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深部真菌病27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斐[1](2019)在《2011年与2017年同期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别对我院2011年及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指导深部真菌感染诊治。方法:查阅我院2011年2月至5月,2017年2月至5月住院医疗记录,并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1年2月-5月深部真菌感染率为0.63%,而2017年2月-5月上升至1.28%;2.2011年与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均以针对性治疗为主,但2017年目标治疗所占比例上升,我院深部真菌感染确诊率有所提高;3.2011年与2017年抗真菌治疗多采用单联用药,以氟康唑、伏立康唑为主;4.2011年与2017年使用抗真菌药物患者均预后良好,且2017年相较于2011年深部真菌感染死亡率下降;5.2011年60岁以上患者在深部真菌感染中占比56.56%,2017年上升至63.76%,且2017年0-10岁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比例明显增加,由0%上升至3.29%;6.2011年与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均主要发生在呼吸内科(36.69%、37.44%),但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不再集中于少数科室,而是广泛分布于不同科室;7.呼吸道、口腔均是2011年与2017年发生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但2017年较2011年多部位感染比例明显上升,深部真菌感染不再局限于单系统,开始向多系统倾斜;8.2011年深部真菌患者送检标本阳性占30.94%,2017年下降至12.6%,但2017年混合感染有明显上升;9.白念珠菌仍然是2011年与2017年最为常见的致病菌种,但2017年光滑念珠菌在致病菌种中占比有所上升;10.2011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为69.78%,2017年为58.77%,较2011年明显下降。结论:1.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率上升,但死亡率下降;2.2011年与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2017年大于60岁以上患者中80-90岁人群比例较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有增多,儿科医师应该对此加强警惕;3.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呈现多系统化感染多于单系统感染,由光滑念珠菌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呈现升高趋势;4.2017年抗生素使用在深部真菌感染易感因素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抗生素专项整治取得一定疗效;5.2017年深部真菌感染率较2011年升高,可能与大于80岁患者增多及临床医生对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视提高有关。
陶露[2](2018)在《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人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深部真菌病,又名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住院患者中。据资料显示,1980~1990年期间,美国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由2‰上升至3.8‰。引起深部真菌病的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常见的有念珠菌、曲霉、隐球菌等。其中,又以白念珠菌最为常见,美国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显示,1992~1999期间,白念珠菌血症占真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的第1位,占所有医院血流感染致病菌的第四位。医院内深部真菌病发生率上升与深部真菌病的易感人群增多是相关的,其大多发生在免疫受损患者,在艾滋病(AIDS)、血液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和烧伤患者中尤为常见。深部真菌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和系统,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常见。医院内深部真菌病常为某些危重患者的合并感染,其早期临床症状易被原发疾病所掩盖,确诊依据必须靠真菌培养及病理检查,这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故其病死率高,这已引起医学界的日益重视。近年来,有关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被开展,但我院近几年的深部真菌感染情况的尚不清晰。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及治疗现状,为预防和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查阅我院病案室中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前期调查表的设计,从中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病人中共检出深部真菌病病例972例。其中,男性573例(59.0%),女性399例(41.0%),男女比例1.44:1。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患者,占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60.80%;重症医学科为发生深部真菌感染最多的科室,占13.99%,其次为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分别占11.93%和11.21%;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48.66%),其次为泌尿系统(28.91%);送检标本中痰液的真菌检查阳性率最高(47.33%);我院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菌(44.44%);致病菌对两性霉素B最敏感(99.69%),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性最高(5.76%);我院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操作;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主要为三唑类,本研究中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患者有665例,其中637例(95.79%)患者使用了至少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以氟康唑和伏立康唑为主,抗真菌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有效率达75.74%。结论1.年龄>60岁、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患者是我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人群;2.深部真菌感染多发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和ICU,故我院上述科室应重视真菌感染的防治;3.深部真菌感染可累及全身各脏器及系统,以呼吸系统、泌尿系感染及血液感染最多见;4.白假丝酵母菌是我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5.药敏结果显示,我院深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对两性霉素B最敏感,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性最高;6.我院深部真菌感染使用最多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抗真菌治疗后患者预后一般较好。
孙敏[3](2015)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院内感染的类型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时间大于48小时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5年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变化趋势,院内感染类型及变化趋势,病原菌分布及变迁,常见病原菌的药敏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本研究共收集NICU住院时间大于48小时的住院患儿3396例,其中421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感染例次为456次,院感发生率为13.43%,日感染发生率为9.57‰,五年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54,P=0.012)。最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为肺炎(41.45%),其次为败血症(22.37%);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24.36%与17.00%;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药敏性降低。结论我院NICU院内感染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药敏性降低,应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第二部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N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控制院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院感患儿与非院感患儿的一般资料、出生史、母孕史、治疗方面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中所得相关因素进一步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11例院感患儿与2881例非院感患儿病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的相关因素包括:患儿男性、胎龄小、出生体重低、Apgar评分低、窒息抢救史,母产时发热、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乙肝,静脉营养、留置胃管、机械通气、PICC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导尿管、输血、感染前胸腹手术史等,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院感独立危险因素为:1分钟Apgar评分低、窒息抢救史、机械通气、PICC、胸腔闭式引流及感染前胸腹手术史。