功能与成效进行探讨。第四部分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介绍长宁区在社区协商民主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对程桥二村居民区“三会”制度、荣华居民区“古北市民议事厅”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并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长宁区社区协商民主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区协商民主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第五部分为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优化路径,本部分针对社区协商民主实践中所面临的现状和困境,提出优化措施和对策。
李莹雪[7](2018)在《社区服务的供需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P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的变化,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变成人们的立足之地,像在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中,新社区不断的规划建立,不同背景的人们相聚一起共同生活,如何能在社区中享受更优质的生活品质,社区服务因此更显其重要性。本研究以上海市P街道的社区服务为例,原因在于P街道是2015年刚从其它街道析出,街道内的社区主要划分为三个板块,北面的高端商品房社区,中间是从市区动迁过来的世博家园社区以及南边的本地农民动迁社区,三个高、中、低各具差异的板块共同组成了P街道的社区布局。随着社区规模不断的扩张,人口密度逐渐地加大,居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作为新近建成的街道社区居民在适应了新环境下的社区生活之后,会不断的提出更高层次的服务要求。而P街道成立时间短、缺乏经验,社区服务也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其他相对成熟的社区服务必然会存在差异,不能完全借鉴其他社区的经验,要根据本社区现实情况不断调整。对于新建街道社区服务的研究,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可以为社区服务的实施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对之后具有共同特性的社区发展社区服务提供经验。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与质性两种研究方法,从社区服务的供给情况、需求情况、供需主体互动情况三个层面探讨P街道的社区服务现状。根据调查分析发现在P街道居民认为目前的社区服务主要是由政府和居委来提供,居委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作为“桥梁”起到连接政府与居民的作用,在社区服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仍不能够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街道内社会组织的数量少且类别单一,主要是一些文娱类、志愿性质的组织,服务质量亟待提高;一些社区业委会尚在筹建中或刚成立不久,居民的主体意识尚未崛起,居民对社区服务的参与率还不够高,需求表达机制还需完善;社区志愿者群体人数少且不固定,社区资源不能够有效发挥;对服务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概括而言,社区服务的多元供给体系尚需完善,服务内容简单层次不够深,而居民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个性化的特点,但是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服务输送者与服务需求方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不对等,需求方处于一种被动接受服务的状况,供需主体互动回应不充分影响社区服务的质量。根据P街道社区服务的供需情况在文章最后提出优化对策,强调各供给主体之间应合理分工以此完善多元供给服务体系,并拓宽服务对象需求表达路径,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供需平衡,使得社区服务供给从量上、质上、方式上符合服务对象的诉求。
张振洋[8](2017)在《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项目制研究 ——以上海市自治项目为例》文中指出中国上世纪末完成分税制改革后,项目制从财政领域扩散到公共服务领域,逐渐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体制。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了中央和各级政府对于农村的项目输入,在翔实的田野资料基础上对项目制的背景、结构性条件、运作机制、潜在影响作了丰富的展示。但是,现有文献忽视了对城市公共服务项目的研究,尤其是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研究城市基层自治项目不仅对于完善项目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国家能力重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基层自治项目已成为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新方式,其一个显着特点便是基层行政化力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一种高强度的政社互动格局。那么,作为新事物的城市基层自治项目具有哪些类型和特点?它的运作机制与传统的政府项目有何异同?它的运行遵循着何种逻辑?对基层公共服务和基层社会又会产生何种影响?未来城市基层的自治项目又会往何处去?政府有何种政策选择?本文以上海市城市基层的自治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田野调查手段,获取了翔实的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基层自治项目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试图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共分八章,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文章的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主要贡献与不足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对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背景进行了介绍,构成了“前因”。首先回顾了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总结了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三种形态:运动式治理、项目化治理和合作式治理,认为项目化治理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国家治理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始了对城市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运作的研究。发现分税制、转移支付制度和专项工作经费、绩效合法性思维、街道公共体制改革与执政党的组织动员优势是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运作的结构性条件,而政府实现工作常态化、整合治理资源、追求政绩和应对社会诉求,以及社会力量要求参与社会治理则是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的动力。本文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从外部和内部分别考察了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特点、类型和运作机制。首先阐释了城市基层自治项目呈现出与传统政府项目不同的特点,如资金规模小、贴近居民需求、政社合作、专业性和大众性兼顾等。文章将城市基层自治项目按照其直接提供公共服务与否,分为直接型公共服务项目和间接型公共服务项目,因为前者对政府公共服务形成了重要补充、整合社会资源、降低服务成本和提供服务平台;后者有助于重塑基层治理机制、优化项目落实和提升项目专业化,它们都有助于部分解决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培养居民民主习惯,培育社会资本和凝聚力,实现社区有效治理。同时,本文归纳出了城市基层自治项目区别于现有文献中的“发包”、“打包”、“抓包”、“拆包”、“验包”和“传包”运作机制,试图与“分级运作机制”和“行政发包制”进行理论对话。本文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内部和外部论述了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运作逻辑和潜在影响。首先揭示了城市基层自治项目对社会力量“控制+培育”的运作逻辑及其对重塑基层社会的积极作用。本文同样无法忽视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局限性,如缺乏顶层设计造成公共服务碎片化、对年轻人群体的动员能力偏弱等问题,构成了本文的“后果”。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了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运作存在继续强化的趋势,并将不断调试技术治理与治理灵活性、项目团队专业性与本土性的张力。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等行政化力量需要在项目设计和孵化、项目信息和平台提供等方面强化自身责任。总结而言,城市基层自治项目已成为中国项目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城市基层治理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城市基层自治项目,本文只是一项初步研究,未来需要更为严格的比较案例分析和精细化的定量研究,厘清不同类型项目的运作机制,阐释其不同的影响因素。
