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6002719890609XXXX
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是其基础部分,也是房屋建筑施工工程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着房屋工程质量高低。但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地基受压力的增大,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房屋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因而有必要探索更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利用更科学的地基处理技术,解决以往工程中地基的变形和渗透的问题,提高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本文分析了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特点,并研究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质量;地基处理技术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特点
1.1地基处理的复杂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种不同的地质地貌繁多,造成了不同区域的施工要求,在地基工程中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地基处理,结合地质地貌等改善地基施工条件。再加上我国处在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交叉地,地震的威胁使得地基处理要更加注重抗震效果。由于我国这种多样分布的地质类型,和不同地质类型中的不同气候变化,提高了地基工程勘察和施工的难度,为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带来的技术性难题。此外,房屋建筑施工中对地基的处理属于地下工程,因此一旦发生施工事故,处理难度上会急剧提升,且地基基础承担了上部结构荷载,使得在处理地基问题时难上加难。
1.2地基处理的潜在性
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因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等问题,而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地基处理不合理,基础不牢固,导致上层建筑结构不稳,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建筑施工事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有着复杂的工序衔接,通常前一道工序会被后面工序不同程度地覆盖,而地基处理无疑是最初的几道工序,地基施工存在较强的隐蔽性,为后期施工质量检验造成了困难,且各个施工环节相互依赖支撑的施工特点。因此,当地基处理出现问题时,且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必然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工序以及整体的施工进度,降低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对居民的人身财产产生威胁。
1.3地基处理的多发性
在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会将施工外包给其他施工团队,为了降低成本会将工程交给资质不足的施工团队,施工技术较差,地基处理上缺乏经验,使得地基事故发生频繁,降低工程施工质量。而地基出现问题则会对房屋建筑在日后使用中留下安全隐患,威胁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1.4地基处理的困难性
房屋建筑结构分为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地下结构也就是地基由于土内部侧向土压力的作用,使得其容易发生变形,受到破坏,再加上上层结构的荷载导致地基沉降问题严重,处理上存在困难性[1]。另外,地层下有水流作用,地下管线布设错综复杂,在地基处理上要防止对管线管道的破坏,影响周边环境,由此加大了地基处理难度。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2.1排水固结法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质,此时需要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将软土中水分排出,加固软土,从而显著提高软土的承载能力。本方法主要排水模式是在地基中放置竖向排水管,通过上层建筑结构施加压力,从而促进软土更快地固定变形,排除更多的水分,从而提高地基抗剪强度、承载能力,使得房屋建筑稳定性显著提高。对于地基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通常是上部土层结合强夯法进行,强夯压实对饱和黏性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强夯的深度和次数可根据现场确定[2]。在夯实过程中,地基中的水会沿着排水管进入交换层,在交换层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渗流,并最终通过管道排出土体外。总的来说,排水固结法通常有三种形式,包括砂井法、堆载预压法、电渗排水法。砂井法是在软土中增加砂井,开设砂沟和砂垫层,提高地基稳固性,缩短地基排水距离,不断加强地基强度;堆载预压法是指铺设土石,采用预压手段,防止地基沉降;电渗排水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接通电极后,使得软土中水分从阴极转向阳极,从而促进软土地基中水分排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基础进行排水时,应优先采用电渗排水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有效地将所有的水顺利排出土体外,还能大大地提高地基承载力。
2.2强夯法、碎石桩法
强夯法,又称为动力压实法或动力固结法,通常与碎石桩法结合使用。本方法是反复地将质量一定的碎石桩体提高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从而达到对地基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促进地基土层排水固结,并通过有效的强力夯击和振动能量,加强排水固结和挤密效果,从而最后形成复合型地基,增加房屋地基的密实度,加固房屋基础,提高地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稳定有效的夯击点,并准确计算夯击次数和力度,以保障夯击效果。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砾石土、低饱和度粉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的处理。施工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强夯法技巧,在施工中有效把握次数,根据土层厚度精确计算击打次数,确保击打力度和次数符合要求,并严格控制夯实深度和次数,保证夯击效果,增强地基稳定度[3]。在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地质、土层厚度灵活运用强夯法,根据地基荷载和具体施工方案来计算每次的夯击量,并且综合考虑地基土壤性质来确定夯击的深度,要精确计算夯击次数和力度,提高夯击效果。
2.3粉煤灰吹填法和灰土挤密法
粉煤灰吸水性较强,可以作为吹填法的新材料,将其应用在地基中,采用粉煤灰吹填法,提高水泥凝固速度,加快整体施工速度。在施工现场中,操作人员可以将泥浆和粉煤灰按一定比例配制,这样得到的粉煤灰更加均匀,发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优势,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改善土体的结构性质,提高抗剪能力,防止地基变形,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DDC灰土挤密技术是指利用螺旋钻机、冲击或是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将灰土注入孔内成桩。在成孔过程中,桩孔内的土壤受到侧向挤压作用,孔内的土体被挤压到周围区域,使桩间压实,然后采取分层处理将制备好的灰土填入桩孔内至设计高度,同时依次夯实空隙,从而起到挤密效果。DDC灰土挤密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地质较湿的施工区域,通过反复有效的锤击,扩大桩径,使得土层和桩结合形成复合型基础,共同承受建筑的上部荷载,有效消除地基湿陷性,提升地基承载力[4]。值得注意的是,DDC灰土挤密技术使用在非黄土区域时,无明显效果,因此在使用DDC灰土挤密技术时,应先勘察当地的地质和水文,确保符合DDC灰土挤密技术使用条件,消除地基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
结语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是基础也是重要的内容。随着房屋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工程质量问题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地基作为房屋建筑的基础,一旦出现问题必然会直接影响整体房屋工程质量,且修复和加固也会变得十分艰难。因此,要探究更科学的地基处理技术,并合理采用排水固结法、粉煤灰吹填法、灰土挤密法、桩基技术和、IFCO强制法等技术,提高地基稳定性,保证房屋建筑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晓玲.解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价值工程,2018,37(14):265-266.
[2]庄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17(30):127-128.
[3]肖林旺.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江西建材,2017(19):95+97.
[4]廖海龙.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之我见[J].低碳世界,2016(3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