结论1分钟Apgar评分低、有窒息抢救史、机械通气、PICC、胸腔闭式引流及感染前手术史为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目的通过分析NICU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暴露,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住院时间大于48小时且患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与变化趋势,感染类型,病原菌分布及变迁,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研究中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共63例,发生率为1.86%(63/3396),在院感中所占比例为14.96%(63/421)。高发于夏秋季节,低出生体重及早产儿比例均为82.54%。真菌感染患儿实验室确诊前多出现反复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多在血培养阳性前出现CRP升高(65.08%),血小板下降(76.19%),1,3-β-D-葡聚糖升高(82.54%)。真菌感染类型以败血症为主(77.14%),病原菌类型主要为近平滑念珠菌(36.51%)、白色念珠菌(26.98%)、季也蒙念珠菌(23.81%)。危险因素中广谱抗生素暴露率为100%,静脉营养暴露率为93.65%,机械通气为92.06%,中心静脉导管为60.32%。单纯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大多单用氟康唑或伏立康唑即有效,中枢感染患儿联用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率为6.35%,预后差。结论我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率较高,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是高危人群,需严密监测,早诊断早治疗。第四部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目的探讨我院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NICU所有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小时的患儿资料,分析5年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与变化趋势,病原菌分布及变迁,常见病原菌的药敏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本研究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儿为462例,111例发生VAP,VAP日感染率为33.20‰(111/3343)。不同胎龄患儿,VAP发生率不同,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导致VAP的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38.04%)与肺炎克雷伯菌(27.17%),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及米诺环素敏感性好,对头孢菌素类类耐药。产EEBL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敏感,ESBLs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等敏感性好。单因素分析与VAP相关因素包括机械通气天数、拔管后再插管、PIC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感染前抗生素使用,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前使用抗生素及机械通气天数为VAP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院VAP日感染率为33.20‰,出生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应尽量缩短机械通气天数,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VAP的发生。
林元珠,江莲[4](2013)在《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1流行病学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我国极低出生体质儿救治存活率已达82.43%。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穿刺、内窥镜检查、各种插管的留置、引流及透析治疗等的应用,使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深部真菌感染或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on fungal infection,IFI)日益上升,IFI的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
李宏科,郑佳丽[5](2012)在《45例早产儿血液真菌感染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及免疫功能的探讨分析》文中提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极易造成真菌感染。近些年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新生儿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给临床诊治带来困难,如不及时发现异常,常常危及患儿生命。为了早发现,及时指导临床治疗,现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发生血液念珠菌感染的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6](2008)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卫医发[2004]2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军区、各军兵种联(后)勤部卫生部,总参三部后勤部卫生处、总参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卫生局,武警部队后
梁红,周伟[7](2008)在《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极低体质量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高危因素,认为低胎龄儿、极低体质量、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气管插管、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而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等与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与有关。近年来,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用于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治疗上尚没有一致的意见,不少学者提出预防性治疗的可行性。
曹鸿玮[8](2006)在《2005年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 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留置导尿、导管介入和肿瘤化疗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外地旅游机会增多,尤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不断增多,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真菌感染与日剧增,已成为重要的院内感染因素之一。同时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真菌感染类型已发生很大变化。念珠菌感染曾是白血病、接受干细胞移植或实体组织移植患者的主要死因,现已成为ICU病人主要感染源。念珠菌感染的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外资料显示白念珠菌不再占主导地位,而光滑念珠菌在一些医院已开始流行。曲霉菌已成为人类感染霉菌的最常见真菌。1989年,白色念珠菌占33.6%,曲霉菌占33.3%,1993年,两者分别为22.3%和44.5%,1997年为22.8%和50.8%,2001年为16.9%和54.2%。国内研究显示曲霉菌感染占主导地位,而念珠菌感染仅占3.2%,这与临床上分离真菌菌株以念珠菌为主不一致,这一点与国外报道情况相符,提示曲霉菌是造成真菌感染致死的主要病原真菌。造成此种现象的因素尚不清楚,可能与曲霉菌侵袭力较强,同时临床上
总后卫生部[9](2004)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军区、各军兵种联(后)勤部卫生部,总参三部后勤部卫生处、总参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卫生局,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
陈侃[10](2003)在《新生儿深部真菌病27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新生儿深部真菌病2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深部真菌病27例(论文提纲范文)
(1)2011年与2017年同期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研宄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现状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2)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人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方法 |