原珂[9](2016)在《中国特大城市社区冲突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2011年初提出的“加强社会管理”上升为“创新社会治理”,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适应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与城乡结构变迁面临的新问题,以回应日益迫切的社会稳定和执政合法性的现实问题。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这一措辞的改变,既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体制变革的要求,也是“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在观念、模式、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一次全面升级。在这一过程中,社区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之根基,是保障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然而,社区冲突与社区治理作为一对孪生兄弟,通常形影相随,融突共生。因此,从公共冲突视角出发,将城市社区冲突与治理视为理解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生态的一个“窗口”或一把“钥匙”,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鉴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社区治理理论还相对滞后于实践的现状,特别是城市社区冲突治理理论还远远落后于现实中社区冲突解决的实况,以中国特大城市为例,通过采取“城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受访者”多阶段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实证调查研究方法,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五大城市共选取调查样本1250个,同时充分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城市社区冲突治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混合研究方法等对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冲突与治理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首先,根据冲突的属性不同,将社会转型期中国的城市社区冲突大致划分为社区利益冲突、社区权力冲突、社区权利冲突、社区文化冲突、社区结构冲突、社区复杂性冲突(如社区物业冲突、社区邻避冲突等)等,并针对社会转型期较为棘手的社区物业冲突进行了重点分析。其次,根据不同社区类型间的异质性,将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的社区类型划分为五类:传统街坊式社区、单一单位式社区、综合混合式社区、过渡演替式社区以及现代商品房式社区,同时提出不同类型社区内的矛盾冲突应有所差异,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再次,对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冲突产生的宏观条件、相关影响因素及主要成因等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影响变量进行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冲突的扩散过程及扩大与升级机制。第四,在对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主体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居民和基层政府解决城市社区冲突的主要途径与举措,前者包括对话和解、调解、仲裁、信访、诉讼及诉诸暴力等,后者主要涉及社区冲突和解、冲突调解、冲突管控、冲突处置和暴力强制等。第五,指出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如主体困境、参与困境、平台困境、成本困境和制度困境等)进行系统探究。第六,对英、美、日、韩、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城市社区冲突治理的有效实践进行系统引介,并提炼出这些实践经验对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的启示意义。最后,在借鉴国外现有城市社区冲突治理的有效经验基础上,结合社区转型后期中国部分城市社区冲突治理改进的实践探索与尝试,提出未来中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改进的目标、原则及方法,并契合中国实际,进一步建议应从信念共识、多元共治、分类治理和机制建设等方面实施“因势利导,分类治理,精准化解”的精细化分类破解社区冲突之策略,以最终实现超越城市社区冲突之“管理”与“化解”,走向社区冲突“转化”,希冀为中国其它城市正在探索中的社区矛盾、纠纷或冲突化解与治理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与实践借鉴价值。城市社区,是一个具有高度密集性、复杂性和异质性特征的社会生活聚合体,对一个特大城市的社区冲突进行有效治理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从城市社区冲突管理到城市社区冲突治理,从传统的社区冲突处置到社区冲突化解、再到社区冲突转化,不仅是理念上的一次革新,更是实践中的一场革命。当然,治理城市社区冲突并不是为了消灭冲突,而是为了弥合分歧,转化矛盾,化解冲突,为冲突治理创造更为有效消解的合理路径。一个客观事实是,城市社区冲突化解与治理机制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不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社区机构的合理设置、社区制度的健全、社区结构的优化以及社区运行机制的顺畅与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等,更需要社区主体成员间平等的社会关系、共同的社区认同等。不论如何,冲突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但从冲突走向和谐则始终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生存状态。之所以研究城市社区冲突,最终目的在于更有效地进行冲突预警、良性控制冲突、适度管理冲突、高效化解与治理冲突,合理转化冲突,以维护社区秩序与稳定,促进社区和谐,实现社会和平。
