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鸡矿医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疾病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40例经手术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患者的CT诊断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行平扫加增强扫描34例,平扫6例,星形细胞瘤I级13例,II级16例,III~IV级11例。CT表现分型:水瘤型3例,水肿型8例,囊型7例,环型6例,结节型6例,混合型10例。结论:星形细胞瘤的CT定性诊断率可达80%以上,结合CT表现与病变部位、临床症状综合分析,以提高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颅内星形细胞肿瘤;CT诊断;
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颅内肿瘤的发生以20~50岁年龄组最常见,男性稍多于女性。以星形细胞肿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和转移瘤等较常见[1]。CT检查目的主要在于确定有无肿瘤,并对其作出定位、定量乃至定性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及典型CT表现,星形细胞瘤的CT定性诊断率可达80%以上。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内星形细胞肿瘤患者CT诊断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5±3.5岁。临床症状体征:头痛34例,呕吐18例,行走不稳13例,抽搐9例,偏瘫,神志必变6例,失语2例。星形细胞瘤分析:I级13例,II级16例,III~IV级11例。
1.2方法取仰卧位,以OM线为基线,扫描参数140KV350MAS,层厚5~10mm,螺距10mm,行平扫加增强扫描34例,平扫6例。
2结果
2.1CT表现I级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常位于颅后窝,具有包膜,一般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卵圆形或圆形囊性病变,但内部囊液CT值较普通囊液高,20~25HU。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较轻。部分可呈实质性,但密度仍较脑实质为低。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强化,延迟扫描可见造影剂进入囊内[2]。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通常位于大脑皮质的表浅部位,约一半以上为囊性,增强后囊内可见强化结节,囊壁不强化。不足一半为实质性,密度不均,有钙化及出血,增强后不均强化。10%~15%结节性硬化患者可以发生此瘤,常位于室间孔附近,形成分叶状肿块,并可见囊变及钙化。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Ⅱ级星形细胞瘤平扫呈圆形或椭圆形等或低密度区,边界常清楚,但可见局部或弥漫性浸润生长,15%~20%有钙化及出血,增强扫描一般不强化。Ⅲ~Ⅳ级肿瘤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囊性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扫描多呈不规则环形伴壁结节强化,有的呈不均匀性强化
2.2影像结果
星形细胞瘤I级13例,II级16例,III~IV级11例。发生部位:额叶12例,颞叶9例,顶叶5例,枕叶2例,小脑半球5例,小脑蚓部2例,桥小脑角1例,丘脑2例,脑室内2例。CT表现分型:水瘤型3例,水肿型8例,囊型7例,环型6例,结节型6例,混合型10例。
3讨论
星形细胞肿瘤成人多发生于大脑,儿童多见于小脑。按肿瘤组织学分为6种类型,且依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分属于不同级别。1993年WHO分类,将星形细胞瘤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类。I级,即毛细胞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及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占胶质瘤5%~10%,小儿常见。Ⅱ级星形细胞瘤,包括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为Ⅲ级,胶质母细胞瘤为Ⅳ级[3]。I~Ⅱ级肿瘤的边缘较清楚,多表现为瘤内囊腔或囊腔内瘤结节,肿瘤血管较成熟;Ⅲ~Ⅳ级肿瘤呈弥漫浸润生长,肿瘤轮廓不规则,分界不清,易发生坏死、出血和囊变,肿瘤血管丰富且分化不良。临床表现特点,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星形细胞瘤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确诊前数年就可以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增高常常在病变后期出现。
平扫表现,Ⅰ级星形细胞瘤大多表现为密度较均匀的低密度病灶,境界较清楚,常位于脑凸面皮质或皮质下白质内。Ⅱ级星形细胞瘤偏良性者,多表现为低密度或低、等混合密度病灶。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少数可有钙化,病灶周边无水肿或轻度水肿,占位效应较轻。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大多表现为低、等混合密度病灶,瘤内常见坏死、囊变,有时伴出血及点状钙化,境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周围脑水肿及占位效应均较显著,肿瘤多位于脑白质深部。部分Ⅱ级星形细胞瘤也有类似Ⅲ、Ⅳ级的表现,仅根据其CT表现难以分级。增强扫描时Ⅰ级星形细胞瘤常无强化或轻度强化[4]。部分偏良性的Ⅱ级星形细胞瘤,仅有轻度强化,与Ⅰ级相似。部分Ⅱ级和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一般均有明显强化,多表现为不规则强化或环状强化,环壁厚而不均匀,可伴有壁结节。幕下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少数在蚓部,可为囊性或实质性。囊性肿瘤平扫为均匀低密度,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囊壁有不规则强化或结节状强化。实质性肿瘤平扫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多数有坏死囊变区,为不规则强化。常有第四脑室受压移位及幕上脑积水。CT对星形细胞瘤诊断价值有限,MRI对颅内病变显示尤为清晰,并可以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应补充MRI检查。
参考文献:
[1]何雨洁,钟云龙.43例脑星形细胞瘤的CT诊断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5):440-441.
[2]叶红.22例星形细胞瘤的CT诊断[J].罕少疾病杂志,2011,18(2):20-22.
[3]郑祥武,吴恩福.脑星形细胞瘤的CT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03,33(6):414-415.
[4]吕顽.小脑囊性星形细胞瘤26例CT诊断分析[J].广西医学,2004,26(11):1688-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