2.2.1 调查表的设计 |
2.2.2 收集并记录病例资料 |
2.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与分析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 |
参考文献 |
(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绪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研究 |
第一部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
前言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地点 |
1.3 研究时间 |
2. 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史采集 |
2.3 病史质量控制 |
3. 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 |
3.1 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录入 |
3.2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NICU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
4.1.1 一般临床资料 |
4.1.2 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 |
4.1.3 出生3天内与出生3天后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
4.1.4 院内感染类型 |
4.2 院内感染病原菌情况 |
4.2.1 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变迁 |
4.2.2 常见病原菌不同年份药敏变迁 |
4.3 院内感染对住院时间、费用及预后的影响 |
5.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前言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地点 |
1.3 研究时间 |
2. 方法 |
2.1 诊断标准同第一部分 |
2.2 病史采集 |
2.3 病史质量控制 |
3. 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 |
3.1 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录入 |
3.2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患儿一般临床资料 |
4.1.1 性别 |
4.1.2 患儿来源 |
4.1.3 多胎 |
4.2 出生史 |
4.2.1 分娩方式 |
4.2.2 胎龄 |
4.2.3 出生体重 |
4.2.4 胎龄与体重关系 |
4.2.5 Apgar评分 |
4.2.6 窒息抢救史 |
4.2.7 宫内窘迫 |
4.2.8 胎膜早破 |
4.2.9 胎盘早剥 |
4.2.10 羊水污染 |
4.2.11 产时发热 |
4.3 母孕史 |
4.3.1 母亲妊娠年龄 |
4.3.2 初次妊娠 |
4.3.3 妊娠期高血压 |
4.3.4 妊娠期糖尿病 |
4.3.5 妊娠合并心脏病 |
4.3.6 妊娠期贫血 |
4.3.7 妊娠合并肾炎 |
4.3.8 母孕晚期上呼吸道感染 |
4.3.9 妊娠期合并乙型肝炎 |
4.3.10 妊娠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
4.3.11 母孕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
4.4 治疗方面信息 |
4.4.1 使用抗生素 |
4.4.2 益生菌 |
4.4.3 静脉营养 |
4.4.4 留置胃管 |
4.4.5 机械通气 |
4.4.6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 |
4.4.7 胸腔闭式引流管 |
4.4.8 导尿管 |
4.4.9 感染前胸腹手术史 |
4.4.10 输血史 |
4.5 院内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总结 |
4.6 院感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
5.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 |
前言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地点 |
1.3 研究时间 |
2. 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史采集 |
2.3 病史质量控制 |
3. 数据库建立、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处理 |
3.1 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录入 |
3.2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 |
4.1.2 真菌发病季节分布 |
4.1.3 真菌感染患儿一般情况 |
4.2 真菌感染类型及临床表现 |
4.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
4.3.1 病原菌分布情况 |
4.3.2 血常规、CRP及脑脊液 |
4.3.3 真菌抗原 |
4.3.4 影像学检查 |
4.4 危险因素暴露 |
4.5 治疗及疾病转归 |
5. 讨论 |
5.1 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 |
5.2 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 |
5.3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 |
小结 |
第四部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
前言 |
1. 研究设计 |
2. 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史采集 |
2.3 呼吸机使用情况 |
2.4 病史质量控制 |
3. 数据库建立、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处理 |
3.1 数据库建立与数据录入 |
3.2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机械通气患儿一般资料 |
4.2 VAP发生率 |
4.3 VAP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
4.4 VAP病原菌分布及药敏 |
4.5 VAP危险因素分析 |
4.6 VAP对住院时间、费用及预后的影响 |
5. 讨论 |
5.1 VAP发生率探讨 |
5.2 VAP病原菌与药敏分析 |
5.3 VAP危险因素分析及VAP防治探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目录 |
(5)45例早产儿血液真菌感染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及免疫功能的探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 果 |
2.1 45例早产儿血液真菌感染情况 |
2.2 药敏结果 |
2.3 免疫球蛋白结果 |
2.4 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 |
3 讨 论 |
(7)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 |
2 感染因素 |
2.1 易感因素 |
2.1.1 免疫功能低下 |
2.1.2 药物的应用 |
2.1.3 医疗器械使用 |
2.2 高危因素 |
3 临床表现 |
4 诊 断 |
5 治 疗 |
(8)2005年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005年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分析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院内真菌感染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生儿深部真菌病27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四、新生儿深部真菌病2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2011年与2017年同期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对比分析[D]. 杨斐.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2]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人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D]. 陶露.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1)
- [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研究[D]. 孙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4]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与思考[J]. 林元珠,江莲.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04)
- [5]45例早产儿血液真菌感染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及免疫功能的探讨分析[J]. 李宏科,郑佳丽. 中国优生优育, 2012(03)
- [6]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A].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 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 2008
- [7]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 梁红,周伟. 医学综述, 2008(07)
- [8]2005年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分析[D]. 曹鸿玮. 郑州大学, 2006(11)
- [9]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J]. 总后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4(10)
- [10]新生儿深部真菌病27例[J]. 陈侃.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