赵志富[10](2016)在《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得养老问题成为个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仅包括健康也包括心理和各种社会需求。一方面,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少子化,老年人来自家庭的照顾越来于少,老年人在家养老的心愿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另一方面,机构养老虽然在一定程度能满足老年人的照料需要,但是老年需要离开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会让老人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基于此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得以产生。社区养老能让老年人留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社区,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来自家庭的照顾,又能得到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上门或托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尚不完善,能提供的养老服务很有限,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且由于服务供给的责任边界不明确、组织提供服务不专业效率不高等原因导致社区养老资源得不到最大效用的配置,造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按照国际标准,1979年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979年上海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已经超过10%)。截至到2014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28.80%,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高龄化趋势明显、“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数量多等特点。面对如此严峻的养老形势,养老服务需求现状,上海提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助,机构养老为补充的“9073”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作为一种区别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中间养老模式,所需经济成本较低,而且更符合老年人心理特征。如何有效的对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发挥其在福利输送中的弹性和张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调查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从供需和利用的角度分析了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运用基尼系数评价资源供需的公平性,运用洛伦兹曲线评价资源的可及性,运用DEA方法对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同时,通过社区走访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的三个背景: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养老方式面临挑战以及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强调了本文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的研究方法以及设计方案;第二章则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论文研究依据的理论及相关内容;第三章是对上海市老年人口地理分布和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对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供给进行宏观分析和实证分析,找出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从主观、客观以及实证的角度对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进行分析。最后,对资源配置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第四章是利用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对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进行了公平性分析,得出结论为公平性较好。利用数据包络法对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进行效率性分析。第五章根据第四章的评估结果总结得出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第六章、第七章主要是针对问题提出优化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方案,从存量调整和增量改革的角度,分别以定量预测、公平和效率理论与资源配置理论为基础,探索有效地进行社区养老资源配置的途径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八部分回顾全文,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本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在日益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相对公平,同时也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可和支持的。但是在资源配置的数量和结构方面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因此,上海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任重而道远,需要继续努力,充分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二、需求取向的社区服务——上海市浦东新区售后公房及中低档商品房社区服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需求取向的社区服务——上海市浦东新区售后公房及中低档商品房社区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城市语境下上海市社区治理研究 ——以长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慧城市 |
2.1.2 社区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精细化管理理论 |
3 智慧城市语境下上海市社区治理现状分析 |
3.1 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赋能基层社区治理创新 |
3.2 上海市社区治理及智慧城市有关政策文本分析 |
3.3 智慧城市语境下上海市社区治理创新成效分析 |
3.3.1 城市社区治理能力与水平显着提升 |
3.3.2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更加智能 |
3.3.3 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与机制更为完善 |
4 智慧城市语境下上海市长宁区社区治理个案分析 |
4.1 选取上海市长宁区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 |
4.2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
4.2.1 社区治理主体同质化程度有待提高 |
4.2.2 行政机构主导社区治理工作 |
4.2.3 社区公共服务供需难以有效对接 |
4.2.4 社区应急治理能力与水平不足 |
4.3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治理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治理能力: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建设不足 |
4.3.2 治理领域:公私部门未能实现有效整合 |
4.3.3 治理需求:社区治理需求同质化程度减弱 |
4.3.4 治理层级:街镇权责不一致影响应急治理效能 |
4.4 智慧城市语境下长宁区社区治理成效分析 |
4.4.1 推进数据共通共享大力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
4.4.2 以街镇智能“一张网”建设促进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完善 |
4.4.3 提升社区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
4.4.4 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完善社区应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 |
5 国内外智慧城市语境下社区治理经验借鉴 |
5.1 英国伦敦市:以人为核心的智慧伦敦社区参与 |
5.2 美国纽约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
5.3 日本东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生态型社区 |
5.4 首都北京市:多样化的社区治理智慧场景应用 |
5.5 广东深圳市:重新激发社区活力的智能改造 |
6 智慧城市语境下推进上海社区治理创新的建议 |
6.1 强化智慧城市科技赋能社区治理工作 |
6.1.1 建造社区数据信息共通共享的信息系统 |
