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抗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防冻剂,抗冻性
混凝土抗冻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广,张瑞松[1](2019)在《浅谈防冻剂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实力的不断提升,高纬度地区以及寒冷偏远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也是势在必行。而道路的建设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寒冷的环境会对混凝土造成破坏。只有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才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混凝土冻坏的发生。而防冻剂的出现恰好可以改变这一情况。(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5期)
田悦,刘雪婷[2](2019)在《负温条件下粉煤灰粒度分布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叁北地区冬季施工特点,研究了在不掺防冻剂的情况下,负温条件下粉煤灰粒度分布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增加早期不同粉煤灰粒度分布混凝土抗压强随着其细度的增加不断增加,后期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粒径变细而变化的幅度降低;质量损失率随着粉煤灰变细,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现象;相对动弹性模量随着粉煤灰粒度变细,会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葛文慧[3](2019)在《废弃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及抗冻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废弃轮胎加工产生的橡胶颗粒为原材料,研究了废弃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和抗冻性能。结果表明,掺加橡胶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低于基准混凝土,且随着橡胶取代率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掺入粒径为2~4 mm的橡胶时,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橡胶颗粒的存在能够缓解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延缓橡胶混凝土试件裂缝的产生及发展,有利于增强橡胶混凝土的断裂韧性。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橡胶有利于提高橡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当橡胶取代率为5%时,冻融循环后橡胶混凝土的相对抗压强度最高。(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梁宁慧,胡杨,钟杨,刘新荣[4](2019)在《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孔结构及抗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2种尺寸聚丙烯细纤维与1种聚丙烯粗纤维,进行单掺及混掺,对9组不同纤维掺量试件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抗压、劈裂试验及压汞试验,研究不同冻融次数下混凝土质量、动弹性模量变化以及冻融循环前后混凝土拉、压强度变化;研究多尺寸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孔结构的改善情况;研究多尺寸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孔结构与抗冻性的关系,并对孔结构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加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将聚丙烯纤维掺入素混凝土后,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和抗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相同掺量条件下,聚丙烯粗纤维和多尺寸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有较大改善,且多尺寸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改善效果最好:相比于素混凝土冻融后抗拉、压强度,单掺聚丙烯细纤维混凝土强度损失分别降低了9.95%~11.94%和4.29%~7.62%,单掺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强度损失分别降低了27.36%和16.67%,混掺多尺寸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强度损失分别降低了46.77%~53.23%和41.90%~50%。(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丙芳,魏初财,卢佳[5](2019)在《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采用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等水胶比情况下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相对动弹模量逐渐降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与冻融损伤累积度逐渐增大。结合损伤力学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基于相对动弹模和质量损失率劣化规律,建立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和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1期)
郭东方,陈学理,王洪领[6](2019)在《粗骨料中径筛余对碾压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中要求粗骨料各级中径筛余宜在40%~70%,《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5 144-2015中要求粗骨料各级中径筛余须在40%~70%。无论水利还是电力都对混凝土粗骨料的中径筛余提出了要求,但在工地往往因为地质因素,天然粗骨料和人工粗骨料在中径筛余上都不满足规范要求,人工调整级配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拖延工期。目前国内关于粗骨料中经筛余对碾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影响研究尚属于空白。因此本文开展了粗骨料中径筛余对碾压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能影响研究,对于碾压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1)
陈学理,刘莹,刘皓男[7](2019)在《高寒地区低强高抗冻碾压混凝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水利设施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坝在高海拔高寒地区开工建设,综合考虑性能需求和经济成本时往往会采用低抗压强度高抗冻标号的混凝土配合比。因此需要掺入大量引气剂来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同时碾压混凝土作为干硬性混凝土保气能力差,引气剂的掺量通常是常态混凝土的10~20倍。大量引气剂的掺入将会改变混凝土的结构,对其力学性能产生影响。但是目前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本文对低强高抗冻混凝土开展了抗压强度、极限拉伸、弹性模量研究。对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1)
徐宏宇,潘婷,王鑫鹏,沈璐[8](2019)在《干湿交替部位海工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冻融循环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行为研究是北方寒冷地区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冻融—干湿循环试验方法,模拟海洋工程腐蚀严重的浪溅区和潮汐区,针对非饱和海工混凝土开展冻融条件下的氯离子扩散行为研究,通过分层取样测定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分布浓度,系统分析冻融循环、干湿交替等因素对海工混凝土氯离子扩散行为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湿交替与冻融循环耦合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冻融循环,冻融循环比干湿交替对混凝土造成的损伤更为严重。(本文来源于《北方建筑》期刊2019年05期)
袁金峰[9](2019)在《超短改性纤维改善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的试验研究是结合水工混凝土、高分子材料、化工材料技术等提出的技术方法,在混凝土中掺入经过表面特殊改性的超短型聚丙烯纤维,通过正交试验,找出纤维长度、纤维直径、长径比和纤维掺量等与混凝土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对超短纤维的改性,选择适宜的材料指标参数,可提高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0期)
孙作芹[10](2019)在《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严寒地区的混凝土工程,特别是在冻融环境下和海水发生接触的结构,往往会因为受到冻融影响而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损失,大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甚至还有不少混凝土结构提前失去效用,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所以,下文将对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能为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冻融性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28期)
混凝土抗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我国叁北地区冬季施工特点,研究了在不掺防冻剂的情况下,负温条件下粉煤灰粒度分布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增加早期不同粉煤灰粒度分布混凝土抗压强随着其细度的增加不断增加,后期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粒径变细而变化的幅度降低;质量损失率随着粉煤灰变细,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现象;相对动弹性模量随着粉煤灰粒度变细,会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抗冻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志广,张瑞松.浅谈防冻剂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9
[2].田悦,刘雪婷.负温条件下粉煤灰粒度分布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9
[3].葛文慧.废弃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及抗冻性能[J].合成橡胶工业.2019
[4].梁宁慧,胡杨,钟杨,刘新荣.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孔结构及抗冻性[J].重庆大学学报.2019
[5].赵丙芳,魏初财,卢佳.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9
[6].郭东方,陈学理,王洪领.粗骨料中径筛余对碾压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能影响研究[C].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陈学理,刘莹,刘皓男.高寒地区低强高抗冻碾压混凝土性能研究[C].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8].徐宏宇,潘婷,王鑫鹏,沈璐.干湿交替部位海工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J].北方建筑.2019
[9].袁金峰.超短改性纤维改善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9
[10].孙作芹.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J].居舍.2019