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粉虱论文_姜永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室粉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温室,庆阳,向量,边缘,济南市,甜瓜,甘肃。

温室粉虱论文文献综述

姜永华[1](2019)在《锦州地区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喷药打死一片,几天又成群出现,这是粉虱防治最让菜农头疼的问题。由于粉虱寄主广泛、繁殖迅速、世代重迭、传播途径多,且体表蜡质、抗药性强,故而防治难度比较大。对此本文阐述了粉虱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症状,提出用农艺、物理、生物、化学的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对温室粉虱进行科学防控,减轻粉虱对温室作物的直接危害,同时也控制了粉虱做为病媒昆虫对多种病毒病的传播。1发生概况锦州地区温室发生的粉虱主要有白粉虱、烟粉虱、其中烟粉虱有Q型烟粉虱和B型烟粉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白蛾。属半翅目粉虱科,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传播病毒病,是温室内(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9年15期)

武琳琳,王立达,李青超,周超,徐莹莹[2](2019)在《丽蚜小蜂对大棚甜瓜防治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棚甜瓜的种植过程中温室粉虱常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丽蚜小蜂是对温室粉虱最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之一,为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对丽蚜小蜂释放量10 000、15 000、20 000头·667 m~(-2);3、4和5次放蜂频率进行两因素组合试验,计算寄生率、校正寄生率以及防治效果,筛选适宜的放蜂方案。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人工成本、防治成本、投入产出比和田间防效等相关因素,大棚甜瓜生产中释放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采用放蜂量15 000头·667 m~(-2),分4次释放,每次间隔7 d防治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杨春红,郭建洋,褚栋,程登发,万方浩[3](2018)在《漆酶-1基因在烟粉虱MEAM1隐种和温室粉虱中的表达模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漆酶-1(LAC1)在粉虱-植物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AM1隐种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两种存在竞争关系的粉虱中LAC1基因表达模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测定烟粉虱MEAM1隐种和温室粉虱唾液漆酶-1活力;对温室粉虱LAC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和比较了LAC1在两种粉虱不同发育阶段和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以及取食外施水杨酸(0. 5 mmol/L)的番茄植株后两种粉虱不同发育阶段和成虫不同组织中LAC1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了成虫存活率和产卵量。【结果】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粉虱的唾液中漆酶-1活力差异不显着。温室粉虱PCR扩增后得到大小639 bp的LAC1基因中间片段。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LAC1基因在两种粉虱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烟粉虱MEAM1隐种成虫期表达量逐渐升高,而在温室粉虱各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烟粉虱MEAM1隐种成虫期LAC1的表达量高于温室粉虱。组织表达结果表明,LAC1在两种粉虱成虫的头胸部、中肠和腹部残骸中均有表达,但在中肠中丰度最高。取食外施水杨酸番茄植株的烟粉虱MEAM1隐种,随取食时间的延长成虫存活率下降,与对照(取食喷施清水的植株)相比差异显着。羽化后14 d时,取食外施水杨酸植株的烟粉虱MEAM1隐种存活率仅为对照的一半,而取食外施水杨酸植株的温室粉虱的存活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无论是取食外施水杨酸的植株还是取食对照植株,烟粉虱MEAM1隐种体内LAC1表达量和产卵量均高于温室粉虱。【结论】LAC1在两种粉虱体内表达模式存在差异,这可能在两种粉虱的竞争适应中具有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豆丽萍,豆新社[4](2018)在《苦参碱烟剂熏蒸防治温室粉虱效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粉虱(Aleyrodida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对我国的农林业造成了严重危害,鉴于化学防治的缺点,本文主要应用苦参碱烟剂对温室粉虱进行防治,结果表明:苦参碱烟剂(1.2%烟碱·苦参碱)熏蒸是防治温室粉虱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在粉虱虫口密度较小时(<6头/株),一次熏蒸即可;虫口密度较大(>6头/株)时,可在3天后进行第2次熏蒸,并根据熏蒸结果情况适当增加熏蒸次数,最终完全杀死粉虱。(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8期)