6.1.2 推进社区内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工作 |
6.2 完善社区风险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 |
6.2.1 完善社区风险治理多元共治体系 |
6.2.2 深化社区风险治理能力建设 |
6.2.3 推进社区风险治理的机制体系建设 |
6.3 把握社区治理需求持续优化社区服务供给 |
6.3.1 深化社区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推进工作 |
6.3.2 推进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智慧化社区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
6.4 建立并逐步完善社区治理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
6.4.1 深化社区治理专业化工作队伍建设 |
6.4.2 推动建立社区治理智慧创新的产教融合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社区公共道德相关内容的界定 |
第一节 社区公共道德的范畴 |
第二节 社区公共道德的要求 |
第三节 社区公共道德的关系 |
第四节 社区公共道德的特点 |
第二章 上海社区变迁与社区公共道德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里弄制社区与居民委员会的新探索 |
第二节 单位制社区与运动式社会公德治理 |
第三节 商品房社区与“七不规范”的出 |
第四节 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变化的内在逻辑 |
第三章 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样本的选取与调查过程 |
第二节 生人社区:城市发展与熟人社区消逝 |
第三节 内在矛盾:居民的需要与社区的治理 |
第四节 规章制定:运动式治理的制度性补充 |
第五节 公德教育:集体的宣传与骨干的引领 |
第六节 现实困境:上海社区公德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策略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与美国社区公德建设的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原则 |
第三节 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的建设措施 |
结束语 社区公共道德建设助力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上海市群租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群租治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核心概念 |
(一)群租的基本概念 |
(二)群租治理的基本概念 |
二、理论视角 |
(一)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
(二)群租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 |
(三)群租治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群租治理模式的形成 |
(一)三种群租治理模式概念的引入 |
(二)三种群租治理模式的形成 |
第三章 上海群租治理的基本概况 |
一、上海群租的基本现状 |
(一)群租人群的细分 |
(二)群租现象的分布特点 |
二、上海群租治理的发展历程 |
(一)政府主导阶段——集中整治模式 |
(二)市场调配阶段——代理经租模式 |
(三)居民自治阶段——社区自治模式 |
三、上海群租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和成效 |
(一)多元的参与主体,弥补政府管理力量的不足 |
(二)有限的管理职能,促使政府更好地实施“掌舵” |
(三)协作的治理方式,便于政府整合各方力量 |
(四)平等的沟通机制,推动政府形成民主决策 |
(五)动态的治理模式,帮助政府完善治理体系 |
第四章 上海群租治理的集中整治模式 |
一、集中整治模式的运行机制 |
二、集中整治模式的实践案例 |
(一)仙霞街道群租治理现状 |
(二)仙霞街道集中整治模式的实践经验 |
三、集中整治模式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集中整治模式的主要成效 |
(二)集中整治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上海群租治理的代理经租模式 |
一、代理经租模式的运行机制 |
二、代理经租模式的实践案例 |
(一)唐镇群租治理现状 |
(二)唐镇代理经租模式的实践经验 |
三、代理经租模式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代理经租模式的主要成效 |
(二)代理经租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上海群租治理的社区自治模式 |
一、社区自治模式的运行机制 |
二、社区自治模式的实践案例 |
(一)华阳街道群租治理现状 |
(二)华阳街道社区自治模式的实践经验 |
三、社区自治模式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社区自治模式的主要成效 |
(二)社区自治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七章 上海群租治理模式的比较、启示和优化路径 |
一、上海群租治理模式的比较 |
(一)三种治理模式的共性特征 |
(二)三种治理模式的主要差异 |
二、上海群租治理模式的启示和思考 |
(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
(二)探索公共服务管理市场化 |
(三)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群租治理 |
三、城市群租治理模式的优化路径 |
(一)建设职能科学的服务型政府 |
(二)畅通公众参与群租治理的渠道 |
(三)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非政府组织 |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城市社区群租治理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供需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
1.1.2 传统养老服务方式面临挑战 |
1.1.3 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地位提升 |
1.1.4 老年人文化服务需求日益提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社区养老服务 |
1.3.2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 |
1.3.3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及配置 |
1.3.4 关于社区养老文化服务的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调查与访谈法 |
1.4.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设计方案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养老服务 |
2.1.2 社区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 |
2.1.3 社区养老文化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层次理论与ERG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3 供需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3.1 社区养老文化服务硬件设施供给 |
3.2 相关服务人员的供给 |
3.3 资金的投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
4.1 样本基本情况介绍 |
4.2 休闲娱乐需求分析 |
4.2.1 休闲娱乐总体需求情况 |
4.2.2 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3 文化教育需求分析 |
4.3.1 文化教育需求总体情况 |
4.3.2 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4 体育健身需求分析 |
4.4.1 体育健身需求总体情况 |
4.4.2 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供需不匹配状况表现 |
5.1 供需总量不匹配 |
5.2 社区基本养老文化服务供需结构不匹配 |
5.2.1 服务内容与群体之间的需求存在差异 |
5.2.2 养老文化服务空间区域布局不匹配 |
5.2.3 服务对象不匹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供需趋势预测 |
6.1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趋势预测 |
