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同步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永磁,模型,同步电机,矢量,转矩,系统,电流。
同步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杨旭东,王云冲,沈建新[1](2019)在《同步磁阻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由于同步磁阻电机(SynRM)铁心饱和(包括直轴与交轴的交叉饱和)现象严重,导致传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难以实现高性能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铁心饱和现象的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MRAS)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得到电机若干工况下的电感参数,建立查表数据,运用查表法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实时电感参数,将该参数应用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中,可以减小铁心饱和对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影响,实现电机在任意位置起动和宽速度范围稳定运行。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光臻[2](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数字控制延时模型及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A/D采样频率、计算频率、开关频率。由于在大功率逆变器中受到开关损耗的限制,器件开关频率较低,相当于系统中有很大的延时惯性环节。文章首先介绍数字控制系统延时产生的原因,然后在同步坐标系下建立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分析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在20kW永磁同步电机试验台架上验证了延时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汽车》期刊2019年11期)
李东亮,缪仲翠,王志浩,张靓[3](2019)在《基于模型预测的多电机弱磁同步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工业场合下多电机系统高速运行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多电机控制系统和传统弱磁控制系统的优缺点,针对多电机高速运行时的弱磁特性进行了研究。模型预测控制(MPC)是一种基于被控对象模型的新型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控制性能。交叉耦合控制是一种在并行控制基础上对每个电机进行相应补偿的控制系统。将MPC应用到多电机控制系统中并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具有弱磁控制能力;对传统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进行改进。将二者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多电机弱磁同步控制策略,并以双电机系统为例。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预测的多电机弱磁同步控制策略,可获得比传统双电机系统更好的跟随性能和同步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胡金辉,沈怡颹,范蕾懿,余维,彭妮[4](2019)在《基于同步遥测信号处理的实时仿真模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遥测信号解析是卫星综合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遥测信号采集方案,基于Windows非实时平台,降低了系统解析的实时性和和判读的有效性;从故障预案的模型系统应用场景为出发点,阐述了基于实时系统模型架构的遥测信号仿真模型设计思路、原理及功能实现;该方法继承了模型的迭代特性,通过在每一个周期中对比特流数据的读取和同步帧头的识别,实时地获取遥测信息,为设计故障预案,提供充分信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10期)
王宇,谭国俊,云献睿[5](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宽速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方法的复杂性和拓宽电机调速范围的需要,此处以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解析寻优算法的连续控制集MPTC方法。该控制方法将控制目标综合为价值函数矢量并定义了基速以下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运行和基速以上弱磁运行的价值函数矢量,通过价值函数矢量的选择和非解析寻优实现了宽速域范围内的MPTC,确保电机在不同速域内以预定方式稳定运行且在调速过程中能平滑地切换运行方式。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仿真和实验结果的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郝剑奇,何凤有,陈俊磊[6](2019)在《模型失配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运行中,电机参数受到温升、磁场饱和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会出现参数值与其实际值不匹配的情况。这些参数不匹配将导致电流预测不准确并降低预测算法的性能。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预测精度,对预测电流控制(PCC)方法进行了扩展,在预测方程中加入了预测误差来进行误差纠正。该策略不仅降低了电流纹波,还提高了系统对参数不确定性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良好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潘峰,秦国锋,王淳标,袁媛[7](2019)在《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MRAS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动汽车机械式传感器在复杂工作环境下易失效的问题,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中。针对传统MRAS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存在的转子位置估计相位延迟较大、转速估计误差较大等问题,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应用到MRAS中。参考模型选用永磁同步电机(PMSM)电流磁链方程,可调模型选取电压磁链方程,代价函数是磁链的差值,待估计参数选择转子位置。与传统MRAS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相比,转速、转子位置估计结果更加精确,估计误差较小,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优良。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任孟军,李少伟,刘晶晶[8](2019)在《研究OCS、OMS、远动装置的四遥模型同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信息网络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是我国变电站实现全面自动化的必然发展方向,电力信息网络需要处理大量重要的业务,现代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水平直接决定了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能够为现代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电力信息服务。本文通过研究OCS与OMS的交互技术、智能化变电站中的远动装置技术,来探寻电力信息网络中四遥模型的同步应用,并对此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优化设计,进而实现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四遥模型对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最小负荷,提升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7期)
王东晓,王战伟[9](2019)在《一类整数阶分数阶幸福模型的滑模同步》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及分数阶微积分,采用滑模控制,分别研究了一类整数阶、分数阶的2维幸福模型■、3维幸福模型■的同步问题.无论是分数阶还是整数阶系统均可以很好地实现同步.研究表明:一定条件下,选取适当的控制器,可以实现情绪模型滑模混沌同步.数值仿真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阳琦[10](2019)在《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Five-phase PMSM)的扩展Park变换矩阵,建立五相PMSM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两电平五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借鉴矢量空间解耦控制的思想,令基波空间的直轴电流id1=0,直接控制交轴电流iq1实现电机转矩的控制,并设计了一种可抑制叁次空间谐波的相邻四矢量(Near Four Vectors,NFV)SVPWM算法。为提升电流控制性能,研究了五相PMSM的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FCS-MPCC),构造电流预测模型、设计目标函数并选取合适的控制集。基于Matlab/Simulink完成仿真建模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FCS-MPCC比传统的矢量控制具有更好的电流动态响应性能。(本文来源于《变频器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同步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A/D采样频率、计算频率、开关频率。由于在大功率逆变器中受到开关损耗的限制,器件开关频率较低,相当于系统中有很大的延时惯性环节。文章首先介绍数字控制系统延时产生的原因,然后在同步坐标系下建立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分析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在20kW永磁同步电机试验台架上验证了延时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步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杨旭东,王云冲,沈建新.同步磁阻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无位置传感器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2].张光臻.永磁同步电机数字控制延时模型及影响分析[J].中国汽车.2019
[3].李东亮,缪仲翠,王志浩,张靓.基于模型预测的多电机弱磁同步控制策略研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4].胡金辉,沈怡颹,范蕾懿,余维,彭妮.基于同步遥测信号处理的实时仿真模型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5].王宇,谭国俊,云献睿.永磁同步电机宽速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9
[6].郝剑奇,何凤有,陈俊磊.模型失配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9
[7].潘峰,秦国锋,王淳标,袁媛.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MRAS无速度传感器控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8].任孟军,李少伟,刘晶晶.研究OCS、OMS、远动装置的四遥模型同步应用[J].科技风.2019
[9].王东晓,王战伟.一类整数阶分数阶幸福模型的滑模同步[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陈阳琦.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分析[J].变频器世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