刘蒙蒙[5](2018)在《面向自动监测装置的温室粉虱和蓟马成虫图像分割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获取害虫动态变化数据是害虫综合治理预防的重要基础之一,温室害虫一般具有虫体小、迁飞性、隐蔽性(常于叶片背部危害)等特点,目前大多采用人工识别与计数,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受主观影响准确率不稳定。而基于图像处理的机器视觉方法的害虫检测与识别计数方法具有省时省力、自动化、智能化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害虫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黄瓜温室中常见的粉虱和蓟马成虫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图像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黄瓜温室环境中粉虱和蓟马诱虫板的图像自动获取。黄瓜温室中黄色粘虫板背景下,粉虱和蓟马成虫的虫体较小,体长、颜色差异不明显。采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设计的害虫自动监测装置来获取害虫诱虫板图像,并开发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害虫监测软件实现定时拍照,通过移动无线网络上传照片到后台服务器进行存储与后期图像处理,本试验设定的拍照时间间隔为2小时。(2)图像预处理方法,图像分割与目标提取算法。使用了灰度变换、中值滤波平滑、颜色空间变化、灰度拉伸等图像预处理方法,将原图像由RGB颜色空间变换到HSI、L*a*b*颜色空间提高害虫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结合本文害虫目标图像特点最后选择利用prewitt、canny算子分别在HSI的I分量、L*a*b*的b分量二值图像上进行单头害虫边缘检测,再经过形态学处理、差分法、空洞填充处理,最后融合这两幅二值图像完成单头害虫区域的提取。(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害虫识别算法研究。提取害虫目标特征,特征参数归一化处理并组成特征向量组,作为输入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建模与害虫识别。根据粉虱和蓟马成虫的特点,从形态到颜色、纹理等特征提取出发,选取了害虫的9个颜色特征、5个形态特征共14项特征作为表征温室虫害的特征参数,并构建了误差反向传播(BP)预测识别模型,结果显示:SVM模型害虫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5%,粉虱和蓟马的识别率分别是91.0%和96.0%,SVM识别效果优于BP。(4)针对害虫识别系统适用性,本文作了自动监测装置参数和图像参数的规范标准研究。为了获取更好的识别结果,根据自动检测装置拍照环境,对影响图像采集质量的参数进行探讨,确定最佳的自动监测装置参数与图片参数。分析了当前常见的图像数据类型,选择可见光图像用于后面的图像处理算法。光照变化对害虫图像具有较大的影响,不仅影响图像预处理过程,而且也影响识别效果。对于存在的光照问题,本文选择通过硬件装置参数优化和图像处理算法降低光照的影响。(5)利用MATLAB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软件开发了农业害虫识别与计数系统,系统包含了模型构建、害虫识别、监听叁部分。模型构建模块目的是建立一个害虫识别分类模型,害虫识别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害虫图像利用构建好的分类模型进行害虫识别操作,系统实现模块对自动监测装置传回的害虫图像进行实时监听。本文以黄瓜温室环境中粉虱和蓟马诱虫板图像为实验材料,基于边缘分割和SVM对害虫图像进行分割与识别。从结果来看,本文图像分割识别算法能够自动、有效地对害虫进行分割、计数与识别,可以为虫害的监测与预警提供支持,为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8-05-01)

王珍,豆丽萍,豆新社[6](2018)在《庆阳地区温室粉虱危害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庆阳地区的温室粉虱爆发时间、危害作物种类和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庆阳地区温室粉虱一般在农历3月以后开始点发,6、7月随着温室气温的升高,虫量上升,进入高发期,11月逐渐减少。粉虱对温室寄主植物的危害与作物本身特性有关,庆阳地区温室的几种主栽作物对粉虱的吸引力大小为:番茄>辣椒>茄子>西葫芦>黄瓜>冬瓜>南瓜;花卉为:扶桑>木槿>一品红>菊花>月季>牡丹。番茄是感染白粉虱最严重的作物,粉虱爆发的同时,还会发生煤污病、黄化曲叶病等。(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3期)