6.1.1 需求总量预测 |
6.1.2 需求结构趋势预测 |
6.2 上海社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趋势预测 |
6.2.1 资金投入预测 |
6.2.2 养老服务人数趋势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现供需均衡化配置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 |
7.1 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供需均衡化配置的总体思路 |
7.1.1 关注老年群体现实需求 |
7.1.2 注意社区养老文化服务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 |
7.1.3 积极、充分调动社区老年人 |
7.2 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供需均衡化配置的实现路径 |
7.2.1 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实现供需总量匹配 |
7.2.2 多元服务主体支持,缓解需求强度 |
7.2.3 实施供需动态管理 |
7.2.4 优化服务配置满足养老需求 |
7.2.5 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筹资渠道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 |
1.3.2 关于养老服务供需均衡性研究 |
1.3.3 关于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特色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 |
2.1.2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 |
2.1.3 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内涵 |
2.1.4 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资源配置与均衡理论 |
2.2.3 公众参与及满意度理论 |
2.2.4 顾客导向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研究 |
3.1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配置的经验 |
3.1.1 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 |
3.1.2 美国的退休社区模式 |
3.1.3 日本的社区照护模式 |
3.2 国内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配置的经验 |
3.2.1 北京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
3.2.2 香港的社区照顾及志愿服务模式 |
3.3 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实践经验借鉴 |
第四章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影响因素确定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影响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
4.1.1 财力资源配置方面 |
4.1.2 物力资源配置方面 |
4.1.3 人力资源配置方面 |
4.1.4 组织资源配置方面 |
4.2 从供需方面分析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4.2.1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4.2.2 社区养老服务政府和社会供给分析 |
4.3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评价指标确定 |
4.3.1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评价指标初步筛选 |
4.3.2 指标的检验 |
4.4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4.2 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 |
4.5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 |
4.5.1 层次分析法法的基本原理 |
4.5.2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第五章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综合评价 |
5.1 上海基本情况概述 |
5.1.1 上海人口地理概况 |
5.1.2 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5.2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现状 |
5.2.1 物力资源配置现状 |
5.2.2 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
5.2.3 财力资源配置现状 |
5.2.4 组织资源配置现状 |
5.3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现状的调查研究 |
5.3.1 问卷发放 |
5.3.2 问卷收集与整理 |
5.3.3 统计与分析 |
5.4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综合评价 |
5.4.1 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 |
5.4.2 模糊综合评价法实施步骤 |
5.4.3 构建评语集 |
5.4.4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5.4.5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第六章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优化设计 |
6.1 社区养老服务运行系统构建 |
6.1.1 社区组织资源要素 |
6.1.2 社区运作机制要素 |
6.1.3 社会环境资源要素 |
6.1.4 社区财力资源要素 |
6.1.5 社区人力资源要素 |
6.2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 |
6.2.1 组织资源的优化 |
6.2.2 养老服务运作机制的优化 |
6.2.3 环境资源的优化 |
6.2.4 财力资源的优化 |
6.2.5 人力资源的优化 |
6.2.6 养老服务项目的优化 |
第七章 提升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 |
7.2 合理配置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 |
7.3 加大社区养老服务的财政资源投入 |
7.4 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城市社区协商民主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论文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城市社区 |
二、协商民主 |
三、社区协商民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协商民主理论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三章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兴起的时代背景 |
一、推动基层民主发展的需要 |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三、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
四、实现社区善治的需要 |
第二节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
一、决策型社区协商民主 |
二、咨询调查型社区协商民主 |
三、听证型社区协商民主 |
四、监督型社区协商民主 |
第三节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功能与成效 |
一、弥补社区选举民主的不足 |
二、整合社区多方利益 |
三、及时化解社区矛盾和冲突 |
四、提升社区公共决策的质量 |
五、培育社区居民民主意识 |
第四章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
第一节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协商民主实践概况 |
一、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基本情况 |
二、上海市长宁区实施社区协商民主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协商民主的基层实践案例 |
一、程桥二村居民区“三会”制度的实践 |
二、荣华居民区“古北市民议事厅”的实践 |
第三节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协商民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社区行政化倾向 |
二、社区协商的参与主体不够全面 |
三、社区协商的质量与效果有待提升 |
四、社区协商的平台有待拓展 |
第四节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协商民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二、社区协商主体存在参与困境 |
三、社区协商民主相关制度建设不健全 |
四、社区协商民主缺乏法制保障 |
第五章 优化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完善治理结构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
一、厘清政府和社区的关系 |
二、培育参与主体的协商意识与能力 |
三、吸纳多元主体的参与 |
第二节 推进社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
一、建立健全社区协商规章制度 |
二、营造社区协商的法治化环境 |
第三节 建立健全社区协商机制 |
一、形成项目化运作机制 |
二、推进社区协商民主规范化和程序化 |
三、完善监督和问责机制 |
第四节 搭建多样化社区协商平台 |
一、丰富社区协商形式和内容 |
二、实现社区协商形式网络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社区服务的供需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P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具体问题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区服务供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社区服务供需的基本概念界定 |
一、社区 |
二、社区服务 |
三、供给和需求 |
第二节 社区服务供需的理论基础 |
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二、需求层次理论 |
三、理论分析框架 |
第二章 P街道社区服务的供需情况分析 |
第一节 P街道社区的概况及样本特点 |
一、P街道社区的基本概况 |
二、样本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P街道社区服务的供给情况分析 |
一、社区服务的供给主体 |
二、社区服务的供给渠道 |
三、社区服务的供给内容 |
第三节 P街道社区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 |
一、社区居民的主要特征 |
二、社区居民的需求表达渠道 |
三、社区居民的未来服务需求 |
第四节 社区服务供需主体互动分析 |
一、社区居民诉求表达分析 |
二、服务供给主体诉求回应分析 |
三、供需主体之间的互动效果 |
第三章 P街道社区服务供需失衡原因 |
一、行政化现象影响社区服务的质量 |
二、社区居民对第三方社会力量信任度不高 |
三、居民主体意识不够强烈、需求表达机制不够完善 |
四、对社区服务的质量缺乏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
第四章 优化社区服务供需平衡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府及社区居委明确自身职能定位 |
二、着力推动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 |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
四、完善社区服务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
第五章 总结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8)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项目制研究 ——以上海市自治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界定及辨析 |
1.2.2 项目制的背景和结构性条件 |
1.2.3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项目制运作中的政府间关系 |
1.2.4 项目制的后果及其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
1.2.5 项目制研究与理论拓展 |
1.2.6 项目制的研究启示及局限性 |
1.3 资料获取与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与收集方式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文章结构 |
1.6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6.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公共服务中的项目制:起源和发展 |
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公共服务供给 |
2.1.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 |
2.1.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 |
2.2 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共服务供给 |
2.2.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 |
2.2.2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 |
2.3 国家治理模式演变:运动式治理、项目化治理和合作式治理 |
2.3.1 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历程:一个简要回顾 |
2.3.2 运动式治理的式微和项目化治理模式的兴起 |
2.3.3 基层公共服务的项目化:社区合作式治理的载体 |
2.3.4 治理资源不足、动员传统与治理模式转化 |
2.4 产生于条线工作的项目化治理:一个总结 |
第三章 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中的项目制:条件与动力 |
3.1 城市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运作的条件 |
3.1.1 作为结构支撑的分税制改革 |
3.1.2 转移支付制度和专项工作经费 |
3.1.3 街道公共体制改革 |
3.1.4 绩效合法性思维 |
3.1.5 动员优势 |
3.2 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动力 |
3.2.1 作为常态治理的社区建设 |
3.2.2 政绩驱动 |
3.2.3 回应社会参与诉求 |
3.2.4 社会力量崛起 |
3.2.5 整合国家治理资源 |
第四章 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特征和类型 |
4.1 中国大陆城市公共服务项目概况:以上海市为例 |
4.1.1 社会力量的崛起与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
4.1.2 基层自治项目俯瞰: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
4.2 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特征 |
4.2.1 资金规模小 |
4.2.2 贴近居民需求 |
4.2.3 政府和社会高强度互动 |
4.2.4 专业性和大众性兼顾 |
4.3 基层自治项目的实践类型 |
4.3.1 项目端口:党建口项目和自治口项目 |
4.3.2 资金来源:政府独资、政社合资和社会资助 |
4.3.3 申请程序的理性化程度:正规化项目和非正规化项目 |
4.3.4 项目运作方:居民个人、自治团队和社会组织 |
4.4 提升能力还是供给服务: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类型学分析 |
4.4.1 直接型公共服务项目 |
4.4.2 间接型公共服务项目 |
第五章 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机制 |
5.1 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构成要素 |
5.1.1 民意收集 |
5.1.2 项目申请 |
5.1.3 项目审核与立项 |
5.1.4 项目实施 |
5.1.5 项目评估 |
5.1.6 项目推广和项目维持 |
5.2 对“分级运作机制”的拓展:一个比较分析 |
5.2.1 项目发包 |
5.2.2 项目打包 |
5.2.3 项目抓包 |
5.2.4 项目拆包 |
5.2.5 项目验包 |
5.2.6 项目传包 |
5.3 “乐妈园”自治项目的运作机制:一个验证案例 |
5.3.1 镇社区办发包项目 |
5.3.2 居委会和自治团队抓包项目 |
5.3.3 自治团队打包项目 |