杨信廷,刘蒙蒙,许建平,赵丽,魏书军[7](2018)在《自动监测装置用温室粉虱和蓟马成虫图像分割识别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监测温室黄瓜作物虫害种类、数量变化情况以预测虫害发展趋势,该文以粉虱和蓟马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Prewitt、Canny边缘检测算子分割和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温室粉虱和蓟马诱虫板的图像识别算法。该方法利用HSI(Hue-Saturation-Intensity)颜色空间的I分量与L*a*b*颜色空间的b分量二值图像中害虫目标与背景的高对比性,再分别相应地利用Prewitt算子和Canny算子进行单头害虫边缘分割,再经过形态学处理,最后融合这两幅二值图像完成单头害虫区域的提取。然后提取害虫的5个形态特征(面积、相对面积、周长、复杂度、占空比)及9个颜色特征(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空间、HSI颜色空间、L*a*b*颜色空间各分量的一阶矩),并对这14个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将特征值作为SVM的输入向量,进行温室粉虱和蓟马的诱虫板图像识别。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向量组合的BP(back propagation)与SVM的害虫识别率、4种不同SVM核函数的害虫识别率,发现颜色特征向量是粉虱和蓟马识别的主成分,且SVM的识别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线性核函数的SVM分类性能最好且稳定。结果表明: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5%,粉虱和蓟马成虫的识别率分别是96.0%和91.0%,能够实现温室害虫的诱虫板图像识别。该研究可以为虫害的监测与预警提供支持,为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豆丽萍,马杰,张彦山,何博,付镇芳[8](2016)在《庆阳地区温室粉虱黄板诱杀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不同悬挂高度、不同悬挂方向、不同悬挂密度进行温室粉虱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悬挂黄板诱杀粉虱时,黄板的悬挂高度在植株冠层附近,诱杀效果最好。黄板悬挂的方向以水平方向为佳,密度以3块/10 m2黄板为宜。(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6年14期)

尹园园,林清彩,翟一凡,代晓彦,于毅[9](2016)在《济南市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效果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在济南地区保护地丽蚜小蜂的应用方法及防治粉虱的效果,本研究在章丘市高官寨镇及济阳县崔寨镇的甜瓜、哈密瓜和番茄温室大棚内进行了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的试验。结果表明,哈密瓜放蜂棚和化防棚因粉虱数量均较低而对其防效不进行研究,甜瓜、番茄放蜂棚较化防棚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6.05%和76.83%。说明,释放丽蚜小蜂对防治温室粉虱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郑庆伟[10](2015)在《北京市植保站首次应用烟盲蝽防治温室粉虱》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日前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获悉,近日,该站生防科联合房山区植保植检站首次在北京市设施中应用捕食性天敌——烟盲蝽防治温室白粉虱。释放前,技术人员对设施茄子上粉虱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释放一定比例的烟盲蝽。据介绍,烟盲蝽为白粉虱和烟粉虱的优势天敌,对粉虱有很好的捕食效果,试验结果可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烟盲蝽取得理论基础。同时,该站技术人员对烟盲(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5年12期)

温室粉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棚甜瓜的种植过程中温室粉虱常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丽蚜小蜂是对温室粉虱最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之一,为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对丽蚜小蜂释放量10 000、15 000、20 000头·667 m~(-2);3、4和5次放蜂频率进行两因素组合试验,计算寄生率、校正寄生率以及防治效果,筛选适宜的放蜂方案。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人工成本、防治成本、投入产出比和田间防效等相关因素,大棚甜瓜生产中释放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采用放蜂量15 000头·667 m~(-2),分4次释放,每次间隔7 d防治效果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室粉虱论文参考文献

[1].姜永华.锦州地区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

[2].武琳琳,王立达,李青超,周超,徐莹莹.丽蚜小蜂对大棚甜瓜防治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3].杨春红,郭建洋,褚栋,程登发,万方浩.漆酶-1基因在烟粉虱MEAM1隐种和温室粉虱中的表达模式比较[J].昆虫学报.2018

[4].豆丽萍,豆新社.苦参碱烟剂熏蒸防治温室粉虱效果初探[J].林业科技通讯.2018

[5].刘蒙蒙.面向自动监测装置的温室粉虱和蓟马成虫图像分割识别方法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

[6].王珍,豆丽萍,豆新社.庆阳地区温室粉虱危害情况调查[J].林业科技通讯.2018

[7].杨信廷,刘蒙蒙,许建平,赵丽,魏书军.自动监测装置用温室粉虱和蓟马成虫图像分割识别算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8

[8].豆丽萍,马杰,张彦山,何博,付镇芳.庆阳地区温室粉虱黄板诱杀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

[9].尹园园,林清彩,翟一凡,代晓彦,于毅.济南市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效果初报[J].山东农业科学.2016

[10].郑庆伟.北京市植保站首次应用烟盲蝽防治温室粉虱[J].农药市场信息.2015

论文知识图

人工饲料蔗糖浓度对B型烟粉虱与温粉虱直接取食后唾液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虱唾液显微注射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温室粉虱成虫在黄瓜上取食的波形...温室粉虱在甘蓝上的刺探波形2 温室粉虱成虫体形特征

标签:;  ;  ;  ;  ;  ;  ;  

温室粉虱论文_姜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