5.3.4 自治团队拆包项目 |
5.3.5 督导组验包项目 |
5.3.6 先进项目经验的传包 |
第六章 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运作逻辑 |
6.1 现有文献中项目制的运作逻辑 |
6.1.1 行政主导下的项目制:政府、企业与公众 |
6.1.2 瓦解基层社会:技术治理的意外后果 |
6.2 控制与培育的张力:自治项目的运作逻辑 |
6.2.1 维护基层稳定:政府控制逻辑的出发点 |
6.2.2 培育社会力量:国家治理资源贫瘠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项目化运作对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 |
7.1 项目化运作对基层公共服务的良性塑造 |
7.1.1 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 |
7.1.2 解决公共服务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 |
7.1.3 降低公共服务成本 |
7.1.4 优化公共服务项目实施 |
7.1.5 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准 |
7.1.6 提升社会资本和社区凝聚力 |
7.2 城市基层自治项目的局限 |
7.2.1 公共服务项目碎片化与顶层设计 |
7.2.2 “老面孔”问题与动员能力提升 |
7.2.3 包装常规工作与项目设计能力强化 |
第八章 项目化运作之后:未来趋势和政策选择 |
8.1 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运作的未来趋势 |
8.1.1 项目化运作的强化趋势 |
8.1.2 技术治理与治理灵活性的张力不断调试 |
8.1.3 项目专业性与团队本土性趋势 |
8.2 政府未来的政策选择 |
8.2.1 政府强化项目设计功能 |
8.2.2 政府夯实项目孵化功能 |
8.2.3 政府完善信息中介功能 |
8.2.4 政府打造平台建设功能 |
8.3 本文基本结论 |
附录1 社区治理中的项目化运作调研提纲 |
附录2 QYL街道自治办调研记录 |
附录3 浦东新区SL镇 SBS居 JSLC小区访谈纪要 |
附录4 WLQ街道社区微创投项目访谈 |
附录5 WLQ街道ZJ居民区项目策划会纪要 |
附录6 访谈编码表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特大城市社区冲突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冲突和社会冲突的研究 |
二、关于城市社区冲突的研究 |
第三节 概念梳理与理论支撑 |
一、概念梳理 |
二、相关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调研方案与基本数据分析 |
第一章 城市社区冲突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城市社区及其类型与特点 |
一、中国城市社区概述 |
二、中国城市社区类型与特点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社区冲突 |
一、社会转型中的城市社会冲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冲突及现况 |
第三节 城市社区冲突的类型 |
一、社区利益冲突 |
二、社区权力冲突 |
三、社区权利冲突 |
四、社区文化冲突 |
五、社区结构冲突 |
六、其它社区冲突:社区复杂性冲突 |
第四节 城市社区冲突的主要特征 |
一、社区冲突的显现化、多样化与复杂化 |
二、社区冲突的多发性与群体性 |
三、社区冲突根源的多样化与交叉化 |
四、社区冲突主体的重叠性 |
五、社区冲突的复合性 |
六、社区冲突的非对抗性 |
第二章 不同类型城市社区内的冲突程度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提出假设 |
第二节 比较分析 |
一、社区冲突频率分析 |
二、社区冲突烈度分析 |
三、社区冲突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主要发现 |
第三章 城市社区冲突的相关致因、扩散过程及升级机制 |
第一节 城市社区冲突生成的宏观条件和相关影响因素 |
一、宏观条件 |
二、相关影响因素 |
三、冲突主要成因 |
第二节 城市社区冲突的扩散过程与升级机制 |
一、城市社区冲突的扩散过程分析 |
二、城市社区冲突扩大与升级机制分析 |
第四章 城市社区冲突治理主体及现行解决方法 |
第一节 城市社区冲突治理的主体 |
第二节 城市居民解决社区冲突的主要途径 |
一、调解 |
二、对话和解 |
三、诉讼 |
四、仲裁 |
五、信访 |
六、诉诸暴力 |
第三节 城市基层政府解决社区冲突的主要举措 |
一、社区冲突和解 |
二、社区冲突调解 |
三、社区冲突管控 |
四、社区冲突处置 |
五、暴力强制 |
第五章 城市社区冲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城市社区冲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社区冲突治理的组织机构不完善 |
二、社区冲突治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
三、治理手段相对较为单一 |
四、基层政府干预失当或者不作为 |
五、社区冲突治理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
六、社区参与不足 |
第二节 城市社区冲突治理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
一、社区冲突治理理念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 |
二、基层政府公信力流失严重,合法性权威受到影响 |
三、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弱化,社区认同感持续下降 |
四、社区社会组织发育缓慢,社会力量弱小 |
五、社区冲突治理过于“碎片化”,难以形成合力 |
六、相关法规政策建设滞后,冲突依法治理水平较低 |
第三节 城市社区冲突治理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
一、主体困境:社区冲突主体的重叠性与冲突主客体的同一性 |
二、参与困境:社区参与不足,但社区冲突数量高居不下 |
三、平台困境:社区冲突的频发与冲突化解制度平台的缺失 |
四、成本困境:社区冲突控制成本的上升与治理成效的下降 |
五、制度困境:社区冲突治理呈“有法律却秩序失范”的困境 |
第六章 国外城市社区冲突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城市社区冲突治理的方法与有效实践 |
一、美国的社区调解制度 |
二、英美的社区听证会 |
三、日本居民参与式的社区规划 |
四、韩国的环境冲突管理制度建设 |
五、新加坡的“全国对话”机制 |
六、西方的各种对话方法与机制 |
第二节 国外城市社区冲突治理对中国的启示 |
一、以人为本,因势疏导 |
二、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制度较为完善 |
三、完善组织机构,提高其互联互动性 |
四、强调主体多元化,渠道多样化 |
五、提升冲突治理工作的专业性与社会参与性 |
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
第七章 中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改进的总体思路 |
第一节 中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改进的目标与原则 |
一、目标:从冲突管理走向冲突治理 |
二、指导原则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改进的主要策略 |
一、信念共识:转变观念,正视城市社区冲突的积极功能 |
二、多元共治:不同主体协同共治 |
三、分类治理:不同类型社区内的不同属性的社区冲突治理方法不一,各有侧重 |
第三节 中国城市社区冲突治理改进的机制建设 |
一、内部机制建设:优化社区层面的冲突治理机制 |
二、外部机制建设: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冲突治理机制 |
三、内外联动机制建设:构建互联互动、合作互惠的冲突机制 |
第四节 超越管理与化解:走向社区冲突转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特大城市社区冲突与治理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中国特大城市社区冲突与治理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C 调查实施细则 |
附录D 访谈资料 |
附录E 深圳罗湖区物业管理改革试点名录及改革举措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
1.1.2 传统养老服务方式面临挑战 |
1.1.3 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地位提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社区养老服内涵相关研究 |
1.3.2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相关研究 |
1.3.3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相关研究 |
1.3.4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社会调查法 |
1.4.3 统计分析方法 |
1.4.4 经济学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案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区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 |
2.1.2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 |
2.1.3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 |
2.2 理论基础 |
2.2.1ERG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 |
2.2.3 公平与效率理论 |
2.2.4 资源配置理论 |
2.3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系统的理论构成 |
2.3.1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动因分析 |
2.3.2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供需的一般分析 |
2.3.3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机制分析 |
2.3.4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内容指标 |
第三章 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3.1 上海基本情况概述 |
3.1.1 上海人口地理概况 |
3.1.2 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分析 |
3.2.1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供给的宏观分析 |
3.2.2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供给的实证分析 |
3.3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需求分析 |
3.3.1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需求的客观分析 |
3.3.2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需求的主观分析 |
3.3.3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需求的实证分析 |
3.4 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差异性分析 |
3.4.1 社区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
3.4.2 非正式照顾者压力依然较大 |
3.4.3 老年人缺乏社区归属感 |
3.4.4 政府公共服务形象受到影响 |
第四章 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评价 |
4.1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公平性评价 |
4.1.1 Lorenz曲线与基尼系数方法 |
4.1.2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公平性分析 |
4.1.3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按照老年人口配置 |
4.2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分析 |
4.2.1 数据包络法(DEA)模型 |
4.2.2 DEA方法的基本原理 |
4.2.3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效率的DEA分析 |
4.2.4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投影分析 |
第五章 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问题分析 |
5.1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总量配置不足 |
5.2 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水平有待提高 |
5.3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 |
5.4 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不足 |
第六章 优化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方案设计 |
6.1 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 |
6.2 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
6.2.1 以老人的需要和需求为基础 |
6.2.2 公平和社会效率相结合 |
6.2.3 功能分类 |
6.2.4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6.2.5 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 |
6.3 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方案设计 |
6.3.1 科学预测、提高增量 |
6.3.2 调节结构、消化存量 |
6.3.3 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提高质量 |
6.4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平衡预测 |
6.4.1 床位需求趋势预测 |
6.4.2 床位资源的供给趋势分析 |
6.4.3 养老护理员需求趋势预测 |
6.5 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6.5.1 上海地方财政收入趋势预测 |
6.5.2 财政供给床位承受能力分析 |
6.5.3 护理员公益岗位补贴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七章 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
7.1 整合优化社区服务资源配置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7.2 合理配置社区养老服务服务人员 |
7.3 增加社区养老服务服务的财政投入 |
7.4 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1: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需求取向的社区服务——上海市浦东新区售后公房及中低档商品房社区服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城市语境下上海市社区治理研究 ——以长宁区为例[D]. 刘保敬. 东华大学, 2021(10)
- [2]新时代上海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研究[D]. 梁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上海市群租治理模式研究[D]. 李晶.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0(07)
- [4]上海社区养老文化服务供需分析与对策研究[D]. 陆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5]上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研究[D]. 苗壮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6]城市社区协商民主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D]. 马菁.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7]社区服务的供需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P街道为例[D]. 李莹雪.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8]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项目制研究 ——以上海市自治项目为例[D]. 张振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9]中国特大城市社区冲突与治理研究[D]. 原珂. 南开大学, 2016(04)
- [10]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研究[D]. 赵志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